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我們的未來托馬如何去世的

電影我們的未來托馬如何去世的

發布時間:2022-12-22 00:44:41

① 我們來自未來2的電影劇情

在第一部是俄羅斯的光頭黨問題,而第二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民族矛盾。
影片的前半段是無情地揭示了,在當代被某些年輕人奉為所謂「英雄 」的「塔夫將軍」和他領導的武裝(烏克蘭反政府武裝,德軍的SS加利西亞師),實際本質上又是何等的無情和殘忍地殺害平民以及紅軍俘虜的。兩個新加入的不良青年正是險些命喪在「塔夫將軍」的武裝手裡,隨後又真正經歷了戰場上、紅軍與德國鬼子槍林彈雨的浴血拚殺,才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態度。
在第一部中的男主角成為了一位歷史學家,而女主角妮娜並沒有在1942年死,並且已經懷孕。主角們由於一次意外爆炸穿越到1944年。那個一見費拉索夫、就熱情地上去擁抱和問候的少校,女主角是孩子的父親,也就是第一部里的連長傑明上尉。(第二部里換太多角色,有點反應不上來。費拉索夫原來的男演員不錯,偏偏換上個《星星敢死隊》里的主角,大概是看著片子火了,就該上大牌明星了、而不是原來剛畢業的毛頭小子)
主角們按照傑明的要求送待產的妮娜去後方,卻在半路中遭到德軍的襲擊。之後被德軍圍困,期間妮娜產下一名女嬰(也就是片尾跟妮娜很像的那個)。主角們把孩子送走轉移,並與紅軍堅守陣地等待部隊的支援。
在片尾,大家回到現代,男主角在酒吧找到了當年那個女嬰.......

② 死亡造句二年級

死亡的意思是:丟掉性命;死去。

出處

《左傳·成公十一年》:「吾不能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漢書·王吉傳》:「不畏死亡。」 宋 蘇軾 《乞常州居住表》:「豈獨知免於縲絏,亦將有望於桑榆,但未死亡,終見天日。」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六:「 漢 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魁櫑』,酒酣之後,續以『輓歌』……天戒若曰:『國家當急殄悴,諸貴樂皆死亡也。』」

近義詞

隕命斷命棄世衰亡凋落仙游滅亡仙逝作古枯萎升天死滅歸天畢命逝世物化去世殞命亡故去逝喪生犧牲

反義詞

生存出世降生存在活命誕生出生生長


造句

1、解放前,勞動人民天天掙扎在死亡線上,啼飢號寒,受盡苦難。

2、被世人譽為不可逾越的死亡大峽谷,最近被我國登山健兒戰勝了。

3、到了新時代,像犬馬之勞這樣的詞,逐漸冷落乃至死亡

4、患難打不倒他的樂觀,死亡可使他不能再固執己見。

5、時間變成了無處不在的志得意滿的死亡

6、這將幫助它在城市和機場風行無阻,猶如死亡天使。

7、如遇上旱年,澇年或冬季嚴寒,它們就可能死亡

8、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有名的不毛之地,死亡之谷。

9、一位老人橫過馬路時,被卡車撞倒,當場死亡,這真是飛來橫禍!

10、她居然從死亡線上掙扎著活了下來,令人不可思議。

11、這次事故死亡的人數震撼人心。

12、死亡和骰子一視同仁。盡管截然不同,卻一樣鐵面無私。

13、盡管訓練期間有出現死亡事故,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14、兩輛車高速對撞,車里的人全數魂飛魄散,當場死亡

15、面對死亡,譚嗣同面無懼色,可謂是真金不怕火煉。

16、生物體的細胞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只有死亡可以使之靜止下來。

17、露茜幾乎瀕臨死亡,但輸血以後她又轉危為安了。

18、對於縮減了他們債務,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救回來的政府,這些大腕還想得寸進尺。

19、烈士縱然面臨死亡,他依然毫不猶豫。

20、一旦到了他們活著比死亡還可怕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




③ 改變歷史的人物有哪些:這些人你認識嗎

很多人在歷史上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如果缺少了這些人,世界的進程將會慢許多。下面是我分享的哪些人物改變了歷史,一起來看看吧。

哪些人物改變了歷史
威廉·莎士比亞 (1564-1616)

400多年來,他對語言的精妙運用征服了無數的讀者。他創作了38個劇本和154首十四行詩,以前所未有的感性深度對人類內心世界的復雜進行了控索。所涉及的主題要詣,從浪漫的喜劇到感人的悲劇,均是變化萬千。但他所有的作品所共同表現出來的,是此前此後任何一位作家所無法比擬的對字句駕輕就熟的運用。在世界的戲劇舞台上,在電影上,在課本里,在我們各自的國家裡,威廉·莎士比亞無處不在,這也是對其驕人成就的最好繼承。

拿破崙·波拿巴 (1769-1821)

已經是一位戰爭英雄的拿破崙·波拿巴,1799年在法國執掌大權,隨即發兵開始征服世界。他善待士兵,依據他們的才幹而不是社會階層予以提拔任用。他說他希望建立一個全歐洲的自由政府聯邦。在某種程度上,拿破崙看上去像是一個暴君。1815年,他在比利時的滑鐵盧遭遇了他自己的「滑鐵盧」,並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在那裡渡地了人生最後的六年時光。



鄭和 (1371-約1435)

在15世紀的前幾十年裡,亞洲的附近海區被鄭和將軍巨大的中國珍寶船隊所控制著,他們的每一艘艦都有典型歐洲帆船的五倍大。鄭和原是一個宮內的宦官,後來轉而進行外事工作,在1405年到1433年期間,他為明朝永樂皇帝掌管著七支海軍遠征船隊。鄭和的使命是將中國的政治影響傳播到海外。他第一次的航行有62艘船和27800人;其他幾次的規模小了一些。他在旅程中,到達過非洲東海岸,到達了麥加和印度。鄭和每次都要帶回來具有異國情調的紀念品,以證實他的探索經歷,有一次帶回來了一隻非洲的長頸鹿。

亨利·福特 (1863-1947)

當亨利·福特1903年在底特律開辦商店的時候,所有他想做的事就是造車然後賣車。十九年如一日,他雖然只賣一種車型——T型發動機小汽車,但是卻賣了1550萬輛車,是世界汽車產量的一半。他的具有革命意義的裝配線,使他能夠以普通美國家庭能支付得起的價格出賣汽車,同時在削減工人勞動時數的情況下使他們的工資翻番。汽車曾經是有錢人的玩具,現在成了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與之伴隨的是遍布世界的加油站、高速公路雖然還有交通堵塞。

西格芒德·弗洛依德 (1856-1939)

在利用催眠來治癒歇斯底里症的實驗之後,西格芒德·弗洛依德建立了一個自由的交流協會,鼓勵病人們說出他們大腦中所思考的一切東西。使用這種 方法 ,加之對夢境的分析和其他一些方法,他幫助患者表達出他們內心隱藏的慾望和過去使之產生壓抑的經歷。 弗洛依德對於影響行為的潛意識力量的重視,拓展了我們對人類本性和性慾的視野,促進了自省時代的到來。

理查德·阿克賴特 (1732-1792)

他的1769項水利紡紗機的發明,意味著英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能夠製造百分之百的純棉布匹了。但由於他的發明必須要放在一個大房間里,而且還要配備供水系統,理查德·阿克賴特又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現代工廠體制的創立人,在這種體制下,專門的工人使用專門的機械設備,在同一個地方一起工作——速度非常快。

卡爾·馬克思 (1818-1883)

盡管他並不是自己所寫到的工人階級無產者中的一員,但他還是遵守了自己的理想,與他的資產階級家庭背景斷絕了關系。從德國被趕到法國再到英國,經常衣食無著,在他的資助人同時也是著述夥伴弗雷德里克·恩格斯的支持下,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政治刊物中。在他的想像中,後資本主義世界將 由工人階級掌握生產資料,但這一想法並未在實際中通過。不過,他對階級體制的批判,還是曾使數百萬人為之歡欣鼓舞。

尼古拉斯·哥白尼 (1473-1543)

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斯·哥白尼冒著風險提出了這樣的思想: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和其他的行星圍繞它轉動。而在此之前,地球才是確定無疑的宇宙中心。哥白尼還是一個學習數學和天文學的學生的時候,就開始搜集證據質疑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論。他也是一個謹慎的人,或說是一個智者,但他卻最終被當作異教徒處死。而直到1543年臨終之時,他的《天體運行論》才得以出版,這是一本使我們對世界的觀念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書。
改變中國歷史的人物有哪些
李斯 ,秦始皇時期丞相,贏異人時入秦,為呂不韋門人,嬴政親政,剪除呂不韋時成為嬴政幕後參謀,後隨鄭國修鄭國渠,因發現鄭國是韓國派來的間諜,疲秦計大白天下,始皇一怒 發下逐客令,盡棄山東士子,致使朝堂癱瘓,

王翦、蒙恬私下將山東士子攔於函谷關下,李斯萬念俱灰,氣憤之極,在渭風客棧 ,寫下諫逐客令,交與蒙恬 ,轉呈始皇,始皇意識清醒,撤除逐客令,召回山東士子,重新啟用。再次令始皇刮目相看,相知終生。而後竭力廢智以助秦,統一天下,並提出郡縣制,而後力挺郡縣制一天下。

始皇歿後,與趙高同謀,殺扶蘇,囚蒙恬,剪除三公九卿,使秦廟堂一片昏暗,而後被趙高害,死於刮刑之下,遭萬人唾罵。可以說成秦政者李斯也,害秦政者李斯也!!
盤點改變歷史的人物
第一位 托馬 斯·愛迪生 (1847-1931)

因為有了他,這個千年才在輝煌燦爛中結束,而不再是開始時的混沌黑暗。1879年,托馬期·愛迪生發明了耐用、價廉的白熾燈,給了人類創造光明的力量,卻沒有四處失火的危險。生活中的許多便利我們都自以為常,卻很少會想到他:無線電,電影,電視 ,電話(他在貝爾實驗室加以了改進)。在他葬禮之後的那個晚上,美國人為紀念這個點亮了世界的人,熄滅了自家的燈光。

第二位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1451-1506)

在向西尋找從歐洲到東方的航路上,他四次失敗,但這位義大利探險家最終還是蹣跚登上了兩塊巨大的陸地,那裡原材料和農作物豐饒,足以改變世界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克里 斯托弗·哥倫布經常受到指責,主要是因為他對加勒比海土著居民的殘酷統治和奴役,但是他實踐了自己「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島嶼和大陸」的諾言,盡管有些偶然,但的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三位 馬丁·路德 (1483-1546)

1517年,馬丁·路德為了「揭露真實真相「,把他的」九十五條論綱「釘在了德國維登堡大教堂的門口。從那時起,他開始了宗教改革運動,改變了幾百年的政治和宗教聯盟。他早期的著作強調由上帝的仁慈和基督的精神力量進行拯救,但他後來的一些著述反猶色彩明顯。在國家事務上,他質疑教皇權威,並拒絕放棄,被驅逐出了天主教會——從而帶來了新教教派的興起。

第四位 伽里列奧·伽利略 (1564-1642)

向盛行了1500年的關於自然世界的看法發出挑戰,義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伽里列奧·伽利略改變了我們的 思維方式 。他創造了一種日常應用的數學方法,發現了慣性、自由落體和鍾擺定律。使用他自己建造的望遠鏡進行觀測,在天文學上的發現使他更加確信了宇宙的太陽中心論,這一點哥白尼在更早的時候就已明確予以了表達,但卻在猶豫中沒有出版。伽利略抓住了這次機會,但卻在1633年在一個天主教會的宗教裁判所面前被破收回了自己的觀點。不管怎樣,他的信仰和發現仍在,並且為現代物理學和科學思考的新方法打開了大門。

第五位 萊昂納多·達·芬奇 (1452-1519)

1452年出生於義大利的芬奇鎮,取名萊昂納多。他是文藝復興的主將,學識極其淵博。他的 愛好 廣泛而且有深度,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從來不知疲倦。還是一個學徒時,他就顯露出了繪畫和雕塑方面的天才。隨後很快開始涉獵工程學、解剖學、建築學、 科學圖解、繪圖、數學和光學。而他完美的藝術之作——高貴的《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更是絕無僅有。至今,他大量內涵廣博卻雜亂無章的筆記仍使我們迷惑不解。他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業余藝術家,這幅他的文藝復興時期不朽的肖像作品樹立起了一座後人無法企及的豐碑。

第六位 伊薩克·牛頓 (1642-1727)

在一個充滿偉大科學發現的年代,作為一個狂熱的宗教分子,伊薩克·牛頓想知道上帝的宇宙是如何運作的。他對答案的尋求帶給了我們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學,顏色和光的新理論,還有奠定了現代力學基礎的三個運動力學定律。既聰慧又具有創造性,這位英國物理學者和數學家綜合了伽利略、開普勒和其他人的發現成果,改變了物理科學並使其形式化正規化。然而,回顧以往,牛頓卻說:「我就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男孩,充滿了快樂,時不時還會發現一些比平常更光滑的鵝卵石和更漂亮的貝殼,而同時,對自己面前浩瀚的真相卻依舊一無所知。

第七位 斐迪南德·麥哲倫 (約1480-1512)

當斐迪南德·麥哲倫在1519年向西穿越大西洋時,人們已經能夠理解這世界是圓型的。但在他勇敢的指揮下,這次遠征提供了確實的證據。這位率領著西班牙船隊航行的葡萄牙船長,克服了水手造反、開小差等困難,在海難中和南美洲末端變化莫測的海峽也能安然無恙。然而當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向前進入太平洋時,他們困難重重、面臨著被餓死的危險。而且,麥哲倫也死在了菲律賓島上,但是他的一小隊船員最終返回了家鄉,成為第一批實際完成環球航行的人。

第八位 路易斯·巴斯德 (1822-1895)

路易斯·巴斯德被譽為「進入科學王國中的最完美的人」,他不僅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高手,而且是理論的天才。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高溫可以殺死使紅酒變酸的微生物。很快,巴 斯德殺菌法(加熱殺菌法)就被應用於許多種食品和飲料的生產和保存中。巴斯德發現並除掉了攻擊蠶卵的微生物,從而挽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他也因此受到贊譽。但他最偉大的貢獻,是他在疾病細菌理論上所進行的研究工作。使用被弱化了的細菌,巴 斯德研發出防禦炭疽熱和其他疾病的疫苗,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且開創了現化免疫科學。

第九位 查爾斯·達爾文 (1809-1882)

一個富家的子弟,一個普通的學生,但是查爾斯·達爾文抓住了機會,以不領取報酬的博物學者的身份登上了英國皇家海軍勘探艦「貝格爾「號。在五年的冒險歷程中,他發展出了千年中最重要的科學理論之一。盡管他回來時已是半殘之軀,但還是養育了10個孩子——並把他在加拉帕格斯群島和太平洋環礁上的所見所聞整理出來。1859年,他的《進化論》和《自由選擇理論》出版,盡管在今天仍在爭論,但 還是被廣泛接受。

第十位 托馬斯·傑斐遜 (1743-1826)

要不是因為他的頭腦和他的筆,這個世界將見證一場更加血腥卻毫無疑義的革命。一位做買賣的律師,一位美洲建築學的先驅,一位激勵開墾西部的總統,一位反對奴隸制的奴隸主,這就是托馬斯·傑 斐遜。他代表著一個新生國家諸多的熱望。那是一個不言自明的真理,傑斐遜寫道,「人人生而平等」。自然法則,「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已成為新大陸的未來藍圖。對於全世界的民主而 言,這仍舊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目標。

猜你感興趣:

1. 古代歷史名人故事

2. 近代歷史名人故事

3. 不可不知的十大中國經典歷史名人

4. 古代傑出人物故事3個

④ 被信任和被需要

晚上看到心理學家武志紅寫的一篇文章,通過電影故事闡述心理學理論,總結了育兒的4種方式,指導家長如何解開「青春期」和「更年期」相撞這個死結。

電影名字是《給我翅膀》,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一部法國電影。男主角托馬,是位14歲少年,打游戲上癮,整天躲在房間里打游戲,連吃飯都需要媽媽拉斷電閘才肯出來。

暑假裡,因為媽媽工作忙照顧不了他,他被送到了鄉下爸爸那裡。爸爸是位野生動物學家,在獨自醞釀和執行「白雁拯救計劃」。

在鄉下,因為環境差,網路信號不好,托馬玩不了游戲。百無聊賴中,托馬給爸爸正在孵化的白雁鳥蛋聽音樂。

一隻鳥蛋在他的眼皮底下裂開,一隻雛雁鑽了出來,把第一眼看到的托馬當成了自己的媽媽。

在爸爸的默許和授權下,托馬作為「鳥媽媽」,克服了各種困難,駕駛著直升機,最終帶領雁群到達了預定的遷徙地,完成了爸爸的計劃。

托馬終於蛻變長大,從一個網癮少年成長為有目標並能執著地去追尋目標的勇敢少年。

武志紅在文中結合電影情節提到了4個有效的育兒「手段」:一是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信任」。托馬的爸爸毫不猶豫地對兒子「委以重任」,把照顧雛燕的工作交給了托馬。

托馬頓時感覺到了一種責任和使命,每天忙著給雛燕餵食、遛鳥,根本想不起來打游戲。

二是讓孩子有 「 被需要 」 的感覺。 托馬的爸爸因偽造文件,被警察識破,雁群被作為非法生物要獵殺。當爸爸准備向警察妥協時,托馬決定反抗。他駕駛著直升機,帶著20個雁寶寶飛走。

三是允許孩子 「 離開 」 。 心急如焚的媽媽明知危險,也理解了托馬的行為,她駕駛著卡車一路追隨著兒子的足跡。

四是允許自己 「 被超越 」 。 作為托馬的父親,面對警察的壓力,在准備放棄時,允許兒子做得比自己更好。

讀了武志紅老師的這篇文章,第一時間想到,或許可以推薦給身邊的朋友看看,有很好的借鑒之處。

朋友家兩個孩子,大寶已經成年,疫情期間沒能返校上學。整天呆在家裡,躲在自己房間忙自己的事,對小自己10歲的二寶從來不理不睬。

朋友每天要去上班,前段時間一直有老人幫著照看,她還能安心上班。老人因為有事要回去,她就發愁孩子的吃飯問題,特別是二寶。這幾日問她吃飯的問題怎麼解決的?

她還很愉快,把大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原來她每天早上把飯做成半成品,中午交待大寶把飯熱好,菜再加工一下,帶著二寶一起吃。兩個孩子在共同做飯、吃飯中,處得還挺和諧。

這應該就是「被信任」和「被需要」的力量,應該繼續擴大和鞏固戰果,比如讓大寶嘗試學著做飯,再適時給些激勵。

至於武志紅老師說的第三、第四兩點:允許「離開」和「超越」,對於中國父母來說,這一般都不是障礙。中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害怕子女超越自己的少之又少。

而大多數父母只要子女有出息,能飛多遠就飛多遠,縱使不捨得,也不會刻意去牽絆住兒女的手腳。

⑤ 《我們的未來》電影中他的朋友怎麼死的為什麼

法國彩色故事片《我們的未來》

2015年出品

編劇: 雷米·貝占松、Jean-François Halin、Vanessa Portal

導演: 雷米·貝占松

主演: Pierre Rochefort、皮奧·馬麥、Roxane Mesquida

電影故事:

亞納是保險公司的老闆,他一個人站在屋裡,屋很黑,人有些落寞。突然,身後的門開了,燈亮了,他的妻子拿著生日蛋糕,身後是公司里的人,大家一齊唱起了生日快樂歌。亞納只是微微一笑。當他看到同事們合夥給他買的生日禮物時,有些驚訝,那是一把椅子,是他喜歡的一位設計大師的作品。

亞納來到公司,秘書打來電話說一位叫托尼的人來找,亞納躲避不見。下班回到家後,卻發現妻子正和托尼喝著酒,聊興正歡。而當亞納攜妻子看望母親的時候,妻子和母親談到托尼時,母親也是對托尼的話題也是滔滔不絕。這讓亞納感覺非常不快。

亞納終於下了決心,來到快餐店。當托尼抬頭看到站在面前的亞納時,激動異常。為了能提前下班,托尼向經理撒了謊。兩人回到托尼家,准備給每一位同學打電話,聯系他們,希望大家能來參加聚會。既然辦聚會,當然需要DJ。於是他們首先找到了當年聚會上的同學DJ,而令二人沒有想到的是,Dj的妻子竟然是傳說中的輕浮女同學。DJ的兒子要參加畢業舞會,12點過去了,做父親的也來到舞會現場,現場無趣的音樂激起了DJ的音樂細胞,他攆走了中學生,親自上陣,動感十足的音樂響起,彷彿又回到了中學時代。“來吧!跳舞吧!”托尼的每一次邀請,亞納都沒有接受。亞納哪裡知道,“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⑥ 這是養好一個孩子最有效的4種方式-

作者 天雅

責編 陳沉沉



這段時間,經常聽到父母們抱怨:


想要養好一個青春期孩子,真的好難!


現在很多父母都是30歲左右生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也差不多步入更年期。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在心理學領域,我們稱之為:


育兒 「死亡」期


它不僅是父母與孩子矛盾最激烈的時期,也是孩子種種問題(叛逆、抑鬱、自殺等)的高發期。


一方面,孩子從孩童走向成人,開始叛逆、反抗,迫切想脫離父母走向獨立。


另一方面,父母逐漸步入更年期,更容易出現抑鬱、焦慮,對未來充滿不安。


他們在意識上知道要讓孩子獨立,但內心卻常常會不自覺地依賴、控制孩子。


從而導致孩子與父母陷入 「分離不能,反復糾纏」 的困境。


這時,該怎麼辦?


法國電影《給我翅膀》,豆瓣8.7。


它由真實故事進行改編,講述了一名14歲網癮少年成長、蛻變的故事。


看完後,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並總結出了青春期孩子成長的4個關鍵。





14歲的托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網癮少年。


跟著單親媽媽一起生活,躲在房間沒日沒夜玩 游戲 ,非得媽媽把電閘拔了才肯出來吃飯。


暑假期間,媽媽工作繁忙無暇照顧他,把他送到鄉下久未謀面的爸爸家裡。


爸爸是一名瘋狂的野生動物學家,正在策劃一個「白雁拯救計劃」——



為什麼說他瘋狂?


因為這個計劃根本沒有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是他偷偷蓋章違規操作的。


對習慣了都市生活的托馬而言,鄉下的生活實在是太糟糕了:


白天有蚊子,晚上有老鼠,網路信號差,根本無法玩 游戲 。



但看似糟糕的環境,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一天,托馬無所事事,偷偷溜進孵化房,用耳機給鳥蛋播放音樂。


突然,咔嚓一聲,一隻雛雁破殼而出。



要知道,鳥類有一種「印刻現象」——


剛出生的雛鳥,會將首次看到的移動物體視為「父母」。


這就意味著,托馬取代爸爸成為了雛雁的「父母」,擾亂了爸爸的初始計劃。


他慌了,趕緊沖出去向爸爸道歉。


沒想到,爸爸既沒有暴怒,也沒有責備,而是溫柔地把雛雁捧起來,輕輕放在托馬手心。




隨後,爸爸毫不猶豫地把照顧雛雁、訓練雛雁的任務交給托馬。


得到爸爸的授權與託付,托馬開始變得積極起來——


不再整天想著玩 游戲 ,而是每天早早起床去喂鳥、遛鳥,晚上再送雁寶寶回窩。


透過托馬的轉變,我看到了 「被信任」 的力量。


它主要存在2個維度:


其一,你可能會像小孩一樣「闖禍」,破壞我的計劃,但我相信你已經具備更成熟的思辨能力,相信你會主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其二,你可能會像准大人一樣,對成人的世界充滿好奇,我並不會把你拒之門外,而是將你視為夥伴,邀請你一起加入我的計劃。


不被信任的孩子,往往會對未來充滿擔憂、恐懼,做事畏手畏腳。


而一旦被信任,孩子就會獲得一種「被允許,被支持」的底氣,繼續向成人階段邁步。





托馬一成為 「鳥媽媽」 ,便遇到接二連三的挑戰。


先是由於前期工作失誤,20個白雁蛋里被混進了1隻黑雁蛋。


爸爸告訴托馬,不能把不同物種混在一起,需要放棄小黑雁。



在托馬的保護下,小黑雁得以存活,並順利長大。



後來,給雁群做遷徙准備時,工作人員以同一個理由拒絕了小黑雁。


但托馬不同意,堅持讓小黑雁跟著雁群一起遷徙。


父子2人歷經千辛萬苦,開車帶著雁群來到遷徙路線的起點——挪威北極圈。


但很不幸,爸爸偽造文件的事情被當地警方識破了。


這就意味著,雁群屬於非法生物,需要全部被獵殺。


面對來勢洶洶的警察,爸爸嚇傻了,准備束手就擒。



倒是托馬,一心想著保護雁寶寶,選擇了反抗——


他帶領著雁群沖進湖裡,快速啟動直升機,起飛!20個雁寶寶也紛紛展開翅膀,跟著一起沖向天空。


在空中,托馬一邊回憶爸爸當初教他開直升機的細節,一邊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心裡很清楚,保護雁群的唯一方式,就是帶領它們完整地走一遍遷徙路線。


只有這樣,雁寶寶才能在一個相對安全的領域里成長、繁衍生息。


於是,他將手機調為飛行模式,不再理會爸爸的勸誡,一個人帶著雁群往南飛。



一路上:




透過托馬的冒險,我看到了 「被需要」 的力量。


在大人眼裡,他依然是個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給予保護;


但在雁寶寶眼裡,他是媽媽,是保護神,是安全的港灣。


因為被需要,所以有了責任感;


因為有了責任感,所以有了沖破天際、獨當一面的決心與勇氣。




媽媽在法國得知消息以後,整個人都失控了。


立刻拋下工作,瘋一般地沖向挪威警局,大罵前夫。


在過往,她一直將兒子視為溫室里的「掌上明珠」,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唯恐發生一絲意外。


如今倒好,才跟兒子分開幾個星期,局面就徹底陷入失控。


特別是通過手機定位共享,得知兒子即將穿越某個危險海域時,她更是驚恐得失控大叫,寢食難安。



然而,前期有多恐慌,後期就有多驚喜。


當第二天手機傳來信息,顯示兒子已經成功穿越,她欣喜若狂地沖了出去,摟著前夫又笑又跳。


那一刻,她真切見證到:


兒子離開父母以後,所產生的爆破性成長。



於是,她不再誠惶誠恐,開始變得鬆弛、淡定且從容。


托馬飛回法國邊境,降落在一個朋友家,與父母匯合。


由於長途奔波,飢寒交迫,他暈倒在直升機里,在醫院整整躺了20小時才蘇醒。


爸爸繼續勸他放棄:



對此,托馬充滿無奈與不甘。


但到了第3天,媽媽卻悄悄將托馬送回直升機,目送他帶領雁群繼續飛往目的地。



這一回,她不再以「保護之名」限制兒子,而是開著卡車一路追隨兒子的步伐。


作為母親,她固然對兒子的冒險心存擔憂;


但由於見證過兒子獨立戰勝困難的決心與勇氣,她把擔憂轉化成了祝福,支持孩子勇往直前。


被允許「離開」 ,是孩子與父母從「共生」走向「分離」的必經之路。


對父母而言,意味著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控制,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對孩子而言,則意味著他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可以自由做選擇,且他的選擇是被支持、被祝福的。


如此一來,孩子才可以卸下重重負擔,帶著父母的祝福輕裝上陣,盡情享受當下的旅程。




影片里的爸爸,本是這個「白雁拯救計劃」的始作俑者。


他曾充滿激情地做了規劃、付諸行動,甚至不惜為此偽造文件。


但面對警察,他卻一次次地選擇妥協。


倒是托馬,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反抗,一個人開著直升機帶領雁群遷徙。


一開始,爸爸擔心托馬的安危,發瘋似地呼叫托馬,讓他投降;


托馬成功穿越危險海域以後,爸爸開始陷入自我懷疑:


「我做了件蠢事,這個計劃毫無價值。我差點害了自己的兒子,我是個混蛋。」



對此,托馬反駁爸爸:


「你每次都要這樣半途而廢嗎?」



次日,在媽媽的支持下,托馬再次坐上直升機,帶領雁群繼續遷徙之旅。


這趟行程對於一個少年來說更是危險的,但也正因為是少年,所以這件事才會成功。


成年人的世界充滿著規矩,就像爸爸遇到警察的阻撓就會放棄一樣;


而托馬的世界更為純粹,他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目的:保護好雁寶寶。


這是少年的執著與無畏,也是兒子對父親的超越。


所幸,爸爸在痛定思痛、自我反思過後,允許了兒子的超越。


他不再將自己的無力、挫敗轉嫁給兒子,而是與前妻一起,開著卡車一路追隨兒子的步伐。



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授權:


我允許你超越我,允許你做得比我好。


在這份授權里,托馬能感受到父母會允許他去自由 探索 、成長,同時也會支持他成為任何人。


所以,身為父母,別怕在孩子面前丟臉,大膽暴露你的缺點。


你不用那麼完美,那麼強大,你可以是脆弱的,甚至是無能的。


讓孩子感受到:


原來父母是有局限的,有些東西只能靠我自己;


甚至有些時候,父母也需要我來守護。


如此一來,孩子才可以真正心無旁騖地超越父母,獨立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追逐屬於自己的人生。



心理斷乳,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擺脫父母形成獨立人格的過程。


它多發生於青少年時期。


影片中網癮少年托馬的蛻變過程,就是與父母實現心理斷乳的過程。


但現實生活中,卻有太多青春期的孩子無法與父母完成心理斷乳。


對此,我們經常習慣性地責備孩子不夠獨立,但卻很少回過頭問問自己:



育兒 是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或許,面對一個青春期孩子,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


正視分離,不把更年期的無力與恐慌,轉嫁到孩子身上。


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更像是一場父母與孩子共同的成長——


各自完成分離,各自走向獨立,各自邁向自己人生的新階段。


謹作此文,獻給在 育兒 道路上,負重前行的父母們。


作者:天雅,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綿羊傾訴APP傾訴師;責編:陳沉沉。

閱讀全文

與電影我們的未來托馬如何去世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拍電影用什麼相機拍攝 瀏覽:10
90分鍾電影佔多少g 瀏覽:863
電影重來什麼意思 瀏覽:253
徐凡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8
抗日滾釘板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如何在電腦上下載vip電影 瀏覽:416
朵唯手機怎麼下載電影 瀏覽:154
如何簡單明了的介紹一部電影 瀏覽:633
怎麼共享電腦里存的電影 瀏覽:302
辛德勒名單電影免費版 瀏覽:757
破解電影的網站有哪些 瀏覽:814
有哪些電影關於商業 瀏覽:991
怎麼把電腦里的電影存蘋果手機里 瀏覽:672
曹哥說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795
下載什麼網看電影買票便宜 瀏覽:160
如何評價阿甘正傳這部電影 瀏覽:656
酷開在線電影怎麼看不了 瀏覽:139
電影語言表現技巧有哪些方面 瀏覽:401
2020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收多少人 瀏覽:389
道哥打牌什麼電影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