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何時會拍哥斯拉電影嗎
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成功,好萊塢各大片商亦紛紛開始組建自己旗下影片的「電影宇宙」,怪獸電影宇宙被視為最大潛力股,趁著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結束的契機,加速擴展怪獸電影市場空間,成為片商們彎道超車最理想時機。
從中國市場來看,怪獸+災難類型影片一向也有不錯的票房表現,比如去年上映的《狂暴巨獸》《巨齒鯊》,票房成績都突破了10億大關。5月31日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後簡稱《哥斯拉2》),目前已連續兩天單日票房過億,排片佔比高達40.7%,據貓眼專業版預測《哥斯拉2》將在中國獲得8億+的票房成績。
《哥斯拉2》是傳奇和華納聯合打造的怪獸電影宇宙第一階段的第三部作品,前兩部分別是2014年的《哥斯拉》與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2020年將要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將是傳奇和華納怪獸電影宇宙第一階段的收官之作。
2021年日本東寶影業將收回傳奇影業的哥斯拉版權,自己組建「哥斯拉電影宇宙」,失去哥斯拉這個明星怪獸,對於傳奇影業的怪獸電影宇宙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畢竟哥斯拉生於日本,回歸故里是早晚的事。
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著名特攝片導演圓谷英二受金剛啟發,從而設計了哥斯拉的形象。而導演本多豬四郎因為當年騎著自行車去過剛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廣島,目睹了人間地獄般的慘狀,又在電影里融入了末世危機、存在主義恐慌、反戰和科技恐懼的主題,《哥斯拉1954》也就從此誕生,從此開啟了屬於哥斯拉的怪獸時代。
1956年,《哥斯拉1954》成為了首部在全美上映的日本電影,影響了一代美國觀眾。1962年哥斯拉系列電影的第3部作品《金剛大戰哥斯拉》上映,此片奠定了「大怪獸對決」的日本怪獸電影風格。
從1954年日本東寶公司首部《哥斯拉》電影誕生到2019年《哥斯拉2》上映,共有35部哥斯拉電影(其中日本東寶拍攝32部,好萊塢3部:傳奇、華納合拍2部;索尼1部),1998年和2014年兩部好萊塢拍攝的《哥斯拉》全球合計總票房8億美元,可見哥斯拉的強悍吸金能力。
東寶公司的招牌不僅只有哥斯拉,還有基多拉、拉頓、摩斯拉三大怪獸,在《哥斯拉2》中基多拉、拉頓、摩斯拉悉數亮相。2021年傳奇影業將失去哥斯拉的版權,但不知傳奇影業是否會保留基多拉、拉頓、摩斯拉的版權,以它們來擴展自己的怪獸宇宙,如若不能,對於傳奇影業而言怪獸宇宙的開發將放緩,所以,創造新怪獸將是傳奇影業未來的必走之路,第一階段主打現實怪獸,第二階段傳奇影業或許可以嘗試變異怪獸。
所謂現實怪獸是指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動物們。比如《哥斯拉》(蜥蜴)、《金剛》(猩猩)、《大白鯊》(鯊魚)、《侏羅紀公園》(恐龍)、《史前巨鱷》(鱷魚)、《狂蟒之災》(蛇)等。
《侏羅紀公園3》
變異怪獸顧名思義一般指因病毒感染、核污染或者是基因變異而誕生的怪獸。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喪屍,代表作《生化危機》《釜山行》,怪獸風更濃厚一些的比如《漢江怪物》《變蠅人》,還有一種是寄生類變異比如《寄生獸》。
《生化危機》
《寄生獸》
與現實怪獸相比變異怪獸的製作成本更低一些,但也更考驗創意,不知傳奇影業第二季度將以哪類怪獸為主,讓真實怪獸與變異怪獸混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求變」也是目前怪獸電影的主題。
很多觀眾在看怪獸電影時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錯覺,原因是怪獸電影市場有一條捷徑:將科幻、魔幻、驚悚懸疑、恐怖等元素與怪獸元素進行混搭,呈現的效果炫酷但主題薄弱,看多了自然會感到厭倦,這也是為什麼怪獸電影評分不高的原因所在。而2017年上映的《金剛:骷髏島》被視為怪獸電影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影片中穿插了一些人類對於自然影響的反思,滿足觀眾感官同時也拉高了影片的格局。
《金剛:骷髏島》
對於工業體系發達的好萊塢而言,怪獸電影是可以輕而易舉能完成的電影類型,只需要將故事線優化打磨,便能使吸金能力成倍增長。從技術層面看,怪獸電影與漫威英雄電影一樣,具有壟斷性,但不同之處在於,怪獸並不是好萊塢的專利,就像哥斯拉來自於日本一樣,中國在怪獸電影領域其實也有一定優勢,因為除了現實怪獸、變異怪獸的分類外,還有一個神話怪獸分類,比如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奇美拉、鷹身女妖,中國的龍、麒麟、饕餮等等。
可惜的是,國產院線怪獸電影仍停留在現實怪獸領域,比如《百萬巨鱷》《3D食人蟲》《蒸發太平洋》等,這些影片的視效粗陋不僅票房慘淡,還被觀眾吐槽抄襲好萊塢電影。近兩年,隨著網路大電影的興起,怪獸+災難成為網大中受歡迎的一個分支,其中《大蛇》的分賬金額超過5000萬,關於『蛇災』的網路電影層出不窮,總體質量雖有進步但仍舊偏低。
目前為止看到中國傳說怪獸最多的電影,應該是2016年張藝謀導演的《長城》。按照電影《長城》的設定,上古凶獸饕餮就是天神降下的懲罰,雖然是中國神話怪獸,但影片中的饕餮和西方怪獸片中慣常的大蜥蜴造型相差無幾, 只是在饕餮的額頭上刻有中國傳統符號青銅饕餮紋。從市場角度出發,被西化的饕餮或許是《長城》打開海外市場的一個方式,可以理解卻也感到可惜。
中國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還有很多種神獸,如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腓腓、諸犍、混沌、慶忌等,對於它們的身形、故事大眾了解不多,這其實就是中國神話怪獸電影的機會。首先,在電影故事內核上,中國神話就是最好的內容依託,其次,打造中國神話怪獸電影也是輸出中國文化絕佳機會,所以在資金、技術允許的情況下,創造出屬於中國的神話怪獸宇宙,或許有將一日,能夠與好萊塢怪獸電影一較高下。相應的,如果我們自己不拍,而好萊塢看上了中國的神話怪獸進行拍攝,屆時人們只有怒其不爭的份,就像《功夫熊貓》一樣中為西用。
蠱雕
⑵ 大蛇3龍蛇之戰票房
由林珍釗執導,陳紫函、羅立群領銜主演的電影《大蛇3:龍蛇之戰》上線2天就收獲了668.4萬分賬票房。影片首日分賬票房超過353萬票房,摘得同檔期冠軍。 該片講述了一個旅行團意外來到荒島,卻捲入了暴虐龍與大蛇的領地爭霸!
⑶ 大蛇3的蛇是公的,還是母的
公的。
單看名字就知道,《龍蛇之戰》應該是圍繞龍」與蛇」展開,兩者之間必定有一番激戰,不過電影中的龍」是指暴虐古龍,蛇是指盤古王蛇,都屬於遠古時代的生物,據電影交代,二疊紀時期,大多數無法適應環境的古生物就此滅絕,但也有一部分生物長眠地下躲過了劫難。
隨著全球變暖,冰川消融,部分休眠的史前生物正在逐漸復甦,《龍蛇之戰》的故事就是以古生物復甦為基礎展開的。
《龍蛇之戰》另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怪物眾多,魔鬼蛙、盤古王蛇、始祖鳥、暴君水蛭、暴虐古龍以及最後出現的觸手怪物,從整體特效表現上來看,如果再說是五毛特效就有些過於嚴苛了,怪物的質感放在網路電影中算是比較優秀的水準,起碼不會特別出戲,有一定的真實感。
陳紫函主演的《大蛇3:龍蛇之戰》拿到了2452萬的分賬票房。
⑷ 網路電影在行業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我認為網路電影一般是在電影院播放完以後再繼續播放的,它能夠給人們圓夢,在電影行業中起到一個補充作用,能夠讓更多的人沒有在電影院看到,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也能分享看電影的快樂
⑸ 2018年的網路大電影,大蛇,謝謝
是這個吧,直接去這里就可以
⑹ 大蛇3製作成本
根據劇組放出來的消息,成本大約僅有700萬。
【相關拓展】
2018年,一部成本僅400萬左右的網路電影《大蛇》,上線後熱度飛速飆升。除連續兩周占據熱度榜首位外,還狂攬超5000萬分賬票房,成為當年的全網冠軍。
首部開門紅,續集也不遑多讓。次年上線的《大蛇2》同樣反響不俗,成功延續了前作開啟的網路電影怪獸宇宙。
時隔兩年後,「大蛇IP」重磅回歸,以2022開年首部怪獸片的姿態,向怪獸片愛好者發出邀請。
⑺ 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在影院上映,那靠什麼方法來收回成本
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在影院上映,可以轉戰網路電影市場,在視頻平台上通過視頻點播的方式收回成本。
在過去的4年多時間里,「網路大電影」以近乎野蠻生長的方式經歷了從無到有,並在前兩者的夾縫中,發展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中,不但誕生了以28萬成本賺回2400萬的傳奇例子,同時也暗藏了互聯網巨頭縱橫捭闔的野心。
2016年,網路電影發展勢頭迅猛,點擊量不斷躥升,各種資本不斷湧入,但是隨著廣電總局的各項監管接踵而來,僵屍鬼片校園暴力情色賭片等刺激性影片統統下線,這果然驗證了馮小剛說的那番話,是垃圾觀眾導致了垃圾電影,如今網路電影干凈了,網路電影市場也清靜了。
⑻ 怎麼評價國產小成本災難電影大蛇
國產災難電影《大蛇》的宣傳海報上線時,其實是很令人期待的。熱帶雨林深處、戰斗的雇傭兵還有一隻看起來十分霸氣的巨蟒,這些海報元素的組合會讓人不經意間想到同類的國外動物災難片《狂蟒之災》。但是這也僅僅是未觀看之前的一種「錯覺」。
至於沒有氣場的土豪還有一群啥也不會的雇傭兵這里就不過多吐槽了。總的來說,值得表揚的是《大蛇》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能將特效製作的在多說電影電視劇的水平之上,是值得誇獎的。本身我國的電影行業一直以來在災難題材的影片市場上都是缺席的。電影《大蛇》的團隊能做到這一方面的構思,這點值得贊賞,還是那句話,如果能有自己原創的東西加在這其中水平就更顯得不同了。
⑼ 關於蛇的電影
關於蛇的電影有:
1、《靈蛇愛》
《靈蛇愛》又名《蛇姬:極樂誘惑》《靈蛇愛2015》,是M.L. Pundhevanop Dhewakul執導,由Karnpitchar Ketmanee、查克利·彥納姆主演的愛情電影。該劇翻拍2007年版《靈蛇愛》,是根據國外真實民間故事改編,泰國民間百年傳說。
⑽ 普通人怎樣投資電影投資電影的流程有哪些
隨著國家開始扶持電影產業,很多資本開始注入電影市場,在投資拍攝電影的同時獲得高收益的回報。比如基金,銀行等等。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要投資電影該如何操作呢?有哪些風險需要規避呢?下面喵喵和大家分享一下影視投資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部電影上映後製片方、發行方和院線等機構可以分到多少錢呢?
1、首先繳納5%的電影事業發展基金相關稅費3.3%,扣除這些的叫做為可分賬票房(相對應的是綜合票房)
2、其次電影院和院線至少要截流票房的57%,加上宣發費用,製片方最後能分到票房的33%左右,簡單來說每100元的票房,你就能拿到33元。
製作成本
製作成本中大半都是導演、主演、其他演員的成本。主演的費用一般也不低,一線大咖拍攝一部電影的片酬可能就有幾千萬了,而稍微出名一點的也要大幾百萬,大咖級別的導演也要幾百上千萬的。
拍攝周期
一部電影從開始的籌備到上映,可能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久,當然也有幾個月的。一般籌備越久,質量越好。因為拍好了,後面還要製作。
如何選擇一部好的投資電影?
1. 題材
電影的題材很重要,我國目前還是喜劇片和動作片這類電影比較容易賣座,相對而言,文藝片就比較小眾了,受眾少票房就會相對比較差。
2. 演員
演員對一部電影的票房有著比較大的影響,那些知名演員和導演都是自帶有流量的,很多人對沖著他們去看,但是這也是有風險的,比如剛拍完一部電影准備宣傳上映了,結果主演被曝吸毒或者嫖娼了,那麼你這部電影基本就要涼涼的。
所以,現在也有很多電影,裡面沒有什麼出門的演員,比如《紅海行動》,再比如《無名之輩》等等,很多好的高票房電影並不是就有好的有名的演員。還有些比較典型的就是網大電影,裡面就根本沒有什麼有名氣的演員,比如《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大蛇》、《靈魂擺渡黃泉》等等但他們的票房照樣都很高。現在的宣發很重要!
3. 劇本
除了演員之外劇本才是最關鍵的,演員只能提高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如果電影本身爛的話票房也會很爛,所以一部電影里劇本才是重中之重,一部好的劇本才會拍攝出一部好的電影這樣才會有好的票房。
4. 主創團隊
電影票房你以為取決於電影質量,其實是主創團隊說了算。創作團隊極具市場號召力之外,過硬的影片質量,強有力的營銷推廣,合理的檔期、發行、院線排片、票價等等,都會對最終的票房產生積極作用。
5. 宣發
這個宣發上面我們已經說了,不一定有有名氣的演員,現在的宣發很重要。主創團隊也非關鍵,演員只能提高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如果電影本身爛的話票房也會很爛,所以一部電影里劇本才是重中之重,一部好的劇本才會拍攝出一部好的電影這樣才會有好的票房。
6. 上映檔期
電影上映的時段也很重要,如果某個時段有很多國外大片或者是好的電影扎堆,那麼你的票房肯定會受影響的,所以上映的時候要避開一些大熱的影片,再有就是春節檔這種時段,大家過年期間都喜歡看電影,這種時段上映的話也會有不錯的票房成績。
怎麼投資電影?
主要有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固定收益,就是借錢給製片方,然後按照一定利率收利息;另外一種是根據投資比例,參與票房分成。第一種模式跟存銀行差不多,風險比較小,利息比較低;第二種方式,直接參與票房分紅的,一旦票房很可觀,那收益也就很可觀!當然,風險和收益都是對等的。當然,這方面也可以避免,對於自己要參與的項目,可以多了解,和專業的影視投資公司合作,也可以盡量把風險降低。
如果大家對於影視投資方面有什麼見解和問題,歡迎與銀狐影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