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史上最賠錢的電影排行榜
好萊塢史上最賠錢的電影
一說起「好萊塢電影」,好象大家首先想到裡面身價千萬的大牌明星,過億的投資,滿宇宙取景,留下經典影片無數...可是無論八大電影公司的老闆,還是知名大導演都有犯混的時候,如果他們在錯誤的時間、選擇錯誤的人拍了一部錯誤的電影,那...那後果將是觀眾以及他們自己的一場災難!
下面我們就來悉數一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好萊塢賠錢影片——
《伊斯達》Ishtar(1987)
投資4000萬美圓,票房1437萬美圓
人們總是過分相信影帝、影後的票房號召力,不過這部電影絕對是個反面教材。
此片由法國凱撒獎影後伊莎貝爾阿佳妮、奧斯卡影帝達斯丁霍夫曼、沃倫比帝主演。而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像個環球旅行,從新加坡、摩洛哥到巴林、里約熱內盧,一行人等轉一圈下來已經花掉了2500萬美圓。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洛哥,購買拍攝需要的單峰駝居然遇到了當地的強盜,劇組求助於當地政府保護也沒什麼結果,然後就是接著和恐怖分子遭遇...這些使從導演、明星到下面的工作人員都無法專心工作,搞得人人身心疲憊。
事情遠沒結束,影片好不容易拍完,可當時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CEO卻對此片的部分很不滿意,要求身兼製作人的沃倫比帝重新剪輯,但是後者根本不當一回事,依然我行我素,於是兩邊開始為此片無休止的爭論。結果可想而知,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都一塌糊塗。最後此片「榮幸」的被《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100個最糟糕的主意之一。
《艷舞女郎》Showgirls(1995)
投資4500萬美圓,票房2200萬美圓
很難想像這樣的一部有失水準的爛片居然出自大導演保羅范霍文之手。而且本片中有大量的裸露場面,最後被定為NC-17級(限制級,17歲以下不準觀看),但製作公司米高梅卻讓它上映了。
在此片之前,保羅范霍文導演的《本能》以4900萬的預算獲得了3億5千多萬的票房神話,於是又打算稱勝追擊。可導演和電影公司一直存在分歧,加上影片本身的理念受到當時評論界和觀眾的批評,票房自然殘敗。在16屆金酸莓獎(美國一個專門評爛片的獎)上,竟獲得9項提名,贏得7項大獎。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那在這里簡單說一下——
美國電影被分為五級,G、PG、PG-13、R和NC-17。G是所有人都可以觀看的,也就是老少咸宜的普通級;PG是有一些內容不適合孩子,屬於警告級,由家長決定孩子是否可以觀看;PG-13是13歲以上青少年需輔導觀看,13歲以下孩子不適合觀看;R是17歲以下青少年需父母陪伴觀看;NC-17是17歲以下青少年禁止觀看。)
《凱德警長》The Chase(1966)
投資570萬美圓,票房270萬美圓
此片明星雲集而且全是當時的一線,如馬龍白蘭度、羅博特雷德福、簡方達等。可是馬龍白蘭度過於隨意,在剛拍攝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受了傷,導致拍攝延期。可馬龍白蘭度自己卻在養傷期間夜夜笙歌,回到片場還是帶著醉意,根本無法進入狀態。麻煩遠不止這些,此片拍攝期間,在拍攝地加州發生了黑人暴亂,劇組也遭到重創,損失上百萬美圓。
影片拍完後,又一場「災難」開始了——製片人和導演各自為主,導演剪輯完後,製片人居然又重新剪輯一篇,當導演發現時,影片已經開始准備上映了。最終的效果就是公映的影片從頭到尾讓觀眾不知所雲。《紐約時報》的評價是:讓觀眾看不懂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起來演員們也不明白劇情。
《棉花俱樂部》 The cotton clab
投資4700萬美圓,票房2590萬美圓
雖然大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因《教父》系列而在好萊塢名聲雀起,但因拍攝另一部經典電影《現在啟示錄》時負債近5000萬美圓。於是科波拉打算和當時《教父》的製片人一起拍一部能賺錢的電影,就打算拍攝此片。當時的預算為1300萬,可劇組為了在皇後街區重建「棉花俱樂部」就花了100萬,而且工期超時,每超一周的時間,就得多花14萬。科波拉本人則越拍越有感觸,邊拍邊改劇本,又將原劇本中加入了很多不想及的東西在裡面,這些因素導致預算和拍攝成本一再的增加,為了完成電影,製片人是想盡了辦法,滿世界的找投資,只要肯投錢,來者不拘,甚至包括中東軍火商、義大利後裔的黑手黨、南美的毒販子,這些因素導致拍攝途中麻煩接踵而來,最後影片花掉了4700萬,只可惜此片並沒有讓科波拉和製片人賺到一分錢,相反,而是徹徹底底的讓他們墜入一窮二白的深淵里。
《長征萬寶山》Paint your wagon(1969)
投資3160萬美圓,票房1450萬美圓
大導演希區柯克說過:「電影圈裡出現最不幸的事情就是出現了《音樂之聲》這樣刺激所有人去拍高成本製作的影片。」這話里所指的「所有人」其中就包括當時號稱「零件大王」的查爾斯布魯多恩。這位以機械零部件起家的電影門外漢當時剛剛吞並了「派拉蒙」公司。在他的眼中好電影就是「有眼淚、有歡笑、還要有美女!」說到這里,大家應該預見到後面的事情了吧...
本片前身是百老匯大受歡迎的歌舞劇,當時的派拉蒙花了15萬找編劇名家把它改成了歌舞電影的劇本,又找來科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李馬文來演。有意思的是,劇組居然沒有給兩位主演請舞蹈指導老師,而且李馬文經常在排戲期間喝得大醉。加上劇組為了場面的需要,花了240萬建了一座城市,又以每公里1萬的造價修了一條公路。可惜這一切換來得是令觀眾慘不忍睹的影片和令投資人沮喪的票房收入。
《上海驚奇》Shanghai surprise
投資1700萬美圓,票房231萬美圓
本片劇本原名《法拉第的鮮花》,影片的製片人是前「甲克蟲」樂隊的吉他手喬治哈里森,他是打算用此片來力捧麥當娜的。可當時麥當娜剛剛和西恩潘結婚,正在蜜月期的二人根本捨不得分開。於是只好讓西恩潘當了男主角。至於拍攝期間所發生的節外生枝的事情簡直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恐怕就是現在讓喬治哈里森回憶,可能還是一場噩夢。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這樣評價此片:《上海驚奇》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獨享整個影院。公映期間,電影院里門可羅雀。從此,麥當娜不但成了「票房毒葯」,還把西恩潘也拖下水了。
《城市與鄉村》Town and country(2001)
投資9000萬美圓,票房670萬美圓
前面提到的第一部電影《伊斯達》里的主演之一沃倫比帝,在14年後再次「成就」了一部巨虧影片,那就是這部《城市與鄉村》 。當時新線電影公司打算擴展一下所拍影片類型的涉及面,想拍一部主流喜劇電影。找來了63歲的沃倫比帝和53歲的戴安基頓。原本想利用兩人原是情侶關系作為本片一個炒作點,可是這個想法被沃倫比帝的現任妻子知道後,去攪的一團糟。於是影片一拖再拖,加上編劇方面也不順利,由於劇本反復被不同的人改,讓影片拍攝停了4次。其他劇組管理方面也極為混亂,又造成了約12次的延期、補拍。這些還不夠,沃倫比帝多次干涉導演的工作,甚至向公司交了一本自己的劇本,不過被拒絕了。
這些事情讓影片整整拖了3年,最後定稿決定重拍時,有10卷膠片居然又在運輸途中意外丟失。
影片拍完公映之後,慕名而來的觀眾看到如此糟糕的電影,只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不僅讓新線公司徹底心灰意冷,而且連其母公司華納公司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割喉島》Cutthroat island(1995)
投資9200萬美圓,票房950萬美圓
當時獨立製片公司卡洛克連續製作票房火暴的〈終結者2〉、〈絕嶺雄風〉〈全面回憶〉和〈本能〉,這讓此公司信心大增,決定再次出巨資,大製作來拍電影。於是公司的首席製片人集資上億交給了一個拍恐怖片起家的新手導演。光此片的海盜船就價值500萬美圓!為了畫面達到理想效果,全部使用水上實景拍攝,演員也全部親自完成驚險的鏡頭。可由於原來的劇本過於粗糙,拍了開頭居然就拍不下去了,只好再臨時找人重寫,製作人得到此消息後,一心急就找了4個編劇一起寫,結果4套劇本又開始扯皮,使影片製作時間長達2年零10個月,最後花掉了9千2百多萬,可上映後反響其差,成了史上最賠錢的電影之一。後來製作公司卡洛克自己也賠了進去,被米高梅聯藝公司全盤收購。
《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1995)
投資1億7500萬美圓,票房8800萬美圓
此片絕對是大明星凱文科斯納的噩夢!於1994年8月開拍原定96天完成前期拍攝。地點選在了夏威夷,單在離陸地400米的海上建造的重達2000噸的廢墟城堡就花費500萬美圓,不過夏威夷多變的天氣,加上潮汐不定,主景多次被海水淹沒,成本很快追加過億了,長期的海上生活也是劇組人員和演員們無法適應,很多工作不能按時完成,等166天拍攝結束時,總共花了1億7千500萬。這還沒完,後期製作時,主演凱文科斯納還對導演的工作橫加干涉,導致他們倆最終決裂。影片上映後只獲得投資一半左右的票房,〈紐約時報〉評論:此片猶如一個殘疾人,與之共舞的凱文科斯納「精神可嘉」。
《埃及艷後》Cleopatra(1963)
投資4200萬美圓,票房2400萬美圓
終於說到了這部被評為「有史以來最賠錢的電影」。在1963年創下了1800萬美圓(以當年的物價和經濟發展水平相比較,可以說是天文數字)的巨額虧損,差點讓21世紀福克思公司關門大吉!至今仍被無數人當成好萊塢最大的笑柄。
1959年,當此片的製片人力排眾議,堅決起用26歲的伊麗莎白泰勒為女主角時,泰勒還在和她的第四任丈夫在度蜜月。此時,泰勒得到消息,根本無心接片,於是開出了200萬的片酬,想以此婉拒。誰知居然被福克思公司一口答應了下來。泰勒只好帶著他的丈夫來到英國拍片。公司方面,為了拍攝此片,在英國耗資100萬美圓建造了一座雄偉的「羅馬城」。影片終於在1961年的9月25日開拍了,可是噩夢才剛剛開始——第一天,因為英國本土發型師罷工,什麼鏡頭也沒拍。開拍後僅17分鍾,泰勒又「奇跡」般的病倒,飛回美國療養去了。劇組等到了第2年才重新開始拍攝,結果沒多久,泰勒再次病倒,又是停拍。因為泰勒就這樣病來病去,此片拍了4年,也因幾年來身材的變化,戲中她的黃金戲服先後做了6套之多,每套都價值近3萬美圓。有意思的是,在拍攝此片的4年中,泰勒又和男主角理查德波頓日久生情,最後成就了他倆長達12年的兩次婚姻。
除了泰勒的因素外,其他劇組人員也是麻煩不斷。4年間,有2位攝影師離開,導演也中途換過,剪輯時也是導演和製片、製作公司吵的不可開交...可想而知,這部電影的最終結果會是如何了。
② 當年的未來水世界,為什麼票房這么低
我今天剛看過,很震撼,覺得凱文的思維想法真是太超前了,我真的想問,這是1995年時的作品嗎?
開篇介紹"公元2500年,地球兩極冰層融化,世界變得汪洋一片,人們只有在水上生活。" 未來地球是怎樣的,誰也不好說,但地球氣候正在變曖,兩極冰川正在慢慢消融也是事實,但95年人類好像還沒有現實中認識的那麼清楚,所以這個設想乃至整個故事都是在警醒世人應該關注的事情可能在我們的未來就會實現.對了,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石油泄漏事件當中採用一凱文15年前(應該是1985年左右)出資研發的清油機獲得英國石油公司(BP)採用,成為清除墨西哥灣油污的利器。話說這意識還真的是相當超前吶..
一片看不到頭的大海,一艘船,一個人...當人類面對這一切時是多麼的渺小....他的那艘船設計的很獨特吸引人,船體設計的很簡單,前衛,又充滿了蒼桑感,卻又不平凡,一些物理原理設計,化學設計,<我也說不好>看的我為之一呆,凱文的構思真的是別具一格..一個個小小的細致鏡頭背後卻充滿了哲理,淡水的重要性,植物的重要性,土壤的重要性....彷彿真的把我帶到了只有大海的世界之中...還有變種人的出現也是一個亮點,提到了一個進化或退化或者說適應生存而有利的演化...在他們第一次逃脫追捕時的場景時,眼前也是一亮,我還真沒想到船還能這樣用,看來這艘船的設計是有構想的....海底人類曾經的居所...最後追飛機那段也是亮點...在熱汽球上蹦極,真的妙...最後到了陸地上,他最後卻選擇了離開回到海上,也是最後的一個寓意,對於他來說或者變種人來說,海上的生活也許才是他的世界,這與他一直尋找淡水,植物,紙張之類的,看起來茅盾又合於情理,因為他是變種人,海上才是他的自由的家....
真的棒極了,不說影片的主題如何,裡面單獨一個片斷單拿出來都是不錯的構思,設計之巧妙,手法之新穎,場面之壯觀....真的是凱文又一部有奧斯卡之冠的佳作,可惜,可嘆...當然,我也看了下其它人的影評,不過我覺得這就像是一部災難片,你有必要在意這些真假嗎.所以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好"生不逢時"可能是那時的人眼光太差勁了...
③ 好萊塢出品的電影票房都很高,那有哪些投資很大還虧本了的電影
《異星戰場》這部2012年上映的《異星戰場》電影投資高達2.5億成本,還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費用花了1億美金,電影沒上映前就炒得很火爆,但是沒想到上映後口碑失守,導致票房慘敗,全球只有1.2億票房左右,連帶迪士尼發行公司股票也大跌,導致公司股票虧損1.2美元。
這樣的電影,只能用「痛快」二字來形容了,全片沒有冷場,一口氣看下來,什麼叫刀光劍影,什麼叫血肉橫飛,全在這兩個多小時裡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連本都沒回來,我也是非常好奇的!
④ 未來水世界是否獲得過奧斯卡獎
非常的可惜,1995年的《未來水世界》(Waterworld)
投資2億美金卻在全球收到僅僅3500萬美金票房,《未來水世界》可以說是近代電影史上票房慘敗的里程碑。
正所謂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可惜《未來水世界》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沒有獲得過任何獎項。在中國知道的人寥寥無幾,更不要說觀看了。
但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部片子的,凱文 科斯特納的演技出色,影片特技也不錯。只是有一點我覺得有漏洞,未來水世界中由於溫室效應,所有冰川融化,南極消失,但就算世界上所有的冰和雪都融化了,也不足以淹沒地球上所有的高山(片尾大家找到世界上唯一一塊陸地,估計是「從前的喜瑪拉亞」)。最多淹沒現有沿海城市和海岸線。
⑤ 有很多電影投資拍攝卻血本無歸,電影史上都有哪些
人們都以為拍電影就能賺很多錢,其實 也不全是這樣,美國乃至全世界每年甚至每天都有那麼多新電影上映,到底有多少能大賺,又有多少賠錢呢?其實,絲毫不誇張的說,有90%的電影都是賠錢的,只有將近10%的電影殺出重圍成為在觀眾心裡甚至是影史上留名的佳作,也可以說是一種大的投資吧。今天就在這里給大家盤點幾部投資血本無歸的電影。
吳宇森當年憑借《變臉》與《斷劍》兩部電影,直接躋身成為好萊塢一線大導演的行列,成為炙手可熱的票房號召力式導演,但是吳宇森導演虧慘的電影不是《太平輪》,而是這部《風語者》,成本1.2美金的電影在北美上映後,票房不到4000萬,全球總票房7760萬。也正是這部電影搞垮了米高梅電影公司,導致了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導演生涯結束,最慘的就是我們的凱奇同志,因為此部電影的慘敗,漸漸開始走上了票房毒葯的生涯。在這里只是盤點了三部在票房與投資上血本無歸的電影,當然從觀眾的口碑上才能真正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希望大家喜歡今天帶給大家的文章,看完你還會覺得只要拍電影就會很掙錢嗎。
⑥ 全球十大投資最高的電影排行榜,10部耗資巨大的高成本電影,你看過幾部
《阿凡達》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劍拍攝的超級大片《阿凡達》,勇奪影史票房第一,並將3D概念推廣到全世界,當真是一部劃時代意義的電影。詹姆斯-卡梅隆是好萊塢的頭號技術狂人,而且是不可救葯的完美主義者,一向秉承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信條,《異形》、《深淵》和《終結者2》在利用電腦特效上,都具有革命性的開創意義。
成本4400萬美元放現在大約合3.4億美元,全球票房2600萬美元。上映時間為1963年6月12號。豆瓣評分7.8。後來經過多次重映,直到2004年票房也僅僅有5000多萬美元,是好萊塢賠得最慘的一部影片。光伊麗莎白泰勒在拍攝期間的化妝和裝飾費用就高達19萬美。為了拍攝該影片製片方幾乎是重新搭建了一個羅馬城。僅伊麗莎白泰勒的片酬就高達百萬美元。
⑦ 未來水世界 電影為什麼花那麼多錢
主要是開支是人工。
以為美國為例,一個中等水準的特效人員的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在六萬美元,頂級人員則十五萬左右。
假設一個電影的特效組有一千人,中高尖按6:3:1分配,工期一年,當然這些人很有可能同時做兩個項目,那麼減半的話,工資總額大約是3900萬美元,再加上協調,聯絡人員和特效監制一個人的片酬,特技人工費很有可能要過五千萬美元。
未來水世界,場面宏偉壯觀。為了重現一片汪洋的景象,凱文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搭景拍攝,光建造重2000噸的海上浮島就耗資約500萬美元。由於潮汐不定,暴雨頻繁,主景多次被淹沒。這讓拍攝成本不斷追加,
這還只是工資。還有演員費用,場地的租用等等等等
一般一個特效密集型電影的特效費用要佔到總成本的一半,至少。
⑧ 世界上耗資最大的電影是幾部
每部電影在拍攝時候的艱難與巨額的投資,最終才會給我們大家呈現出一部好看的電影。世界上耗資最大的電影是幾部?大家知道嗎?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世界上耗資最大的電影,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上耗資最大的電影
一、蘇聯動用12萬軍隊拍攝了《戰爭與和平》
進入60年代以後,蘇聯的國力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後,他主張與美國平起平坐,即使是在娛樂界也不容例外。在50年代,美國和義大利合作拍攝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傑作《戰爭與和平》。這部電影的女一號就是奧黛麗赫本,迷倒了多少青年。蘇聯認為這部作品是自己國家的傑作,自己也可以拍攝這樣的電影。於是蘇聯利用5年時間翻拍了《戰爭與和平》,為了拍攝電影,動用了12.5萬軍隊。耗資3000多萬盧布,價值超過了今天的10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耗資最大的電影。
二、為了拍攝埃及艷後,簡直重建了一座羅馬城
在20世紀60年代,福克斯公司投資拍攝了《埃及艷後》。由於當時技術很有限,很多特效無法模擬製作,最後只能用實景拍攝。為了拍攝盛大的場面,拍攝方實現建造了許多建築。有人打比方說重建了一座羅馬城。這部電影耗資4000多萬美元,按照現在的市價,相當於5億多美元。不過這部電影也是福克斯公司賠的最慘的一部電影,簡直是血本無歸。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是十分成功的。可是觀眾們不買賬,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關心歷史。
三、名利雙收的泰坦尼克號,是一個大贏家
1997年上映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可謂名利雙收,這部電影即實現了豐厚的利潤,又做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部電影當時耗資將近3億美元,如今20年已經過去,這筆錢也成了巨款。《泰坦尼克號》包攬了當年的11項國際大獎,成了當年的傳奇之作。即使是現在,這部電影仍是經典。如果沒有看過泰坦尼克號,那註定語文成績不會太好,因為這部電影進入了中國的語文教科書。
四、投資巨大但是幾乎被遺忘的《水世界》
1995年上映的《水世界》耗資2.7億美元,但是這部電影的受益卻只有3000多萬美元。這部電影雖然投資巨大,但藝術效果很差,屬於那種快餐式電影,請聯想中國電影。《水世界》的票房慘敗,認真的說它耗資巨大,但是算不上什麼大片。
五、幾乎盡人皆知的《加勒比海盜》
《加里比海盜》也是一部耗資巨大的電影,總耗資3.4億美元。有一點非常意外,這部電影收支平衡,幾乎沒有怎麼賺錢。為了盡可能的呈現逼真的環境,很多鏡頭都採用了真實場景拍攝,這自然加大了經濟投入。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很多青少年因此燃起了海盜夢。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現在的海盜都是索馬裏海盜那個德行。不僅沒有能力遠洋出海,而且還要躲避各國海軍的圍剿。有一群索馬裏海盜錯把美軍兩棲登陸艦當成了商船,結果是十分悲催的,由此可見沒 文化 真可怕。
電影史上耗資最多的10部電影10《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
(2012年) 2.57億美元
《霍比特人》系列電影是《魔戒》的前傳,由於《魔戒》在全球席捲超高票房,使得導演彼得·傑克森不惜血本,豪擲2.57億美元來拍攝本片。
9《阿凡達》(2009年)2.61億美元
《阿凡達》勇奪影史票房第一,導演將3D概念推廣到全世界,堪稱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本片目前全球票房已達27億2714萬美元,超越了《泰坦尼克號》保持13年的紀錄
8《加勒比海盜2》(2006年)2.64億美元
光《加勒比海盜》系列就有兩部上榜,可以想見第1集有多賣座,讓片商想繼續投資。第2集上映首周在美國票房就超過了1億3000萬美元,從而成為上映後票房最快達到1億美元的電影。
7《水世界》(1995年)2.71億美元
《水世界》是一部1995年的美國科幻電影。該片票房與口碑皆慘不忍睹,在美國只收回了3800萬美元,幸好影片在海外的表現好得多,收入為北美地區總票房的兩倍:1億7600萬美元,才讓本片沒有成為史上最賠錢的電影。
6《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
(2009年)2.75億美元
2009年7月15日,北美午夜共3003廳的首映場即達2220萬美元票房,創下史上最高午夜場票房紀錄,同時,《哈利波特》也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系列,如果《加勒比海盜》也拍攝同樣的集數,就有望能打敗它的紀錄。
5《長發公主》(2010年)2.81億美元
《長發公主》只是一部動畫電影,作為最昂貴的電影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融合了傳統的手繪動畫(例如《獅子王》)與3D技術,試圖給觀眾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4《蜘蛛俠3》(2007年)2.94億美元
《蜘蛛俠3》是2007年出品的一部美國電影,當時還是由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飾演蜘蛛人,前兩部《蜘蛛人》在全球獲得16億美元票房,也難怪《蜘蛛俠3》花了這么多錢來投資第3集。
3《泰坦尼克號》(1997年)2.94億美元
1997年浪漫的災難電影,由詹姆斯·卡麥隆創作、編輯、製作、導演及監制,在全球創下超高票房,更獲得了奧斯卡11項大獎,堪稱是當年最大贏家。
2《埃及艷後》(1963)(1963年)3.4億美元
20世紀福斯公司於1963年製作的《埃及艷後》,在當時可是投入大量成本拍攝,不幸的是,它也同時是好萊塢影史上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
1《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2007年)3.42億美元
沒錯,你沒看錯!影史上最昂貴的電影就是周潤發也有參與的《加勒比海盜》第3集,雖然成本至高,但高回報的票房,讓片商繼續推出續集。
⑨ 到目前為止,好萊塢投資的電影中,哪部投資最大卻虧損的最多
投資電影一定要冒一些風險。例如,2021年的《阿麗塔》是一部投資多、時間長的電影。讓卡梅隆去宣傳它只是杯水車薪。這部電影的特效,充滿了噱頭,所有的CG製作,數萬台電腦同時運行,主角一根頭發不值多少錢,可惜最後的票房還不夠好。
近年來,國內市場越來越強,好萊塢資本不斷進入中國。事實上,隨著許多中國電影公司走出國門投資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的合拍片和合拍片出現了。然而,當你看到以上的大片時,市場是有風險的,所以投資應該謹慎。好萊塢有幾家著名的動畫工作室,皮克斯、夢工廠、迪斯尼、照明娛樂公司。自然動畫市場基本被製片廠壟斷,其他電影公司製作的動畫電影很難賣出去,而十大榜單只有一個《搶劫堅果店2》,但也有很多動畫電影的損失,他們都來自一些不知名的電影公司,由於好萊塢對於動畫電影的特效渲染是嚴格的,動畫電影往往比較昂貴,所以在投資好萊塢動畫時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