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仙配」的完整故事是什麼
天仙配
195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石揮
黃梅戲《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發了香港數十年黃梅戲電影的經久不衰!
影片於一九五七年獲文化部優秀舞台藝術片二等獎。
《天仙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它寄託著下層勞動人民對自由純真愛情的嚮往。影片系根據同名黃梅戲改編,劇本改編桑弧,主演是在戲曲界享有盛名的黃梅戲演員嚴風英、王少舫。嚴鳳英創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間村姑,既熱情大膽,又勤勞智慧;嚴鳳英尤其把是把七仙女對董永誠摯的愛情,表現得十分深沉動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實、敦厚、可親。這兩個形象,富有濃郁的人情味與強烈的真實感,雖系神話,實際上是現實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勞動人民審美理想的體現。影片上映後,同樣受到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據1958年底統計,僅祖國大陸的觀眾就多達一億四千萬人次之多,創造了當時票房的最高紀錄。《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帶上映時,同樣盛況空前。六十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拍的黃梅戲影片《粱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演,風靡了無數觀眾,創下了空前賣座記錄,而這部影片是從1954年'上影'攝制的越劇戲曲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移植的。
其實現在最流行的是《天仙配》這首夫妻對唱的黃梅戲。
劇情介紹:
人間: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
天上: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
七女厭惡天宮歲月之凄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
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
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
工滿,歸程中,夫妻正嚮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女無奈,忍痛泣別,別時誓言:「不怕你天規重重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
(榮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優秀演出獎、劇本獎、導演獎、音樂獎;據此劇拍攝之影片獲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
Ⅱ 老版天仙配195幾年天仙配全集
1995年
?1955年由嚴鳳英和王少舫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將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推向了歷史巔峰。內容取材於干寶《搜神記》中的董永與七仙女故事。不過,之所以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鮮為人知的是的藉以宣傳新中國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
Ⅲ 什麼是天仙配
《天仙配》為安慶黃梅戲戲曲傳統經典劇目。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晉時已見於曹植《靈芝篇》和干寶《搜神記》。戲曲或名《織錦記》、《百日緣》、《槐蔭樹》。黃梅戲整理本較有影響。
【故事的由來和影響】
董永行孝的故事最早見於東晉干寶(?~336)編撰的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和東漢末年武梁祠石刻畫像。明代青陽腔《織錦記》又豐富了變文和話本的描寫,對後世戲曲有很大影響。
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劇作家陸洪非根據老藝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編而成。故事大意是:董永為葬父而賣身在傅員外家為奴。七仙女(玉帝之第七女)同情董永,下凡結親。百日後,玉帝差兵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天地間的美滿姻緣活生生拆散。
改編本成功地刻畫了七仙女的反抗性格。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優秀演出獎、劇本獎、道演獎、音樂獎,飾七仙女的嚴鳳英、飾董永的王少舫獲演員一等獎。據此劇拍攝之影片獲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
也許,這個故事有一天會被人遺忘或不感興趣,但是,那段膾炙人口的「滿工對唱」絕對是永恆的旋律,永遠不會消失於時空之中。多少年來,《天仙配》似乎就是黃梅戲的代稱,對一台劇目而言,這真是驕傲,而對一個劇種而言,悲哀是註定的。
平調《天仙配》又名《張七姐落凡》、《百日緣》。故事見明傳奇《織錦記》。由王昌言、李慶番整理改編,張光、王文德導演,武安縣人民劇團首演,秦崇德飾董永,李秀奇飾張七姐。參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屆戲曲會演,獲戲曲音樂二等獎,秦崇德獲演員三等獎。
【同名電影】
介紹:
1955年底,由桑弧執筆改編劇本,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攝制完成。
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安慶黃梅戲《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發了香港數十年黃梅戲電影的經久不衰!《天仙配》是黃梅戲發展歷程中的一座豐碑,影響遍及海內外。它為人們留下的眾多精彩唱段至今還為人們所深愛。
影片於一九五七年獲文化部優秀舞台藝術片二等獎。
《天仙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它寄託著下層勞動人民對自由純真愛情的嚮往。影片系根據同名黃梅戲改編,劇本改編桑弧,主演是在戲曲界享有盛名的黃梅戲演員嚴風英、王少舫。嚴鳳英創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間村姑,既熱情大膽,又勤勞智慧;嚴鳳英尤其把是把七仙女對董永誠摯的愛情,表現得十分深沉動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實、敦厚、可親。這兩個形象,富有濃郁的人情味與強烈的真實感,雖系神話,實際上是現實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勞動人民審美理想的體現。影片上映後,同樣受到海內外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據1958年底統計,僅祖國大陸的觀眾就多達一億四千萬人次之多,創造了當時票房的最高紀錄。《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帶上映時,同樣盛況空前。六十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拍的黃梅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演,風靡了無數觀眾,創下了空前賣座記錄,而這部影片是從1954年「上影」攝制的越劇戲曲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移植的。
其實現在最流行的是《天仙配》這首夫妻對唱的黃梅戲。
劇情介紹:
人間: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
天上: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
七女厭惡天宮歲月之凄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
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
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
工滿,歸程中,夫妻正嚮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女無奈,忍痛泣別,別時誓言:「不怕你天規重重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
(榮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優秀演出獎、劇本獎、導演獎、音樂獎;據此劇拍攝之影片獲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
【同名歌曲】
歌詞: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
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
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
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
比翼雙飛在人間
Ⅳ 《天仙配》,《牡丹亭》,《白蛇傳》以下哪部是黃梅戲
《天仙配》,《牡丹亭》,《白蛇傳》
這幾出戲,只有《天仙配》是『黃梅戲。』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5年,由石揮執導,嚴鳳英、王少舫主演。
電影主要講述董永和七仙女之間的愛情故事。
Ⅳ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
45分鍾!
Ⅵ 電影《天仙配》
1955年底,由桑弧執筆改編劇本,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攝制完成。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安慶黃梅戲《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發了香港數十年黃梅戲電影的經久不衰!《天仙配》是黃梅戲發展歷程中的一座豐碑,影響遍及海內外。它為人們留下的眾多精彩唱段至今還為人們所深愛。影片於一九五七年獲文化部優秀舞台藝術片二等獎。
Ⅶ 我想知道天仙配有多少個版本
天仙配有4個版本
▪1955年石揮執導電影
▪196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顧而已執導電影
▪1998年羅慧娟、李志奇主演電視劇
▪2007年黃聖依、楊子主演電視劇
補充: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5年,由石揮執導,嚴鳳英、王少舫主演。
電影主要講述,人間: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天上: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七女厭惡天宮歲月之凄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工滿,歸程中,夫妻正嚮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女無奈,忍痛泣別。
電影名,根據黃梅戲《天仙配》改編,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3年,桑弧編劇,著名導演顧而已執導,1955年的黑白《天仙配》主演嚴鳳英,王少舫做藝術顧問。其主要劇情為:玉帝的七仙女羨慕人間。在天上見董永忠厚老實,在大姐成全下,土地神說合,槐蔭作媒結成美滿姻緣。董永賣身葬父,七仙女在六位姐姐幫助下一夜織出十四匹錦絹,三年賣身改為百日。正當歡喜返家時,玉帝限七仙女立返天宮。七仙女只有在槐樹上留下「天上人間心一條」的誓言,黯然離去。
《新天仙配》(又名《新天仙配之七仙女正傳》)是由北京金澤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根據周濯街先生長篇神話小說《七仙女正傳》改編而成,為《七仙女正傳》改編為電視劇的第一作。片頭片尾文字均為繁體中文。VCD為廣州環亞音像製作發行有限公司出品,主要在中國大陸地區總經銷。
本劇由羅慧娟、周莉、李志奇、閭漢彪、張國立、牛犇、黃宗洛、梁慶剛等著名演員聯袂主演,講述的是在一場曠世的情愛之爭中,凡人董永和與天上的七仙女沖破天上人間的種種障礙,面對人間的世俗行為而苦苦追尋,終於成就了自己非凡愛情的故事。全劇28集,融情愛,神話,喜劇,悲情於一體,情節跌宕起伏,懸念重生,將劇中人物形象刻畫鮮明,輕松幽默,笑料百出,讓人捧腹之餘,重溫人性真善情。
《天仙配》是2007年中國央視國際電視總公司與安慶電視台共同拍攝的一部民間神話古裝電視劇,由吳家駘執導,黃聖依、楊子等聯袂主演。
該劇由周濯街的小說《七仙女正傳》以及民間傳說《天仙配》的部分故事聯合改編而成。講述了七仙女和董永之間的愛情故事。
《天仙配》於2007年11月28日在中國大陸播出,全國平均收視率為4.33,單集最高收視率6.73,是2007年央視8套收視冠軍。
Ⅷ 天仙配最早是哪年拍的
最早是1955年。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5年,由石揮執導,嚴鳳英、王少舫主演。
電影主要講述,人間: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天上: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七女厭惡天宮歲月之凄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便改百日。工滿,歸程中,夫妻正嚮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女無奈,忍痛泣別。
Ⅸ 夫妻雙雙把家還 原唱是誰
《夫妻雙雙把家還》
歌曲原唱:謝麗斯,王潔實
歌曲歌詞: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順手手摘下花一朵,我與娘子戴發間
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
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
寒窯雖破 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
(9)天仙配黃梅戲電影1955多少分鍾擴展閱讀
謝莉斯與王潔實
他們的演唱配合默契,台風端莊大方,風格親切自然,能准確把握歌曲的特色和內涵,並注入鮮明的個性,藝術上獨樹一幟,二人的合唱部分尤其和諧、動聽、更具魅力成為八十年代以來二人組合的黃金搭檔,實屬難得。
他們演唱過的歌曲像《阿瓦古麗》《校園的早晨》《笑比哭好》《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九九艷陽天》《龍船調》《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歌曲。
謝莉斯與王潔實的合唱曲目,在上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年近半百的謝莉斯還活躍在舞台上。然而就在她的演唱技藝爐火純青的時候,這位歌唱家卻不幸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