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2021電影屏幕達到多少塊

2021電影屏幕達到多少塊

發布時間:2022-11-01 19:30:48

Ⅰ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春節檔票價逐年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22年春節檔預售階段平均票價高達58.2元。這直接「勸退」了不少觀眾。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協發布春節消費維權【進入黑貓投訴】輿情分析報告,報告對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路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電影票價高成為休閑娛樂輿情吐槽高發領域。

「最貴春節檔」已經成為本年度春節檔最大的標簽,根據燈塔專業版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上漲8%至52.8元。動輒百元以上的票價影響了票房,春節一過,《狙擊手》《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相繼宣布調低價格。

中消協分析,對影院來說,觀影人數普遍減少、觀影頻次持續走低的事實,說明單純的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飲鴆止渴。尋求影院盈利路徑依賴與消費者合理承受范圍之間的平衡,尋求產業長效健康發展與文化消費提質升級間的良性互動,需要相關行業、相關部門不斷研究、持續探索。

業內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勢和高預期導致了票價的內卷,高票價也影響了觀影人次,很多人會覺得近百元觀看一個2D電影不值,因此等春節過後,票價回落再去看。

目前,電影平均票價已經回落至40元左右,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春節票價回落後周票房23.61億元。

春節過後多部影片宣布調低票價,中消協: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

正月初一,春節檔的戰場剛開始,登上熱搜的不是電影而是#虎年春節檔票價最高#。貝殼財經記者觀察發現,春節期間多地電影價格高達150元,省會城市票價幾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線城市票房價格也有相應的提高。

中消協報告顯示,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電影」類負面信息205819條,每日輿情吐槽主要指向票價方面,輿情走勢總體呈兩邊低、中間高態勢,相關負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達到峰值。繼去年春節檔票價被廣泛吐槽後,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再創新高,許多有觀影意願的消費者,因高票價望而卻步。

票價高影響了人們的觀影熱情,在電影票價是否會影響春節觀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給了「影響,太貴不看了」。

分析高票價原因時,中消協指出,銀幕過剩與內容短缺的結構性難題,疫情波動與政策影響的多種現實挑戰,迫使影院通過提高票價緩解現金流緊張的窘境。同時中消協也表示,從產業短期止損的角度來說或許可以理解,但觀影人數普遍減少、觀影頻次持續走低的事實,卻說明單純的票價依賴無異於竭澤而漁、飲鴆止渴。

票價變化也佐證了這一觀點,正月初四開始,多家影院下調春節檔價格。此外,片方也開始有所行動,《狙擊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調價格,調價當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長32%,同時排片佔比也提升至8.6%。

隨後,《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也相繼宣布調低價格。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電影平均票價已經回落到了43元。

高預期導致票價內卷,票價回落後長尾效應明顯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影院的票價是在片方結算價基礎上的定價,電影業內人士溫特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電影的結算價都漲了5元錢,另一方面,票補也少了很多,去年補貼可能達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體上影響了院線定價。」

對影院來說,前期多家機構80億票房的預測給了很多影院信心,從而不斷拉高價格。多位影院經理均表示,今年春節檔表現不及預期。

「今年定價明顯有一個內卷的情況,總部有一個最低價,我們自己會根據周邊影城的定價調整價格,誰也不想賣得比別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賣點回本,最高賣到70多元,整體比去年提高了10元。」濟南一家影院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至於票價是否會影響購票人次,上述影院經理認為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溫特稱,從電影類型上看,算得上大製作的只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像《奇跡·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會覺得花近百元看一個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會等待春節過後,票價回落的時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觀眾,可能一年就看幾次電影,動不動80、90元的電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別會比較大。」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春節後一周的票房為23.61億元,由此來看,票價回落後的長尾效應值得期待。

票價持續走高已是定勢,溫特稱,「未來幾年春節檔應該還會漲價,但不會漲這么多了。」對於春節檔失去魔力的質疑,溫特表示否認,「從檔期來看,春節檔還是爆發力最強的檔期,明年還有《流浪地球2》,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2

這或許是史上最「熱鬧」的春節檔。

從業者們希望電影票提價可以創造票房奇跡,最起碼可以與去年持平,但觀眾並不買賬,首日就有900萬觀眾因為票價太貴而退場。等到春節檔即將結束時,《狙擊手》率先下調影片結算價格,隨後《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相繼跟進。

但這並沒有挽救慘淡的春節檔,最終2022年春節檔票房停留在60億,是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檔期,相比去年近80億票房大幅度下跌,僅比2019年有些許上浮。

出品方、院線第一次清楚地認識到,漲價根本無法挽救低迷的市場,甚至會創造更慘淡的業績。想要在電影市場賺到更多錢,從業者需要拿出新的解決方案。

降價也挽救不了春節檔

胡冰冰打開美團,准備購買一張電影票時,著實被嚇了一跳。

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居然直接沖到了70元,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線北方城市幾乎不可想像。她順手打開了微博,發現並不止她一人感覺票價奇高,一位博主曬出了河南信陽多個縣級城市的電影票價,幾部春節檔影片的價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價更甚,在觀影黃金時段19:00-21:00間,一張《長津湖之水門橋》的電影票價格沖到了179元。觀眾或許從未想到今天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可以買一個投影儀,甚至可以在視頻網站上買上一年的會員。

春節檔票價逐年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平均票價從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創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節檔預售階段平均票價高達58.2元。

這直接「勸退」了不少觀眾。2022年春節檔首日觀影人數就減少近900萬,整體票房比去年少了2億。從2月1日到2月5日,觀影人數持續下滑,從2562萬一直下跌到1708萬,而去年同期的觀影人數始終在2000萬以上。最終,截至2月6日晚,整個春節檔觀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萬。

雖然有高票價支撐,但依然難掩票房的頹勢。相比去年連續突破5天單日票房破10億的戰績,今年初三票房已經跌破10億。

為了挽救頹勢,降價開始了。

2月6日,電影《狙擊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調所有版本結算價格至A類35元,B類30元(各降5元),這也是今年春節檔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價的影片。同時,《長津湖之水門橋》也在2月8日宣布將於2月11日零點起下調票房結算價格。隨後,《奇跡笨小孩》也宣布降價。

Tech星球查詢發現,降價的幅度參差不齊。比如在一些四五線城市,《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票價降幅高達50%,而在一線城市降幅卻只有10%左右。即便降價,整體春節檔的票價依舊高於平常。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2月7日-13日,全國票房收入23.59億元,環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觀影人次為5283.5萬人次,也較2021年同期減少23.2%。

史上首次負增長春節檔背後

幾乎所有的電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節檔視為一個最重要的檔期。在長達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們喜歡希望用一張電影票、一份大餐來犒勞自己。春節看電影已經成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於電影公司來說並不順暢。雖然,《長津湖》以近57億的票房登頂中國影史,但這只是少數的幸運兒。

更慘淡的現實是,去年第三季度,虧損幾乎成為了電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財經》雜志測算的2021年十大收縮行業中,影視行業以42%的收縮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導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觀點: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國產電影票房與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為進口片數量大幅萎縮,票房急劇下滑,導致整體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億。檔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節檔,其他檔期的票房幾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時的非重要檔期票房更是因為無片支持,數據非常難看。

萬達電影最新發布的公告顯示,海外疫情影響下進口影片供給不足,2021年進口影片數量較2019年減少近一半,票房減少約150億。

在這樣的情況下,春節檔被視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價,試圖在這個所有人都會去看電影的檔期收割一把。」上述導演補充道。

高票價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春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為了迎合節日氛圍,過去春節檔也多以喜劇為主,比如徐崢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著搞笑的劇情成為了當年的春節檔冠軍。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劇電影只有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位於票房榜首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實打實的戰爭片。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史上首次負增長的春節檔誕生了。

誰能賺錢

據貓眼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14日14時7分,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突破34億元,雖然沒有達到60億的預測目標,但也穩坐2022年春節檔頭把交椅。

對於一部投資高達5億元的電影來說,《長津湖之水門橋》顯然可以賺到錢的。據業內人士推測,只要票房超過16億,《長津湖之水門橋》便可以回本。

根據貓眼專業版顯示,《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累計票房中,有52.27%屬於影院,大概為16.11億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為39.10%,計11.09億元。

出品方能不能賺到錢還是未知數,畢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資比例都不盡相同,這是投資時雙方協議的結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經驗的業內人士告訴Tech星球,去掉拍攝成本,給導演、主演的分成,付給發行方的費用,繳納的稅收,出品方很難賺到錢。

但出品方畢竟屬於產業鏈上游,也有撬動更大資本的力量,在整個產業鏈中,最低端的是院線。

過去10年,中國電影屏幕的塊數增長速度驚人。2017年,中國銀幕數已經超過4.5萬塊,正式超過北美市場,成為全世界銀幕數最多的市場。而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資的。

「場地租金,人員工資,運營成本,包括院線設備購買,維護,都是院線自己承擔。」一位業內人士告訴Tech星球。這背後是高昂的成本——一個IMAX影廳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萬。

「大院線還好,因為背後有大型的院線公司撐腰,他們能拿到大片的密鑰(播放權),如果是三四線城市的個體小影院,因為所處的市場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鑰難上加難,為了拿密鑰,不得不跟發行方簽對賭協議,風險太大了,但是如果沒有大片,誰會跑去個體院線?」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不上座,就徹底沒有收入了」。

某種程度上為了保證院線的收入,電影行業有一個規定,即每部影片有一個結算底價,院線可以在此基礎上浮動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線的利潤。

今年的情況是,底價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體虧損的情況下,作為產業鏈的最下游,院線希望提高價格,在春節檔回血。

一個頗有意味的事實是,2月8日,萬達電影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2022年春節檔全國總票房54.9億元(不含服務費,下同),位居影史同檔期第二,市場份額(含特許經營加盟)為14.6%,較2021年增長1.5個百分點,提升明顯。春節檔全國票房前100名影城中萬達影城占據64席,數量較往年亦有明顯增加。

國盛證券認為,萬達份額持續提升主要得益於其採取的低價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節檔萬達影投票價為56元,低於全國平均價格。

事實上,更低的價格帶來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遠比提高價格來得實在。

而觀眾對於好內容依然抱有極大的熱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門期上映的《揚名立萬》憑借過硬的內容,超出平台給出的預測票房近8倍。但是當內容不足以支撐其價格時,大部分觀眾選擇了放棄。

(備註:文中胡冰冰為化名。)

中消協批春節檔天價電影票3

這個春節檔,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億。

春節之前,各方面的預測都趨於樂觀。國泰君安證券預計,隨著我國電影銀幕數突破8萬塊,影院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基於單銀幕產出推算,2022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達85億元。

但實際情況卻相去甚遠,據貓眼專業版等平台數據,截至2月7日0時,2022春節檔總票房報收60.37億元,相比去年的78億可謂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幾乎持平。

2019-2022年春節檔票房對比 圖/貓眼專業版

盡管這個數字仍位列春節檔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隱憂:相比2019年,電影平均票價上漲了18%。票價漲了,總票房變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觀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減少了近2000萬,相比去年,更是減少了近5000萬。

什麼會這樣?

票價貴了不少

根據貓眼專業版等數據,2022年春節檔大年初一,全國平均票價達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價首次超過50元,環比大年三十,則提升了整整18元。

圖/貓眼研究院

但具體到觀眾的感知上,卻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以北京為例,《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四海》等影片標價幾乎都超過80元,下午三點左右的黃金時段更是動輒超過150元。

除了一二線城市,就連四五線小城都未能從這股漲價潮中倖免。一名紀錄電影從業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春節期間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陽過年,發現當地商圈影院《長津湖之水門橋》2D版票價都在90元一張,觀影興致瞬間大減。

票價上漲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發行方自然是首要源頭。據悉,今年春節檔影片發行方給出的票房最低結算價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漲了5元。發行價漲了,影院票價自然得跟著水漲船高。

再然後是影院。全國不少影院都先後經歷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圍停擺,以及去年淡季的門可羅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對種種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節檔這根「救命稻草」來盡可能一次性擴大收入。

「過去兩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個比較艱難的狀態。那一到春節這種大檔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賺一筆。但這樣不可取,不是長久之計。」北京中環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長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漲價的還有渠道。在經歷了早年的票補大戰後,目前手機移動端在線票務市場大部分都由貓眼、淘票票兩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閣影院,兩大平台顯示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票價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詭的是,中國新聞周刊經過實地走訪後發現,影院本身自帶的小程序中顯示的票價僅為65元,而在咨詢影院工作人員後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購買會員卡,每張票還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對《長津湖之水門橋》於貓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帶小程序上的定價差異

這意味著,同樣是購買兩張票,渠道價格與影院本身的會員價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僅購買兩張票,看完就不再來,兩者之間的價差也達到了80%以上。

對此,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價格差異是正常現象,全國大部分影院在構建屬於自己的票價體系時都會按照會員卡≤自渠道<團體票<三方渠道的價格體系來進行,這種策略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育屬於影院自己的忠實顧客群體。

雖然差異化定價符合商業邏輯,但站在觀眾的立場上,畢竟還是實打實地多掏了錢。

數據顯示,大部分觀眾一年只會看一次電影,而這一次觀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節。阿里影業燈塔研究院發布的《「後疫情時代」電影檔期策略研究報告》中提到,2021年,春節檔和國慶檔兩個檔期的票房之和已經超過當年全部大盤票房的1/4,集中效應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顯。貓眼研究院的數據則顯示,春節檔在院線的收入中佔比逐年提升,2013年僅佔全年的3.6%,2021年躍升到了16.7%。

對於疫情中苦熬的廣大中小城市院線,春節檔屬於「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存在。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行業困境後,發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從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這一波漲價潮。

缺了喜劇

然而,票價並非造成觀眾流失的唯一因素。作為觀眾,能明顯感覺到本次春節檔的觀影選擇缺了一塊。

缺的並非影片數量,而是指影片類型。今年春節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還多一部。

本次春節檔冠軍是《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唯一一部工業化大製作影片,其無疑起到了市場壓艙石的作用,全檔期斬獲票房近25億。在過去幾年中,主旋律大片對市場的激發作用相當顯著,除《長津湖之水門橋》外,前些年的《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莫不證實了這一點。

《長津湖之水門橋》海報

然而到了春節,觀眾除了關注電影的場面和質量,很多時候也想「會心一笑」,討個好彩頭,因此「合家歡喜劇」也同樣不可或缺。然而這一類型在今年春節檔的供應明顯有所缺失。

「春節8部影片中,我個人認為可能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具備點合家歡喜劇的品相。」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缺陷依然明顯: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賈玲、沈騰等重量級喜劇明星的加持;劇本創作上,影片主題是同《喜劇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勵志」,對標早年的《你好,李煥英》《飛馳人生》《乘風破浪》等,缺了「合家歡」的重要一環——親情,留給觀眾的感動偏少,影像敘事風格更接近一出笑過便忘了的舞台劇。因此其雖然大年初二就發動了「逆襲」,表現僅次於《長津湖之水門橋》,但檔期內票房和觀影人次甚至都沒能超過2019年的《瘋狂的外星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海報

其餘影片也各有各的問題。原本大熱的種子選手《四海》雖然名義上是喜劇,實則劇情發展卻越往後越喪,過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雙雙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開外;戰爭片《狙擊手》題材上同《長津湖之水門橋》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個檔期中影院給出的排片佔比都位於倒數;文牧野的《奇跡·笨小孩》作為唯一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影片,雖然正能量滿滿,但受限於類型,並非觀眾過年期間的首選。在業內人士看來,《奇跡·笨小孩》同《狙擊手》一樣,都更適合走口碑路線,於2月底3月初的「後春節檔」長線發力。

後續的走勢也證實了這種猜測:相關平台上,對《奇跡·笨小孩》的總票房預測連續上調,目前已經超過了12億。

至於動畫片則主打親子細分市場。這個市場容量幾乎固定,且算是觀影剛需,所以意外成了電影票大范圍漲價的唯一獲益者。作為春節檔常客的《熊出沒》系列,檔期內票房頭一次超過5億,總票房預測更是破天荒地超過了9億。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那些曾經創造過票房神話的電影類型,比如合家歡賀歲IP和親情喜劇,如《唐人街探案3》《乘風破浪》《飛馳人生》《你好,李煥英》等,在今年難覓蹤影。類型缺失加上票價高企,造成觀眾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隱憂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國電影市場共有影院14235家、銀幕80743塊,銀幕數正式突破8萬塊大關。隨著影院的不斷建設,一二線城市市場份額逐漸下降,三四線城市穩步上升,到目前已經接近總市場一半的份額。

但經過了幾年的躍進,影院數量已經到了一個趨近飽和的階段,「增量經濟」悄然轉變為了「存量經濟」。更尷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臨同行之間的競爭,還要面對密室、劇本殺、長視頻網站等多種娛樂形式的夾擊,加上疫情期間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發艱難。

「這些年的影院建設完全不考慮科學規劃的問題,其實很多城市都到了一個非常飽和、完全紅海的狀態了。同樣一個商圈,本來一兩家影城就足夠,但卻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設備上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賺錢。總之缺乏一個科學統籌的規劃。」王征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在經過了春節前三天的觀眾大幅流失後,不少影院醒悟了過來,對票價作了些許下調,但大勢已成,大眾的觀影熱情過了便回不來。更何況隨著冬奧會開幕,人們的注意力又發生了分流。何況,如今一部電影公映後的30-45天內便會於網路平台上線。不少觀眾紛紛表示,倘若電影票太貴,那就等到網站上線之後再支持便是。

近年來的院線電影市場,無論檔期還是影片本身的頭部效應都愈發明顯。與之相對的是,中小體量影片和普通檔期的市場反應則越發低迷,據相關媒體統計,2017年單日票房不足5000萬有33天;2018年單日不足5000萬有49天;到2021年已超過80天,甚至還產生了不少單日票房在3000萬以下的天數。不難想像,春節結束後不久,影院馬上又會回到觀眾寥寥可數的狀態。

截至發稿,全國的票價都已經實現了回落。據貓眼專業版顯示,今日全國平均票價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節賺夠一年的錢,然而並沒有賺夠,那接下來怎麼辦?

這一點,恐怕是整個行業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Ⅱ 美國目前大致有多少電影院,多少塊電影屏幕這個數字還在上升趨勢嗎

截至2015年底全球電影屏幕數量達到152,000塊,較上年同期增長8%。當中北美市場數量為43661塊,EMEA地區數量為40665塊,亞太市場數量為56106。約有4000多家電影院。這個數字還在一直上升。

在如此基數下的美國電影正在蓬勃發展。

2017年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作為《銀翼殺手》的續篇,出於致敬和還原真實的城市質感的目的,也運用了大量的微縮模型拍攝,通過3D軟體雕刻出板材之後再手工上色,在合適的燈光與鏡頭運動下,呈現出的效果還甚於CG。

Ⅲ 我國有多少塊電影銀幕

2002年,中國准確統計的銀幕數是1581塊;2003年,中國電影全面推行產業化改革,當年年底銀幕數增加至2296塊,一年間增加了715塊。
自此,中國銀幕數量開始平穩增長,至2010年之前,每年增加100-626塊不等,與平均每年30%以上的票房增長速度並不同步。
轉機發生在2010年,這一年,中國銀幕暴增了1500塊,差不多相當於2007年到2009年三年間增加的銀幕數,銀幕總數也一舉達到6223塊。
從1581塊到6223塊,8年間,中國的銀幕數量增加了3倍。
到2012年,中國銀幕已經突破8000塊。

Ⅳ 國產電影票房紀錄怎麼查看

1、網路搜索電影票房資料庫。

(4)2021電影屏幕達到多少塊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發展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

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電影票房

Ⅳ 2009到2015年底,國內每年數字電影屏幕(含3D)數量是多少塊其中每年3D屏幕是多少塊 是

截至2014年底全球電影屏幕數量達到142,000塊,較上年同期增長15%。當中北美市場數量為43265塊,EMEA地區數量為40424塊,亞太市場數量為47349塊,拉美市場數量為11177塊。
2015年全球電影屏幕數量分布圖:塊

資料來源:美國電影協會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影放映銀幕市場深度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在全球近14.2萬塊電影熒幕中,數字電影屏幕(含3D)數量為127800塊,佔比為90%。其中3D電影屏幕數量為64905塊,占數字電影屏幕總量的50.7%。
2010-2014年全球數字電影屏幕數量統計:塊

資料來源:美國電影協會
2009-2013年全球3D電影屏幕數量分區域統計(塊)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4
% of digital

U.S./Canada

8,505

13,860

14,734

15,782

16,146

39%

EMEA

3,487

11,769

13,964

15,813

16,888

46%

Asia Pacific

4,661

8,596

14,219

17,726

27,559

70%

Latin America

1,104

2,119

2,629

3,748

4,312

45%

Total

22,385

36,344

45,546

53,069

64,905

51%

Ⅵ 電影屏幕比例

按照你提供的情況來看

你看到的屏幕比例應該是4:3

4:3 顯示器解析度是多少

800*600;

1024*768 這個最常用

1152*864;

1280*960;

1280*1024;

都是4:3的,兩數之比少以1.3的都是4:3解析度的

拓展內容

我們一般把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寬屏的特點就是屏幕的寬度明顯超過高度。標準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兩種,不過16:9也有幾個「變種」,比如15:9和16:10,由於其比例和16:9比較接近,因此這三種屏幕比例的液晶顯示器都可以稱為寬屏。此外,如果還有比較特殊的比例,例如24:9,當然也算寬屏。

Ⅶ 電影屏幕是21比9還是16比9

這樣是因為可以使拍攝的場景更加廣闊,在電影院中播放時會更有氣勢,對於家庭的平板電視的話16:9更好些,這就是為什麼電影21:9寬屏居多,電視劇基本採用16:9的原因。

電影畫面比例:

一、早期電影的銀幕比例為1.33:1(4:3):

1、在電影剛剛出現的年代,所有電影的畫面大小形狀都是差不多的。我們一般把畫面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畫面比例)。

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准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准來說統稱為1.33:1)。

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這種畫面比例後來被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所接受,稱為學院標准(Academy Standard)。

2、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面臨著採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准委員會(NTSC)最後決定採用學院標准作為電視的標准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標准。

二、變形寬銀幕的出現:

1、隨著電影通過電視屏幕迅速進入家庭,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發現電影院里的觀眾開始大量流失。為了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他們想出了新主意:立體電影和寬銀幕電影。

這兩種電影的試驗實際上從2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受到真正的重視。當然立體電影並未真正的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寬銀幕卻一直傳承下來;

2、變形寬銀幕電影是指用變形球面鏡頭拍攝,把圖象在水平方向擠壓,使得畫面能適合於1.37:1的膠片,如果對著光源直接看電影膠片的話,圓體看起來就會象又瘦又長的橢圓型。

當播放影片時,就用帶有變形鏡頭的電影播放設備,利用光學原理重新把圖象拉寬放映,使圖象回到原來的縱橫比。其他畫面比例還有1.66:1和2.20:1(70毫米膠片)等,但我們的介紹集中於1.85:1和2.35:1就行了。

3、實際上也有一些相反的情況:你在4:3的電視上能看到比寬銀幕電影更多的內容。這是因為有些導演(包括詹姆斯·卡梅倫)會使用超級35毫米攝影機來拍電影,這樣得到的原始膠片就是4:3的,在電影院里用寬銀幕格式放映的時候實際上是裁取了4:3畫面的中間一塊。

4、等到製作DVD的時候使用的是原始膠片,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比電影院中更多的東西。畫面中的白框顯示了2.35:1的畫面所裁切的部分;目前來說採用4:3銀幕比例的電影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台,現在主流的電影以2.35:1居多。

Ⅷ 在家安裝一個LED屏幕看電影大概需要多少錢。

led顯示屏做電視的話,那一定需要做高清小間距led屏,如果在兩米意外看的話,市場價大概在9000-68000一平方,你做多大就乘以多少——八來匯光電

Ⅸ 電影票房破多少億才算厲害

當下來說,十幾億票房只能說平常,20多億說不錯,30多億就是高票房,40億之上就是爆片。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發展歷程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截至2021年10月10日15時13分34秒,中國內地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達9.88億,總場次9854.41萬場。

Ⅹ 電影屏幕正常是多大為什麼

傳統電影是可以擴到無限大的,只要有足夠大的銀幕以及足夠大功率的放映機,現在國內最大的銀幕好像是20米乘25米.
電視也是一樣,只要解析度到了,願做多大就能做多大,現在一般是1080線,寬屏是16:9的,正常電視是4:3的,現在中國的電視信號都是後者,前者現在可以用來看電影,用那個看你就不會看到一般電視上的上下兩個遮幅了

閱讀全文

與2021電影屏幕達到多少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看的泰國喜劇電影 瀏覽:918
他認為這郜電影怎麼樣英語 瀏覽:441
好看搶先電影 瀏覽:851
怎麼樣解決在電影院吃東西 瀏覽:14
好萊塢電影片尾怎麼做 瀏覽:604
剛建國時中國電影的發展狀況如何 瀏覽:45
雞同鴨講免費看電影 瀏覽:689
微信怎麼電影剪輯 瀏覽:70
光頭強最新電影2019免費觀看 瀏覽:674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動畫電影 瀏覽:463
奧特曼劇場哪些電影好看 瀏覽:215
怎麼用陌陌連接手機放電影 瀏覽:535
電影解凍看不了怎麼辦 瀏覽:513
電影院3d眼鏡弄壞了怎麼辦 瀏覽:947
怎麼和異地女友一起看電影 瀏覽:214
曲靖雄業金都電影院叫什麼名字 瀏覽:180
好看的歐美電影網盤 瀏覽:578
小孩子主演的英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364
劉三姐同代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04
狙擊手狙擊路人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