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錄取通知書能不能買學生電影票
一般是不能的,你要那學生證才行呀,准考證一般你去買個電子產品,旅遊,人家愛都會給你優惠,電影票一共就那摩些錢,人怎麽給你優惠,如果真想看,還是掏錢買吧,等以後有了學生證會好點
『貳』 電影《錄取通知書》觀後感(1000字左右)
首先我想說的是這是部題材很好的美國電影,主要寫的是一群以巴比特為首的高中畢業生,他們有著相同的經歷就是:被無數大學拒之門外。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他們自己辦起了一所叫「南方哈門工業大學」的學校。這聽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也許這樣的事現實中根本就不會有。
太多劇情在這不作介紹,有興趣的可是自己到網上看一下。這部勵志電影拍的很成功,迎合了現在年青人的思想,特別適合學生朋友觀看,我相信你們會喜歡的。
不知不覺已經說了這么多廢話,下面我們直奔主題,也就是我的個人觀後感。
在看到影片快接近的尾聲的時候,巴比特所創建的學校被封了,看到這一幕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遺憾,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它會給我們一個好結局,結果是他們贏了,學校允許被試用了。看完應該很開心才對,可是我沒有一點開心的感覺。因為我知道現實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我說的是在中國),那麼不止是學校被封,巴比特也會愛到法律的制裁。
現如今這個社會,分兩種學校,一種是公辦的一種是民辦的。我們先來說說公辦的,公辦學校有幾個是不認分數的,無疑進入學校的通行證就是分,你達不到一定的分數那就不行,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現像,特別是靠關系的那種(也許這是種讓人很鄙視的形為,但是現在我們不作議論)。所以是否能進入高校對那些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根本就是個難題,對於差生,他們簡直就看不到曙光。於是這時候就出現了許多民辦學校,當然這些學校不會像公辦的一樣只認分,他們認的是錢。你有錢了,你就可以繼續上學,但這些基本都是去浪費時間浪費青春的人。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有多少人進入高校後是好好學的,我可以肯定的說很少很少。
現是7月初,也就是高考成績出來之後了,也許有很多人沒考上理想的學校,他們有的會消沉,因為上大學是他們十二年來的夢。一紙通知書,雖不足以證明什麼,但是每個人都想要(個別除外)。但是很可惜,理想的學校他們去不了。於是有人又在徘徊,是復讀還是上個差點的學校,是踏上打工之路還是繼續混個三年,我想這是每個不理想考生都會思考的問題吧。
我想說的是拿到了通知書又能怎麼樣,拿不到又能怎麼樣,學校都是一樣,都是一磚一瓦起出來的,沒有哪個學校是金子打造出來的吧。關鍵不在學校還是在人,如果你不認真學,如果你不想學,就算現在送你去哈佛,你也照樣成不了大器。為什麼現如那麼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是社會錯了么?答案只有每個人自己知道。
不要因為沒考上理想的學校而傷心難過了,在哪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成功註定跑不了。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跟大學說個人,他的名字叫楊成興。也許大家並不了解這個人,他就是拒絕高考選擇高職,不要文憑要學識的「科技怪才」(有興趣的可以到網上搜一搜)。
我說了這么多,可能又有人對我有陳見了,但是我說的是實話。《錄取通知》看了不僅是諷刺的當今社會的教育,它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堅持自己的夢!
『叄』 提前批錄取通知書怎麼查
提前批錄取通知書查看方法如下:
1、打開微信,點擊發現頁面的搜一搜。
2、在搜索框輸入高考錄取通知書查詢,然後點擊公眾號。
3、進入公共號頁面後,點擊錄取通知書查詢
4、輸入准考證號即可查詢。
『肆』 請問用高考准考證或者大學錄取通知書買電影票打折嗎。。
不能吧,只能去到學校後蓋個章買火車票打打折,一般電影院不會這樣做
『伍』 請問高考准考證可以當學生證享受半價電影票優惠嗎
在QQ的「吃喝玩樂」里,電影購票更優惠,多數低於半價,不知道你那邊售票多少我這邊26元一票
『陸』 如何知道錄取通知書是可信的
有六種方法可以查詢錄取通知書是可信的,分別是:查錄取真假、查學校真假、看錄取日程、看郵件、看校長簽名、查學籍真假。知道錄取通知書是真的有查錄取真假、查學校真假、看錄取日程、看郵件、看校長簽名、查學籍真假等六個途徑。
第6招:查學籍真假
學信網(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學校學生學籍學歷電子注冊信息查詢的唯一網站。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相關機構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審核考生錄取數據,將審核通過的數據報送教育部匯總復核後作為高等學校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和學籍電子注冊的依據。高等學校對報到新生進行錄取、入學資格復查,對復查合格的學生予以學籍注冊,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對放棄入學資格、保留入學資格、取消入學資格的學生予以標注。注意: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可在學信網實名注冊學信檔案(https://www.chsi.com.cn/),錄取通知書如果是真的,考生可查詢到自己在該校的學籍注冊信息。
錄取通知書的作用
大學錄取通知書是你進去大學報道的憑證之一,一定要保管好哦!錄取通知書中和附帶的說明裡一般會告知報道時間、地點、所需物品、相關證明的具體說明。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需要仔細查閱清楚,以免報到當天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有一些學校會在錄取通知書中放入校園卡或相關憑證等等,方便學生入校後辦理各類手續。
憑借大學錄取通知書,學生還可在一些地方獲得相應的優惠和福利。比如很多商家會針對新生入學舉辦優惠活動,如手機店、書店、文具店、餐廳等,學生可以憑借錄取通知書享受折扣價格;還有不少景區會對新生購票優惠其至免費,對於新生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
對幹家庭貧困的同學,學校規定可以由請生源地貸款。我們都知道大學一年的學費至少也要五六千,有的學費高達幾萬。對於一些家庭貧困的同學來說,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些同學可以憑借錄取通知書去申請生源地貸款,利息很低,而且有些地方對於大學生上學是有一定的獎勵和優惠政策的。如果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提前了解當地有沒有相關政策。如果有的話可以憑借錄取通知書領取相關獎勵。
『柒』 濟南高中畢業證可以免費看電影嗎
學生證是有年齡限定的。23歲以內。畢業證應該不行吧,這么想看,等周二咯。周二全天半價
『捌』 求電影《錄取通知書》觀後感
片子的原文名字更有意思:Accepted。被接受。是了,整部電影最核心的那幾個年輕人,和我們年齡相差無幾的年輕人,總是被拒絕的一群人。主角巴比特,申請了8個大學,全都被拒絕,連州立大學也不例外。偏偏爹媽的眼光又高到死,非得逼兒子上個大學不可。那妹妹也挺要命,初中就開始為高考准備了。所以誰說美國的高考不可怕,真該把他丟過去試試看。
不過,巴比特這為仁兄可不像我們國內的高三生,沒有大學上了就跑去跳樓跳河;這哥們發揚一直以來的特長:造假,就真弄出了個S.H.I.T(南哈蒙理工學院)出來蒙家長。沒有大學錄取咱不要緊,咱自己弄個大學出來錄取自己就可以了。
電影的邏輯硬傷不少,但是我不想詳細談;象徵意義也很多,但我懶得說。我只說說自己提出來的三個關鍵詞:教育、大學、我。
我很贊同巴比特對理想的闡述。教育不是用嚴苛刻板的方式剝奪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的激情,而是根據每個人的天分,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向和內容。在這種時候,我們不得不遺憾地發現,原來美國的孩子也要會面臨和我們一樣的問題——好吧,據說是因為美國佬特別眼饞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果,特別是在知識掌握方面的成就,所以專門來跟我們學習過。
好吧,但那畢竟是美國。條條大路通羅馬。這種時候還是會很羨慕人家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小學的時候告訴我們,我們接受教育是為了成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初中告訴我們是為了成為有用之才;高中告訴我們是為了幸福地活著……MD,越聽越clamp了……
教育,是要讓我們成長的。人不會停止發展,不會停止成長,所以,也不會停止接受教育。但教育並不是一定要規規矩矩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一邊打瞌睡,一邊記錄某些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的奇怪名詞。是讓自己的靈魂成長、起飛、出航,而不是困死在某個扼殺人性的角落裡痛苦掙扎……
所以我們要終身學習。但不幸的是,現在的學校教育越來越喜歡扼殺人的求知慾了。以至於我們寢室的人,凡找到工作的,現在都將學習視為「總算擺脫的包袱」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學習不是苦差事,我現在特別想去反駁我的初中班主任。因為當我越發地浸淫在知識的海洋中,我越發覺得快樂。知道原本不知道的東西,發現原先沒發現的事物,這是何等有趣的事情呀。為什麼非要苦著臉去讀、記、背、寫呢?
關於大學我已經說過很多話了,我不想再多說什麼。最早的大學就只是一幫年輕人和一些長者,來自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經歷,匯聚一堂,互相學習。把不同來頭不同背景的人放到一起,甚至不需要老師他們也可以互相學習。
我至今還是嚮往民國時期的大學。自由思辨、兼容並包、三教九流……有真正重視教育的環境,有努力保障學生和老師生活水平的社會,所以即使是戰爭頻發,照樣大師輩出;即使條件再艱苦,照樣可以做到和國際接軌……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有大師之謂也。」現在很多大學都是倒過來玩的。所以大學都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也很悲哀。
最後來說說「我」。電影裡面那個有注意力渙散症的人興奮地對巴比特說,他接到通知書後,平生第一次聽見爸媽說我們以你為驕傲。巴比特在影片高潮中與古板校長對峙,說:知道什麼?你是罪犯。因為你剝奪了這些孩子的創造性和激情,這是真的犯罪!
殺一個人的肉體,不過毀滅了他的形體而已;但是殺一個人的靈魂,盡管他還能行屍走肉,但比死了還要可悲。
系統是為你設計的?它教你順從你們的心
做個順民?
你們呢?
你們一直想做學校行政員?
亞歷山大博士你有什麼夢想?
也許沒有 也許想做詩人
或者魔術師,藝術家
或者只想周遊世界"
我說,我要做一個作家,要作個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家。所以對我而言,一切外部的環境變遷,都無所謂,我只要沿著自己的夢想前行就可以了。我永遠不會成為順民,永遠要抗爭自己的生產空間。我知道這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只有我才能做到,所以我絕對不會成為社會大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
教會的青年聚會歷來有個環節就是歡迎第一次來到教會的慕道友,我們都要唱歌歡迎。一直唱的都是《你是唯一》。歌詞很好:世界有你會更美好,沒有人能像你,在神的眼中你是寶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你總是如此如此特別,在上帝的眼中,沒有人能取代你。
據說每次都有會眾一邊唱一邊哭,因為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是如此特別如此重要,不是「地球離了你照樣轉」。
前些日子帶領青年聚會的弟兄說想要換個歌——因為這首歌已經唱了兩年多了,結果遭到一致反對,只好不了了之。大家依然每次都會高唱「你是如此如此特別」……
本來就是。
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很羨慕我,認為我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該走什麼路,我總是說「你也可以」。然後他們就會笑起來,心想這個人還不錯,滿謙虛的。
其實我說的是實話。
有夢想,敢於為此付出代價努力追求,是很好的。當然,和現實必要的妥協也是應當有的。在這個電影里,這幫年輕人不還得要求政府給他們辦學的權利么?不過,政府也還算通情達理,給了一年的試用期。
於是,皆大歡喜。
我們呢?生活在電影外的世界。我們不能自己建立一個自己喜歡的大學,但,我們可以把大學生活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去過好每一天。
所以看到片尾的時候,我笑了。
我知道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我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孤獨。所以,我可以繼續高呼:
即使現實是理想和幻想的墳墓,我依然要苟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