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院是怎麼賺錢的
電影院賣票就是電影院賺的咯。
不過也分買斷和分成的方式。就是直接買下電影播放權,然後我這邊播放多少賣多少門票就與電影公司無關了。或者是有分成的,就是電影院票房收入一部分歸電影公司所有。
電影公司一般播放權賣一次,碟的銷售也會賣一次,可能海外也會賣一次。
票房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買票去看電影。而好的導演和大牌的明星就是具有一定的觀眾和影響,會讓喜歡這些導演和明星的人買票看電影,從而提高了票房。當然,賣斷模式的,票房再高也和明星導演沒關系了,因為電影公司獲得收入是固定的,導演和明星拿的工資也是開拍的時候就說好的。恩,高票房對導演和明星的聲譽會有提高作用,那下次拍戲的時候片酬自然就多了。
如果是按分成的方式,電影院票的多少取決於電影院想多賺還是少賺,這是電影院自己的商業決策了。電影公司和電影院談判也是一家一家和院線談的,各家的價格不同。恩,其實多個電影院和在一起叫院線,比如太平洋、中影經典、奧納等等,他們都擁有很多家電影院,電影公司和他們談判以後,他們自己擁有的電影院票價就是相同的。電影公司應該是沒有統一收費的。不過各家價格應該相差不大,因為電影放映是有時間性和檔期的。
Ⅱ 開電影院需要哪些步驟
1、首先要加入院線,院線會給你提供片子和設備。影片分成有兩種方式:按比例和買斷,現在一般都採取按比例,買斷的話影院和院線都有風險;
放映設備提供也有兩種方式:全資購買和多交分成,多交分成對於影院來說風險小,只需要交押金,有資金的話也可以考慮全資購買設備。影院的音響、解碼器和銀幕、座椅等輔助設施需要影院全資投入。
2、場地選擇,場所一定符合消防規定,地下一層之下不允許有娛樂場所,去消防局申請開業前檢查,檢查完之後有個合格意見書,拿著意見書去文化局申請《電影放映許可證》
3、售票系統,現在國內有兩種是廣電局允許安裝的,火烈鳥和滿天星,80%左右的影院安裝的滿天星。軟體根據選擇的服務不同價格不一樣。
數字電影製作方式:
它有三種製作方式:
一是計算機生成;
二是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拍攝;
三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完成後,再數字化到電腦硬碟里。
從這三種拍攝方式的效果看,因為膠片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還遠不是數字電影所能夠趕得上的(2009年前)。
這與成像原理不同有關,鹵化銀軟片基於自然感光成像,其顆粒的細膩程度遠遠大過CCD的人工設計光電學像素,隨著電腦技術的不斷提高,高清晰數字攝像機的解析度技術指標會逐漸接近甚至達到膠片攝影機的水平,但在色彩還原度上,高清數字攝像機仍舊無法達到膠片攝影機。
Ⅲ 開電影院怎麼盈利
先跟你講電影院怎麼盈利,最大部分的盈利毫無疑問是票房分成,一部好電影真的能救活一大批電影院,就拿戰狼2來講,我必須得贊嘆一下這部電影,讓我再一次看到了華語電影的潛力,56億的票房,在最瘋狂的8月份,不管周末還是平時,電影院場場爆滿。電影院怎麼會不賺錢?電影院一般能拿到5成左右的票房分成,另外5成製片方,電影稅之類的東西。簡單算一下吧,假如你有5個廳,每個廳180個座位吧,電影票就算每張40不過分吧?每天每個廳放7場共35場 ,票房每天就是25萬,減點一半再減掉其他那些不滿的廳大概春利潤就是10萬上下。這還是中等偏小一點的影廳,還沒算巨幕廳和imax。 除下分成,電影院的其他小吃飲料類,還有電影的附加產品,都可以是電影院的盈利方式。還有很多種,就看你這個老闆有沒有想法。
至於要加盟哪家公司,這個我就不能給你太多的建議了,得靠你自己的觀察了,如你所講,畢竟那麼多錢。不過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如果能抓住問題的核心,那麼事情就會變得很通透,你要加盟的公司第一當然要看他們的實力啊,第二看的自然就是他們的服務,既然是你朋友推薦的,我猜這家公司應該還可以。具體的還得靠你去他們網站或者論壇之類的東西細致的了解一下。最後,祝你成功。
Ⅳ 電影發行公司製作公司和電影院怎麼分紅
美國是電影大國,電影從業人員約60萬,年產電影近500部,去年和前年的全球票房收入都在84億美元以上。如果將「後電影」(通過電視播放和光碟、錄像銷售的電影)收入加在一起,去年的總收入是346億美元。 以華納兄弟公司為例,2002年該公司獨立製作發行的電影是30部,另與其他公司合作的26部。華納公司的人士介紹說,由於有些電影的產期較長,投放市場時也都有風險,一部影片能讓你賠得血本無歸,也能讓你暴利無窮。為了減少風險,一般電影公司會每年從10部電影中拿出一部大片來賭賭運氣,輸了,拆東補西能承受;贏了,就可以「十網打魚九網空,撈到一網就成功」。比如該公司2001年11月推出的《哈利·波特》第一集,投資1.3億美元,票房收入卻達到9億美飠共話ā昂蟮纈啊筆杖搿T詰諞患斗攀諧〉耐保詼集已開始拍攝,投?億美元,一年內完工,去年11月投放市場,到目前為止全球票房已達8.4億美元,現仍在世界各地播放中。 由此可見,投資大片風險大,回報率也高。為了降低風險,一些電影公司還會採取聯手操作的辦法,利益風險平攤。 在美國,由於電影是一種工業,公司的運作方式也和其他商業公司相似,通常分為生產製作和發行銷售兩大部門。公司的高層主管並不一定是電影藝人出身,但必須是經營高手。一般公司都不養製片人,即便是特別有名或非常成功的製片人也很少受雇於電影公司。因此好萊塢的獨立製片人多如牛毛。 據獨立製片人羅燕女士介紹,製片人通常是先發現或得到一個故事,然後把它開發為劇本。再拿著劇本向電影公司推銷、談判,如果電影公司相中這個劇本,製片人可以把本子一次性賣給公司,但多數製片人是希望和公司簽約,由公司投資,他負責把電影拍出來,再由公司負責發行銷售。如果成了,公司會派代表出任該片執行製片人,主要是監督製片人的資金使用、時間進度和具體運作。製片人拿到資金後,去僱傭導演、演員和攝制人員。 在好萊塢,導演、演員比製片人還要多,同樣獨立自主。他們通過經紀人等待著製片人的挑選、談判、簽約。好萊塢有許多專門跟蹤調研導演、演員的機構,根據他們的票房和觀眾喜歡程度,印成小冊子,定期提供給製片人和電影公司作參考,有的電影公司自己也有一套研究班子。製片人根據導演、明星的走紅程度和特點進行選擇。當然,最終要得到電影公司的認可。而導演、演員等也有選擇製片人和影片以及討價還價的權利。目前好萊塢的名演員最高片酬達到2000萬美元一部,還要再加至少15%以上的乾股。也就是說等電影拍完發行後,還要和製作者一起分紅。電影公司給導演、演員乾股,因利益捆綁,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電影發行之後,首先在影院放映。電影公司和影院一般是五五分成,但彼此有個不成文的行規,如果一部影片在一家影院放映一周,票房收入達不到3000美元,影院可自行決定不再放這部電影,因為這個數是保本基數。所以每部新片發行之後的第一個周末票房就像股市行情一樣重要,在新片放映後的第二個星期一早上,從電影公司老闆到演員都在急切地等待周末票房的統計消息。如果票房不達標,公司就會立即採取「後電影」措施:一是把電影改成錄像、DVD、VCD銷售、租借。二是直接通過電視台點播、放映。 美國影片在世界市場所佔份額越來越大,現在已高達60%以上。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好萊塢是世界電影明星、巨匠的聚集地,相互競爭非常激烈,產品的質量和種類自然會高出一籌。其次是高科技、特技翻譯能力強,能製作各種高難度的影片。三是「服務設施」齊全,在好萊塢,與電影業有關的各種行業一應俱全:有專門提供道具、出租機械設備的,有專門做電影片頭、字幕的,有專門配音響的,只要你需要,隨時恭候。而在人工服務方面,各類經紀人、律師、會計師很多,尤其是那些專門為電影業提供貸款的銀行更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Ⅳ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Ⅵ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可分賬票房如果一部電影的原始票房是108.3元,那麼製片方首先得要從這108.3元中繳納3.3元的特別營業稅和中影數字代理費,並同時扣除5元的電影專項基金。剩下的100元,被稱為可分賬票房。另外,中影數字代理費視票房而收。如果一部電影的票房在6億以上,那麼你那6億以下的部分繼續收取該費用,6億以上的部分則不需要收取。這個比例大概在1-3元。2.製片方到手票房到了這一步,影院院線與製片方的分賬就開始進行。目前比較普遍的分發是43%歸製片方,57%歸影院院線,這也是常年的老規矩。所以,製片方到手票房為43元,電影院到手的票房為57元。11年《金陵十三釵》的製片人張偉平硬是要將這一比例抬高到45%,鬧出了「八大院線聯合抵制」的事情,後邊電影局出面調解,最後定下來《金陵十三釵》票房5億前的部分按45-55(製片方-影院院線)的方法分賬,5億部分後按41-59(同上)分。
Ⅶ 電影票房收入中,電影院和製作方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3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Ⅷ 電影院跟影片是怎麼分成的 比如一張電影票為30元,那麼電影院拿多少 導演能拿多少,製片人和演
按照中國電影的票房分賬慣例,假如是100元的票房,
5元錢是要上繳的電影基金,上稅3.3元,剩下的91.7元,
影院拿走35—40元,院線拿約5元,製片發行商方拿剩下的約50.
導演,編劇、演員沒有分成,只有報酬,但一般都會約定分紅。分紅導演和大牌演員一般沒問題,但編劇就拿得到拿不到就兩回事了。(本人就是編劇)
Ⅸ 電影院線票房分成比例是多少
以100塊票房為例:
國家直接先扣掉5%做為電影專項基金,3.3%的稅款這部分8.3%,就剩下91塊半了。現在你知道每張電影票,你已經自動給國家交了稅,看電影順道當了納稅人。這8.5%,影院、院線、片方都見不著錢,直接被劃走了。
相關如下
剩下91塊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大概在5%左右,也就是100塊里,有個4塊多吧。像萬達、金逸這種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基本就被算做一塊收入了。
院線、影院分完之後,發行方還要收一個發行代理費(發行傭金),目前行規是發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票房可分配收入總票房─3%電影基金─5.5%稅款─院線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