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看電影時長寬的比例多少合適
寬頻顯示器 一般長寬比列為16:9或16:10 比較適合看電影
傳統的顯示器 長寬比列為5:4電影一般是16:9
② 電影院影廳的長寬比應該是幾比幾 觀眾廳樓面活荷載應該是多少
1.5:1活荷負載3KN每平方米
③ 電影廳.長.寬亮體積是多少
電影銀幕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大小,因為這與影院的面積、放映機與銀幕的距離等有關。一般來說,銀幕都是按照4:3的比例做成的。
以下有一些關於銀幕的資料,也許對你有些幫助。
銀幕對電影欣賞經歷產生幾個方面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在電影畫面質量方面:亮度,彩色還原和對比度並通過潛在銀幕中的瑕疵分散注意力。銀幕還能對銀幕後揚聲器系統的聲學性能特別是高頻損失方面產生影響畫面理想的亮度水平通過參照全世界公認的SMPTE標准來確定。該標准規定,從中心位置觀看時,銀幕中心亮度要達到16尺朗伯(每平方厘米55燭光)銀幕四角最低亮度為12尺朗伯。
觀眾所見的銀幕亮度取決於數個因素:放映燈發出的光,放映燈光從反光鏡穿過鏡頭和放映窗玻璃到銀幕間的光損失和從銀幕來的反射光。現代電影院放映機使用氙燈(相對於舊式碳精燈技術)有各種不同功率, 根據銀幕尺寸的大小不同,大多數多廳影院的氙燈功率為2.0千瓦到7.0千瓦,燈功率越大光輸出就越大,但氙燈的成本也越高耗電量也越大。
銀幕是反射回觀眾光亮度的主要因素。白塑幕使光散射,並將大多數光反射到天花板和邊牆上因此被損失了。被稱為「增益」的銀幕將更多的光直接返回觀眾。銀幕的增益水平與反射回的光量有關,其測量按照參照標准進行(具有光反射值為1的碳化鎂板)。商業白塑幕的反射率各有不同,但通常具有根據參照標準的0.8-1.0反射率。」增益」銀幕可具有2或更高的增益水平,但用於影院的銀幕則根據影廳銀幕的大小通常最佳為1.4-1.8。超過11米寬的銀幕使用增益銀幕通常會有所收益,銀幕寬度超過14米時最好使用高增益(1.8)的銀幕。增益超過1.8的高增益銀幕會產生」熱點」(即畫面中心看上去過亮)。
現在有些影院正在使用數字放映作為35毫米膠片放映的選項。最新型的數字放映機可輸出高達17000流明的亮度。在數字放映中光輸出有可能達不到傳統放映機的亮度,因此銀幕寬度大於 10米時使用增益銀幕會有所收益。
白塑幕通常安裝在平直銀幕架上.然而為了使光的反射和影廳各部分的觀看角度達到最佳,增益幕最好安裝在弧形銀幕架上。由於白塑幕使光散射,若使用弧形幕架會產生對比度的損失因此不使用。增益銀幕的弧形的弧度取決於諸多因素,但通常採用20:1的弦高比。 所有銀幕的可見亮度隨著觀看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總體來說在給定功率的放映燈條件下所有增益銀幕都提供了比白塑幕亮度更高的畫面。
④ 電影廳最理想的長與寬的比例
就是0.618
⑤ 電影廳最理想的長與寬的比例尺
2.5:1
⑥ 標准放映廳高度是多少啊
標准放映廳高度:層高大於9.8米,理想高度12.5米。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於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小型電影院不應小於8m,中型電影院不應小於12m,大型不應小於20m,特大型不應小於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於10m;
四、多觀眾廳電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應按實際分配的最多人數計算;總座位數2000座以上的電影院宜分數處集散;
五、位於交叉口的電影院尚應滿足城鎮有關交通車行視距的規定。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⑦ 200座電影廳長多少寬多少比較合適,幕寬多少呢
都是5:4:3的!(對角線:寬:高) 1英寸=2.54厘米的!所以換算下來200寸的幕寬160寸=406.4厘米 高120寸=304.8厘米
⑧ 家庭地下室電影院要多長多寬才合適
一般來說需要20~30平方米.
聽音是大空間比小空間好。但是,實際效果上只要房間做好擴散,小空間也完全能達到大空間的效果,當然小空間要做好相對大空間就難上很多,因為空間長度無法容納一個低音波長,低音會大打折扣,所以擴散和吸音對於小空間尤其重要,擴散主要擴散中高頻,吸音主要吸收低頻。
玩投影要有一個黑漆漆的環境,所以不得不在窗口前掛上了厚身的卷簾。由於四周牆壁和天花都是純白色,在白天觀看電影對畫面還是有影響, DIY 對全屋進行一個小裝修,在四面牆和天花都掛上黑布,這樣一來即使在白天也可以做到伸手不見五指。
音箱的擺位,因小房間空間局促關系,音箱的擺位已沒什麼可以機動的餘地了。按照經典5.1環繞擺位示範,左右主音箱距離拉開2.8米,音箱開口朝向皇帝位置。低音炮放在右側,主音箱和低音炮離開牆壁保持0.5米左右。側環繞音箱床邊兩側,安裝位置是高於耳朵30公分左右。
通常來說,做擴散處理,空間面積比較大針對的主要是牆角,頂角,成90度的夾角,而對於像10平方米的小空間,盡可能的擴散,這些處理不嫌多,對聲音的改善和提高只會有正面的效果。事實證明,使用的擴散材料越多,就越能感覺到唱片中其錄音場所空間感的規模與闊大,延伸自然又松融飄逸的高頻表現,音樂中的細節表現也能得以大大增加。
⑨ 電影廳長寬高和體積是多少
沒用的!現在的電影已經不只是16:9的格式了,現在電影的寬高比多種多樣(例如IMAX的比例在1.7:1至1.2:1左右,普通電影則在1.5:1至2.1:1左右吧),但是你在電視上看的電影的寬高比已經確定了(電影本身的性質),所以黑邊你永遠也去不掉(電視會自動將畫面拉升布滿顯示器,除非你將你的顯示器寬高比設成別的,就是不是16:9的比例),也就是說每一個像素點和顯示器的每一個點相吻合的這種情況是很難(基本上不可能)出現的(也許有的高手可以解決)。至於你的倒數第二段話,對不起,我解決不了,在這獻丑了!
既然你說用potplayer可以設置鋪滿全屏就無黑邊了,那你就不需要想辦法去黑邊了,但至於說字幕在畫面內就是原文件沒有加黑邊是錯的!請你找時間去電影院看一下,大多數電影都是有黑邊的(有的是上下、有的是左右,可能是你看不到罷了)。對了,我想到我們電腦老師說過有一個播放可以手動去黑邊(似乎是超級解霸),其他的只能麻煩你了。
⑩ 一般電影的尺寸多少
在電腦上看的時候播放器可以設置全屏播放時是鋪滿屏幕的還是按原始比例全屏的,每個電影比例都不同的,不要直接設成幾乘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