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芳華》有哪些精彩看點
《芳華》是上一代人的回憶殺,但作為90後二刷《芳華》也是感受到相當動人,雖然爸爸媽媽在遙遠的農村現在幾乎沒法看,但下次回家的時候,我一定要給他們放這部電影。
1、極美的畫面。《芳華》的故事主場在文工團,那裡滿是青春清純的女兵和年輕昂揚的男兵。他們都是文藝兵,排練室里、舞台上,音樂、燈光、鮮艷的國旗以及年輕的臉龐、從窗戶透進來的陽光,一切顯得非常之美。那種美,正是回憶的色彩,不是蒼黃的老照片,而是摻雜了想像和柔化的重敘曾經,就像給黑白照片重新上色一樣,故事雖然老去了,但顏色那麼鮮艷。
《芳華》本來要在國慶上映的,但後來發生了撤檔的變故,雖然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外界的各種猜測也特別多。但是個人覺得,《芳華》的故事即使被包容地過審了,也絕對很不適合國慶節這個時候,它不僅沒有彰顯紅色精神帶動愛國,反而露出了那一代人青春中的負面以及社會變革之後革命軍人並不太好的結局。
❷ 芳華主題曲
芳華的主題曲是《絨花》由我國知名歌唱家韓紅演唱。
歌手:韓紅
所屬專輯:絨花
作曲:王酩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
啊~啊~,絨花絨花。
啊~啦~,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頂天立地迎彩霞。
啊~啊~,絨花絨花。
啦~啦~,一路芬芳滿山崖。
(2)芳華電影共有多少首經典老歌擴展閱讀
一曲《絨花》,宛如天籟,曲調悠揚,芳華難忘,再現那些年轟轟烈烈的青蔥歲月。或許是時過境遷,一切似乎顯得並不重要,一代人的芳華隨著歌聲的流動,已經穿越時空,觸碰到了青春的靈魂。
一代人的芳華又隨著他們腳尖的滑動,舞出了一段平凡卻又終生不忘的青春足跡,永不泯滅,生命綻放。被芳華的青春"觸碰",也觸碰到了青春最光芒的靈魂。
❸ 梅艷芳最經典的歌曲推薦
梅艷芳作為華語樂壇的靈魂人物,她逆生長的狀態令人折服,她的歌聲能讓聽眾聽出自己的故事。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梅艷芳最經典的歌曲,歡迎參閱!
梅艷芳最經典的歌曲
1、女人花-梅艷芳
《女人花》是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一首歌曲,亦是其代表作之一,由李安修填詞,陳耀川譜曲,收錄在梅艷芳1997年發行的專輯《女人花》中,同時也是電視劇《東方母親》的主題曲。2004年,獲搜狐盛典十大傳唱金曲獎;2008年5月5日該歌曲入選《音樂百年》經典歌曲。該曲是酷狗音樂KTV點唱率最高的歌曲之一。
2、夕陽之歌-梅艷芳
《夕陽之歌》是一首梅艷芳演唱的香港經典粵語歌曲,由馬飼野康二作曲、陳少琪填詞,收錄在1989年8月發行的專輯《In Brasil》,是電影《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的主題曲。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1989年榮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曲金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3、似是故人來-梅艷芳
《似是故人來》是林夕作詞,羅大佑作曲,中國香港女歌手梅艷芳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所屬專輯《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於1992年10月發行。這首歌曲是1990年度電影《雙鐲》的主題曲,並獲得第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1991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199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4、親密愛人-梅艷芳
《親密愛人》是梅艷芳演唱的一首歌,由小蟲作詞作曲,收錄在梅艷芳1991年發行的專輯《親密愛人》。該曲為電影《我的愛對你說》的片尾曲。《親密愛人》一經推廣,立即傳遍內地、台灣,很多內地歌迷真正認識梅艷芳的音樂是從這首歌曲開始的。
5、似水流年-梅艷芳
《似水流年》是收錄在音樂專輯《似水流年》中的一首流行粵語歌曲,由梅艷芳演唱、鄭國江填詞、喜多郎譜曲,發表於1985年。1985年,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1997年,獲香港電台廿載金曲十大最愛金曲獎。
6、一生愛你千百回-梅艷芳
《一生愛你千百回》是收錄於自梅艷芳1997年專輯《女人花》中的一首歌曲,由梅艷芳演唱,陳佳明作詞,葉良俊作曲、Ricky Ho編曲。該歌曲在九酷音樂上已累積試聽超過211萬次。
梅艷芳好聽的歌曲
1、相愛很難-張學友/梅艷芳
《相愛很難》是一首由張學友和梅艷芳演唱的粵語歌曲。收錄在梅艷芳2002年的《With》大碟里。同時也收錄在張學友的《他在那裡》專輯里。2002年,該曲拿下了香港全年KTV播放次數最多熱曲,該曲獲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最受歡迎卡拉OK歌曲獎” 。
2、女人心-梅艷芳
多首同名歌曲以及電影,分別有梅艷芳,陳瑞,張學友,石揚版歌曲,莫扎特歌劇,香港電影,日本電影,電視喜劇。電影《東方三俠》主題曲,獲1994年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3、壞女孩-梅艷芳
《壞女孩》有著流暢到簡單的旋律,緊湊震撼的節奏,大膽出位但拒絕庸俗的歌詞,解放的是思想,追隨的是當時最流行的時尚。朱唇吐出嫻熟溫軟的粵語,梅艷芳唱得深情且愜意。梅艷芳在音樂的路徑下將性格中的霸氣、要強、嫵媚通過渴望自由與解放的野性張力釋放於無形。《壞女孩》榮獲1985年香港十大勁歌
4、赤的疑惑-梅艷芳
《赤的疑惑》原是日本歌手山口百惠的一首經典歌曲,當年在日本唱得街知巷聞。後來,被鄭國江重新填詞,由樂壇天後梅艷芳演唱,收錄進了她於1983年發表的專輯《赤色梅艷芳》,並在當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雖然已經過去三十餘年,但《赤的疑惑》仍是十分經典的。
梅艷芳最經典好聽的歌
1、胭脂扣-梅艷芳
《胭脂扣》是電影《胭脂扣》的同名主題曲,《胭脂扣》是給梅艷芳定做的,是同名電影《胭脂扣》的主題曲,由黎小田作曲,鄧景生作詞,梅艷芳演唱,收錄在其1987年發行的專輯《烈焰紅唇》中。1988年該歌曲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1989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2、芳華絕代-張國榮/梅艷芳
歌曲《芳華絕代》由黃偉文填詞,溫應鴻作曲和編曲,梅艷芳、張國榮合唱,收錄在梅艷芳2002年為紀念出道20周年發行的音樂專輯《With》中。[1] 兩人曾於2002年7月梅艷芳香港紅館極夢幻演唱會上現場演繹該曲。2002年,梅艷芳為紀念自己出道20周年,邀請圈內十一位好友共同創作專輯《With》,其中與張國榮合唱了《芳華絕代》。
3、逝去的愛-梅艷芳
《逝去的愛》是梅艷芳主唱的一首粵語歌,由鄭國江作詞,伊藤薰作曲,收錄於粵語專輯《飛躍舞台 》中。梅艷芳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華麗多變的形象著稱,曾引領粵港地區的時代潮流,是港樂最高榮譽“金針獎”和“中國金唱片獎藝術成就獎”的最年輕得主,至今保持著華語女歌手全球演唱會場次最高紀錄。
猜你喜歡:
1. 適合五四青年節唱的歌曲有什麼
2. 100句經典歌詞
3. 好聽的勵志粵語歌曲排行榜
4. 張國榮十大經典歌曲
5. 90年代經典勵志歌曲大全
6. 最好聽的90年代流行歌曲推薦
❹ 芳華主題曲歌詞
歌詞:
問君春夏憶多愁
芳華幾載藏枝頭
繁花似錦若長久
莫笑歲月兩蹉跎
孤芳自賞獨自留
朝朝暮暮倦梳頭
光陰似箭向東流
雙眉緊鎖為誰皺
芳華流年 悄悄的溜走
啞劇默默獨奏 為誰在守候
花瓣余香 緊握手心已隨風飄走
醉美年華 青春挽留
像煙火 芳華四季來去匆匆
問君春夏憶多愁
芳華幾載藏枝頭
繁花似錦若長久
莫笑歲月兩蹉跎
孤芳自賞獨自留
朝朝暮暮倦梳頭
光陰似箭向東流
雙眉緊鎖為誰皺
芳華夢落 悄悄的結束
眷念風景如初 為誰在停留
從此以後 大海就有了海市蜃樓
慢慢長大 我再與你牽手
何去何從 豆蔻年華無求
青春無悔 放飛自由
看月亮 一種思念兩處相愁
(4)芳華電影共有多少首經典老歌擴展閱讀
陳一郡首支原創單曲《芳華》根據馮小剛導演同名電影量身定製而成,故事講述的是當代00後的年輕人與電影《芳華》1970-1980年代碰撞的火花。
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但是人生歷程都大同小異。一群正值芳華00後的少男少女,在無憂無慮溫暖的青春和平時代,同樣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芽與充滿變數的歷練。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不同年代、不同芳華、不同人生的不同故事。
❺ 電影芳華的片尾曲是誰唱的
絨花(電影芳華的片尾曲)
作詞:凱傳 作曲:王酩
演唱: 魏晨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滴滴鮮血染紅它
啦~啦~
絨花 絨花
啊~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花載親人上高山
頂天立地迎彩霞
啦~啦~
絨花 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啦~啦~
絨花 絨花
啦~啦~
一路芬芳滿山崖
❻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華——韓紅《絨花》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
2017年12月15日電影《芳華》上映,很多觀眾一直聽完片尾曲《絨花》才走出了影院。《絨花》原本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芳華》版《絨花》用的是韓紅翻唱的版本。一曲《絨花》,宛如天籟,配合感人至深的故事,催人淚下。韓紅干凈純澈的聲音輔之以真情實感的流露,深入觀眾內心。
《絨花》本是電影《小花》的主題曲,這部以戰爭年代為背景的電影描寫了真、假小花與哥哥相別到相認的過程,表現了那個殘酷的時期人們心中對親人和對同志的真情,影片上映後在當時頗為轟動,究其原因,一是故事情節好,另一方面就是影片中優秀的歌曲:《妹妹找哥淚花流》和《絨花》。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在電影《芳華》中,講述了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寄人籬下的少女何小萍經過重重試煉終於加入了夢寐以求的文工團,哪知道這里和她曾經待過的那些地方並無不同,她依然得忍受遭人唾棄和欺侮的生活。唯一給過她溫暖的,是劉峰,不僅僅是對何小萍,被稱為「活雷鋒」的劉峰把自己的愛情和溫暖無私地奉獻給每一個人。
實際上,劉峰一直愛慕著美麗活潑的林丁丁,當他選擇將這份感情勇敢地表達出來時,卻讓自己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戰爭開始了,劉峰、何小萍和蕭穗子前赴後繼地走上了前線,在槍彈和炮火之中,每一個人都在用生命和熱血綻放著屬於他們的芳華。
《絨花》作為三十多年前的電影的插曲和三十多年後的電影的片尾曲,一首經典音樂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感動了不同時空的聽眾,對青春的懷念,對人生的贊嘆,完全融化在歌聲中。
❼ 電影《芳華》:一代人的芳華已逝
馮小剛的《芳華》最近上映,和好友一起看了這部電影,電影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在軍隊文工團經歷的成長、愛情萌芽與充滿變數的命運。非常喜歡電影的色調,跳舞的鏡頭很美。看完之後,也有很多感觸。
01
「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剛來文工團的小萍,為了給正在勞改的爸爸看看她穿軍裝的樣子,偷了舍友的軍裝去拍了照片,這樣一件小事為她之後在文工團受排擠埋下了伏筆。
當一個人受到一群人指責時,哪怕她本身沒做錯什麼,也還是會被人疏遠懷疑,甚至貼上一些莫須有的標簽。
照片事件後,文工團的女生開始在背後八卦小萍,說她身上有汗味,像從泔水裡撈出來的,院里掛了一件墊了海綿的胸衣,於是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在背後嘲笑譏諷的說墊胸衣的海綿上甚至還有可能有澡泥,她們惡意揣測胸衣是小萍的,甚至還要脫了她的衣服證明自己是對的,這背後是怎樣一種幸災樂禍的病態心理。
所以,當和她跳舞的男同志說她身上有泔水味,不願意和她完成舞蹈動作時,陳峰站出來幫她時,她真的被陳峰的善意打動了,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02
小萍的被排擠其實我能感同身受,也能理解「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為什麼最能識得善良。」
因為我也曾經歷過。我高中所在的班是文科班,女生多,小團體現象也嚴重,幾個女生報成團,表面上彼此要好,背地裡常常互掐。更可怕的是,當她們排擠某個女生時,而你正好和那個女生有來往,她們就會要求你站隊,如果你不表態,她們甚至會自動認為你和被排擠的女生站在一起,於是也會成為被排擠的對象。
很不幸,我就是那個不願意加入小團體的人,於是獨來獨往的過了三年,後來有一次吃飯和高中唯一玩的好的一個女生碰到,聊到高中很多事情,她說:「在愛攀比的年紀,小團體成群的班級,大家都各自帶點小驕傲,如果家境好點,為人高調點,難免都會成為別人在背後攻擊你的武器。過了七八年在回望 ,想來都是那種稚嫩的,可笑的,沒意義的行為。」
她還說,「一個人不喜歡你不是你的問題,而大家都不喜歡你就是你一個人的問題了,這句話完全只適用於三觀已經建立起來的成年人。」我覺得說的太貼切,電影里文工團女生,一個個在背後說風涼話、甚至詆毀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高中班上那個小團體。
電影里的小萍其實更慘,她從小就生長在一個缺乏溫情的環境里,她的心靈渴望溫暖,渴望被愛。當她初來文工團時,她從來都沒想過就算她當了兵,還是會被欺負,那份溫暖依然遙不可及,在那樣一個環境里,陳峰善意就像她生命里的一道光。光雖微弱,卻暖心。
其實,當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段需要這份溫暖和包容時,正好有人在這個時候給她溫暖,她甚至可以把這種好,記一輩子。 所以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試想,如果當她剛來到文工團,大家給她的是包容,是愛,那在文工團的日子也一定是生命中最美的日子,或許小萍的命運也會被改寫。
所以,無論在某個階段都不想參與這種小團體,不想八卦別人的生活,更不想惡意的揣測。在希望被溫柔對待的同時,首先是要學會如何溫柔對待他人。
03
「 站在惡人的角度,看善良如何吃掉它的孩子。」
這句話是從一篇《芳華》的影評中看到的,突然想起前一陣妹妹發了一條朋友圈,她寫到:「吃虧是福好像是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的高尚美德。當然也是我人生前20年一直奉為真理並努力踐行的道德准則,長大後才發現,這其實就是很多不厚道的人欺負別人最好的幌子, 過於善良就是縱容。中國式寬容,會吃人。」
底下的配圖文字是她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文中寫著:「我們奉勸別人要善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當自己是當事人,受害者的時候,可能又是另一番心境。更為重要的時候,沒有誰說為了善良就可以不管是非。
是就是,非就是非,這是底線,是原則,是社會井然有序的保證。
「沒有原則地提倡善良,就是對惡的縱容,是孕育惡的溫床。本身就是一種惡。 」
04
看完後,默默點了贊,其實不知道對於這個問題該怎麼回復,善良本身不是錯,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可以越長大越明白, 善良是分人的 , 對像狼一樣的人善良,本身就是一種愚善 。只是我們的教育中過於強調應該做一個善良人,強調隱忍,而忽視了該如何善良,忽視了善良不是普遍適用的,忽視了在做一個善良的人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被人利用自己的這種善良。
電影里,正真讓人感到難過的是陳峰這個人物,陳峰的善良是需要被保護的,如果社會中沒有這種善良,一定是冷冰冰。而善良的人,不一定得到的都會得到好報,有時候也也會被誤解。
陳峰在大家眼裡一直是個「活雷鋒」,在那個年代,當他成為眾人眼中的「活雷鋒」時,那麼也許他犯一點點的錯誤都可能是不被原諒的。
影片中陳峰因為聽鄧麗君的歌,按耐不住心中的感情,對林丁丁吐露心聲後,抱了她,而這個場景剛好被同事撞見,林丁丁怕影響自己聲譽,於是落井下石,污衊陳峰,結局是陳峰被處分了,這也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後來,越戰開始,他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胳膊,再後來鏡頭切換到他討要車時被打的場景,昔日的戰友郝淑雯看到,對打他的人喊著:「我草泥馬,你敢打傷退軍人,戰斗英雄!」
那一刻真感覺心酸,陳峰那麼好,可是這么好的人為什麼過的不算好,是不是命運太不公,是不是不該這么善良?電影末尾,陳峰和小萍在烈士陵園相遇,小萍問:「你過得怎麼樣」,陳峰說:「看要和誰比,比起他們(犧牲想烈士)好多了」,其實他的話就回答了問題。
他的善良未曾想過回報,當善良要用回報來衡量時,在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時,就一定會沮喪甚至惱怒,而陳峰的善良是內心的平和,這也是電影的高明之處,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勇士,他赤手空拳的和命運搏鬥,他沒有因為不被理解而放棄做一個善良的人。我覺得這也是電影本身想要告訴我們的, 真正的善良有時候或許本就是不被理解的,可是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有些本真的東西依然值得我們堅守。
05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
青春里所經歷的,無論好的壞的都成了生命當中的一部分,不論過的怎樣,散場時,大家都得離開,然後各奔前途。
有人為自己早早做好了下一步的打算,有人遲遲不願離開;那些錯過了的愛情,那封沒給你的情書,那些放在心底的情話;隨著時間慢慢走遠,有時候,你以為已經忘記了,忽然發現,原來青春里的記憶,能存一輩子那麼長久。
也是後來才發現,當時以為放不下的居然放下了,當時以為不能原諒的居然釋然了,只是當時沒有珍惜的東西後來沒有機會了。
因為,每個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而一代人的芳華已逝,可下一代人的故事仍在繼續。
❽ 求電影《芳華》所有主題曲 推廣曲 插曲 電影原聲音樂等 謝謝啦
電影《芳華》背景音樂
1.那不勒斯舞曲 (陳燦一開始吹的小號曲)《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在線觀看(✪ω✪)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
2.濃情萬縷 鄧麗君(陳燦在錄音機中放的鄧麗君歌曲)《濃情萬縷》是一首由曉燕作詞,古月作曲,並由一代歌後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錄在鄧麗君《鄧麗君精選專輯disc 8》專輯里。
3.絨花 韓紅(最終的片尾曲)《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在線觀看(✪ω✪)主題曲。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4.沂蒙頌 (何小萍月下獨舞背景音樂)《沂蒙頌》是一部四場芭蕾舞劇。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團(當時的劇院名稱為中國舞劇團)首演於北京天橋劇場。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同名舞台藝術片在國內公映。該劇以1947年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
5.駝鈴 (文工團解散時所有人合唱的曲目)歌曲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在線觀看(✪ω✪)的主題曲。作曲者為王立平,首唱為吳增華。歌詞表達含淚式離別情和期待佳訊情,是濃濃戰友情,因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6.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前奏曲 (女生宿舍中的大提琴曲)
7.綉金匾 (毛主席去世時的歌曲)《綉金匾》是一首抗日戰爭時期,流行於陝甘寧邊區後來傳至全國的傳統民歌。這首歌是以甘肅慶陽民歌為基礎改編的,抒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朱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的熱愛,以及對人民子弟兵——八路軍的深厚情意。建國後,經過歌唱家李谷一,郭蘭英演唱之後流傳進了千家萬戶。
8.英雄贊歌 (劉峰戰爭後,林丁丁
9.送別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采
《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10.那些花兒 (芳華中的主題曲)《那些花兒》,是中國內地男歌手朴樹演唱
❾ 電影《芳華》和《小花》中都用了《絨花》這首歌,請問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都選用了這首歌。
電影《芳華》里的《絨花》是韓紅演唱的,而《小花》中的是李谷一演唱的。
之所以選這首歌,是因為這首歌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特點。《小花》是剛改革開放年代的經典戰爭劇情片,李谷一的演唱紅遍大江南北,而《芳華》講述的也是那個時代的故事,都有戰爭背景,所以很容易讓人回憶起時代特徵。
❿ 盤點不同年代的流行音樂,除了周傑倫,你聽過哪些老歌
這又是暴露年齡的一個話題...先說小學的時候聽什麼吧。三年級之前,那時喜歡:姚瑤?卓依婷?或許你聽過《拾稻穗的小姑娘》和《捉泥鰍》《蘭花草》之類的。反正當初幼兒園和低年級時常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老是聽這種歌曲。當然,還有動畫片的主題曲,記得有一部動畫片講一隻熊貓拯救公主的冒險故事,主題曲和片尾曲超級好聽。還有《虹貓藍兔七俠傳》的片頭曲和片尾曲;《奇奇歷險記》的片頭片尾曲;《迪迦奧特曼》里的《奇跡再現》。
四五六年級台灣偶像劇流行,聽過飛輪海,183,張韶涵,王心凌,張棟梁等的歌,對了,還有棒棒堂和黑澀會,不追星,只是單純和同學們課間 娛樂 聽歌而已,可也經常學習劇里的腔調,
再後來就是楊臣剛《老鼠愛大米》;電視劇《搭錯車》里的《酒干倘賣無》;蔡依林《愛情36計》;S.H.E 的《中國話》;刀郎《情人》;電視劇《微笑Pasta》里的《北極星的眼淚》,這首歌真的很好聽的;鳳凰傳奇的《自由飛翔》、《月亮之上》;皇後樂隊《we will rock you》;《吉祥三寶》;王麟《傷不起》;烏蘭托婭《套馬桿》。
當然還有周傑倫的歌啊,很多都是回憶了,時間真是個可怕的東西,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奔三了
「70後」:白衣飄飄的年代最愛港台音樂
在電影《芳華》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上世紀70年代的部隊文工團中,文工團女兵蕭穗子正和她的朋友們在房間里偷偷試穿從廣東買來的新式襯衣和緊身牛仔褲。這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原來是文工團小號手陳燦,他帶來了一台錄音機,神神秘秘地把一盤磁帶放進錄音機,按下開關鍵,甜美溫柔的歌聲傳了出來:「愛的日子裡,讓人難忘記……」
這正是鄧麗君的歌。鄧麗君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音樂的標志。雖然她本人一生只客串過三部電影和兩部電視劇,但她的形象、她的歌曲在各種影視劇中反復出現。陳可辛導演的電影《甜蜜蜜》,片名就是鄧麗君的歌名,劇情也是以她的歌作線索。電影的開頭,張曼玉坐在黎明的自行車後座上清唱《甜蜜蜜》,成為香港影史經典的浪漫場景。
海口「70後」市民金曉曼是聽著鄧麗君的歌長大的,徐小鳳、鄧麗君和龍飄飄是她父母喜歡的歌手。「我們小時候聽歌氛圍比現在好,現在是自己戴著耳機獨自聽歌,我們小時候是一家人圍在一起聽歌,我也聽了很多父母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那個時候,大家聽歌主要是用收音機,條件好點的家庭還會有黑膠唱片。
金曉曼家裡既有磁帶,也有黑膠唱片。這兩種不同的媒介,也顯示了兩代人的音樂喜好,黑膠唱片主要是父母喜歡的歌手,磁帶則是她這一代人喜歡的音樂,如王傑、崔健、齊秦、Beyond、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等人的專輯。
1989年,19歲的金曉曼讀大一,校園里最熱鬧的活動是各種迎新晚會和舞會,這些活動都少不了音樂,經常可以看到高年級的學長抱著吉他給新生唱歌,都是當時流行的港台音樂。「我們那一代人,經常可以看到男生在女生宿舍下面彈吉他唱歌,我們女生也喜歡抄歌詞,往往因為一句歌詞而愛上一首歌。」
周傑倫。
「90後」:誰的青春里沒有一首周傑倫
6月12日零點,周傑倫新歌《Mojito》及歌曲MV在QQ音樂上線,上線僅1小時,銷量便突破了100萬張。歌曲的火爆也導致QQ音樂崩潰。這跟去年周傑倫推出的《說好不哭》的關注度如出一轍。從2014年到現在,在網路上等待周傑倫的數字專輯,已經成了粉絲們的一種習慣。
「周傑倫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整個青春,他包攬了無數『80後』和『90後』的年少時光,在我們的人生里留下怎麼也擦不掉的痕跡。」海口「90後」市民劉戀說,2020年的夏天,刮的是「懷舊風」,從劉若英的一首《後來》到伍佰1996年發行的老歌《Last Dance》,五月天、孫燕姿的線上演唱會在熱搜輪番刷屏,隔著屏幕唱哭了一代人。
「21世紀初期的華語樂壇,是個神仙打架的年代,無數優秀的音樂人涌現。雖然我也喜歡孫燕姿、五月天、陳奕迅、林俊傑,但周傑倫只有一個,他的歌穿透時間,閃耀著永不黯淡的光。」在劉戀看來,周傑倫每一首歌里都有一個故事,可能是與《簡單愛》相關,也許是《三年二班》的往事。
「年少時,總有些人在不經意間就陪伴你走過了漫長時光,而周傑倫,就是這樣的人。」對劉戀這一代人來說,他們是聽著周傑倫的歌長大的:在《蝸牛》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我們學會如何堅持到底;在《世界末日》里,他像個朋友一樣,輕聲問你累不累,還睡不睡;在《聽媽媽的話里》,「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明白了「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