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00個人去看一場電影票房是多少
100個人去看一場電影票房是 至少有100 票房
因為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㈡ 一般電影能獲得多少票房
電影院一般拿票房全部的50-60%。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即電影院)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㈢ 電影四千萬的票房是多少
電影4千萬的票房是40000000元錢
㈣ 票房一般多少正常
1億元投資的電影,要3億才能回本!但是,一般來說,5億以上算是不錯的票房。
10億票房就可以排到全中國歷史票房前40名(包括美國大片);如果20億,可以上中國歷史票房前10名。一般的中國大片,也就是2億左右的投資,例如戰狼2。
㈤ 電影票房破多少億才算厲害
當下來說,十幾億票房只能說平常,20多億說不錯,30多億就是高票房,40億之上就是爆片。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發展歷程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截至2021年10月10日15時13分34秒,中國內地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達9.88億,總場次9854.41萬場。
㈥ 2020電影總票房是多少
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突破200億元。
根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10時,中國電影市場2020年度票房突破200億元。其中,票房成績排名前十的影片均為國產影片,總票房超過120億元,佔全年總票房的六成。在經過多年的成長和博弈之後,國產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絕對主力。
(6)一般電影票房有多少擴展閱讀: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風景獨好』,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疫情防控、支持電影復甦的宏觀調控政策成效顯著,也證明人民群眾對院線電影的熱情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日益增強,更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勢不可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楊洪濤分析道。他同時補充說,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危」,但也從某種程度上提供了「機」。疫情之前,中國電影業正處於擠掉泡沫、熱錢退去後結構調整、產業重組的過渡期。而疫情期間,電影工作者利用生產「空窗期」潛心創作,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賽道,加速了這個過渡過程。
㈦ 電影票房7億算多嗎
衡量一部電影成績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票房。
畢竟電影雖然是一種藝術載體,但更多時候也是可以歸類成娛樂商品。
資方投錢進去,肯定是為了賺錢的。
由於現在國內的電影市場發展迅速,似乎有很多影片,動不動就幾十億的票房,這讓不少人都認為現在的票房「不值錢」了。
同時,由於全球第一市場北美地區的發展速度已經大幅度落後於內地,因此基本可確定不久後世界第一電影市場的寶座就輪到咱們坐了。
這次就來跟大家說一下,看看在全球前二的市場裡面,要多少票房才算是高?
北美地區
北美地區作為目前世界第一市場,其體量也是有一直在增長的。
然而,受限於人口原因(大概3~4億左右)其增長的速度並不算非常快。
咱們先來看看,北美地區票房最高的20部電影。
從榜單上可以看到幾個很有意思的點。
第一,票房達到7億美元以上的電影,全都是現象級的影片。
意思就是說,有其他戲外元素加成。
9億以上的只有一部《星戰7》。
星球大戰這個IP在北美是絕對的超國民IP,沒有任何系列能與之相比,加上2015的時候還打著情懷的旗號,因此屬於超現象級的電影。
這種情況屬於可遇不可求甚至是不可復刻的。
8~9億區間的也只有一部《復聯4》。
《復聯4》大家都很熟悉了,漫威打造了11年,前面足足21部電影鋪墊。
加上品牌的強大影響力,才能一次爆發拿到這個成績。
情況跟《星戰7》基本相同,可遇不可求。
7~8億區間是《阿凡達》跟《黑豹》。
《阿凡達》當初屬於劃時代的影片,引領了IMAX3D的潮流,而且其中的特效使用了非常多的創新技術。
堪稱電影界里程碑的作品。
《黑豹》大家都知道了,在全黑人陣容的政治正確+漫威品牌的影響力之下,才拿到了這個成績。
這兩部電影的情況,也不是普通影片能有的。
可見,7億以上的這4部電影,有很多額外因素影響著票房。
倘若這些影片,僅僅是單片上映,比如《星戰7》沒情懷,《復聯4》之前沒鋪墊,《阿凡達》沒技術創新,《黑豹》沒有政治正確。
那它們是肯定拿不到這個成績的。
第二,第5名到第15名,是5~7億這個區間。
這個區間所包含的類型就比較多,但整整11部電影里,除了《泰坦尼克號》以外,其他的要麼是系列續集,要麼是一個IP的成員。
換言之,這個區間基本可以說是續集跟IP的天下。
第三,16-20名5部電影,票房最低是4.6億左右。
這么一來,北美地區的票房分級就很清楚了。
首先,必須是帶有特殊加成的電影,才能突破7億以上的票房。
普通電影,就算質量再優秀,也是達不到這個成績的。
5~7億的成績,基本必須是IP電影或續集影片才能達到。
正常的非系列非IP電影,極限是6.6億的《泰坦尼克號》,但要達到這個數字實在太難了。
所以還是不能將大船作為標准線。
整體來說,北美地區的票房。
7億以上屬於傳說級。
5~7億屬於史詩級。
4.6~5億左右,屬於超爆級。
接著再來看看另一組數據。
可見,20名以後,4~5億區間的電影還占據了20個名額。
3~4億區間也有40部電影。
3億以下的影片數量就很多了。
因此,得出結論。
北美地區的電影,排除那些低成本小製作,以及只在本土上映的小電影以外。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成績都是1~2億徘徊,2~3億算是優秀,3~4億已經算是大爆,再往上就奔著前20~40名去了。
內地市場
接著咱們再來看看內地市場。
前20名的榜單如下。
從數據上看,50億以上以及40億區間的各有3部,30億區間的是6部,剩下的全是20億區間的,最低的《捉妖記2》也是22億的票房。
僅僅看數字的話,北美的電影票房能破個4億就已經非常非常了不起了,但咱們國內的最低要求卻是20多億。
當然,這其中也需要考慮到匯率因素。
忽略通貨膨脹的話,把北美票房的單位換算成人民幣,那兩個市場的前20名最低及格數字分別是:
北美30億,內地22億。
看起來仍然有差距是不?那是當然的,不然為什麼說目前北美還是全球第一體量的市場呢?
但也需要知道,北美這個體量第一,很大程度是依靠美元霸權的地位才得來的。
雖說美元這個地位,目前還是很難撼動,但未來的事兒誰都說不準。
其次,以現在國內市場的發展速度來看,要追上8億左右的差距,真的不難。
畢竟要知道,2019年的時候,票房20億左右就可以達到影史前十。
僅僅2年時間,同樣的數字,卻只能排在第20甚至更靠後的位置。
按這個速度來看,國內市場超越北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相信咱們也很快能看到了。
整體來說,如果是一些大製作或熱度很高的電影。
在北美地區,票房能破4億,就算得上非常優秀。
在內地的話,20億本來還可以,但考慮到市場發展速度太快的因素,只能說是勉勉強強。
等到內地影史票房前20的及格線,從22億提到30億的時候,基本就可以相信,「世界第一電影市場」要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