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5元一張的影票,電影院能掙多少你認為會掙的很多嗎
從事影院行業很久了,因為這次疫情,從家裡呆了我一直想呆的「長久休假」概念(PS:入行十年,太久沒有休過班了,也太久沒有和家人好好在一起吃頓飯了)。目前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也有在做其他副業,自媒體是其中一樣。
行業內的朋友很多,行業外的個人朋友也很多,前天一個朋友突然問我,影院是不是很賺錢?
我其實有些詫異的,問其原因,為什麼突然有這樣的想法,本身這次疫情倒閉的影院就很多,現金流的斷裂也成為了本次破產倒閉影院的一個重要因素。
朋友說,之前去影院看電影,經常會遇到滿場的情況,一看就是很火爆,如果不掙錢,為什麼要投資影院呢?
看來我的這個朋友還是有點好奇心的,至少能多多少少思考一下行業外的小問題,還是值得稱贊的,活到老學到老嘛。
我們言歸正傳。
影院到底是不是靠賣票就能很掙錢?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聊聊另外一個詞語概念。
「最低限價」,這個詞,對於行業外的人來說,還是有點陌生的。那我們換種說法,「價格限制」,這個是不是有點好理解了。
什麼是價格限制呢? 是政府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而對這些產品所規定的最高價格,限制價格一般低於均衡價格,是政府為保護消費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價。也就說這個時候就產生了「最低限價」和「最高限價」。
在我們日常生活動中,價格限制的情況很多的,從我們日常必須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水、電、暖等都是被限價了的。再到日常的必須用品,像汽車,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全國無論是在哪裡買同一輛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接著像煙草、一些國家保密葯品等等,只要是這些東西的價格能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全部都有宏觀限價措施!
再比如我們2元的公交,只要不下車,隨便你一圈一圈的坐。再比如我們的地鐵,一站幾毛錢,想從這個站台坐多久就坐多久。
政府為了保障農民的收入利益,對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也進行了多重限制,這就是最低限價。並且這種最低限價一般都是政府行為。
說了這么多,就為了給大家講明白,什麼是價格限制,希望我的表達沒有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電影行業內的最低票價,這就比較特殊了,因為在這個行業內的價格限制政策,並不是政府發起的。
《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管理體制的報告》中,曾規定電影票價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綜合平衡。現再重申:電影票價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管理。
「最低票價」到底是什麼?
它是國內電影製作發行方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與院線方進行約定的,即來規定單張影票銷售的最低票是多少。
我們來舉個栗子吧:
電影《收益人》A類城市最低限價是35元,所謂的A類,多數是北上廣深之類的吧。35元則意味著電影院不能以低於35元/張的價格銷售這個影片。
說到這里,大家一定有個疑問,經常在三方線上,比如貓眼,淘票票上面購票的影迷來說,可能很多影票的價格都會低於35元,有的還降到了19.9元。那麼既然有價格限制,並且國產片的最低票價根據ABC類城市也通常會高到30-35元,或者35元-40元,為什麼在各類APP平台上購票的價格還是如此之低呢?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影片的最低票價根本限制不了市場上的零售票價,只能限制院線方和製片發行方之間的分帳價格。
我們 還是以上述的影片《受益人》為例子,如果影院以20元一張票的價格進行售賣,還是得以最低35元/張的價格為分帳基礎,向製片發行按38.3%的比例分帳,35*38.3%=13.405元(交給製片發行方的)。再向國家繳納5%的專項資金(35*5%=1.75元),最後再向國家繳納增值稅,一般小規模納稅人是3%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6%的增值稅,多數影城屬於是一般納稅人。也就是35元*6%=2.1元。
OK,我們來算下結果。
20元-13.405元-1.75元-2.1元=2.745元。也就是在20元的票價中,最後院線和影院總計剩了2.745元。
一個三線城市,以700座-800座為例,一個月的租金約為8—10萬元,這只是租金,不包含其他任何水、電、人力、固定資產、低值易耗、招待贈送等等。
從上述的舉例看來,電影院在票價這一輪中,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的寥寥無幾了。
35元一張的影票,你還真的認為電影院可以掙很多嗎?
那為什麼製片發行方的利益空間可以得到保障呢?
下一篇為朋友們再詳細分析解讀。
Ⅱ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什麼賺錢的
電影院一般都是靠賣票賺錢,除此之外還會售賣一些飲料,爆米花等,靠賣零食和飲品賺的錢會比賣票掙的錢更多一些。現在很多電影院都陸陸續續開業了,而且最近也上映了很多部非常好的作品,所以時間允許的話,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樣感覺才好。2020年,我還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呢,因為最近工作很忙,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希望接下來能抽出時間和愛人一起去看場電影。
Ⅲ 請問電影院怎麼賺錢的 賣一張電影票 電影院怎麼賺錢還有 電影公司能賺多少錢
影片的票房分成,差不多百分之四十左右(以票價一百元,分成是四十左右)。影院內部買的東西啊,也很賺錢。電影公司,也就是電影投資方,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五是屬於投資方的分成。也就是說一部電影比如投資1個億的話,電影票房要達到三億五千萬左右才能收回成本。當然,植入廣告,贊助商等不算進去
Ⅳ 成都一影院復映首日票賣光,影院收入多少錢
影院收入了16.5元,因為影城每張票才收入0.1元,一共165張票。
Ⅳ 電影院售票員一般多少錢一個月,工作幾個小時
根據每個地方的經濟水平,各行業工資水平有都差異,下面以一條招聘電影院售票員為例,你可以參考:
工資待遇:2800-3800元/月+包餐+社保+獎金,看電影享員工價
工作地點:面試後就近選擇工作地點
上班時間:9:30~17:30,午休1小時,每月約8天休息
招聘崗位:
檢票員(檢驗入場者電影票真偽,下班前交給財務)
前台售票員(為顧客選座並列印電影票及收銀)
放映員學徒(做好播放電影前的准備,有師傅教)
服務員(在影院銷售零食飲料爆米花等)
營業員(派發3D眼鏡,維持觀眾進場離場的秩序)
人事專員:了解和掌握各部門的用人需求,及時開展招聘人員工作
會計:現金及銀行收付處理,製作記帳憑證,銀行對帳,單據審核,開具與保管發票;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電影院 賺錢嗎
關於電影院是否掙錢這個說法,可以很肯定的告訴提主,電影院絕對能夠掙錢,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電影院的位置一定要在商業圈或者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否則的話,電影院就很難保證能夠掙錢。
如果只是靠電影票掙錢的話,除了少部分繁華區域的電影院能夠堅持下來,大多數電影院都會倒閉。因此,現如今電影院掙錢的方式其實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眾所周知的賣電影票之外,賣爆米花和可樂等零食掙錢也不少,此外還有電影周邊產品的銷售,以及各種映前廣告等等。
但這些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人來看電影,必須要有人流量。因此,這就回到了一開始所說的電影院位置。如果位置過於偏遠或者交通不方便,那就沒多少人願意來,無論怎麼樣都是掙不到錢的。
總而言之,電影院現在是能夠掙到錢的,但是位置要好,需要有較大的人流量。
Ⅶ 電影院有普通座300個貴賓座520個一場電影普通票20元貴賓票38元票房收入6700元
6700/38=176.3
170*38=6460
6700-6460=240
240/20=12
12+170=182人
最少有182人
Ⅷ 投資一個象樣的電影院需要多少錢成本和利潤如何
設備(如放映機、音響等)的話前期投入差不多在八萬以上。
場地租金(小型400到800平方,一般要選擇在鬧區)一月的話差不多在兩以上。一年就是24W,一般都要付半年的租金也就是12W
人員工資:月800到1000,一般你要請三到四個人,也就是48000,這個可以先不算。
還有一些打關系,找資源等,也要花個四五萬。
工商管理,稅務登記、衛生費等,年估計在三十到四十萬。
也就是說你開小型的影院,前期硬體投入要在25W
然後:你一天24小時全天放映:每場放映時間2。5個小時。也就是說,一天可以放映八場。小型放映廳里有200個座位。
如果你每張票收費在五塊錢,而且每場至少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觀看的話,你每天的可收4000RMB。一個月就是120000RMB,一年就是144W。
當然,你不要被這數字給迷惑了,以為很高。我們再算一比帳:你每天絕對會有大小場之分吧,而且不可能每場都有那麼多人,更不可能每個月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樣子。另外你還要交稅,交管理費,等等四十萬,扣除人員工資5W,硬體維護:5W,扣除其他額外開支:10W,扣除你的前期投入:25W,樂觀的話,你一年的支出也就85W。
當然,著85W的前提也就是你一年都需要這樣子。那麼,你可以賺40-50W。
但是,做生意不可能這么順利,實際一點的話,你能夠搞個20W。
但是如果你那邊是小地方的話,票價不可能太高,要是訂一張3塊錢的話,那你就慘了,一年下來還有可能要賠!
我這樣子算比較亂。講講我自己02年在廣州開影院時候的數字吧。
第一年,我投了三十萬,每張票五塊錢,第一年,我賺了十幾萬,
第二年,我繼續投了十萬,每張票三塊錢,第二年,我賺了八萬。
第三年,生意不好做,我一分錢都沒投,一張票還是三塊,結果我只賺了五萬。
第四年,關門。競爭對手太多了。
Ⅸ 如果每張電影票21元那麼這家電影院每天放映應一場電影最都可以收入多少錢
這要看電影院屬於叫種規格的了。電影院如果是100座的,最多坐100人,那放映一次最多收入2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