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怎麼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其實我也不得不說吳京,他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投資眼光的人,因為這部電影,它的劇情描寫還是很好,但就是可能對於一些基本廠里他沒有過多的摳細節。
B.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怎麼形容當時觀看的心情呢?就是心裡突突跳,連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整部影片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amazing,真是票有所值。老聽別人調侃五毛錢特效,但是《流浪地球》超乎大家的預期效果。抱著期待的心情去看,沒令人失望,我覺得對於心靈來說是極大的震撼。試想一下那個場景,放眼望去,都是廢墟,那該是多麼凄涼的畫面。耳朵里聽著發動機的轟鳴聲,看著高樓大廈瞬間倒塌,心裡很難受。這是我們的家園啊,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怎麼就變成了這副模樣。吳京扮演的父親形象讓人感慨萬千。他答應了兒子早日回家,但是為了地球這個大環境,他不得不做出選擇與犧牲。影片中劉啟與朵朵的互動很溫馨,兄妹倆年齡雖小,卻很有擔當與責任感。在這部電影中,收獲的不只是感動與震撼,還應該深思該如何做,在今後的日子才能保衛我們的地球母親。必須要打卡。
C. 各位觀眾覺得流浪地球這電影怎麼樣
這部電影 還是非常不錯的 值得一看
D.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怎麼樣做為中國首部科幻片電影
我看完了還是挺滿意的,個人覺得特效方面和好萊塢大片還是有的比的,只不過,在故事情節上確實做得還不是太完善,但是這種大製作的電影,劇情只要不要太狗血就還是可以接受的。
下面是一段網友的評價:
在我的印象里,國產電影是沒有科幻片的,這部片子似乎是一個突破,影片整體質量還是高於預期的。
部分觀眾看慣了美國科幻大片,看評論,各種揶揄諷刺捶胸頓足,依據美式科幻片印象來吐槽批判,其實吧我覺得也沒啥可比較的,基礎不同,影片表達方式也不同。
不咋喜歡吳京的表演,演啥都一個表情,鏡頭感也一般般。可能適合演戰狼吧。
總的來說首部國產科幻大片還是值得鼓勵的,期待中國今後能拍出更好的科幻大
E. 你覺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怎麼樣呢
我個人覺得還是比較的好的,畢竟中國的科幻片真的是比較的不好的。
F. 說實話,不說情懷《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怎麼樣,沒看過的誤評論
《流浪地球》是一部優秀的中國科幻電影,但是有的人就是不喜歡科幻,所以他就不會喜歡這類電影。但是如果你喜歡科幻,我會特別推薦你去看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求同存異,而不是要求別人和我們一樣。
畢竟,當我們被逼著看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非常的不開心呢?
G.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這樣說一點不誇張,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故事主體結構恢宏;帶著地球去流浪,劉慈欣的敢想給這部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400年內,太陽內部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地球將被汽化。為了人類的生存,聯合政府制定了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轉;第二階段逃逸時代:用地球發動機加速地球,飛出太陽系;第三階段流浪時代I:地球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階段流浪時代II: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減速;第五階段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其衛星,人類找到新的家園。這個大背景設定合理,感動人心!
第二,情節緊湊,特效給力!中國科幻電影從流浪地球開始,已脫離五毛特效的時代,整部電影的大部分特效由中國特效公司製作,邀請了一些國外特效製作公司合作。兩個洛杉磯公司,應該都屬於好萊塢特效公司。兩個韓國公司。還有一個紐西蘭公司。韓國公司是特效製作的主創。中國公司負責數字特效,靜態取景。2d圖畫和動畫。就是說,75%的大量基礎工作,包括繁雜的大量的鏡頭取景的基礎工作是由國內特效公司製作。3d特效核心技術關鍵技術還是外國公司製作的。這種合作開創了先河,為後來者奠定了模樣。
H. 《流浪地球2》已經立項,你覺得《流浪地球1》這部電影怎麼樣
對於科幻片很多國人還是感覺到非常的陌生,因為他們此前只看過一些好萊塢的大片。一些國際上的其他國家會對於科幻片有著比較成熟的設計,但是對於國內來說科幻片還是處於一種萌芽的狀態。比如說像《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算是打開了中國的科幻片的一個新浪潮。很多人認為在看了這部片之後,對於中國的科幻片的今後的發展有了一定的希望。
一些特效看上去也是非常的逼真,所以能夠看出來這個電影製作方是出了很多的力氣,而且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在《流浪地球》獲得比較好的口碑以及比較好的收視率後,也贏得了比較多的資金。所以這部影片的導演也准備把這些賺到的資金投入到第2部的製作當中,也讓很多喜歡科幻片的小夥伴們感到非常的激動,相信第2部也會給大家帶來非常不一樣的精彩表現。不過也有人表示希望演員選擇上盡量的去避免第1部的人員,因為第1部的演員屈楚蕭他在個人生活上有一定的非議,所以再選擇他來做這部電影的演員的話,也可能會影響到整體收視率。
I. 你覺得《流浪地球》這個電影怎麼樣
挺好的
我看了兩遍了
很感人
也很有教育意義
特別是讓孩子看看,更好
J. 流浪地球這個電影怎麼樣
1995年,15歲的郭帆,
看了卡梅隆導演的《終結者2》後,
全身血液沸騰了,
激動得一夜未眠,
他在心裡暗暗立志:
「我要成為一名科幻片導演。」
貳
高考,他報考北電,
結果沒考上,
被海南大學法律專業錄取了。
對於很多人而言,
可能就此便放棄了夢想,
但郭帆心不甘,
「我當時問自己:到了80歲,躺在椅子上回憶時光時,你會為放棄電影夢想而後悔嗎?」
「一定會。」
為了年老時不後悔,
郭帆買了一台攝像機,
在大學時拍起了短片。
叄
對於畫畫,郭帆極有天賦,
其漫畫作品屢獲國際大獎。
所以從海南大學畢業後,
他就開始了北漂,
憑借畫畫這門手藝,
混跡於電影電視節目組,
還在張藝謀的劇組呆過。
北漂幾年後,
郭帆對電影行業有了一定了解,
於是再次報考了北電導演專業,
這一次,他成功了。
2010年至2014年,郭帆執導了兩部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
這兩部電影雖然沒火,
但幫郭帆拿了幾個小獎,
如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如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
他也因此入選新生代導演11人名單。
關於這一段人生旅程,
郭帆用「倔強」一詞來概括:
「我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
離電影很遠,但我喜歡電影,
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回歸電影。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倔強。
倔強是我們真正成年的一個節點。」
肆
雖然執導了兩部電影,
但郭帆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科幻。
他買了很多很多書,
關於天體物理的,關於量子力學的,
「沒事就一點一點啃,為拍科幻片做准備。」
2015年,電影局選了5名新生代導演去美國好萊塢學習,郭帆也在其中。
這一趟學習之旅,
郭帆被震撼得瞠目結舌:
「中國電影工業跟美國電影工業相比,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科幻片,
我們還在騎自行車呢,
人家已經開上法拉利了。」
在訪學期間,郭帆問美國同行:「你們看中國電影嗎?」
得到的答案都是:「NO。」
郭帆又在心裡暗下決心:
「我要拍一部中國科幻片給你們瞧瞧。」
伍
2015年8月23日,
世界科幻文學領域至高榮譽「雨果獎」公布:
中國作家劉慈欣撰寫的《三體》,
斬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獲此殊榮。
劉慈欣獲得雨果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