『壹』 桃姐獲了多少獎
獲獎記錄第33屆南非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桃姐》葉德嫻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桃姐》陳淑賢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桃姐》許鞍華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桃姐》劉德華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桃姐》葉德嫻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桃姐》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桃姐》葉德嫻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費比西獎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西格尼斯特別獎、平等機會獎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桃姐》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桃姐》劉德華
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電影《桃姐》(10.000歐元的獎學金)FICC Jury Award FICC評審團獎
第1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桃姐》
第1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青年電影手冊》2011年華語十佳電影第一名:《桃姐》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葉德嫻《桃姐》
第4屆沖繩國際電影節《桃姐》獲雙料大獎:「Peace 單元」最高大獎「海人獎」、評委會特別獎「金石獅子獎」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導演《桃姐》許鞍華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桃姐》秦沛
第22屆亞洲電影傳媒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4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桃姐》
第10屆巴黎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受觀眾歡迎獎、學生評審團獎
提名獎項
2011年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劉德華《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陳淑賢《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提名-鄺志良/韋淑芬《桃姐》
2012年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劉德華《桃姐》
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秦沛《桃姐》
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秦海璐《桃姐》
2012年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劉德華《桃姐》
電影大事記
1. 代表香港地區出戰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頒獎禮」角逐最佳外語片獎
2.《桃姐》將於2012年3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最近華鼎獎桃姐已入圍!可能還會那很多獎!
『貳』 當年幫助劉德華還款四千萬,晚年被子女敗光家產,劉德華是怎麼報答她的
劉德華在娛樂圈裡面,可是有著超高的人氣,他在為人處事方面,真的是做得特別的好。很多的藝人,都非常尊重這位老大哥。要不是因為他那被所有人都認可的人品,他也不可能成為娛樂圈裡面的常青樹。
對此,你們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一下吧
『叄』 劉德華片酬不及王寶強賈玲一半背後,是一部港片敗退史
聽說最近很多影迷都在感嘆劉德華的片酬,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太便宜了。
便宜是個相對概念,相對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劉德華2000萬+的片酬,怎麼都不便宜,但根據3月4日台媒的報道,正在熱映的《唐人街探案3》,作為主演的王寶強拿到了約人民幣8130萬的片酬,賈玲達到了6000萬。00後小花歐陽娜娜的片酬,都開到了近2000萬。
相比之下,這位港片老牌天王的片酬不到王寶強賈玲的一半,當然就顯得便宜。
但相對「便宜」這個詞,我更願意用一句粵語來形容劉德華的片酬:又平又靚。也就是又便宜又好,性價比高。
這么說當然不是說其他片酬幾倍於劉德華的電影明星的性價比不高,也不是說在國產劇片酬巔峰期,按照著名編劇宋方金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所說的,國內部分一線演員的叫價曾達到2億元規模的性價比不高,更不是說目前依站在女演員片酬金字塔頂端的baby等片酬性價比不高,只是作為港片黃金一代的巨星中,幾乎碩果僅存依然當打的存在,劉德華,比較特別。
但劉德華的片酬其實是個變化的曲線,1983年,他和陳玉蓮主演的《神鵰俠侶》在無線播出,創下62點的超高收視率,最高收視人數320萬,堪稱萬人空巷,劉德華的月薪不過數萬港幣。
1989年他主演趙良駿導演的《神行太保》,張家輝在片中還是一副青澀模樣,
那是華仔第一次拿到百萬港幣片酬。
和劉德華的片酬同步向上的,是港片,90年代初,華仔片酬達到數百萬港幣,港片進入黃金時代,所有人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彷彿那星光永不凋零。
但直到整個港片黃金時代過去,到那部堪稱港片最後巔峰的《無間道》,劉德華梁朝偉的片酬依然只是千萬量級,真正讓劉德華片酬邁進一步的,是港片北上。
而港星的片酬,終不過隨行就市,論片酬「造富故事」,老牌天王遠比不上內地演藝圈名利場頂流們不斷翻新的價碼。
在新流量時代, 隨著港娛勢微,哪怕是港片天王,片酬其實也難望頂流向背。而港片的星光,也早已黯淡。
劉德華片酬「便宜」背後,既有他一貫又平又靚的個人特質,也暗含一部港片敗退史,但又好像藏著港片不死的秘密。
據劉德華自己回憶,80年代自己被無線雪藏時期,剪一個頭85塊港幣,真正的明星理發師,還是很貴的。
TVB的薪酬是出了名的平。
當年他剛出道時,有次他和梁家輝在電影《千王群英會》中扮演周潤發的兩個馬仔。劉德華自費買了一雙厚底鞋,結果開拍之後沒走兩步就崴了腳,但他仍咬牙堅持擺出一副隨時要開槍的動作,結果被導演一通罵:「你們兩個做什麼啊!以為自己是拿破崙嗎?」
加上劉德華時常在片場給人免費剃頭,周潤發就記住了這小子,有次跟他展現自己的勞力士。
當時華仔一場戲的片酬,最多幾百港幣,想買勞力士是不可能的事。劉德華以為發哥在炫耀,但周潤發告訴他:我也跑過龍套,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做人最重要的,第一是對自己有決心,第二是要盡力。只要你盡力了,總有一天,你也會有勞力士。
果然沒多久劉德華接到一個製片人的電話:「周潤發跟我提起你,說有個小子很不錯,叫作劉德華。外形討好,動作戲也不差,最重要的是工作態度一流。我們現在有一部電影,你想不想來演?」
那部電影就是許鞍華導演的《投奔怒海》。
1982年《投奔怒海》上映,票房超過1500萬港元,文藝片賣出了成龍功夫片的票房。第二年影片獲得了第2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劉德華入圍金像獎最佳新人獎,他的名字一下子被很多人知道了。
同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播出,劇集創下無線收視紀錄。
金庸先生在世時接受采訪說:「在七版《神鵰俠侶》中,我最喜歡劉德華那一版,那最接近我心中故事的原型。」
劉德華一夜爆紅,新藝誠和嘉禾都找上來要簽他,他說能不能無線五虎一起簽,對方說只想簽他跟梁朝偉。劉德華甩下一句話:要簽就五虎都簽,一個都不能少。
可是接下來無線對五虎個個擊破,和周星馳一起住村屋的梁朝偉家境不好,先續約了,最後劉德華被雪藏一年半,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只能重操舊業跑去給人理發。
好在他在影壇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片約陸續有來,1989年,王晶導演,他和譚詠麟主演的《至尊無上》爆了,華仔當年的片酬漲到了100萬港幣。
而港片的黃金時代,馬上就要到了。
90年代初趙麗蓉和蔡明首演的小品《追星族》中,出現了一句耳熟能詳的追星口號:學友黎明使人醉,富城德華你最美。
那是「四大天王」最紅火的年代,也是港娛的巔峰期。
而在四大天王中,最早在歌壇和影壇同時站上一線的,是劉德華。
從八十年代開始,港片進入百家爭鳴、星光璀璨的時代。喜劇片、動作片、武俠片、警匪片、文藝片、僵屍片佳片連連,打出了「東方好萊塢」之美名,這巔峰盛世,在90年代初達到巔峰。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明星們飛漲的片酬。
成龍在80年代末片酬就達到1000萬,在港星中獨一份兒,而且他是嘉禾何冠昌的干兒子,很早就可以參與電影分紅,主導電影製作發行。
等到他演出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尖峰時刻》,以1.17億港元成為全球片酬最高的華人演員,那都是後話了。
當年在港片影壇片酬能緊追成龍的,一開始是周潤發。
但周潤發的片酬高峰期,也是在頂替李連傑演出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在國際影壇揚名之後創造的。
90年代不斷刷新港片片酬紀錄的,還是星爺。
1990年的《賭聖》打破票房紀錄後,周星馳幾部電影片酬不過70萬港幣。
1992年黃百鳴挖星爺拍《家有喜事》,星爺原本沒興趣,故意報了個800萬港幣天價,結果黃百鳴毫不猶豫答應了,只有來演。那部華語喜劇經典中張國榮的友情價才200萬港幣。
可到了1996年拍攝的《97家有喜事》,星爺片酬就是1500萬了。
港片巔峰期另一個片酬能與兩周一成抗衡的是李連傑,片酬在出走好萊塢之前就達到1200萬,憑借的是武俠片在中國台灣,東南亞的票房號召力。
500—1000萬區間的,當時就只有劉德華、許冠文和張國榮。
梁朝偉在憑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榮獲戛納影帝之前,片酬在200萬左右,直到他臨危受命接替周潤發演出《赤壁》,影片在內地和東南亞各地大收,他酬才飛漲至2000萬港元。
甄子丹片酬崛起,則要等他演出的《畫皮》與《葉問》大獲好評之後。
劉德華到1990年,已經是明星收入榜上僅次於梅艷芳的存在,靠的是「薄利多銷」。
從1988年到1992年,劉德華每年接的電影都超過了十部。他說:「大我很笨,不知道哪部好,哪一部不好,哪一部會火,哪一部不會火。那我就多接一點。」
梁朝偉總結得妙:「如果像華仔那樣不停地工作,我一定會死掉。」
但當年的港片又確實需要像劉德華這樣不要命的演員撐起來,80年代港片年產量還保持在百部左右,到了90年代初期,飆升至200部上下,武俠、動作和喜劇片等各類型影片產量頗豐。「你可以同時拍三部戲,早上拍這個,明天就換另外一部,晚上還能回家。」
雖然競爭激烈,但港片影壇又很神奇,不是相互拉踩,而是互相扶持,當年拍電影還是用菲林,拍著拍著膠片沒了,劇務就跑遍港島的劇組,借點膠片回來接著拍。
那個港片黃金時代,電影明星開公司也成了風潮,事後證明幾乎都開垮掉了,包括劉德華和周星馳。
劉德華開的天幕電影公司,第一部《91版神鵰俠侶》,開創了現代武俠片類型,大賣2000萬港幣,金像獎拿到提名。
但後面就拍一部虧一部,到93年的《戰神傳說》,集齊梅艷芳、張曼玉、鍾鎮濤拍武俠大片,結果趕上武俠片盛世的尾巴,直接血虧三千萬,加上《天長地久》也虧了不少,到公司結業,劉德華背了4000萬的債務,最終是向太不打借據借了他1500萬,才解了燃眉之急。
那一年也是劉德華「打工還債」的第一年。此後幾年,劉德華不再拿片酬,而是變身每月固定領取月薪80萬的最紅打工人,賺的錢直接拿去還債。
但劉德華又是一個妙人,別人接爛片他接爛片,別人是越接越垮,他卻在爛片中磨練了演技。
當年有人問哥哥張國榮,最想跟誰拍戲。他說劉德華、周潤發、梁朝偉,最後補充一句:「劉德華越來越好了。」
然而光輝深處,亦有哀傷。
當年港片種種亂象,早就顯現。
劉德華最後悔拍的一部電影叫《愛情夢幻號》,當年黃百鳴給了一千兩百萬片酬,他就接了這部戲。
「但當我拍完就後悔了,我不該為了錢去拍電影,記得有一場戲是在游輪上的,上面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我們是在拍電影,找個群演都找不到,之所以這么窮,是因為最後錢都落在了我的口袋裡,根本沒有用在電影上,我很後悔,花著也不安心。「
其實劉德華自己也是拿命在拍。
導演邱禮濤說起拍《愛情夢幻號》還心有餘悸:「有一次在加勒比海拍戲,劉德華站在船頭,前面什麼東西都沒有(護欄也沒有),沒有威亞,沒有安全措施。船速有幾十海里,如果一個不小心掉下去,真的找不到。」
當年的港片有點像後來內地電影的流量時代,錢都用在請大明星上,製作就因陋就簡。
王晶回憶說:「寫劇本四天都算多,為了拍得快,很多導演在片場想劇本,一些導演武指出身,根本不會寫字,就找編劇在現場邊寫邊拍。」
這么拍的後果當然是港片危機不斷累積,到了好萊塢的特效大片《侏羅紀公園》攻過來,終於整個市場垮掉,東方好萊塢一夜成為明日黃花。
這期間劉德華的片酬是:400萬一部。
這個片酬是向太陳嵐采訪中透露的:「當時我和劉德華簽有合約,每部戲800萬的價格,跟他簽下八部電影。」
「但後來,劉德華卻主動到公司來跟我說,只要給他一半的片酬就夠了。那時候,整個港片的電影市場,只有我老公的公司還在撐著,所以他說出這樣的話,就讓我感到很窩心,我就想著一定要好好的捧他。」
也是那段港片最艱難的日子,劉德華開始趕鴨子上架當監制。
當年他看了兩個我劇的劇本,覺得哇這個創意好,本來想自己當導演,但他開的公司正被人告,公司的錢沒法動,所以才到處找投資人,最後他向投資人保證不虧錢,自己當監制,電影才得以開拍。
看在導演劉偉強和他的面子,所有演員都給了友情價,片酬最高的梁朝偉和劉德華兩人加一起片酬也就1000萬左右。
劉德華作為監制,擁有剪片權,但他總是把自己的特寫剪掉,留別人的,結果第一部梁朝偉的角色大放異彩,林家棟問他為什麼:他說,自己就是單純的想把事情做好。
電影大結局的戲,原本是套路的雙雄大打一場,但大家都覺得不打更好,投資人不放心,劉德華就說:「如果虧的話,就先虧我片酬。「
結果這部戲以5505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拿下當年港片票房冠軍,最後那場戲成為影史經典。
那部電影,是港片最後的榮光。
它叫《無間道》。
雖然2002年《無間道》出現讓港片有了一些生機,但還是無法挽狂瀾於既倒。
2003年,長久以來飽受抑鬱症困擾的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24樓一躍而下,結束自己46年的人生。
張國榮去世第5天,金像獎的舞台之上,「四大天王」時隔6年再度合體,同唱一首《當年情》,紀念哥哥張國榮。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張國榮的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籌資艱難,加劇了張國榮的抑鬱症。其實一部文藝片而已,能花多少錢?
就連巨星張國榮籌錢拍電影都如此艱難,本土市場守不住了,港片只有一條路:北上。
當年最有代表性的北上的港片導演,還不是後來大放異彩的林超賢,而是憑《甜蜜蜜》站上文藝片巔峰的陳可辛。
進入內地市場,陳可辛想拍一部前所未有的巨作證明自己,那就是《投名狀》。
也是這部電影,重新測算了北上港星們的價碼。
最貴的,是從好萊塢歸來的李連傑。
當時李連傑在好萊塢的片酬是12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是1.2億,他給了陳可辛一個友情價:1億。
李連傑拿1億,劉德華片酬1600萬,金城武1200萬,加上其他演員以及上千人的群眾演員,演員費用就花了一半。
但3億的成本里,依然有一半用於製作。
陳可辛要求這部戲必須全部是真實的戰爭場景,不允許使用電腦特效,電影拍得很苦,武術指導程小東幾乎被陳可辛逼到崩潰,反過來說也可以。劉德華被真鐵鏈把一根手指夾到骨裂。
電影上映後氣勢如虹,所有人都等著慶功,結果就在這個時候上映了一部電影,直接讓票房「暫停」,就是馮小剛的《集結號》。
最終,《集結號》以2.6億位列當年的票房亞軍。《投名狀》票房兩億拿到第三名,加上本港票房2750萬港幣,陳可辛還是虧了很多錢。
為了還債,他和吳君如賣車、賣房。但影片橫掃了當年金像獎,證明了港片電影人也能駕馭超級大製作。
當年港片北上,港星多半採取的《投名狀》模式,合作的還是港片電影人,和內地電影人要合作,也是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
直到劉德華參演了內地新導演拍攝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失孤》。
劉德華在片中飾演騎車尋找被拐孩子十五年的雷澤寬,在片中被群演大媽薅著頭發,狂扇了十多個耳光,一直扇到面部發麻,好幾天才恢復。
這個鏡頭,劉德華沒用替身,堅持要求自己被扇。
拍《失孤》還有個花絮:有位男歌手發現飯菜看相十分難看,大聲嚷起來:「這都是些什麼菜啊,叫我怎麼吃得下口!」
就在這時候他餘光一掃,發現劉德華和群演蹲在地上一起吃著盒飯,啥也沒多說,消失了。
北上後,港星價碼集體上調。
張家輝因為《澳門風雲2》在內地大賣十億,片酬三級跳,兩年從400萬漲到2000萬,基本與劉德華同價,周潤發梁朝偉也看漲,梁朝偉接演王家衛監制的《擺渡人》,成功達到個人片酬新高。
但北上賺錢易,反哺港片卻難。
劉德華算一個。
當港片導演紛紛北上時,許鞍華沒有走。劉德華說,不想看到這么好的導演,如此辛苦地找錢拍電影。他主動投了許鞍華新片3000萬,還擔任主演,這部電影,就是橫掃金像獎的《桃姐》。
但劉德華也不是只拉扯港片。
2002年,他卷土重來創立映藝 娛樂 有限公司,把視野轉向了新人身上:2005年他發起了「亞洲新星導」計劃,由他一人出資約2500萬港幣,給6名新銳導演拍片。這個項目其實是失敗了。
投的6部電影,5部都賠了。有的拍完就丟掉了,有的拍完上映不了。
只有唯一的一位內地導演,拿著他投資的350萬,拍出了內地票房2350萬的作品,許多年後,他拿到了《流浪地球》最初的版權,但聽聞郭帆有意翻拍,拱手讓賢,還把自己劇組的道具借給郭帆。這位導演就是寧浩。郭帆說我鳴謝一下你吧,寧浩說你別謝我,要謝,謝一個人。
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電影最後,打出了特別鳴謝:劉德華。
2021年春節檔,《人潮洶涌》上映,郭帆跑去客串,在影片中擁抱著劉德華飾演的龍套演員說:感謝你為中國電影做出的貢獻。
這些年的劉德華,的確為中國電影做出了不少貢獻。
拍《掃毒2》他說,如果劉德華都不行,以後這種電影就更沒人投資了。
拍《人潮洶涌》他又說,如果這樣獨特類型的片子都沒有排片,沒有人支持,那以後就沒人願意創新嘗試了。
但我是沒見過愛錢的人,這么不計較錢的。
拍《追龍》,你以為是雙男主,其實王晶一開始跟劉德華說的是客串,結果剪啊剪,剪成主演,電影成為王晶回勇之作,國慶檔票房逆襲達到了5.7億,大家說,又看到老港片的韻味 。後來采訪中主持人問劉德華片方補了片酬沒,他說沒。
這些年他支持港片,也包括文藝片,比如《熱血合唱團》,票房不足幾千萬,被人唱衰他扛不起票房。
他墜馬受傷,很長一段時間工作停擺,差點想要參加殘奧會,花了一年多站起來,接受采訪說,投資方說:「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投資劉德華會虧本」,他說:「我也沒想到」。
說這話的時候,劉德華已經59歲了,但這個年過半百的大叔,依然是當年的劉德華。
拍《掃毒2》的,他一人身兼數職,每天親自負責督工,小到換場景燈光,大到自己的戲份,都是親力親為。
開工時夏天,劉德華經常忙到滿身大汗,劇組經常拍攝到凌晨才收工。
為了省成本,劉德華不收片酬,只要分紅,如果電影虧本,一毛錢都收不到。
結果《掃毒2》票房將近13億,一度成為港片內地票房冠軍,直到被劉德華監制+主演的下一部《拆彈專家2》反超。劉德華大賺一把。
2017年墜馬後,劉德華一度患上了創傷後遺症,怕馬、怕開車、怕吊威亞,什麼都怕。結果到了《拆彈2》,身為監制的他導演邱禮濤讓他幹啥他幹啥,
跳天橋、被車撞、一路狂奔,都親身上陣,和劉青雲穿的拆彈服也升級了,一套就重達40公斤!
40 的高溫下拍攝,兩人經常一穿就是一整天,渾身濕透,體力耗盡。
手指拍攝中受傷,還是港媒後來報出來,寫的是」血流如注」,可是電影路演那麼久,劉德華自己一句都沒提。
電影上映到最後,破了劉德華自己的港片票房紀錄。
最新的《人潮洶涌》,從預售開始到春節檔前半段都在墊底,直到春節檔後半段開始逆襲,上映22天後單日票房逆襲了《唐探3》,位居春節檔影片第二位,僅次於《李煥英》,累計票房達到5.2億,貓眼票房預測更新到了6.75億。
那麼多人說劉德華快60歲了,扛不住票房了,我卻想問,所有的國內一線明星,有一個算一個,像《人潮洶涌》這樣的票房逆襲,多少人能做到。
入行40年,和他同時代的巨星,隱退的隱退、減產的減產,很少再有人能跟他一樣,以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還在持續發熱發光。
港片未來兩年最大的投資,是《無間道》編劇庄文強導演的《金手指》,投資成本高達三億五千萬港幣。劉德華和梁朝偉,《無間道》後再聯手。
他還在《唐探4》結尾亮相,扮演Q組織的教主,陳思誠說,必須要有一個有分量的人物扮演這個角色,只能是劉德華。
緣分像一道橋。
當年王寶強第一次正式演主角就拿了最佳新人,那年他第一次去中國台灣領獎,在廁所排隊時遇上了年少時的偶像劉德華,後來上完廁所洗手,搞了半天都不會用自動感應的水龍頭,多虧劉德華「仗義援手」。
幾個月後兩人再一次見面,已經是《天下無賊》的片場。王寶強看到劉德華,噗通給偶像跪下了,劉德華也趕緊彎下了膝蓋。
誰能想到,當年的少年王寶強,乘著國產電影的東風成為150億票房先生,《唐探3》單片片酬,已經是劉德華的近三倍。
但劉德華最厲害的,從來不是賺,而是給。
江志強說:在電影圈劉德華是『借』出去最多的人。別人碰到創作瓶頸,或者投資不夠,都會找他去聊。
馮德倫拍《俠盜聯盟》,臨時被男主角放鴿子,一夜愁白了頭。劉德華空出自己的檔期,趕去江湖救急。
當年被「雪藏」時,洪金寶找他拍《夏日福星》。多年後,洪金寶拍《我的特工爺爺》,劉德華來當主演。洪金寶感慨,捧過很多明星,大部分人紅了後再找他們拍電影很難,但還有一個劉德華,是「隨叫隨到」的。
2017年,林家棟摘下金像影帝,頒獎台上,他第一句話是:「感謝華仔,沒有你,就沒有如今的我」。
張衛健轉述過劉德華的一句話很有名: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去年港片蕭條,上半年只開了兩部戲,其中一部就是林家棟在「疫市」下零片酬演出的《手卷煙》,和劉德華一樣,他笑言片酬等電影賺到後再說。果然是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
但這樣一個劉德華,又是那個港片盛世時代的產物。
劉德華90年代拍了那麼多爛片,但有一部戲,沒人敢說爛,就是《天若有情》,而這部電影,又只會誕生於港片江湖,因為這部講情義的電影,又剛好是港片師徒傳承與情義傳統的產物。
當年王晶的父親王天林准備退休,徒弟們說拍一部片子掙點錢,讓老爺子安享晚年。
那時候江湖片好賣,正好陳木勝有個故事的靈感,源自他年輕時的飆車愛好。當時他的車隊,有一個車技很好的朋友,叫做華弟。
賽車和江湖片結合,有的搞。於是定了陳木勝當導演。找了劉德華演主角華弟,吳孟達本來想演黃光亮演的大反派喇叭,但陳木勝說:太保只有你能演。
電影里每次太保出了事情,總是華弟挺身而出罩著他。果然只有吳孟達,將一個苦澀的爛忠厚沒用的中年古惑仔角色,演出了孩童般的惹人憐愛。
到影片在最後一刻,太保沖了出來,殺了喇叭。
華弟倒在血泊中的時候,將死的太保沖他大喊:我砍死喇叭了,阿弟啊......你看到了沒?
最後達叔憑借這個角色拿了第10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他說自己很少看自己的電影,家裡只收藏了一部電影,就是《天若有情》。
當年港片影壇真有意思,不是好萊塢大工廠那套,更像個江湖,拍片的時候,杜琪峰林嶺東都跑去幫忙,因為杜琪峰罵人聲音大,片子拍了一半劉德華都以為杜琪峰是導演。
正是在杜琪峰陳木勝林嶺東的聯手打造,吳孟達黃光亮這些港片經典配角的演繹下,影片成為傳世經典。
黃家駒為影片寫下的片尾曲的悲傷配樂縈繞耳邊,場面色彩濃烈,都市愛情、兄弟情及無助感、孤獨感,感人至深,令人落淚。
如今,王天林、林嶺東、陳木勝、吳孟達都不在了。
63歲的黃光亮在個人社交賬號上分享了一個視頻,配文稱:再會了,孟達兄。
此時港片四大惡人,只剩下他一個。剩下來的人中,吳倩蓮早已息影。老杜好久沒新片了。只剩一個劉德華,還在撐著港片。
數十年前,究港片之繁華,有時勢造英雄,有風雲人物造勢。但最終離不開的,是每部電影拍攝時背後的故事,是那個日益遠去的港片情義江湖。
如今的大工業電影時代,片酬多高,都只是這場流量和資本相互博弈的 游戲 中一個環節而已。
而港片黃金時代已逝 ,豪情只剩一襟晚照。
但劉德華始終還在。
年輕時劉德華最愛現場表演胸口碎大石。
大夥兒一打聽才知道,華仔出生在香港一個偏遠農村,6歲搬進城市後,一家人居住在名為「鑽石山」的貧民區。他年少時早上四點起來拉水、准備賣早點,放學後在自家店裡幫忙,十點再開始做功課,每晚差不多隻能睡四個小時,當年他最大的樂趣就是TVB附近賣東西時,擠進去,看看裡面的星光。
當年黃沾撰寫金曲《獅子山下》,「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地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許多年後,劉德華身上體現的,也不過是港片巨星該有的樣子:踏平崎嶇,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哪怕一個黃金時代逝去了,那些用心堅持的人,總會得到時間的回報,不管片酬算多算少,劉德華真正的回報其實是八個字:華仔還在,港片不死。
『肆』 她幫劉德華還清四千萬,華仔承諾養她一輩子 ,她是誰
她就是葉德嫻,於1947年12月25日出生,人稱Deanie姐。她以塑造各類低下階層的婦女形象和出色的歌唱技巧而著名,多年來獲獎頗豐,與劉德華搭檔演出「母子」,先後出演《法外情》《黑馬王子》等電影,成為華語片中最經典的「母子」銀幕搭檔,憑《桃姐》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葉德嫻年輕時風光無限,晚年之時,卻是比較悲涼的,子女都是好吃懶做,不肯出去工作,就一直在家啃老,花光了葉德嫻的積蓄,就這樣還被子女給拋棄了,生活十分的窘迫,然而,華仔對於葉德嫻的恩情從來沒有忘記過,在葉德嫻被子女拋棄之後,華仔就承擔起了贍養葉德嫻的責任,而且劉德華對於葉德嫻十分的孝順,十分的寵愛她,比親生的還對她好,所以說,劉德華能火一輩子不是沒有道理的。
『伍』 黎明和劉德華哪個更有錢
劉德華和黎明相比較,劉德華更有錢,因為劉德華既是歌星又是演員,還是一個投資者。開演唱會會賺很多錢,演電影也會有很多錢,投資了很多行業也都賺得盆滿缽滿。
開演唱會次數,劉德華遠遠不及張學友;論演唱會的名氣,周傑倫的「地表最強」演唱會真的是有聲有勢。但實體演唱會上座人數,劉德華2004年重慶奧體演唱會以8萬+5萬共計13萬人的歌迷到場數量,將華語歌星演唱會到場人次的記錄保持了近20年。
劉德華,一個集歌星、影星、電視明星於一身的人;他主演的電影之「賣座」,令眾明星望塵莫及;他的唱片銷量之高,令歌壇天後天王為之遜色;他在娛樂界長期保持的極高人氣,無人能企及。
據不完全統計,劉德華以主要投資方身份投資過不下40部電影。
除了投資電影,劉德華還投資發廊、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和影城,此外還酷愛收藏古董表和鑽石。學會投資理財的劉德華很快就成為億萬富翁。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籍貫廣東新會,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歌手、製片人、作詞人。
1981年出演電影處女作《彩雲曲》。1983年主演的武俠劇《神鵰俠侶》在香港取得62點的收視紀錄[1]。1985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8]。1990年憑借專輯《可不可以》在歌壇獲得關注。1991年創辦天幕電影公司[2]。1994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同年擔任劇情片《天與地》的製片人。1995年在央視春晚上演唱其代表作《忘情水》[9]。2000年憑借警匪片《暗戰》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3];同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評為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10]。
2004年憑借劇情片《大塊頭有大智慧》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62];同年憑借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4] ;同年第六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2005年獲得香港UA院線頒發的全港最高累積票房香港男演員獎[5]。2006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獎[6]。2012年憑借劇情片《桃姐》獲得金馬獎、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擔任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7]。2015年第5次登上央視春晚並演唱歌曲《回家的路》。2020年發行個人首張數字專輯《演·唱》[252]。
演藝事業外,劉德華關心公益慈善。1994年創立劉德華慈善基金會。2000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發起亞洲新星導計劃[11]。2008年被委任為香港非官守太平紳士[12]。2010年獲得第12屆世界傑出華人獎[13]。2016年連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
『陸』 截至目前電影《桃姐》的總票房是多少
,《桃姐》的內地票房已超越6200萬元人民幣,香港2200萬港元,台灣4300萬新台幣,新加坡16.7萬美元,馬來西亞19.3萬美元;合計已沖破1億港幣,摺合人民幣總票房已過9300萬
『柒』 劉德華開的映藝公司和夢造者,讓他賺了這么多
天幕之後,又開映藝公司和夢造者公司
劉德華是個好偶像,但不是個好老闆。提起他早些年自己開公司拍電影的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天幕公司虧損4500萬。他為了還債,不得不一年接拍16部電影,出演很多爛片,每天睡兩三個小時的事。爛片真是害死人啊,賠錢還賠口碑。
當然,這都是陳年舊事。4500萬對天王劉德華來說,不是個大數目。如果你認為他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再投資電影就錯了。2004年,他成立了映藝公司,推出亞洲新星導計劃。2015年和馬來西亞人合開了夢造者公司,《澳門風雲3》、《王牌逗王牌》、《拆彈專家》等電影,都有這家公司投資的。
劉德華開公司賠錢,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成立映藝公司以來,劉老闆可是賺得多賠得少,投資的眼光相當精準。
映藝公司讓他名利雙收
映藝公司成立於2014年。當時,劉德華改變了天幕公司時大投入的做法,而是以小投入扶持小成本的新人導演,最著名的就是2005年推出的亞洲新星導計劃。他拿出2500萬元,支持6名導演,甚至無片酬客串。
寧浩《瘋狂的石頭》、林子聰《得閑飲茶》、陳惠姍《我的少女時代》、郭子健《打擂台》、烏爾善的《刀見笑》等,都受到過他的資助,有的導演和演員因此一舉成名,甚至躋身一線。如寧浩、烏爾善、黃博等。烏爾善的電影取名為《刀見笑》,據說是為了向劉德華的《刀劍笑》致敬。
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投資300萬,但票房近300萬,按42%的票房分成,劉德華可得1200萬左右,回報率將近400%,可以說是劉德華投資的電影中回報率最高的。
2011年的《桃姐》,是他為了報當年許鞍華《投奔怒海》的提攜之恩而投資的文藝片,僅在歐洲的版權收入就收回投資。該片投資150萬美元,票房近2億,創文藝片票房紀錄,映藝公司可是大賺了一筆。
除了票房大捷,《桃姐》更是橫掃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拿獎拿到手軟,更令劉德華拿到金馬、金像影帝,消除了他不會演戲的質疑聲。這是用錢無法恆量的。
當然,即使是小成本投資,也有失敗的風險。《師奶唔易做》、《太陽雨》、《初戀未滿》、《得閑飲茶》這樣的文藝片,可能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看了,票房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即使在金像獎上頗受好評,被譽為純正港片基因的《打擂台》,總投資800萬,內地票房50多萬,港台投資400多萬,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映藝公司另一部票房超級大賣的電影是《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投資不過8000萬台幣,即2000萬元人民幣,但票房達到3.61億元人民幣,盈利率達到1800%,創文藝片票房之最。
此外,映藝公司投資的《我的特工爺爺》票房3.3億,《失孤》票房過2億,都讓映藝公司盈利不少。
夢造者公司投資都是大手筆
夢造者公司成立於2016年,投資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澳門風雲3》。該片總投資1.5億,票房過11億,雖然口碑一塌糊塗,但絕對是賺得盆滿缽溢。
夢造者投資的第二部電影是《王牌逗王牌》,票房2.6億,雖然必虧,但好在多家公司投資,夢造者的虧損不會大,而且劉德華很可能又是以片酬分紅票房。
夢造者今年還有兩部大製作電影,一部是投資1.5億,被寄予厚望的《拆彈專家》,一部是要打開歐洲市場的《俠盜聯盟》。這兩部片子的票房到底會是多少,能給劉德華帶來多少收益,我們拭目以待。
『捌』 劉德華他是香港首富嗎
不是,香港首富是李嘉誠,財經雜志《福布斯》2013年4月15日公布2013年華人富豪榜,港人李嘉誠以凈資產310億美元的身價,連續第15年蟬聯華人首富。劉德華的資產大概在幾億港幣左右。
幾億港幣和310億美元的差距不用說了吧,但劉德華出道30年,一直以敬業和人緣好聞名,雖然財富差距巨大,但和香港的部分富豪應該能有交際。而且他自己說現在的錢,自己已經夠花了,花不完,所以就經常做慈善,拿出來一些幫助別人,雖然是個藝人、也算不上富豪,但為人還是很有口碑的,財富和人品不是一碼事。
劉德華作為香港的藝人,雖然也開過幾家公司,但當年開天幕公司背了三四千萬的債,然後96,97,98年左右就一直在還債。還清之後就又重新開始積累資產,開了映藝有限公司,做自己的唱片和投資電影,比如《瘋狂的石頭》、《桃姐》等等,但是投資電影賺錢的很少,只能總體算是出入相抵,稍有盈餘,主要是為了扶持新導演。他主要的收入還是在拍電影上,近幾年片酬大約每部一千萬,同時還有廣告,唱片和演唱會的收入。另外他也投資房地產,不過買房算是他愛好而已,也常有賠錢,賺不了多少。總的來說他大概積累下的資產也就幾個億吧,在香港只能算有錢人,算不上富豪,距離傳媒大亨也有很大的距離,更別提香港的頂級富豪了,房地產、高新科技、港口船業、商業地產、珠寶等才是香港的主流資本來源,娛樂產界主要是影響力大,利潤沒有那麼驚人。
『玖』 劉德華為什麼會零片酬出演許鞍華導演的《桃姐》
電影《桃姐》講述了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佣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起初,導演許鞍華為這部講述主僕情深的電影劇本所感動,但是她卻遍尋投資不著。這可該如何是好呢?
『拾』 劉德華片酬僅為王寶強三分之一,不及黃渤鄧超一半,對此你怎麼看
據台媒報道,天王劉德華的片酬比一線影星還要低很多,在影院上映的影片中,票房最高的兩部都由他主演,而劉德華所開的片酬非常實在,還不到2300萬。 據業內人士透露,作為天王級別的大咖,劉德華從不會亂開天價片酬,一般來說他的片酬在8600萬至1億台幣中間(約人民幣1997萬至2322萬)。
其實對於這些明星們,我們應該理智的看待,不管他們的片酬是多少,只要他們能夠有優秀的作品帶給大家,那麼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