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論藝術水準,《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怎麼樣
電影《你好,李煥英》於歷史場景的真實再現、寓教於實的深度表達、夢幻穿越的細致描摹、素樸人性的著力刻畫、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鮮明形象的突出塑造之中,以及社會歷史變化與人物命運變遷的想像,尤其人之根本屬性的認識,對觀眾心靈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創作手法、美學意蘊、藝術魅力三方面深入討論其主要藝術蘊含,可以為其示範性創作進行學術正名,更好地推動中國電影藝術進步發展。
結語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一開始以為這是一個熟悉的穿越劇,最後一反轉,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次穿越,而穿越的背後正應了母女情的主題。導演賈玲用這樣一部電影去追憶母親年輕時的樣子。穿越回八十年代,記敘了工廠,女排比賽,黑白電視等等,這很能引發幾代人的共鳴,所以《你好,李煥英》票房相當牛。
② 你好李煥英評價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感人的電影。
《你好,李煥英》主演深刻形象的演好了每個角色,沒穿越前,是一個愛拉褲兜、學習一直不是名列前茅的人,一直給母親丟臉的孩子,而且是一個錄取通知書都是要偽造的學生。當她穿越後,讓廠里「第一個」買電視的人成功的成為了李煥英,而不是王琴。
賈玲當場發揮演技,通過裝失明和偽造弟弟聽不見以及和李煥英的配合,成功拿了下電視。為了改變母親與自己的命運,在得知排球比賽是為了廠長兒子做的「比武招親」,依然的支持母親去參加,最終不辱使命,引起了廠長兒子的注意,達到賈玲的心願。
而後賈玲也在一旁出謀劃策,策劃看電影和劃船來增進李煥英和沈光林(廠長兒子)的感情,結果廠長兒子深陷其中,還為了李煥英准備了超前時髦的二人轉。可是最後李煥英早就和心上人賈文田結婚了。故事的曲折委婉,賈玲只是想讓李煥英為自己高興一次,來彌補對母親的慚愧和痛苦。
直到後來,在李煥英幫賈曉玲縫補破褲子的時候,這時的她才意識到,穿越過來的不止是自己,還有自己的母親,因為年輕的李煥英根本不會縫補衣物,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很合理。
原本以為另一個時空可以逗自己的母親開心快樂,最終帶著另一個時空的母親一直的想著自己的孩子,並滿足孩子的所有想法,極力的完成好,讓孩子開心快樂。
同時導演在選擇演員是很棒的,張小斐演技磨煉很好,又有舞台功底,而且面相和角色很溫和,又有大眾眼中那種符合母親的溫柔,慈愛的感覺,加分真的不少。
陳赫的演技也不像以前那麼的嘻嘻哈哈,過多的表情,沒做他的標志性動作,更沒有以前那種小聲了,再也沒出現過自帶的梗在身上,台詞也加多了更有深沉感,發揮出了本身的條件,演好了角色,居然還有單純。
電影很多細節都特別戳人,最讓人感動的是電影中的劇情是否能夠聯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實媽媽也會像電影里一樣,她也會慢慢老去,再也不是你記憶終歸的那張臉。
青春時,媽媽也有五彩斑斕的時光,也有宛然心動的時刻,你也可以聽一聽她的心聲,這樣,你才會知道她是多麼深愛你的,並不因為你有多麼優秀,你有多大前程,僅僅是因為,你是她的孩子,她還是依舊的愛著你。
③ 電影你好李煥英看過的人的反響如何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賈玲對自己母親的紀念,而且我們也會發現這部電影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親情之間的溫暖以及兒女對於父母之間的愧疚感是比較強的,我們能夠看到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親人,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而且這部電影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反響也是比較好的。
當我們看一部電影的時候,之所以能夠跟電影當中的一些情節產生共鳴,其實就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日常的小瞬間,這些瞬間體現了親情的溫暖與珍貴。我們每個人在好好生活的同時,也需要及時的孝順父母。
④ 你好,李煥英:你怎麼評價賈玲的這部電影作品呢
我覺得賈玲的這部電影作品非常的好看,然後非常的有寓意,在這部電影作品當中他不僅講述了他媽媽對他的愛,同時也講述了他想為他媽媽做的事情。我覺得這部電影作品和我們現實生活中很接近。這部電影講述了賈玲的母親去世了,然後賈玲穿越到他媽媽的時代,賈玲想做一些力所能及幫助她媽媽開心的事情,也想改變他媽媽將來的命運。最後的結局是他知道原來他的媽媽也穿越到了這個時代。回到現實生活中的他,她的媽媽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完成了她對她媽媽的承諾。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被賈玲拍演的非常好。
⑤ 怎樣評價電影:你好,李煥英
這部電影就是賈玲為了紀念他的母親李煥英創作的,也許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了這部電影上。
賈玲說:
母親對於賈玲來說是一個遺憾,很多次午夜夢回她都泣不成聲,想起母親的模樣,子欲養而親不待,恐怕是賈玲也是我們這一生中難以越過的一道坎。
看完電影之後,我又把賈玲和陳赫演的小品《你好,李煥英》找出來看了一遍。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原來,這句話這么真實,這么扎心。
01
不管是電影還是小品,賈玲都用他擅長的喜劇氣氛來逗的觀眾們前仰後合,但是越往後你越會發現前面有多麼好笑,後面有多麼悲劇。
但越往後看,你就會發現:前面有多好笑,後面就有多好哭。
在小品的最後,當李煥英的一生宛如走馬燈一樣展現在賈玲眼前時,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偌大的舞台上,只有賈玲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哭的撕心裂肺。
賈玲在舞台上跟她媽媽說:
母親的離世,成了賈玲人生中最難過的事。
據說,那天節目播出後,賈玲給她父親打了個電話,問小品演的怎麼樣。
父親故作輕松地說:演我的那個演員太胖了。
實際上,當晚父親就崩不住,抱著妻子的遺像哭了好久。
我們總以為父母都是超人,他們可以承擔起我們所承擔不了的東西,長大以後才發現父母早已不再年輕他們的雙手變得顫顫巍巍,走路也搖搖晃晃。
歲月早已在父母的身上留下了痕跡,而我們卻從未做好與父母分別的准備。
02
岳雲鵬2013年在德國演出的當晚,他的父親突然離世,當時她由於不能回來,所以她表示對不起自己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的父親。
返場謝幕後,愧疚、遺憾和悔恨一起湧上他的心頭,他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
6月17日凌晨,岳雲鵬發長微博回憶與父親的點點滴滴,並以歌曲的形式給爸爸送上父親節祝福。
歌曲記錄了四段有關父親的真實故事: 父親因為貧窮無法為孩子買來方便麵而流下辛酸的淚;離家後拮據的父親囑咐兒子該花的錢要花;父親抽著城裡的煙說外面比家裡艱難,只希望兒子平平安安,最後是兒子終於有了出息父親卻遺憾離去。
岳雲鵬把這首歌曲命名為 《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
音樂人許飛發微博表示看了岳雲鵬的文字和童年以後整夜沒睡,岳雲鵬回復道:「時間把我們愛的人藏了起來,讓我們一輩子一輩子的找。」李健也同網友一樣被深深感動,在岳雲鵬第一次給他看歌詞的時候,沒有看完就把手機還給了岳雲鵬說自己看不下去,就在父親節的今天,李健轉發了岳雲鵬的微博稱「感人至深!」
詩人董玉方將他的故事改寫成歌詞,音樂人許飛譜曲,合力創作出了那首感人至深的《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
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葯,可是對失去至親的人來說恰恰相反。
時間越長,他們心裡的遺憾就愈加濃烈。
在《念念桃花源》節目里,岳雲鵬又提到了他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又提到他的那首紀念父親的歌,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
他說父親最希望的就是它能夠看到他上充滿那個夢想,對於當時的岳雲鵬很遙遠,但是父親去世三個月後,他就參與了充滿的錄制,那一刻他心裡五味雜陳,要是爸爸能夠看到這些該多好啊。
只可惜,我們終究沒有直達天堂的電梯,那些揮手作別的人,再也無法相見。
03
《百年孤獨》里
有說過一句話,
只有在父母真實的離開我們,我們或許才能真正地直面死亡。可我們卻總在父母還健在的時候,把自己最堅硬帶刺的一面留給了他們,而對待外人反而像小動物把最柔軟的肚子露出來一樣,耐心柔軟。
即使所有人都要我們直面成年世界裡的現實和殘酷,但父母依舊是我們可以依靠的港灣。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跟父母越來越疏於表達感情,等到失去之後才明白,留下的只能是無盡的遺憾。
歌手李健在節目上談到自己和父親的關系時,他說兩個人就是一般的父子關系。
「我們就是問問身體好不好,最近好不好,不會更深層次問你最近有什麼苦惱。」
後來,父親患了腸癌,已經無法行走,上廁所都得李健背著去。
有一次上完廁所回來,爸爸在他背上輕輕說了一句:「原諒爸爸!」
那一刻,李健淚如雨下,原來父親一直為自己成為負擔,而深感抱歉。
那個叫父親的男人,也曾是個大男孩,他的青春歲月一樣閃閃發亮。
可不善言辭的李健,卻說不出什麼來寬慰父親的難過。
直到現在,父親的那四個字,依然是李健心裡最難以釋懷的痛。
世界在發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和父母之間的代溝也越來越大。
第一次聽到它是在《歌手》中,
那天,李健抱著一把吉他,
穿著素色的毛衣靜靜地坐在台上,
如同訴說故事般將它娓娓道來……
這是一首唱給父親的歌,
沒有華麗辭藻,沒有過分渲染,
卻讓無數人潸然淚下。
我們總是借口工作很忙,卻有時間跟朋友出去吃飯唱歌通宵;
我們總說沒時間給家裡打電話,卻可以跟朋友煲好幾個小時的電話粥;
我們總說節假日要加班沒空回家,卻可以提著行李去看世界的千變萬化。
慢慢地,我們將父母一點點的從我們的世界剝離。
而父母也越發擔心,自己會成為子女的負擔。
生了病不敢告訴孩子,怕他們擔心。
打電話時也不再絮絮叨叨,生怕說多了耽誤孩子時間。
其實我們也不是不能感受到父母的變化,但總是抱有一絲僥幸心理。
直到他們累彎了腰,無法再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才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多給予一些,多付出一點兒。
04
在《忘不了餐廳》里,黃渤第一次談到了他的父親。他的父親是阿爾茨海默症中後期開始黃渤只是覺得父親大了,記憶力不行了,但是直到有一天父親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老戰友!
「 我是您兒子。」
可沒想到父親的一句話讓他如墜冰窟:
「 我從來沒有過兒子。」
這句話瞬間擊垮了黃渤。
黃渤與父親的關系並不好,這份不甚親密的父子關系,自從黃渤小時候就開始了,黃渤一直都有一個歌手夢,但是他的父親對此是不支持的,他的父親一輩子都在機關單位工作,在傳統的認知環境里,歌手更大程度上等同於一個異類,在父親的眼中那根本不算是一份正經工作。
就這樣,黃渤開始了與父親的爭吵大戰。因為那個時候的黃渤身上沒有足夠的錢,所以他會偷拿家中的錢,去維持自己的唱歌夢想,但是事情敗露之後往往會遭到父親的一頓毒打,直到現在,黃渤自己都說每當看到皮帶都會聯想到父親打自己的畫面,這是他記得一輩子的事情。
黃渤與父親的仇恨在這樣的毒打之中越來越深厚,黃渤的歌唱夢想一直都沒有取得成功,但是他沒有放棄,他隻身一人來到北京闖盪,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拿家裡的一分錢,立志要依靠自己闖出個樣子來。這一次,輪到他的父親晃了神,他開始讓黃渤的母親頻繁與他聯系,但自己依然保持沉默。
來到北京的黃渤一切仍然不順利,他的唱歌之路一直不被認可,於是黃渤開始轉換思路,走向了演員,從最開始的不知名龍套演員到如今的實力派演員,黃渤所經歷的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這個過程中,他與父親的關系一直都沒有得到緩和,僅靠母親作為二者之間的聯系。
當黃渤日漸覺得自己混出了一個樣子的時候,他開始將回家提上了日程,但是當他回到家中的時候,卻發現父親與自己所想像的不同,對於黃渤他有一種疏離感與客氣,甚至當他問起自己是誰的時候,父親回答了一句是戰友,並直言自己沒有過兒子,父親忘記了他。
這對於黃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總以為當自己功成名就之後,有足夠的時間照顧父母,但是時間從來不等人,即便是他盡量將自己的時間留給父親,也不足以彌補他內心的遺憾,這對於黃渤來說無疑是痛苦的,事到如今,每當黃渤提起這件事情,都會留下淚水。
對於黃渤來說,可能最讓他接受不了的事情,無疑還是父親忘記了自己,當父親的病走到中後期的時候,他記得所有人,卻一直說自己沒有過兒子,這是黃渤覺得自己對父親的虧欠,是他日後做多少努力都無法彌補的,也是他一直以來無法言說的痛苦。
談起小時候被打的經歷,黃渤幾度哽咽:「其實你回頭想,他現在要能打你一頓,你得有多高興。」
從小到大,父母一直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那個能一把把我們舉過頭頂的父親,還有燒菜很好吃不停操持家的母親,他們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著我們。
我們總想著等到功成名就再去報答父母,殊不知,在我們拚命向前的時候,父母早已被我們甩在身後。
05
由於疫情我們沒有回家過年,在和父母視頻的時候,我們展示了我們的餐桌上的小菜。父親回答我們說:
「你們都沒回家,我和你媽也吃不了太多。」
那一刻我突然有了立刻回家的沖動。
對於父母來說,兒女常回家看看,就是他們最大的想念,我們都希望父母能夠身體健康,吃什麼都香,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可是我們卻漸漸的覺得父母也不再年輕,我們漸漸的長大了,越來越沒有共同的話題,慢慢的也覺得他們和時代脫節了。
但我想說:
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父母真的老去作為子女的我們,不要再練習表達自己的愛,常常回家看看,常常給家人打電話,這就是我們在有限的日子裡能夠給我們父母的最好的關懷!
⑥ 《你好,李煥英》太好哭,這部電影怎麼樣
《你好,李煥英》是賈玲導演的首部大熒幕作品,中心思想主要是圍繞賈玲穿越到上世紀80年代,遇見年輕時的母親李煥英,幫助李煥英改變人生軌跡希望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的故事。這部影片我也是帶著媽媽在大年初四到影院觀看的,總體評價還是不錯的,喜劇元素中擊中人們心中偉大母親無私呵護兒女的情懷,催人淚下。下面說一說這部電影:
這個電影是根據賈玲和她的母親真實事件改編,她的母親也真是在一場車禍中去世的。那時賈玲還沒有成名,沒有什麼錢。母親沒有活到賈玲強大起來可以回報母親,過上幸福生活,這是賈玲心中的痛。她把這個電影拍出來就是為了紀念母親的。喜劇中摻雜著偉大的母愛,卻又帶有一絲傷痛。
⑦ 《你好,李煥英》口碑如何為何受到大眾喜愛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的口碑很好。之所以能得到大眾喜愛,一方面得益於賈玲和張小斐都是喜劇演員,在春晚等國民度高的節目上出現很多次被觀眾所熟悉,所以她們兩個人的路人緣都不錯。
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一個點是,觀影人群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受。網上許多人都說,自己看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自己媽媽卻在旁邊沒有一點反應,甚至還說也就這樣。其實也不難理解,媽媽那輩是用媽媽視角來看的,她們覺得李煥英在故事裡的舉動,是一個母親本就應該做的,並不覺得有什麼感動。而年輕人則是將自己代入了賈玲的視角,看到了媽媽的無私奉獻,尤其這代年輕人自我意識覺醒,她們覺得李煥英為女兒如此犧牲,實在是令人感動。
大眾們喜愛《你好,李煥英》,一是受故事觸動,二是觀影共情。我想,一部口碑好的電影,就應該做到如《你好,李煥英》這樣。
⑧ 《你好,李煥英》獲百花獎優秀影片,如何評價這部溫情喜劇
《你好,李煥英》獲百花獎優秀影片,這部電影把父母和子女都想竭盡全力把愛給對方刻畫的淋漓盡致,每一次場景的切換,都能戳中觀眾的軟肋,這才是人世間最溫情,最珍貴,最美好的東西。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影片《你好,李煥英》結局的時候說:“下輩子,我們還做母女,只不過下輩子,讓我來當媽。”可是我們註定是沒有下輩子的,我們欠媽媽的恩情是一輩子都無法還清的。導演賈玲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把媽媽和女兒帶到同樣的環境當中,讓女兒也竭盡全力地讓媽媽高興,這是作為兒女對父母深深愧疚之情的表達。因為現實當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知道回報父母的時候,當年我們對母親所造成的傷害,已經時過境遷,只是因為母親偉大,不曾與我們做過任何的計較罷了。
⑨ 你好李煥英評價
《你好,李煥英》是我在初中的時候看的一個小品,是賈玲懷念她的媽媽的一部作品。最近看《王牌對王牌》,王鷗喊話以前的自己一定要放下手頭的工作去見父親最後一面,賈玲當場淚崩,這又讓我想起了她的那個小品,於是又回去看了一遍,哭的稀里嘩啦的,個人覺得這個小品不上春晚真的可惜了。
開頭是"李叔"在壓腿,李叔說,這腿是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見義勇為被人打折了,就安了個假腿,這也為後來成功的埋下了一個完美的包袱。下一幕就是賈玲被媽媽追著跑,賈玲說姥姥要縫她的褲子,鏡頭中她的破洞褲被姥姥用大花布縫的嚴嚴實實,真是讓人笑的肚子疼,太真實了。我臉上還掛著笑,突然鏡頭一轉,一聲車的碰撞聲,讓我的心揪了起來。接下來簾幕拉開,賈玲穿越回了86年,來到了媽媽當時工作的化肥廠,看到了年輕時候的媽媽(張小斐飾),她說自己是媽媽城裡的遠房親戚,倆人很快成了姐妹。這時她媽媽正在愁找對象,李叔飄過,給媽媽說:"找不著對象還有我呢,放心,腿能好。"
賈玲來了一句"別信他,好不了了"中間穿插著一個特別搞笑的豆腐哥,豆腐-豆腐腦-豆腐渣-豆漿-筐。這個包袱也讓觀眾捧腹大笑。得知媽媽有個特別中意的小夥子叫歐陽柱(陳赫飾),於是賈玲就想方設法開始幫媽媽追歐陽柱,給他倆創造機會,當她媽媽問你爸爸是幹啥的的時候,賈玲說:"我爸是打更的",她媽媽笑了起來,賈玲說:"別笑了,你遲早會因為這個哭"個人認為這個包袱也很好。歐陽柱約賈玲的媽媽去廣播站讀文章,說自己再帶個朋友,這人正好是賈玲的爸爸,這時賈玲明白了,原來後來被人截胡了,哈哈哈哈。後來鏡頭又一轉,到了後來的家裡,爸爸和媽媽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非常的幸福快樂。這時候台詞又戳中了觀眾的淚點了。"媽,我給你買了個冰箱,雙開門的","媽知道"。"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媽知道"。"媽你怎麼那麼愛笑啊","因為媽生了你啊"……可惜,這些她的媽媽都不會知道了。
時間真的是個令人愛恨不得的東西,它既可以給你帶來幸福,也可能隨時會剝奪你獲得幸福的權利。我們的父母一天天的變老了,"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時候什麼都晚了。我們應該多抽出時間來陪陪他們
⑩ 《你好,李煥英》到底是怎樣的一部作品為什麼褒貶不一
你好李煥英,我看了,特別好看,有笑,有淚,有感動。它是賈玲兒為紀念自己母親拍的一部有情懷的電影,這部電影呢,在今年上映之後呢,很受大家的好評和歡迎,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這部電影里邊夾雜著母愛,夾雜著人性人文倫理道德,還有當年的情懷,大集體的生活。
但也有人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高,無非就是覺得你好李煥英這部劇是一個加長版的小品,其實小品就是段視頻,小品本來就是之前影像專業的學生對戲的時候的對話練習,現在慢慢演變過來的,情節上都有調整。近年有很多小品,也加入了轉景、轉場等影視要素。
雖然我們很難控制自己對待父母嘮叨時發出惡言,雖然我們很難控制父母與我們意見不一致時摔門而出,雖然我們很難在為自己的莽撞語言和行為後悔時向父母道歉,雖然看到父母孤獨的背影時自己會心碎卻遲遲沒有愛的行動,雖然看到父母辛辛苦苦、還要小心翼翼幫忙自己照顧孩子時內心糾結到不能自已……
但卻始終沒有主動控制自己的惡言去寬慰他們,沒有主動控制自己的任性行為去體貼他們,沒有說出那一句關心的話去安慰他們,沒有伸出愛的臂膀去擁抱他們,沒有主動替父母分擔家務好讓他們歇歇……
我們的父母啊
把一切都當作天經地義,當作理所應當。
《你好,李煥英》這個電影值得看,至少在思想上讓我們再煎熬一次,深深的刺痛我們麻木的神經、冰涼的內心,說不定我們就會有所改變,哪怕很少,對於我們的父輩、母輩來說,也是一種對乾裂土地的浸潤,對於自己而言,也是對於愛的一種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