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院成本分析
電影院的話相對於那些員工的工資或者是那些零食,然後那些電影的電量供應之類的。
⑵ 電影製作成本包括什麼
電影成本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塊
A、製作成本: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
B、演員片酬:國內一線男演員,價碼都在2000萬以上,高的有3000萬往上趕的;國內一線女演員,價格從1200萬到2500萬不等,如果劇本好,導演好,演員費用低,可能500多萬就能搞定,因為作為演員,如果是一個能打動他的劇本,能讓他信任的導演,都是很樂意參與的,甚至自己會投資反而不要片酬。
C、導演片酬:國內的一線導演,價格500萬—1000萬不等,這個浮動比較厲害,但再低,不會低於50萬美金,這是全球導演協會的一個規定。除了演員,導演的酬金,各種想法落地也很花錢。
D、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
電影拍攝和發行的流程:主要分為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後期製作是最花錢的
A、籌備階段:簽劇本、尋找投資人,尋找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劇本:改編還是原創。(1)改編,小說、劇本都需要買版權,還需要支付一筆改編費用,這部分費用300—800萬不等,好的小說版權貴,好的編劇酬金高。(2)原創,這個孵化期比較長,短則一年,長則5年8年都是常有的事,從找來編劇或者搭建編劇組開始,就會支付酬金,這部分費用200萬—500萬不等。
B、拍攝階段
這個階段不是特別花錢,只要按拍攝計劃走就行,風險主要來自導演拍嗨了,延期,演員違約金是筆不小的錢。各種攝影器材、燈光器材、工作人員的費用、各種群演費用。
C、後期製作:這個階段特別花錢。舉個例子,《赤壁》裡面有一個鏡頭,士兵甲戳了士兵乙,士兵乙噴血倒地。大約1秒多,40幀左右的鏡頭,一個槍頭戳破鎧甲,噴血的特效,花了2萬。
D、關於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這幾個階段,就不作說明。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願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⑶ 電影成本包括哪些
肯定都算在裡面啦,通常電影開拍前,投資一般都會全部到位啦,這個就是總的預算。然後就靠製片去控制各項開支,保證從前期准備一直到後期宣傳,都要控制在預算內,超出的部分看還能不能找到贊助商,或者電影公司是否願意加錢。
⑷ 電影投資成本,是怎麼算的
我先講講電影收益從哪來?
首先影視投資的收益從何而來?中國電影的收益來源主要就是以下幾種:
第一個肯定是影響性的票房啦 、再其次就是廣告贊助商 、海外的一個版權出售 、再加上國內版權出售給各影視APP 、還有電視版權的出售『每個部分的賬目都是清晰明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肯定票房的收益不全部都是投資者的,但票房會直接影響獲利多少,假如一部影片轉讓百分之七十的收益版權,一共五百份份額,一份十萬,如果投入三十萬元,影片上映後十億票房的話,扣去以上這些,就足有7倍的利潤,也就是210萬。可見影視投資收益還是有很高的。
當然也有很多高票房電影的實例,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泰囧》,成本3000萬,票房12.86億。當時浙江90後小伙於宇昂,投資400萬,最終的收益在7000萬。另外電影還有網路版權收益,就是電影下映後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播出的收益。網路平台一個點擊量2塊錢,如果點擊量是2億,就是4億,這也是是不小的收益,當然點擊量越高,收益也就越高。
⑸ 電影院的運營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電影院的運營成本計算包括房租、人工、水電、裝修、票務系統、保險、安全防範、電影成本等。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2、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於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小型電影院不應小於8m,中型電影院不應小於12m,大型不應小於20m,特大型不應小於25m。
3、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於10m。
4、多觀眾廳電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應按實際分配的最多人數計算;總座位數2000座以上的電影院宜分數處集散。
5、位於交叉口的電影院尚應滿足城鎮有關交通車行視距的規定。
⑹ 影片製片預算的常規知識
電影預算是影片投資的基礎和重要參考依據,也是電影管理和市場化運作的前提,高質量的電影預算是電影拍攝、製作、發行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對投資方利益的保證。
由於電影預算還設計很多財會知識的運用,在此,我們僅用兩周時間,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電影預算常規知識,並輔以好萊塢影片的預算細目作為範例。
一、什麼是電影製片預算
電影製片預算,亦可稱為電影成本預算(簡稱:電影預算),指的是電影拍攝的全部投資,包含影片劇本稿費、影片道具成本、影片拍攝成本、影片參與人員薪酬、影片後期製作成本、影片市場宣傳成本、和額外其他成本等。
二、電影製片預算的分類
總體來說,電影預算可以分為兩大類:線上費用(above-the-line)和線下費用(below-the-line)。之所以要將線上費用和線下費用劃分出來,是因為,線上費用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主創團隊的薪資,這也致使線上費用可產生的金額區間跨度很大;而相反,同一製作水準下的線下費用,則相對穩定,可預測性也較高。
1、線上費用 | Above the Line
定義
線上費用視具體影片而定,指的是在創造過程中自然衍生出來的費用。線上費用主要包括獲取劇本或編寫劇本的支出(編劇的僱傭費)、製片部門和導演的薪水、以及演員的薪資和額外報酬等;這些支出項目,也統稱為「創造性元素(Creative Elements)」支出。
范疇說明
從某種程度來說,「創造性」這個詞用在這里,顯得略微不夠恰當;因為很多歸屬於線下費用的工種,也同樣做著「創造性」的工作。而之所以做這樣的劃分,是因為從職業角度來講,這兩類費用支出還是存在著細微的區別的。
對於歸屬在線上費用的工種來說,這些人通常是根據他們在電影產業的現有地位而收取薪酬的,同時,他們也可能會參與影片最終利潤的分成。因此,線上費用的估算,更多的要基於市場環境和主創團隊受關注的熱度。
主要支出項目
2、線下費用 | Below the Line
定義
線下費用主要指的是用在技術上的支出,這也是每部影片都會產生的費用。一般來說,線下費用包括付給工作人員的薪資、使用設備或購買錄像帶及膠片的費用、布景、道具、服裝、化妝、交通、食物、音效和剪輯的開銷等。
主要開支項目
3、經常性費用
經常性費用,指的是一些租金及水電瓦斯的開支費用,這些通常會被歸屬入線下費用。經常性費用通常會佔到約總預算的15%,並被視為重要開支。
除常規預算額度外,製片人最好再多撥出10%的金額作為經常性費用的備用金,這筆錢可以應付一些容易被忽略、但卻會嚴重影響到整體製作進度的事宜。
三、耗片比
耗片比(Shooting Ratio)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它會以指數級別影響全片的預算。一旦你知道為這部影片計劃的耗片比以後,便可以對整個項目將會要使用到的膠片或者數字媒體存儲及硬碟數量得出一個較為准確的估值。
耗片比,指所有拍攝素材與影片最終時長之間的比值。整個公式由兩個數字來表示,比如10:1或者15:1。這意味著,一般來說,為了得到影片中某一片段,你應該計劃拍攝10或者15倍的素材。如果影片的最終時長是100分鍾,那麼按照10:1的耗片比計算,你應該計劃拍攝1000分鍾的素材。如果耗片比是15:1的話,那你應該按照1500分鍾的素材來制訂預算。對於低成本影片來說,10:1或者15:1的拍攝耗片比其實已經是很正常的范疇了,更高成本的影片或好萊塢的一些大製作,通常則需要負擔起更高比例的耗片比。
四、緩沖和應急資金
盡管預算是基於你認為完成影片所需花銷的預期,在你完成整個項目之前,是絕對不可能准確地算出到底要花多少錢的。這也是為何要在預算中加入富裕或應急資金,以備拍攝製作期間的不時之需。
緩沖資金
緩沖資金(pad),是指預算項目明細中你知道自己過高估計的費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將這部分資金挪用到其他部分的額外支出上去。
應急資金
應急資金(contingency),也可稱為「不可預估費」,是在預算總結中應出現的一條項目明細,通常是預算總而基礎上的10%-15%,以備實際執行時的預算超支。
五、其他會影響預算的因素
天氣
如果影片需要再室外拍攝,那麼在制定預算時,就需要考慮到氣候和季節因素,一方面可能會涉及到取暖或避暑需求;另一方面,氣候突變或周期性的梅雨、沙城暴等氣候等,也會導致拍攝計劃的暫緩或取消,從而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各個方面的支出細節。
小孩
由於小孩自身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很可能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就對拍攝失去了興趣或因失去耐心而產生煩躁感,從而拖緩整體製作進度,並導致成本的額外耗損及預算的增加。
以上基本包含一般電影預算製作的所有類目,具體預算的制定,還需根據不同量級或者不同需要的電影項目進行增加或刪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排除不可預估的突發狀況,合理的預算必定是一部電影拍攝、製作、發行的重要保障。
⑺ 電影應該怎麼投資
投資電影就是認購電影版權。
舉個例子就是,有人出了一本書, 然後你去買這本書的版權,這本書在市面上發行,有有多少錢,按照你的版權進行分賬。電影也是一樣的。
投資注意事項:
第一、先了解電影項目的真實性。
這點就需要個人投資者多注意了,一部電影想賺錢需要關注的地方就太多了,比如:導演,演員,宣發,電影題材,電影上映日期等等!多留意多看多注意
第四、認購合同的正規性。
記住認購份額是和出品方公司簽署認購合同,電影投資只是認購份額,不要去投資什麼爛七八糟的衍生品。
⑻ 個人想投資電影具體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下面簡單說明一下個人參與影視投資的流程:
1.了解項目(我們選擇一部電影,往往要從它的題材,主演,導演,編劇,檔期,製片方實力,宣發實力,成本,等元素來進行綜合判斷)
2.確定投資份額(認購電影份額,會直接關繫到你投資收益,建議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影片自身優勢謹慎決定。)
3.向出品方對公賬戶轉賬認購(一定要強調一點是:打款到影視公司的對公賬戶,是受銀行監管的,每一筆資金都安全可控,極大的保護了資金的安全。)
4.郵寄合同(一式兩份,這里要強調,必須簽訂紙質合同而不是電子合同,注意條款是紙質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而電子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雖然現在電影投資收益是十分可觀的,但是作為投資項目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投資一個產業首先要進行一定深度的了解,再進行投資決定。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⑼ 想拍微電影 該怎麼做 成本要多少
費用雖然比大電影少,但也不少。有點質量的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過百萬。主要是演職員,設備,後期處理,租借場景等方面。具體費用需要看題材,見本預算,編好的,要不反復卡,誰也受不了。
⑽ 電影製作成本
電影製作成本包括演職人員的成本以及拍攝中各種拍攝成本,還有後期製作的成本。在過去電影演職人員成本佔比很小,主要是演員片酬並不高,但最近若干年演員的成本被暴炒到天價,造成演員成本占據了整體成本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