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居第一,是華誼三倍
搜狐 娛樂 訊 (哈麥/文)2017年之前,要論國內六大電影公司的排位,從總市值和年度盈利綜合來看,萬達電影高居第一,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
但經歷了2018年-2020上半年兩年半的「洗牌」後,行業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光線傳媒勢頭大好變成了遙遙領先的「新一哥」,博納影業業績連年逆勢增長再次申請A股上市,萬達電影從高位滑落輝煌不再,以穩為特色的中國電影受疫情沖擊開始虧損,曾經的領頭羊華誼已經跌到了谷底還在爬坑階段,北京文化頻出爆款背後沒有亮眼的業績支撐已被打回原形。
光線傳媒:片單豐富,預期好,已成遙遙領先的新一哥
在影視公司里,光線傳媒是這幾年少有的沒有「爆雷」的公司。在其它同行公司業績都大幅下滑或巨虧的時候,它保持了連年的高增長。
2016年-2019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分別為7.41億元、8.15億元、13.73億元(包括了出售所持新麗傳媒股份的投資收益)、9.48億元。2020上半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光線凈利約2100萬元,同比下跌80.46%。不過,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別的公司基本都是巨虧。
2019年,光線獨家主控的《哪吒》爆賺,打開了資本市場對光線所布局的「中國神話宇宙」的想像。光線傳媒的股價由此脫離疲弱的行業大勢,開始震盪上揚,走獨立行情,一路從7元多漲到了現在的17元,翻了兩倍多。總市值已經突破了500億元,創下新高,成了影視公司里遙遙領先的「新一哥」,比原來的行業「老大」萬達電影總市值高出100多億元。
目前,光線傳媒的股價還在上升通道中,階段性預期可能在十一國慶檔《姜子牙》上映前後兌現。
這之後,光線傳媒還有很強的片單支撐,曝光的總片量在電影公司里是最多的,其中有不少有IP基礎。
根據2020半年報披露,影院復工後光線預計年內上映的電影有12部。其中主投的《妙先生》,參投的《八佰》《蕎麥瘋長》已經上映,參投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主投的《姜子牙》已定檔。剩下的檔期待定,包括張藝謀執導的《堅如磐石》、《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執導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等。
在製作中,或在前期策劃中,或待引進的新片有39部,包括《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和《深海》、《哪吒2》、《大魚海棠2》、《魁拔》、《三體(新)》、《火神山》等。
同時,光線這幾年也在加大力度投資電視劇/網劇,曝光的預計製作、播出片單里有21部。
除了電影、動漫、電視劇、藝人經紀(包括編劇、導演),光線還開始在實景 娛樂 方面布局。半年報披露,光線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已進入啟動階段,分地塊全面進行規劃設計工作,各項報批報建工作陸續推進中,同時項目現場已啟動基礎工程施工,部分道路、橋梁、 水系、影棚及附屬配套商業進入施工狀態。
萬達電影:影院巨虧,電影項目少,股價在坑底徘徊
2018年之前,萬達電影很風光,受益於中國電影票房的高速增長,以院線、影院業務為主的萬達電影業績自然亮眼,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3.66億元、15.16億元、21.03億元,連年高增長。那時候,還沒有被購入上市公司的萬達影視表現也很好,出品的電影總票房在所有電影公司里曾經排到過第一。
2019年,萬達電影完成了對萬達影視的並購,當年因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萬達電影凈利巨虧47.29億元。
實際上,因為行業趨冷,總票房增速放緩,影院增多導致競爭加劇,全國第一大影投及院線萬達院線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主營業務已經受到了沖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上了新冠疫情,影院停業半年,萬達電影2020上半年虧損15.67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4億元。
萬達這些年通過並購新媒誠品、互愛互動、萬達影視,擁有了電視劇、 游戲 、電影業務,但它的主業還是影院及院線。萬達旗下擁有651家影院(包括境外影院53家),其中國內影院年票房佔到了全國總票房的約13%份額。
2019年,萬達電影影院相關業務(包括觀影收入、廣告收入、商品及餐飲消費收入)營收佔比84.22%,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5.79%,電視劇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3.23%, 游戲 發行及相關業務佔比2.55%。
今年,影院要想實現盈利很難,電影相關業務表現又不突出。2020年下半年,萬達影視主投計劃上映的影片只有《海底小縱隊》《天星術》,《我和我的家鄉》是參投。最重要的《唐人街探案3》不在年內計劃中,可能在等2021年春節檔。
這樣的業績和前景資本市場當然不買賬,在大盤指數都快要創新高的情況下,萬達電影的股價至今還在坑底徘徊,總市值約392億元,昔日的輝煌完全不再了。
華誼兄弟:谷底反彈,開始爬坑,依然資金荒
其實要比慘,華誼兄弟比萬達電影更慘。華誼是電影公司里業績最早爆雷的,2016年、2017年凈利潤還都在8億多,2018年突然變成虧損10.93億元,2019年繼續巨虧39.6億元,2020上半年繼續虧損2.31億元。
華誼兄弟是在深圳創業板上市的,創業板規定,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就要直接退市。華誼已經連虧了兩年半,如果今年不能扭虧為盈,損失就大了。這可能也是影院剛復工不久《八佰》就急於上映的原因,因為盡快回收票房分賬款(以及上映後可以盡快賣網路版權拿一筆凈收益)對於華誼來說很重要。
《八佰》之後,根據現象級手游《陰陽師》改編的《侍神令》(陳坤、周迅主演),和常遠執導的喜劇《溫暖的抱抱》(常遠、李沁、沈騰主演)也會在年內上映,已經放出了影院貼片廣告,這都是華誼的片單里比較有吸引力的項目。
除了以上三部,華誼還有一些備貨,不過都是之前已定的項目,最細曝光的新項目很少。這其中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的包括:陸川的《749 局》、李玉的《陽光不是劫匪》、周星馳的《美人魚 2》、賈樟柯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原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曹保平的《涉過憤怒的海》。籌備中的包括:潘安子的《日光危城》、羅蘭·艾默里奇的科幻災難片《月球隕落》(片名暫譯)、田羽生的《一條龍》、陳正道的《未來的未來》。
開發新項目需要錢,而華誼這幾年最大的難處就是缺錢。好在,華誼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沒有出現債務違約等情況。
華誼在今年發布2019年年報時同時公布了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包括大股東阿里、騰訊在內的九家公司參與認購,後因陽光人壽退出,預案修訂,定增至今還沒有落實。
但是在七月底,華誼宣布和招商銀行達成了戰略合作,招商銀行擬向華誼的影視片單計劃提供不超過1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此次的合作片單中共有30餘部影視作品,時間規劃覆蓋到2023年。
這一消息大大提振了資本市場對華誼兄弟的信心,加上《八佰》上映的消息以及票房的超預期表現,華誼的股價實現了一波震盪上漲,總市值從最低時的約90億元漲到了現在的約170億元,接近翻番,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走勢。
但華誼的危機並沒有完全解除。
截止2019年底,華誼有息債務(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總額34.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額27.54億元。
王忠軍、王中磊合計持有華誼兄弟28.60%股份,其中93.42%還在質押中。
北京文化:年年有爆款,業績不亮眼
北京文化是一個靠收購轉型而來的新秀影視公司,這幾年因押中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而備受關注。
但是盈利方面北京文化在經歷了2016年的高光時刻後,就連年在下滑,2016年-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5.22億元、3.10億元、1.25億元,2019年巨虧23.06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6400多萬元。
股價也是從2016年後一直下跌,大致跟業績表現相對應。目前總市值67億元,較最低點已經算是有所反彈,但是放在 歷史 上看,還是處在坑底低位。總體體量跟其他幾家公司比差距也很大。
電影方面,北京文化有一些有市場潛力的儲備項目。已定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是復制《我和我的祖國》成功模式的一部電影,由北京文化主控。由烏爾善導演的巨制《封神三部曲》外景拍攝已全部殺青,在後期製作中,可能逐年上映。另外,計劃2020年上映的還有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和「叫獸」易小星執導的《沐浴之王》。
2020年之後已曝光的項目有十多部,包括由管虎擔任總導演獻禮建黨100周年的《東極島》、陸川的《749局》、烏爾善的新項目《封神演義:龍之戰》等。
博納影業:逆勢發力,已成民營主旋律大本營
博納早在2010年就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在2016年私有化退市,2017年首次在國內A股申請上市,但結果是被中止。今年在注冊制落地的背景下再次申請IPO。上市前的融資階段,博納影業集團的估值是150億元。如果成功上市,總市值可能會被推到更高。
在盈利方面,博納像光線一樣,每年逆勢增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今年上半年疫情沖擊下盈利近2700萬元,是幾大電影公司里最高的。
在投資和發行端,博納的特色一直是高度合作香港導演,很多高票房電影如《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紅海行動》《無雙》《追龍》《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十月圍城》都是出自香港導演之手。
除了相互信賴外,博納也和這些電影人簽訂了合作協議以圖較長期地「綁定」。
比如,博納和林超賢簽了五部電影的協議,林超賢拍過《激戰》《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和徐克簽了五部電影,徐克拍了《智取威虎山》,他手上還有《智取威虎山前傳》《神鵰俠侶》《收網行動》《法門寺密碼》《星寵》等未官宣及未確定投資方的項目。和爾冬升簽了四部電影的導演工作和十二部電影的監制工作,爾冬升拍了《竊聽風雲3》《我是路人甲》,監制了《武林怪獸》。和陳凱歌簽了五部電影的導演約,陳凱歌拍了新片《少年時代》,正在後期製作中。和劉偉強簽了五部監制約,劉偉強拍了《建軍大業》《中國機長》,監制了《烈火英雄》。和庄文強簽了一部電影,庄文強拍了《竊聽風雲3》《無雙》。和陳國輝簽了五部電影約,陳國輝拍了《烈火英雄》。
和演員也有合約。其中,張涵予簽了五部電影的影視服務約,其中一部是張涵予導演的電影。張涵予過去主演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中國機長》。和劉德華簽了兩部片約,劉德華過去主演了《澳門風雲3》《追龍》。和章子怡簽了一部片約,章子怡過去主演過博納參與出品的《一代宗師》。和陳寶國約定合約期內承擔電影電視劇的演員工作,陳寶國曾出演過《湄公河行動》。
博納的另一大特色是主旋律,這幾年它主要的成績就是來自商業主旋律電影。
而且,未來的規劃也是如此。已知博納已經有三部主旋律電影在做,將於2021年獻禮建黨百年。一部是展現抗擊新冠疫情的《中國醫生》(劉偉強率領的《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一部是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津湖》,還有一部是聚焦地下黨的諜戰片《無名》。
中國電影:資源好,發行強,業績穩
中國電影是國企(還有上海電影等)的代表,它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其他公司都沒有的進口片發行資質,所有進口片都要經過中影、華夏(中影是大股東,持股14.00%)兩家公司,這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利潤源。
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影發行進口影片133部,票房122.27億元,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57.51%。主導或參與發行國產影片564部,累計票房130.34億元,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34.15%。
2019年中影發行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為近53%,電影放映佔比21%,影視服務佔比16.5%,影視製片製作佔比9.4%。
能看出,中影最大的優勢是發行,其次是放映端。影院及院線方面,中影控股4條院線參股3 條院線,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18353塊銀幕,銀幕市場佔有率為26.30%。
排第三的影視服務板塊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影視器材、數字放映設備、中影基地、銀幕廣告、票務平台、融資租賃等等,也是中影全產業鏈布局的體現。除了沒有像華誼那樣的電影主題小鎮,可以說電影產業鏈上該有的中影都有了,比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要全面。
另外,中影還有資源優勢。去年春節檔最熱門的幾部電影中中影參與了《急先鋒》《唐人街探案3》《奪冠》《囧媽》四部,未來的一些重點影片如《我和我的家鄉》《封神三部曲》《美人魚2》《懸崖之上》(張藝謀執導),中影也都有參投。
過去幾年,中影現金流充足,業績穩定、抗風險能力強。2016年-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9.17億元、9.65億元、14.95億元、10.61億元。
但穩中缺少高增長和想像力,所以在資本市場表現並不突出,目前總市值288億元,處在上市以來的低位。
今年由於疫情沖擊,上半年中影虧損超過5億元,這種長期的穩定被暫時地打破了。但長期來看,中影的獨特優勢還會一直在。
接下來的國慶檔,中影有《急先鋒》《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四部電影上映,票房好壞將直接影響今年的業績。
未來項目中,以主旋律為主。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創作的《金剛川》《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紀實》(紀實)《誰是最可愛的人》(動畫)擬於2020年10月上映,張藝謀執導的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不忘初心無畏犧牲精神的《懸崖之上》正在後期製作中,抗擊新冠疫情題材影片《江城子·在武漢》(暫定名)正在籌備中,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攻堅克難、英勇開拓精神的《無限深度》(暫定名)正在籌備開發中。另外正在創作開發中的電影還包括《紅色的起點》《英雄虎膽》《誤殺 2》《暗戀·橘生淮南》,以及與開心麻花影業合作的喜劇《進擊的鄭前》《獨行月球》。
❷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規模及管理
中影集團成立以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行了業務重組、資產整合和產權制度的改革,
逐步實現了資源統一開發,人事、財務統一管理。形成了影視創作生產,發行放映,境內外合拍影片管理、協調和服務,院線經營管理,數字製作,數字影院的建設與管理,洗印加工,影片進出口,電影器材營銷,後電影開發,光碟生產,媒體運營,廣告,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等主業突出、多種產業門類共同發展的鏈條式經營模式。目前,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總資產28億元。 近年來,中影集團不斷推進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生產規模、經營實力和融資能力不斷增強,以其巨大的有形和無形資產吸引社會資本和境外資本,相繼與中外多個知名公司合作。
中影集團通過多種方式,廣開融資渠道,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跨越式發展,逐步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運行機制,推進產業化發展、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不斷提高實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建設以影視產品生產經營為主體,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的;以國有經濟為主導,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和境外資本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具有國內一流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電影企業集團。 電影主業規模發展 中影集團將影視創作生產作為重中之重,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把握正確導向,豐富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們的最大追求。通過對具有50多年歷史,並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全國生產兒童電影的專業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專門從事對外合作製片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製片業務的重組整合,並加快對製片領域的股份制改造,使中影集團的製片實力進一步加強,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電影故事片、電視劇、電視電影及其他衍生產品總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榮獲國際大獎及國家級獎勵百餘項。
中影集團擁有並團結、吸納一大批全國優秀的影視創作人才,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同時還扶持培養了一批青年編導,為他們提供創作平台。集團擁有近萬名員工。中影集團以控股、參股和聯合等方式,組建了多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幾百家。具有年發行100多部影片的發行能力。 中影集團是受政府委託國內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公司建立了業務聯系,並在洛杉磯和巴黎分別設有駐外機構,不斷為中國電影觀眾引進藝術和技術都比較先進的進口影片。 數字技術開拓創新 中影集團堅持以科技發展為先導,不斷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已建成國內目前規模最大、配置齊全的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和專門從事數字影院建設與管理的中影集團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擁有電影數字特技製作系統、電影膠片轉高清晰度節目製作系統、國內唯一的數字影院影片母版製作系統,具備了完成電影數字化製作全過程的條件和基礎,成為國家級數字電影製作產業化示範工程。中影集團的數字電影技術緊逼世界數字電影發展腳步,正朝著製片、發行、放映全數字化、規模化邁進,引起世界同仁矚目。
多種產業綜合發展 中影集團擁有的電影頻道是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平均收視率和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保持在央視各頻道的第二名。每天播出9部中外影片和各類動畫片、美術片、科教片、紀錄片、專題片等,播出時間達19個小時;開辦了《中國電影報道》、《流金歲月》、《佳片有約》等精品欄目;成功承辦和轉播了國內外主要電影盛會;付費電影頻道家庭影院每天播出10部影片;VOD點播頻道每天播出5部影片;建立了具有永久電視播映權和網路傳輸權的近2000部影片的國產影片庫;以「中國電影頻道」的全新姿態加盟北美電視網,24小時不間斷播放優秀國產影片,成為眾多海外觀眾了解中國電影的窗口。
中影集團擁有年生產6000萬米膠片能力的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全國性的影視器材貿易企業中國電影器材公司,建有5座大型攝影棚和錄音棚,可完成SR.D、DTS立體聲錄制,另外還擁有3萬平方米的外景地和1萬平方米的服裝道具庫。中影集團目前正在籌劃建設一座大型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影視製作基地,以滿足國內外影視拍攝生產的需要。 中影集團積極探索電影產品的多元盈利模式,加快音像製品、廣告等電影後產品的開發經營。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建有DVD、VCD、CDR、CD的母盤生產線、子盤生產線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編輯壓縮系統,年產量7000萬張。同時,中影集團在廣告、房地產開發、物業經營管理等方面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實現多種產業綜合發展。
❸ 電影公司是私人財產嗎
既然是公司,怎麼是私人財產,私人財產是相對共同財產而言的。中國的一些電影公司,中影,華誼,上影,寰亞,都是股份制的。他們都有法定代表人,像華誼兄弟法定代表人人是王忠軍。王中磊他哥。公司是指一般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企業。根據現行中國公司法,其兩種主要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類公司均為法人。而股東只承擔有限責任。望採納,新年好!
❹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成立於1950年,迄今已經有近60年的歷史。銀都機構是中國電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國有電影企業,下轄20多家分公司,資產總額近30億港幣。
❺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不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英語: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簡稱中影集團,英文縮寫CFGC)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
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總資產28億元。
(5)中國電影公司有多少資產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主業規模:電影主業規模發展 中影集團將影視創作生產作為重中之重,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把握正確導向,豐富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們的最大追求。
通過對具有50多年歷史,並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全國生產兒童電影的專業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專門從事對外合作製片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製片業務的重組整合,並加快對製片領域的股份制改造。
❻ 電影公司一年可以掙多少錢,為什麼一個資產1億的公司一年可以投資10億,怎麼個掙錢模式。
《阿凡達》投資5億,單票房收入18億多,一部電影賺13億。
投資多少和電影公司有多少資產沒有必然聯系,投資方也會是第三方,他們看好該公司今年的幾部片子,人為會帶來利潤,所以願意投資,可以說算是一種風險,這就是有錢的人用錢賺錢。
電影靠票房和植入廣告及電影周邊這些東西賺錢。投資方投資10億,拍出好片子的話很定會回報超過10億的價值,電影公司自己也賺錢和名聲。
❼ 「前景研究」2021上半年主流影視公司財報:總體向好
2021年中已過,多家主流影視公司相繼公布2021上半年年報內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2021年影視公司發展現狀究竟如何?
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上半年 營業收入7.55億元,同比增長19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億元,同比增長2255.45%
報告期內, 光線傳媒今年上半年上映了 《人潮洶涌》《明天會好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 等影片,以多量的形式收獲了約為16.75億元的總票房。細看光線傳媒參與的幾部影片,擠入春節檔的《人潮洶涌》不達預期,票房最後為7.62億元,反而小成本影片《你的婚禮》在五一檔獲得7.89億元票房。
在項目儲備上,電影項目如《五個撲水的少年》《沖出地球》《堅如磐石》《墨多多謎境冒險》等均已製作完成, 《狙擊手》《十年一品溫如言》《一年之癢》《會飛的螞蟻》《誤殺2》 等影片在製作中,《深海》《茶啊二中》《大魚海棠2》《最後的魁拔》等動畫電影的推進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電視劇及網路劇業務方面, 《山河枕》《春日宴》《拂玉鞍》《大理寺日誌》 等劇集已與相關視頻平台達成合作,《拂玉鞍》開機在即
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上半年 實現營業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78.37%;實現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145.75%。
截至2021年6月末,華誼兄弟已建成投入運營的影院為30家,屏幕數量267塊,上半年觀影人次為338.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885.3%,院線發行及影城放映業務實現收入1.3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96.8%。
電影方面,華誼兄弟出品或參與出品的 《溫暖的抱抱》《侍神令》《你好,李煥英》 等影視劇項目上映,分別實現累計票房成績約8.64億元(6.87億元計入報告期內)、2.74億元、54.13億元,陸川導演的 《749局》 、周星馳導演的 《美人魚2》 均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劇集及網路大電影方面, 《古董局中局之掠寶清單》《胭脂債》《別怕,戀愛吧!》《北轍南轅》《我是真的愛你》《喵喵汪汪》 及 《憤怒的黃牛》 等多部作品均已在網路平台上線。其中,《北轍南轅》《我是真的愛你》聚焦女性話題引起廣泛討論,成為今年暑期極具話題度的熱門劇集;《別怕,戀愛吧!》作為以電影班底打造的精品微短劇,成為豎屏 情感 喜劇標桿。另外, 《我們的西南聯大》 已經完成製作, 《宣判》《警鷹》 (暫定名)等也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芒果超媒
8月17日晚間,芒果超媒交出一張不俗的成績單。中報顯示,2021上半年,芒果超媒 實現營收78.53億元,同增36.02%;歸母凈利潤14.51億元,同增31.52%。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芒果超媒旗下芒果TV 實現營業收入67.53億元,同比增長45.96%;實現凈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32.84%。
其中,廣告業務收入最為強勁。具體來看,上半年廣告業務營收31.42億元,同增74.75%。報告期內, 《乘風破浪的姐姐2》 刷新上半年單項目招商金額之最, 《密室大逃脫3》《妻子的浪漫旅行5》 等綜N代及 《謊言真探》 等季風頭部劇集,不斷取得招商佳績。
在會員方面,在全網用戶規模增長整體放緩背景下,芒果TV繼續走出增長曲線。上半年會員營收17.45億元,同增23.05%。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1Q2芒果TV播放量307.1億,居 歷史 第二高點,同比增長29%。
橫店影視
橫店影視上半年 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同比增長1239.73%;實現歸母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67.41%。
院線端,橫店影視截至6月末共擁有467家已開業影院、2903塊銀幕,上半年實現票房收入10.85億元,同比增長1323.43%。其中,資產聯結型影院票房收入9.25億元,市場份額為3.69%,觀影人次2660.54萬;加盟影院票房收入1.60億元,市場份額為0.64%,觀影人次441.09萬。
內容端,橫店影視參與出品的 《送你一朵小紅花》《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我的姐姐》 等影片上映,參與了獻禮劇 《大國飛天》 的拍攝,孫公司浙江橫店影視投資有限公司參與出品的電視劇 《大宋宮詞》 、聯合攝制的電視劇 《白玉思無瑕》 開播。
閱文集團
2021年8月16日,閱文集團發布了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業績報告顯示, 2021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33.2%至43.4億元 ;其中,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124.5%至18.0億元;非國際通用會計准則下(Non-IFRS)的歸母凈利潤6.65億元,同比增長30倍。
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在線閱讀業務實現收入25.4億元,同比增長3.4%,MAU達2.3億。
期內,閱文集團進行「大閱文」戰略升級,重點發力IP生態鏈建設。閱文版權運營業務強化公司自身核心能力,將人才、資源、不同內容業態有機結合起來,做好IP頂層設計和落地開發,並與外部團隊積極合作。IP開發實現由單一版權授權到多元開發的業務矩陣,並在漫畫、動畫、影視、 游戲 等細分領域都取得了進展,推動IP價值的升維。
在影視IP開發方面,閱文在上半年相繼推出 《贅婿》、《斗羅大陸》 和 《叛逆者》 等作品,其中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這「三駕馬車」出品的《贅婿》是爆款作品,三駕馬車還共同參與出品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電影 《1921》 。
新麗傳媒參與出品的現象級電影 《你好,李煥英》 收獲了54億票房,位列中國電影 歷史 票房榜第二。未來,「三駕馬車」還將繼續緊密合作,重點拓展優質IP劇集的系列化開發,包括 《慶余年》、《贅婿》 和 《大奉打更人》 等,並積極拓展網路大電影、短劇等新領域。
在IP動畫授權與開發方面,今年上半年,閱文自製的IP改編動畫繼續上線,其中改編自IP 《斗破蒼穹》 的半年番動畫播放量已超過19億,豆瓣評分7.8分。當前,正在籌備的動畫項目超50部,包括基於IP改編的 《大奉打更人》、《星域四萬年》、《第一序列》、《全球高武》 等。
在IP 游戲 授權與運營方面, 《詭秘之主》、《凡人修仙傳》、《贅婿》 等優質IP已授權給業內優秀的 游戲 研發團隊並將陸續推出。
華錄百納
華錄百納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755.04%; 實現歸母凈利潤830.29萬元,同比下滑82.72%。
公司稱,營業收入較同期大幅增長主要系劇集產能陸續釋放,利潤較同期減少主要系新業務培育期投入較多、受排播影響部分優質項目延期播出。
2021年上半年,華錄百納的劇集收入為3.3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78.16%。公司出品的 《暗戀橘生淮南》《八零九零》《美好的日子》《上陽賦》 播出, 《冰雨火》《逆光者》《火星孤兒》《君九齡》 等劇目已完成拍攝,送審、後期完成後等待排播。
另外,公司強化動漫板塊布局,北京光雲動漫文化有限公司於3月31日納入合並報表,其原創動畫番劇《玄鋒乂錄》、動畫電影《司空見怪》正在積極籌備當中。電影業務方面,參股公司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國潮喜劇動作動畫電影《雄獅少年》、主旋律戰爭動作電影《狙擊手》等優質電影項目計劃陸續在2021年上映。
貓眼 娛樂
8月19日,貓眼 娛樂 正式公布2021年度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貓眼 娛樂 2021年上半年 公司收益為17.99億人民幣,期內溢利凈額為3.87億人民幣。 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持續復甦,貓眼 娛樂 發展穩健,各項業務有序開展,其中 娛樂 內容服務部分取得了突破性成長。
2021年上半年的院線電影中,貓眼參與出品或發行的影片共計19部,影片累計取得票房約164.6億元,佔全國同期國產影片票房的74%,其中多部影片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2021年元旦檔,貓眼參與了出品或發行的 《送你一朵小紅花》 和 《溫暖的抱抱》 分別位列檔期票房的冠軍和亞軍;2021春節檔,於大年初一上映的7部影片中貓眼參與了其中5部,其中由貓眼出品和主控發行的影片 《你好,李煥英》 自春節檔上映以來熱度一直延續,最終收獲超過54億的票房,位列中國影史第二。為清明檔貢獻近半票房的票房冠軍 《我的姐姐》 也是貓眼參與出品的佳作。
近期,貓眼參與的 《1921》、《中國醫生》《怒火·重案》《盛夏未來》《白蛇2:青蛇劫起》 等影片上映後票房口碑均表現出色。後續,還將有 《檢察風雲》《反貪風暴5》《風再起時》《被害人》《明日戰記》《不速來客》《再見,少年》 等多部影片與觀眾見面。
鼎龍文化
8月12日,鼎龍文化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鼎龍文化 實現營業收入2.26億元,同比減少16.5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為50.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8.1%。
公告顯示,在 游戲 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鼎龍文化全資子公司第一波新增上線獨代產品《御劍決》,《少年名將》《校花的貼身高手:天階島》、等 游戲 保持運營,第一波通過買量方式運營了《放置三國》《仙夢奇緣》、《榮耀大天使》等 游戲 。報告期內,基於市場發展情況及 游戲 產品投放階段,鼎龍文化買量成本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游戲 業務整體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影視業務方面,鼎龍文化報告期內持續開展檢察題材劇 《真相》 的拍攝及後期製作工作,由於上年同期影視業務收回較大額應收款項,前期計提的應收款項壞賬准備轉回形成了一定利潤,而本期未發生上述情形,因此報告期內鼎龍文化影視板塊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於2021年8月17日披露中報,公司2021上半年 實現營業總收入42.1億,同比下降18.2%;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同比下降79.7%。
其中,包含電競業務在內的 游戲 業務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34.09億元和2.23億元;影視業務上半年營收7.29億元,實現穩健發展。
上半年,完美世界 游戲 業務處在品牌升級和產品創新迭代的過渡階段,多種因素使得收入及凈利潤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整體業務發展情況依然向好。未來,完美世界將在精品化核心戰略的指導下,向用戶提供內容積極 健康 、精神內涵豐富的 游戲 、電競和影視作品。
影視業務方面,上半年完美世界出品的 《上陽賦》《暴風眼》《愛在星空下》《明天我們好好過》《小女霓裳》《理想照耀中國》《溫暖的味道》《光榮與夢想》《壯志高飛》 等多部精品電視劇、網劇相繼播出。特別是今年5月播出的《光榮與夢想》,立意和選題緊扣黨的初心與使命,對重大革命題材的藝術呈現、詩意表達都做出創新性的實踐 探索 ,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雙豐收。此外,儲備的 《舍我其誰》《昔有琉璃瓦》《月里青山淡如畫》《和平方舟》《山河表裡》 等影視作品正在製作、發行過程中。
除此之外,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歡瑞世紀等影視公司公布了2021上半年業績預告內容,對公司202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
華策影視
7月16日消息,華策影視對外發布公告稱, 預計上半年盈利2.06億元-2.36億元,同比增長40%-60%。
報告期內,電影項目(含網路電影)上映5部, 《刺殺小說家》 票房突破10億,動畫電影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 票房達到2.15億。
除一季度已確認的項目外,公司在二季度主要確認收入的有電視劇項目 《我們的新時代》、《八零九零》、《月光變奏曲》、《變成你的那一天》、《絕密使命》 ,電影項目 《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彈丸》 以及藝人經紀、內容營銷、國際業務、版權業務等生態業務收入,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正。
慈文傳媒
慈文傳媒7月14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1200萬元~1800萬元,同比增長293.18%~389.78% 。
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堅持以影視內容開發運營為核心,打造慈文「品牌+」的泛 娛樂 平台,積極推進影視、 游戲 等各板塊業務開展,與上年同期相比,各項工作總體進展情況較好。
2020年年報顯示,慈文傳媒影視業務實現收入6.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97.91%。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大火的 《山河令》 給慈文傳媒帶來一定利潤。據披露,該片確認收入15148萬元,實現毛利1946萬元。
歡瑞世紀
7月14日,歡瑞世紀近日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比扭虧為盈。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1,000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 。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著打造內容製作和藝人經紀平台,持續深化布局,各項業務穩步推進。公司影視劇銷售收入及藝人經紀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降低,公司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劇集方面,公司加強推進預售模式,改善現金流,致力於製作符合 社會 主義新時代主流價值觀的精品影視劇,在仙俠、青春諜戰、探險等題材上積極 探索 系列化的內容,打造品牌優勢、強化了與各大平台的良好合作。同時,公司積極推進藝人經紀服務平台的建設,打造標准化服務體系,加強新媒體、電商、綜藝、文旅等業務布局。
公司積極推進影視劇項目的播出和回款工作,報告期末貨幣資金余額較2020年報告期末有所增加。截至本公告披露日,2021年公司在平台實現首播的影視劇包括 《不說再見》《雲頂天宮》 ,參與聯合投資的電影《革命者》上映。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在創作中的影視劇(含非執行製片劇)包括 《十年一品溫如言》《南風知我意》《瑤象傳奇》《沉香如屑》 等;取得發行許可證或上線備案號的影視劇為 《權與利》《夢醒長安》《雲頂天宮》 。
萬達電影
6月30日,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1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期間為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
萬達電影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在2021年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為6.2億元—6.8億元 ,上年同期虧損15.67億元。 在報告期內,萬達電影經營業績扭虧為盈。
萬達電影影視投資製作與發行業務業績同樣實現增長。2021年上半年,由萬達電影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主控的電影 《唐人街探案3》 在春節檔期內上映,並獲得45.2億元票房。同時,由子公司浙江東陽新媒誠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的劇集 《號手就位》、《媽媽在等你》、《雁歸西窗月》 先後播出,其中《號手就位》作為軍旅題材獻禮劇微博超話閱讀量超8億。萬達電影在劇集方面的投資也有所回收。
未來,萬達,將會有60多部電影、電視劇/網路劇,其中完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IP是《唐人街探案》《鬼吹燈》 《誤殺》 《折疊城市》等。第三季度,隨著 《二哥來了怎麼辦》 《鬼吹燈之星》 《想看你(電影版)》 《沒有春天不到來》 《維和防暴隊》 等作品的推出,內容板塊的主要表現將進一步釋放。
❽ 環球影城總公司的資產是多少
截止到2021年3月,尚未公布環球影城總公司的資產。
北京首寰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高層曾表示,「投資大」是北京項目區別於其他主題公園的一大看點,北京環球影城項目由中方平台公司首寰投資和美方公司共同投資建設。
北京環球影城項目整體項目預計投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同時二期項目將和美方共同打造完全中國版性質的公園。
(8)中國電影公司有多少資產擴展閱讀:
環球影城項目一期主要以引進經典項目和部分最新項目為主,包括大白鯊、侏羅紀公園、哈利·波特等。
一期的項目中,環球主題公園准備加入一些中國元素,第二期的主題公園,中美雙方將共同創造一個完全中國版性質的公園,包括一些中國的電影和故事等等。
❾ 電影公司半年報:光線、萬達狀態回暖,華誼、北文持續失速
暑期檔即將收官,仍未出現一部爆款,這也成為了上半年電影市場疲軟前行的縮影。
上半年,電影市場的發展情況並不樂觀。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票房總收入為275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滑了36億。
雖然,春節檔在《你好,李煥英》《唐人街探案3》的帶動下,以78.22億的成績創下了華語影史新高,但後續整個市場呈現出內容供給嚴重不足的局面,本被寄予厚望的暑期檔,也因疫情反復下部分地區影院的閉門而啞火。
不過,對不少電影公司來說,相比於2020年上半年,2021年的電影市場已經為它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機會。從上半年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橫店影視五家上市電影公司的財報來看,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的經營狀況都已經回暖,其中光線傳媒凈利潤更是飆漲2255.45%。
而華誼兄弟和北京文化,目前則仍面臨著營收壓力,前者雖扭虧為盈,但扣非凈利潤為虧損狀態,後者凈利潤虧損達到4506萬元。
《你的婚禮》以小博大,光線傳媒凈利潤飆漲2255.45%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5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91.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255.45%。
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凈利潤僅2057萬,這也是因為原定於去年春節檔、情人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蕎麥瘋長》等影片均撤檔延後上映,上半年僅依靠《誤殺》《兩只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等2019年年末上映的影片來支撐營收。
2021年上半年,《人潮洶涌》《明天會好的》《你的婚禮》《陽光姐妹淘》等新片接連上映,成為了光線傳媒凈利潤暴增的關鍵。財報顯示,上半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或協助推廣並計入本報告期收入的影片總票房約為16.97億元,其中口碑穩健的《人潮洶涌》在春節檔收獲7.62億票房,之後,《你的婚禮》則收獲了7.89億的票房。
從《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悲傷逆流成河》《超時空同居》等影片的票房來看,光線傳媒確實如財報中所言,在中低成本高回報的類型片上具有成熟經驗和駕馭優勢,《你的婚禮》也是此類作品。不過需要警惕的是,近幾年這些以小博大的影片中普遍缺乏口碑之作,《你的婚禮》豆瓣評分甚至未達到及格線,未來光線在強調方法論的同時,或許更應注重內容質量。
財報顯示,光線傳媒的內容儲備中,《五個撲水的少年》《沖出地球》《堅如磐石》等均已完成製作,《狙擊手》《十年一品溫如言》《一年之癢》《會飛的螞蟻》《深海》等影片正在製作過程中。由此也不難看出光線傳媒的投資戰略,即以《狙擊手》《堅如磐石》等大導演作品、《十年一品溫如言》這種IP項目、《深海》等頭部動畫電影為主力,以其它中小體量的影片為「配菜」。
《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兩部動畫電影的成功,對光線動漫業務的意義暫且不談,這兩部電影帶來的營收,顯然讓光線在內容投資上更有底氣了。接下來的項目儲備中,《狙擊手》《堅如磐石》《十年一品溫如言》等影片的出品方都為光線,其中《狙擊手》還為投入成本相對較高的戰爭題材。
2018年影視行業進入變革期後,各大電影公司之間的合作便在加速,大片或中成本影片由多家頭部影企聯合投資出品已成為常態,這也是單個電影公司降低投資風險的最好方式。比如上半年的《懸崖之上》背後,就集結了中國電影、英皇影業、上海電影、阿里影業等多家投資方。
近幾年來,光線傳媒在動畫電影領域的投資布局已取得建樹,但在主流電影領域,光線的布局一直以擅長的中小成本影片為主。如今,在公司運轉穩定,營收和現金流皆向好的情況下,強化對《狙擊手》這種頭部內容的主投主控,或許也是光線傳媒實現突破的機會。
上半年僅上映兩部影片,萬達電影「內容荒」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70.3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56.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3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0.77%。
2021年上半年,全國觀影人次達到6.8億,較2019年同期下降15.9%,但相比於2020年長達半年多的歇業,觀影人次的復甦已經足以令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恢復元氣。財報顯示,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收入達40.4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57.43%,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只有5.33億。
半年報里,萬達電影公布了最新的院線資產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萬達電影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712家,6174塊銀幕,影院規模還在持續提升。但對萬達電影來說,觀影業務「投資回報率低」的困局仍在繼續,上半年萬達電影觀影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3.38%,而商品、餐飲銷售收入,以及電影製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的毛利率都在60%以上。
近幾年,萬達電影一直在向覆蓋電影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的全產業鏈業務發展,提升上游內容參與度,平衡自身的營收結構,但在內容投資與製作上,萬達電影的速度和成果顯然都不及外界預期。可以發現,在2018年和2019年,萬達電影每年出品的影片都在10部以上,但在票房和影響力上雙雙取得成功的主控作品,似乎只有《唐人街探案》。
2020年,《唐人街探案3》延遲上映,就已經暴露了萬達電影在內容儲備上的乏力。去年一年,萬達電影只上映了三部作品,其中主控的《月半愛麗絲》票房為2847萬,雖然參投的《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萬達電影都為聯合出品方,且位次並不靠前。
2021年上半年,萬達電影的內容儲備依然乏力,僅上映了《海底小縱隊:火焰之杯》和《唐人街探案3》兩部電影,前者票房為5326萬。下半年,萬達電影的待映影片雖然不少,但除了已經上映且票房表現乏力的《我的父親焦裕祿》《二哥來了怎麼辦》外,《陪你很久很久》《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天星術》等待映作品中,僅《天星術》這部奇幻冒險片體量較大。
收購萬達影視時,萬達電影的預期是讓院線業務與內容業務產生協同效應,但通過單一爆款獲得長遠發展並實現協同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今,萬達電影也意識了這一問題,在半年報里提出將 探索 主旋律、合家歡、懸疑犯罪、 情感 青春、科幻玄幻和親子動畫等六大系列影片,並通過「菁英+」電影人計劃繼續挖掘和培養導演、編劇領域的新生力量,為內容業務輸送人才。
其實,遍觀萬達電影近幾年的投資足跡可以發現,《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我不是葯神》《戰狼2》等爆款背後都有萬達電影的身影,但和《金剛川》和《我和我的家鄉》一樣,萬達電影在其中的參投比例都不高,可見其投資策略一直存在問題。
靠轉賣資產扭虧為盈,華誼的實景 娛樂 沒有「新故事」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5.7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8.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5.75%,扣非凈利潤為-2.2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01%。
從表面來看,華誼兄弟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但若拋開對華誼騰訊 娛樂 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騰訊音樂及貓眼 娛樂 等金融資產、部分實景 娛樂 項目的資產處理,華誼大概率仍處於虧損狀態。
上半年,華誼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為《侍神令》《溫暖的抱抱》《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合計實現收入2.79億,占營業收入的48.27%。其中雖有拿下了春節檔票房冠軍的《你好,李煥英》,但華誼在其中只是第六大聯合出品方,能從54億票房裡獲得的分成是極為有限的。
在《超越》《謝里》《你好,李煥英》三部作品中,華誼都為參投方,而上半年華誼主投的《侍神令》和《溫暖的抱抱》,票房分別為2.73億和6.69億。對曾被爆料成本高達6億的奇幻電影《侍神令》而言,口碑失利導致原IP《陰陽師》帶來的票房加持寥寥無幾,2.73億的票房收入下,華誼兄弟面臨巨額虧損。
從華誼下半年的內容儲備來看,除了已經上映的《盛夏未來》和《混沌行走》,華誼接下來還有《鐵道英雄》《749 局》《美人魚2》《假如愛有天意》《搖滾藏獒:藍色光芒》等國產片,以及參投的好萊塢科幻片《月球隕落》等待上映。從海外影片來看,同為科幻題材的《混沌行走》內地票房最終可能難以突破千萬,無知名演員加持的《月球隕落》票房或許更不理想。
從華語片來看,華誼的《鐵道英雄》《749 局》等都難以邁入頭部大片梯隊,目前定於國慶上映的《鐵道英雄》想看人數僅3萬多人,後者則為4.4萬人。此外,《美人魚2》或許要等到2022年才能上映,但在當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里,《美人魚2》想如前作般豪取數十億票房已是難事。
如今,華誼兄弟的內容業務多少缺乏看點,也是因此,半年報里華誼才耗費了大量篇幅來講述實景 娛樂 的故事,稱將繼續聚焦「影視+實景」,完善並加速IP的製作和轉換,以提高內容變現能力。上半年,華誼品牌授權及實景 娛樂 板塊營業收入5295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433.11%,但這更多是受疫情影響,從收入佔比來看,品牌及實景 娛樂 僅貢獻了9.15%的收入。
財報里,華誼對實景 娛樂 信心大好,但現實動作卻與之反向而馳。今年上半年,天津實景 娛樂 退出了河南建業華誼兄弟文化 旅遊 產業有限公司和南京華誼電影小鎮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8月份,華誼又發布公告稱,擬以2.25億元的價格轉讓天津實景 娛樂 15%的股權。或許,實景 娛樂 業務的盈利及前景並不樂觀,否則華誼也才會接連做出割捨。
從財報來看,華誼兄弟在元氣大傷後,依然沒有回歸正軌,仍在掙扎當中。如今,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開放,與上海的迪士尼樂園一南一北遙遙對望,未來華誼的實景 娛樂 之路或許會更為艱難。
《你好,李煥英》收入去向成迷,北京文化仍陷虧損漩渦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2156萬,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81.7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06萬,虧損比重較上年同期縮小了29.92%。
上半年,北京文化2156萬的營收,是由《沐浴之王》《特警隊》《雲邊有個小賣部》《四十九日祭》《金剛川》等作品貢獻的,其中《沐浴之王》帶來的營收為1445萬。這些作品多於去年上映,而北京文化今年上半年上映的《你好,李煥英》,並未計入業績之內。
《你好,李煥英》上映前,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已經賣出了電影的發行權,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月17日,北京文化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收入約為6000萬至6500萬的區間。當時《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為27.29億,最終影片取得了54億的票房成績,但因保底協議超額部分的分成比例會降低,北京文化的最終收入不可能直接翻倍,但大概率也在8000萬左右。
賣掉發行權後,北京文化不再是《你好,李煥英》的最大受益方,但是若這筆業績計入上半年收入,對經營不佳的北京文化來說,也能稍微提振士氣。可在財報中,北京文化卻給出了「受電影項目收入確認周期影響未計入業績」的說法,對比《你好,李煥英》已經計入華誼兄弟上半年的業績,北京文化的說法顯然存疑,但具體原因為何尚不得知。
接下來,北京文化待上映及仍在籌備中的項目有《東極島》《749局》《來都來了》《讓我留在你身邊》《白蛇前傳之封魔錄》,以及《封神三部曲》和《畫江湖》系列。其中由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採取三部連拍的模式製作,目前影片的外景拍攝基本殺青,其中第一部的特效製作也已完全,只待上映。
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出於分散投資風險、緩解公司流動資金壓力等多重考慮,與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作價6億元轉讓了《封神》系列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之前轉讓《你好,李煥英》發行權時,北京文化的出發點更多是對影片的市場表現不看好,但轉讓《封神三部曲》的份額,更多是出於經營壓力。
轉讓三部影片各25%的份額,確實分攤了一部分風險,但《封神三部曲》對北京文化而言,仍是「定生死」的存在。據業內爆料,這三部影片的投資成本高達30億元,也就是說,《封神三部曲》的票房至少需要90億以上才能回本,若票房不能達到90億以上甚至更低,那北京文化就會面臨虧損局面。反之,如果《封神三部曲》能一戰封神,那北京文化或許就能翻身。
8月27日,北京文化發布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公告顯示,北京證監局確認了北京文化藉助《大宋宮詞》《倩女幽魂》兩部項目虛增業績的事實。利空落地,某種程度上對北京文化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過,至今仍在內斗下風雨飄搖的北京文化能否等到《封神三部曲》「救命」,還是未知。
《送你一朵小紅花》斬獲12億票房,橫店影視進入轉型關鍵期
業績: 上半年營業收入14.7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39.7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67.41%。
上半年財報中,橫店影視並未公布院線業務和內容業務的具體營收比例,但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橫店影視在全國擁有影投公司574 家,實現票房收入10.85億元。由此來看,目前院線業務仍是橫店影視的支柱業務,而影視製作和銷售賣品、發布廣告等業務合計貢獻的營收在4億元左右。
2021年上半年,橫店影視上映的影片並不少,其中作為出品方參與的有《你好,李煥英》《熊出沒·狂野大陸》《我的姐姐》等4部影片,聯合出品的有《緝魂》《武漢日夜》2部影片。此外,上半年計入橫店影視業績的,還有2020年年末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票房達到11.9億的影片,為橫店影視主投主控。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迄今為止,橫店影視主投主控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2016年,橫店影視開始涉足上游內容製作,但過去幾年參與的80餘部影片中,橫店影視基本都是以參投為主,主投的作品寥寥無幾。《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部小成本影片的成功,對橫店影視而言意義重大。
去年12 月,橫店影視與橫店控股簽署了相關轉讓協議,收購了橫店控股持有的橫店影視製作和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在內容製作端加大發力,向「內容+渠道」全方位發展。這次收購的成果很快體現了出來,《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第一出品方就為浙江橫店影業,影片的票房也反映在了橫店影視的財報中。
其實,做院線起家的橫店影視,當下和萬達電影的發展方向是類似的,即從發行端向內容端轉型。對此類公司來說,一部主投主控作品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但能否真正從「院線公司」升級為「電影公司」,還是需要長線耕耘,產出更多爆款來證明自身的內容製作能力。
從上半年五家電影公司的業績來看,2018年開始,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且影視行業結束高速發展期後,那些沒有在浪潮褪去後爆雷的電影公司,基本都抗住了行業轉型和疫情帶來的壓力,就如光線傳媒、萬達電影、橫店影視等,這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都有了大幅提振。
不過,對比往年電影公司們的內容儲量來看,今年各家電影公司的存糧都減少了,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如疫情影響下不少內容製作延遲,如不少項目因資本撤離而難以開機。從大環境看,整個電影行業依然未能脫離低谷期,2021年下半年,電影市場或將繼續負重前行。
❿ 「中國電影集團」和「華誼兄弟」是國有還是私有企業
中國電影集團是國有資產控股,屬國有企業,但也吸收其他企業個人融資。華
誼兄弟是私企,也已上市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