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每天大概有多少部電影產生
每年大約10000部,每天近30部。
每年都不一樣,03年後美國電影受911影響 產量減少,電影製作周期大約2年,所以05、年以後才有明顯的效果。美國每年大約1000部左右。中國為300部(有一部分是有許可證但沒能在院線公映的),印度僅寶萊塢就近1000部,全國全年也可以達到1200部。韓國僅幾十部,但創造的價值卻是我國的10來倍。法國年產400多部,但大部分不太重視商業效益,所以能看到也也不多,通常是在學術交流中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例如在北京的音像資料館、法國學校等大多樹影片是通過法國使館才能弄到。香港在百部左右。台灣曾經200多現在只縮減到6、70部。日本年產5、600部,特別是在上世紀4、50年代。但隨著數字技術的成熟,日本電影有明顯向家庭小電影轉移的趨勢……。俄羅斯的電影業也曾經輝煌過,但現在……似乎只關心酒了。
我個人似乎更喜歡德國電影,但對產量的不太了解。
㈡ 上帝最想看電影的一年,1994年全世界到底產出了多少好片
1994年,一個魔性的年份。
中國電影史上至關重要的兩部電影,均有葛大爺:
1993年的《霸王別姬》,1994年的《活著》。
而1994年,星爺很忙。
連續4,5年,星爺一直占著香港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幾把交椅。
90,91,94年各三部,93年兩部,而92年更是前五部都是周星馳作品。
還是王晶市場嗅覺高,93年在自己的《超級學校霸王》中,也不忘拉來周星馳「客串」。
只是,94年的星爺,除了《國產凌凌漆》,《九品芝麻官》外,還費勁心血拍出的《大話西遊》,卻慘敗。
當時,很多等著看周星馳神話破滅的人,也免不了拿這事來做文章。
只是,沒想到過了幾年,在大陸,《大話西遊》一下子火了。
一下子,後現代解構主義等解讀,統統被灌注到了這部電影上面。
周星馳,更近一層地成為了文化品牌。
《大話西遊》和周星馳劃上了等號。
如雷貫耳的《肖申克的救贖》。
《黃飛鴻》
但水準已經和李連傑版相差甚遠。
其實,李連傑的《黃飛鴻》,我一直認為是悲劇。
故事雖然虛構,但徐克設計了時代變遷及外來文化的沖突的大格局。
在這個格局下,人物在時代的變遷中,適應和融入的過程卻是痛苦的。
這一點,在《男兒當自強》中達到了極致。
盡管《黃飛鴻》已不復昨日,但徐克卻拿出了另外一部經典:《梁祝》。
前後兩段悲喜分明的故事,加上黃沾精彩絕倫的配樂。
這個爛大街的故事,徐克拍的讓人看得高興,又哭的紙巾四處飛。
如今,包括我在內,已有很多人將這版《梁祝》看做是最好的一版。
1994年的王晶,依然是個電影商人。
他的電影計算得很精準,但巔峰期的王晶,即使是通過抄,計算等做出來的電影,仍然好看。
不然,《賭神2》怎麼會登頂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
而王家衛票房成績就沒那麼亮眼了。
《東邪西毒》和《重慶森林》則排到香港票房排行榜的34名和41名。
但,從此,影史上多了一部像公路片的武俠電影《東邪西毒》。
而這是一部金庸冠名了原著作者的電影。
除此之外,本片和金庸基本沒有太大關系。
倒是《重慶森林》,使得重慶大廈這棟裡面龍蛇混雜的建築,成為影迷們到香港朝聖的地標之一。
同時,情感豐富的毛巾,會過期的鳳梨罐頭,這些東西,都成了後來一些文藝青年的文藝必需品。
後來的王晶依舊王晶,後來王家衛依舊王家衛。
王晶還在《精裝難兄難弟》中,對王家衛喊話:
即使所有人都不懂你,我懂,我喜歡你的作品。
所以,王晶繼續跟大家說:「沒有王晶這類人拍的片子,怎麼能襯托出王家衛?」
成龍大哥,當年則是打出了《醉拳II》。
票房排第二。
片尾,盧惠光被大哥逼慘了,於是出現了那段經典腿戰。
1994年,台灣的李安,完成了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
36歲才開張的他,當年剛開張四年。
等到《卧虎藏龍》的到來,他還需要再六年。
1994年,北京的姜文,拍出了自己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至今,本片成為大陸青春片的殿堂級作品。
當年的姜文,31歲,夏雨18歲。
如今的夏雨,老過當年的姜文。
那一年,發哥39歲,星爺32歲,劉德華33歲,成龍40歲,李連傑31歲。
每個人都能跟觀眾說:還能演很久,能一直演到6,7十歲呢。
那一年,新一代的謝霆鋒,吳彥祖,陳冠希們都還沒出來。
如今,劉德華,成龍,曾志偉們已努力培養了好多年新人。
因為,接班人太少。
而如今的謝霆鋒,吳彥祖們,也已經超過或接近他們當年的年齡了。
那一年,唱片業還沒有沒落。
沒有紅的任賢齊,遇到《心太軟》還有三年。
陳可辛還沒拍出《甜蜜蜜》。
杜琪峰還沒拍出《槍火》。
劉偉強還沒拍出《古惑仔》。
香港電影看起來也不需要《無間道》來救市。
馮小剛也還沒有用《甲方乙方》拉開賀歲檔的帷幕。
距離張藝謀用《英雄》劃出中國大片時代也還有將近10年時間。
陳凱歌的《無極》還要等11年。
但,突然間,一個屬於包括香港電影在內的中國電影時代,說過去,就過去了。
㈢ 全世界每天出多少部新電影
綜觀2006年中國電影業,人們會發現,如今中國平均每天都有一部新電影誕生,每天新建成一家放映廳,不到5天便落成一座影院。民族電影產業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放眼全世界都居於蒸蒸日上的突出地位。
應該更多吧。全球那麼多大的國家。
當然,小日 本除外,一天估計也出個千八百部的。畢竟小日 本的女人都是*貨。
還不算自拍,(不是那種沒技術含量的。這里指胡戈類的)。一天少說也有500部以上吧
㈣ 每年全世界能出多少部電影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應該說電影的量是不斷增加的,所以無法計算究竟有多少部,而且也沒必要全都看,因為有的電影爛到極致。用多少時間就不知道了,反正是看不完的。看電影是一種享受,不是目的,沒有必要因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去看很多的電影,電影的價值是讓你體悟生命,感受百般生活滋味。 .
㈤ 全世界的電影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
我個人覺得雖然用歷史的角度來看,並不算悠久,但是如果要問共計涌現出了多少部電影也是難以統計的。
1895年,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誕生於法國,到2000年左右,大概產出了13000部至16000部電影。
每月應有200多部2008年電影技術再次更新每周電影應有80多部至今應該突破10億了,如果用10億為標准每部電影片場為100分鍾計算,就算你活100歲也看不完而且現在每周都還在更新。
㈥ 一年全世界可以拍多少電影
每年都在增長.........
大約以5%的速度遞增.....
2010一共拍攝了12754部電影.....
㈦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部電影
大約300萬部。IMDB是互聯網上最大的電影資料庫,收錄了260-280萬部電影。考慮到有些早期電影沒有被收錄,所以估計300萬部。
㈧ 每年全球上映的電影有多少
一部電影一般在1.5小時和2.5小時之間,算1.5小時,世界上大概有統計的是200多萬部電影,你從出生開始看也看不完,其實看電影只要選精彩的就行了,很多都是爛片。
㈨ 從電影出現到現在,一共有多少部電影誕生
因此,把以上結果正負10萬部,也就是說,我認為現在全世界的電影總量為10~30萬部之間,保守點估計,應該是10~20萬部。假設一個人從0歲到100歲每天都看一部電影,也只能看3.65萬部,也無法把世界上所有的電影都看完! 而且現在每年的電影產量達到4000部左右,就是每天看10部都看不完!
㈩ 全世界一年拍多少部電影
2000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