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投資七億得賣多少能掙上來
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電影投資七億得賣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電影投資是通過版權申購的方式,出資成為電影聯合出品人,簽訂合同明確規定資金佔比,在電影上映後獲得票房和版權收益分紅。
⑵ 請問如果一部電影的總投資金額在3000萬,我投資了100萬,票房6000萬,我能拿到多少收益
你自己耍嘛,自己耍,看人多多少了,肯定得去了么?天天要賺幾百萬咯你他總共3000萬投資了,投資了,投資6000萬,票價就是6000塊錢,要等的一等千萬
⑶ 拍一部電影如果投資一億元票房多少才能回本,兩億,三億呢
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⑷ 影視投資靠譜嗎會不會被騙
很多人開始涉及影視版權投資,當然是發現了影視行業極具投資潛力,特別是近幾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連創新高,國家也大力支持並推動國內影視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越發意識到影視版權投資會是國內近幾年的投資風口,雷軍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正規影視投資鎖具備的條件:
1、拍攝許可證、國家電影局備案、電影項目紙質合同,電影項目書,銀行開戶的對公賬戶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2、每部電影都是需要進過國家電影局審核,備案,頒發電影拍攝許可證才能拍攝;
3、前兩天有位朋友過來問我,投資電影簽訂的是電子合同行嗎?「不行」,電子合同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不管投資什麼電影,簽訂的一是紙質合同;
4、項目書雖然不是一定要有的,但是項目的內容是我們唯一能接觸到的關於電影項目的直觀的資料,一個電影項目的題材,簡介,演員陣容,主創團隊等都是在項目書中體現;
5、對公賬戶,只要你的錢是打入投資項目的對公賬戶,投資資金就是收到銀行部門監管,資金安全有保障;投資電影決不能打到私人賬戶;
不靠譜的影視投資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公眾號或是APP小額投資,沒有任何合同證明與證明(電子版合同一般很難取證)。只是選擇投資金額,並承諾短期內有高額返點利息(上映過 的電影也能購買)
以出售門票方式告訴你是版權,其實並不是(只有影視出品方才有資格出售版權,宣發方和其他部門都無資格出售)
網站投資,金額自己掌控投資多少沒有限制,占影片版權的份額沒有證明。資金流入到私人賬戶,這種就基本確定是騙子了
正常的影視投資周期是4-18月,所以太短的話不是過長也不可能超過18個月。而且只有院線上映之後才能分紅收益,並不是隨時或一個月或55天之內收益。
⑸ 吳京出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參與了投資嗎
第一部是春節檔的《流浪地球》,該片總投資3.2億,由郭帆執導,吳京、吳孟達、趙今麥、屈楚蕭等主演。本來吳京是客串出場,結果拍著拍著沒經費了,索性吳京自己以投資人的身份又投資6000萬,最後取得了46.8億的傲人成績,登頂2019票房榜首,並且取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制,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孫藝楊、徐紫茵、郝鵬飛、郜玄銘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總投資300萬,吳京零片酬出演,最後取得了3.53億的票房成績。
第三部是由鄧超、俞白眉執導,鄧超主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吳京以出品人的身份客串!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該片總投資7000萬,最後取得了8.68的票房成績。
第四部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成龍等主演的電影《攀登者》,該片總投資8億,預計票房在40億以上,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敬請期待! 不得不說吳京真的是獨具慧眼,怪不得很多網友都稱吳京為「票房先生」!
⑹ 拍電影演員的錢是誰給的,如果票房不好那付錢方不是虧大了嗎
演員的錢是投資方給付。
比如:投名狀這部電影,投資方的投資金額是兩億多,光是李連傑的片酬就是一億,可見李連傑所謂的親情價的虛偽!!
如果票房不好,也要看程度而言。
比如:電影還沒有拍攝完成,就已經把北美或者歐洲的放映權賣掉,這就把投資收回來了。 電影裡面的廣告贊助商出的錢多,可能票房不好,影響不大。 電影最怕就是卡斯強大,但是劇本不好,前期宣傳不到位,最後票房必須達到5000萬才能收回投資,結果沒有好票房,那麼就虧大了!! 宣傳不大為的電影,往往dvd的銷量都不好,更虧!!
⑺ 關於電影投資你知道多少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下面簡單說明一下個人參與影視投資的流程:
1.了解項目(我們選擇一部電影,往往要從它的題材,主演,導演,編劇,檔期,製片方實力,宣發實力,成本,等元素來進行綜合判斷)
2.確定投資份額(認購電影份額,會直接關繫到你投資收益,建議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影片自身優勢謹慎決定。)
3.向出品方對公賬戶轉賬認購(一定要強調一點是:打款到影視公司的對公賬戶,是受銀行監管的,每一筆資金都安全可控,極大的保護了資金的安全。)
4.郵寄合同(一式兩份,這里要強調,必須簽訂紙質合同而不是電子合同,注意條款是紙質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而電子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雖然現在電影投資收益是十分可觀的,但是作為投資項目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投資一個產業首先要進行一定深度的了解,再進行投資決定。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⑻ 電影院投資需要多少錢
大體來說資金的話應該是200--500萬左右吧,像電影院的場地選擇、裝修檔次等都是很重要的,
大致說說在國內數字同步影院的主要利潤有以下幾個方面:
1.票房收益,大概佔到70%,來自最新上映的影片。增加票房收益的方式就很多了,但主要是以增加售票窗口,比如我可以和各大團購網站合作,由他們幫我進行產品推廣,但不建議長時間採用此種方式,因為畢竟團購的價格是和便宜的,何況也不能凸顯VIP的優勢。然而作為觀影人群,價格越低當然越好,順帶分享一下吧,大家可以結合會員卡和團購,沒有團購的時候用會員卡,有團購的時候果斷下手。
2.賣品收益,約佔20%-30%,主要來自於可樂爆米花甜品,也有一些CD、玩偶等。去年萬達光是爆米花和可樂的收益就達到4個億。在國外,影院的大部分收益也來自於賣票,而對於我們大部分的「平民」來說,光是消費了一張影票就已經算是一種很高的享受了。所以在賣票區域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去獲利。
3.會員卡。這是一種快速收回資金的方式。一百到幾千元不等的會員卡,自己看也好,送人也好。對於影院來說,只要我賣出去就是賺錢了。有會員卡的你能夠用完裡面的錢、但所有人都這樣嗎?
4.廣告。包括片頭廣告,也就是咱們看電影之前5-10分插入的廣告;影城的燈箱廣告,有電子屏的,也有紙質的;大廳空白面積,自行選擇商家合作,把廣告位租賃給別人,或者提供5-10平米的場地給銀行,讓他們辦理信用卡。這些都是利潤。
大影易電影院和中影合作,同步片源,這類是時下主流,千萬別做非同步的,這個比較難發展。
⑼ 一部電影總投資7500萬,票房31億。我投資300萬。能賺多少錢
300/7500=0.04,即你是投資占總資本的比例為4%,那麼,分紅也按照這個比例分配。假設31億是純利潤的話,那麼,4%x31億=1240萬元。而實際利潤不會是完全等於票房金額,換句話說就是,需要根據實際可分配利潤來計算你4%投資的回報。
⑽ 我的檢察官先生電視劇拍攝了嗎
《人民的名義》電影版《我是檢察官》 正在黔東南熱拍!
要問這段時間哪部電視劇最熱,答案肯定是《人民的名義》。這部由高亞麟擔任出品人、總製片人、總發行人的檢察官題材電視劇,是叫好又叫座,穩居收視榜首。最近,這位劍走偏鋒的資深電視人高亞麟正在山清水秀的黔東南州執導拍攝由傅俊編劇的電影《我是檢察官》。那麼目前《我是檢察官》的拍攝情況怎麼樣了呢,我們的記者對拍攝現場進行了探班采訪。高亞麟接受采訪
(從左至右:任正斌、高亞麟、宣言、闞犇犇)
當天《我是檢察官》拍攝現場正在錄制一場百名檢察官宣誓的場景。這其中有大家很熟悉的演員,如高亞麟,還有《人民的名義》里,漢東省反貪局偵查員周正的扮演者紀帥。
在休息區,我們的記者也采訪到了紀帥,他告訴記者,在《我是檢察官》影片中,他只客串了幾場戲,但是通過拍攝他覺得這是一部很令人期待的電影。
據了解,電影《我是檢察官》的編劇是黔東南州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傅俊。經最高檢影視中心聯系,高亞麟決定來凱里拍攝這部影片。在《人民的名義》電視劇里,高亞麟是總製片人兼總發行人,而在《我是檢察官》這部影片中,他是總導演。采訪中, 高亞麟導演告訴記者,《我是檢察官》這部電影和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電視劇雖然都屬於行業片,但是兩部劇的風格還是有所不同的。采訪中,第二次來到黔東南的高亞麟還贊賞了黔東南的生態環境,「我覺得這個地方空氣質量太好了,因為我們常年生活在北京,霧霾特別重,來這兒我感覺跟天堂一樣。據了解,《我是檢察官》這部電影將會在今年國慶節前上映,我們相信有這么好的導演、演員,又是在風景秀麗的凱里拍攝,這肯定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部電影。
相關鏈接:《我是檢察官》:應時而生的悲憫情懷
電影《我是檢察官》由青年演員宣言、丁洋分別擔綱男女一號。該劇講述了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檢察官面對錯綜復雜的案情,在親情和法理之間糾結徘徊之後,最終尋得自我認同的故事。在現場看到,演員宣言檢察官風范十足,相比正在央視熱播的《熱血尖兵》中的張小武,少了一分狂野,多了一分內斂沉穩。(演員宣言接受采訪)
「為什麼如此熱衷一個「冷門」題材劇的創作」
高亞麟表示:從《人民的名義》到《我是檢察官》,選擇拍攝檢察官題材的作品完全是發自初心。因為在平時跟一些檢察官朋友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的形象與大多數觀眾心裡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他們並不只是鐵血冷麵的一群執法者。相反地,他們在面臨案件時常常陷入法理和人情的困局中,他們在公正嚴謹的外表下,同樣面臨著愛憎、取捨、抉擇——他們有著與生具來的悲憫情懷。當檢察官們辦完案件,必然有著成功的喜悅,但他們更多傳遞出來的情緒卻是痛心和惋惜。看著各界精英因為一念之差而誤入歧途,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都可堪視為巨大的損失。去臉譜化,喜劇人的正劇嘗試
從《家有兒女》的夏東海,到《人民的名義》製片人、出品人兼發行人,再到《我是檢察官》的導演,高亞麟多年來一直在追求突破,甚至敢於嘗試不被看好的反腐題材。因為他認為主旋律和觀賞性之間不存在矛盾。主旋律可以拍得好看——喜劇也好,悲劇也好,正劇也好——不管是什麼題材,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要打動人。擁有豐富喜劇經驗的高亞麟,在《我是檢察官》中也嘗試加入喜劇元素,希望打破觀眾對於檢察官題材劇的刻板印象,將臉譜化的人物形象加以顛覆。
高亞麟坦言最初接觸《我是檢察官》時,自己特別不適應,因為編劇傅俊是黔東南州檢察院的副檢察長,依託於多年的實戰經驗,電影的情節更加寫實;但是考慮到影片的情節推進,不得不增加劇本的矛盾沖突,在真實度與觀賞性之間不斷權衡,劇本來來回回修改了七八稿,反復鑽研打磨之下才有了當下的劇本。關於很多行業劇被內行觀眾挑刺的現象,高亞麟說:「行業劇需要真實,不然就只是皮毛;當一部行業劇被真正的業內人士指責為胡編亂造,那一定是劇組的基本功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