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那些是青藏鐵路的影片
就一部。
片名:青藏線
英文片名:
又名:
國家/地區:中國
區域:中國大陸
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瀟湘電影集團
發行:
類型:劇情
導演:馮小寧
編劇:馮小寧 金思宇 張冀平
製片:
主演:周里京 劉小微 鄂布斯 尹國華
影片《青藏線》以青藏鐵路的修建為背景,從一位青藏線工程建設指揮官於明遠切入,講述三代人為圓青藏線通車夢所付出的心血代價和艱難探索,講述他們激越動人的情感歷程,謳歌這些建設者百折不撓、昂揚豪邁的「青藏精神」。
上世紀五十年代,冰雪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一隊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憑著一股狂熱的激情將木樁釘入冰雪,開始了把鐵路修上世界屋脊的夢想。但夢剛剛開始便夭折在惡劣的自然條件面前,一位年輕的勘測隊員永遠留在了雪山之中……
二十年後,他的遺子於明遠肩負著父親的夙願,隨著鐵路大軍再次向青藏鐵路發起沖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將鐵路鋪到了昆侖山下,但面對巨大的自然困難,卻不得不再次停了下來。昆侖山無情地吞沒了於明遠的戰友,也埋葬了他的初戀……
時光又飛逝了二十四年,正值壯年的於明遠任工程建設指揮官,他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術,又一次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昆侖山邁進,開始了青藏鐵路的最後決戰。
姑娘初冉冉來到了工地。這位姑娘不但是工程建設隊長桑吉的女友,而且也是高原病專家。然而更令於明遠驚訝的是她與當年犧牲的初戀戰友長的一模一樣……
初冉冉的到來,加強了醫療的保障,高壓氧艙等先進設備和科技手段極大的保證了工程的進度,人們的干勁更加的充足,但是意外卻發生了:於明遠昏倒在了工地上,初冉冉身負重傷,甚至有人獻出了生命。
就在大橋的主體結構已近完成之時,於明遠突然發現大橋蓋樑上有一道細縫,他忍痛下令炸毀蓋梁,眾人在淚水中重新開始。正當新的大橋蓋梁接近完成之時,於明遠的家中傳來老母病危的消息。然而此時的大雪忽至,新的大橋蓋梁如果不保溫就會報廢,本在回家路上的於明遠半路折回,於明遠、隊長桑吉、工程師黃老師、甚至初冉冉都撲在蓋樑上,用身體緊緊壓住棉被,來對蓋梁進行保溫。風雪過後,蓋梁保住了,然而於明遠卻未能見母親最後一面,但他似乎感覺到母親與父親的靈魂重逢在了這塊高原上,和那些已逝的戰友一起守望著青藏線。
新大橋終於完成,閃亮的鐵軌伸向昆侖山的縱深。初冉冉和桑吉要在隧道開通那一天喜結連理,用隧道做「洞房」。婚禮前夕,於明遠向初冉冉道出了一個埋藏在他心底長達二十五年的秘密……
工房內,初冉冉身著婚紗,在音樂的旋律中旋轉。然而此時於明遠正在隧道內檢查,一顆小石子掉在他的安全帽上,他警覺地抬起頭……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地震發生了,山上的碎石瀑布般從洞口上滾下,初冉冉不顧一切的向隧道口沖去,卻被人死死的抱住,人們驚恐地看著被飛塵封蔽的洞口……
㈡ 關於西藏的電影有哪些
《岡仁波齊》、《可可西里》、《門巴將軍》、《318號公路》、《紅河谷》等。
1、《可可西里》
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第41屆台灣金馬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2、《門巴將軍》
《門巴將軍》(原名《一家人》)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和紫嵐德納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傳記片,由馬會雷執導,劉之冰、王靜等主演 。該片於2013年10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講述了李素芝36年如一日,深入偏遠藏區為活佛僧侶、藏族群眾和邊防官兵巡診的感人故事。
3、《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4、《318號公路》
電影《318號公路》由上海風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聶運興、陳玉亭聯合編劇。講述了這是一個現代都市女性尋找到自己內心的故事。
這是一個現代都市女性尋找到自己內心的故事,在獨自走318國道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人和發生的事,使她從失敗的戀情和幻想中解脫出來。
5、《紅河谷》
《紅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歷史劇情類電影,該片由馮小寧執導,寧靜、邵兵、多布吉、應真等共同出演。
影片講述了以20世紀初的中國西藏為背景,演繹了一段漢藏兒女生死相依的愛情故事和並肩抗戰的英雄傳奇的故事。
㈢ 有什麼關於青藏高原的電影
青藏線、農奴
㈣ 中國西部電影有哪些
《人生》
《老井》
《黃土地》
《紅高梁》
《野山》
《秋菊打官司》
《一個和八個》
《美麗的大腳》
《桃花扇》
《可可西里》
《神鞭》
《情癲大聖》
《無人區》
《麥田》
《讓子彈飛吧》
《雙旗鎮刀客》
《 草原風暴》
《碧空銀花》
《炮打雙燈》
《桃花扇》
《西安事變》
《站直了、別趴下》
《青藏高原》
《走著瞧》
《天地英雄》
《生日》
《三槍拍案驚奇》
呵呵,不好意思我知道的就怎麼多了,不過應該夠你看一陣子的了!
㈤ 廬山戀電影有青藏高原嗎
2010版《廬山戀》有青藏高原。
由張瑜導演,秦嵐、李晨和方中信聯袂主演的浪漫愛情電影《廬山戀2010》,拍攝期間,劇組遠赴青藏高原東部的貢嘎雪山,深入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進行拍攝。
《廬山戀2010》與舊版《廬山戀》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拍攝地點沒有局限在廬山,劇組輾轉六地取景,貢嘎雪山是最後一站,也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愛情升華的最高點。
㈥ 電影在cctv6播過 的在西藏拍攝的
蘇有朋演的,跟修青藏高原鐵路有關
㈦ 誰知道有關青藏高原的電影
喜馬拉雅山王子,世界屋脊的太陽,藏獒多吉(動畫電影),美麗中國,可可西里,終身犯,東方見聞錄(日本)
㈧ 岡仁波齊電影的詳細劇情介紹
《岡仁波齊》跟商業大片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電影早晚都會見到需要見到它的觀眾,需要看緣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岡仁波齊電影介紹,供大家參考!
岡仁波齊電影的介紹
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愛情麻辣燙》《洗澡》《飛越老人院》……張楊的電影作品帶給觀眾不少感動與思索。近年來,熱鬧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卻再難覓得張楊的身影。這兩年,他把精力投注在電影《岡仁波齊》上,6月20日該片將在全國上映。今(14)日,電影在重慶點映,張楊現身聊起了心路歷程。
岡仁波齊電影:5年後的回歸之作
2012年《飛越老人院》後,張楊幾乎消失在公眾視線。5年後回歸,他帶來一部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的劇情片。對於張楊來說,拍攝這個 故事 並不是一時興起,「以前的好多生活跟旅行、野外、西藏就有關聯。我一直有個西藏情節,覺得早晚有一天會去拍這部片子,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里生長了十幾年。」
有了想法,找誰來演是個問題。對於角色,張楊也早有設想,幸運的是,在芒康縣普拉村,11個普通的村民願意跟劇組一起踏上這場冒險之旅。「村民都很質朴,我們之間需要的是了解和磨合,建立彼此的信任,否則拍攝無從談起。」
沒有程式化的劇本,全程拍攝一隊毫無表演 經驗 的普通村民,在張楊看來也是全新的嘗試,「這群業余演員從表演角度上看,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不需要更多地去表演,而是需要自然地生活,呈現一種寫實的感覺。」
就這樣,2014年張楊帶著拍攝團隊在高原上呆了一年,「一邊走一邊拍,觀察的同時再從中提煉,路上會發生什麼也都未知,這種即興的拍攝,也打開了全新的創作方式。」
岡仁波齊電影的背後故事
談起這幾年的「淡出」,張楊表示,對於自己到底想要拍什麼,思考了很長時間,希望放慢節奏,盡量拍自己喜歡的東西。
5年裡拒絕了不少商業片拍攝的邀請,張楊直言,「我拍的電影內容和題材比較嚴肅,而現在的商業電影太娛樂了,這不是我想要去做的電影。目前,正在雲南拍攝新的電影,仍然是即興記錄的方式,從真實生活里汲取素材。」
作為一部文藝片,《岡仁波齊》上映檔期前後有《異形:契約》和《變形金剛5》兩部商業大片,票房前景不容樂觀。對此,張楊顯得很淡然,他無所謂票房好壞與否,「其實這部電影2015年就做完了,但一直都沒有上映,在這兩年中我也不著急。其實它在哪個檔期上都可以,跟商業大片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類型,一部電影早晚都會見到需要見到它的觀眾,需要看緣分。」
第六代中堅導演張楊醞釀26年的新作《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在全國公映:藏歷馬年,是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本片講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里去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此行歷經生、歷經死、歷經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災難、變故、內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波瀾壯闊,實則平靜至極。本片之前在歐美十餘國電影節展映,反響巨大。
6月14日,《岡仁波齊》路演第五站來到重慶,在觀音橋方所書店舉辦了映後沙龍活動。活動一開始,張楊導演就欣喜的表示,近幾年國內觀眾對於藝術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方所書店舉辦的多次藝術電影活動中,到場的90後年輕觀眾越來越多,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隨後,導演張楊與《岡仁波齊》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及物理學博士、青年製片人__峰圍繞「大美盡頭有神山」這一話題,暢談對於藝術電影的種種心得與體會。現場觀眾里有不少電影從業者,在現場提問中熱情高漲,張楊也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為現場觀眾解惑。
一路走來一路歌,帶著旅行的心態拍攝一部電影
在拍攝《岡仁波齊》的時候,張楊帶著團隊在西藏呆了一年,深入藏區一年多,日日夜夜待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為了一個理想的鏡頭,長時間的等待,這些都是在拍攝過程中經歷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像突如其來的大暴雨,極端的低溫天氣,懸崖和難走的藏區道路,也都是電影拍攝一年多來,經常會經歷的事情。
導演張楊和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回憶起這段歷程都表示,最重要的是要將這一年拍攝當成一次「旅行」,享受在高原上生活的一年,享受這個拍攝的過程。
張揚說,其實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旅行的心態,在這一年不要總是帶著工作的狀態,如果這樣就會感到非常勞累,重要的是享受,享受這次「旅行」。張楊說,拍攝《岡仁波齊》時,劇組的工作並沒有嚴密的規劃,不像常規劇組那樣起早貪黑、緊鑼密鼓。有時候沒想好拍什麼,或者碰到下雨天,大家就不用工作。電影只是路上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體會旅行的樂趣,享受路上的生活方式,「當然高原上是艱苦的,你要面對寒冷、空氣稀薄、高原反應等各種問題,但當你把它當作一場旅行,當成一種生活的時候,所有的困難都微不足道了,反而你特別願意想方設法把它變得更有意思」。
歷經三百多個日夜,將朝聖凝固成一部長片
「近600小時的高清素材,真實記錄這條朝聖路上的困惑與追求,有些人為了救贖,有些人卻是為了逃離,還有一些人為了父母,更多人卻是為了眾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至少若干年後,我們仍然可以從這部影片里看到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著,或生活過……」在《岡仁波齊》三百多個日夜的拍攝中,紀錄片導演馮章順從他的角度忠實地記錄下了那一年行走在高原上的這支朝聖隊伍和這隊電影人,並將這一年的歷程凝固成一部長達四個小時的紀錄片。
對於這四個小時的電影時長,馮章順本人也有一些猶豫,張楊卻認為,應該堅持這樣的決定,「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可能難以想像,但對於真正想拍電影或做電影的人,也許這個片子是特別好的教材,我和順子(馮章順)說,更重要的是咱們過十年以後再看這個東西,那時候才能感受到其中最有意義的部分。」
拉長的拍攝旅程,有著反復試錯的驚喜和趣味
在當天的映後沙龍上,有很多電影從業者來到現場,有觀眾對於《岡仁波齊》的製作非常感興趣,並向張楊導演及現場嘉賓提出了關於電影製作方面的問題。
有觀眾問到張楊導演在拍攝《岡仁波齊》的過程中,對電影有了那些新的認識。張楊表示,以往自己的電影多是會准備好劇本再進行拍攝,但是《岡仁波齊》並沒有劇本,有的只是最初對角色的設想和對大致劇情走向的規劃,電影中最終呈現的情節均來自在朝聖路上的所見所聞,並最終加工成影像呈現在大銀幕上,「《岡仁波齊》完全打破了我們以往最倚仗的劇本,究竟我們沒有劇本,能不能拍電影呢,我覺得可以拍,當然代價就是你必須把時間拉長,你可以在這期間反復試錯,而這種反復嘗試和試錯的過程,也讓拍攝的過程變得更有趣」 。
張楊也表示,自己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徹底愛上了這樣拍攝的方式,「真實的感質是我非常喜歡的,雖然我以前的電影也在努力靠近真實,但你自己心裡知道會有一些設計的內容,有一些橋段和一些技巧性的東西,但是在《岡仁波齊》這部電影中,我反而覺得這些東西可以全都不要,這種更簡單,更單純的創作方式,是我現在比較喜歡的」。
在等數目的去與歸中達成新的平衡
在沙龍現場有觀眾表示對電影中朝聖路上孕婦生產的情節印象深刻,想知道這一情節是否是真實發生的。張楊介紹說,這一場景完全是真實的,而變成如今這樣的呈現也有一些機緣巧合。
原來在最初張楊的設想中,早就設定好朝聖路上的一死一生,電影中老人的「死」應該先發生,而後才有「生」的出現,但是在實際中卻遇到了問題。在劇組遇到孕婦時,孕婦並不清楚自己的懷孕時間,誤以為懷孕四五個月,實際上路之後卻發現已經懷孕八月有餘,而這個朝聖隊伍中原本也就設定好的新生命,也就愈發不可控制的突然降臨,形成了現在電影中的先「生」後「死」。
張楊表示,電影中的所有情節均來自劇組對真實生活的觀察,在朝聖途中突然降臨新生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些朝聖隊伍一走可能就走一年兩年,這種突然多了一個人的情況很正常,可能這是一個家庭一起朝聖,上路兩三個月之後就懷孕了,之後孩子在途中降生,也就顯得再正常不過」。
電影中老人去世的情節,也同樣源自現實生活。張楊表示,在和老人商量這場去世的戲時,老人非常痛快就答應了,完全超出了劇組的想像,「我跟老爺子說要拍去世,他說可以,因為他知道他在做一個什麼樣的東西,這種在路上突然的去世也很正常,雖然這些是早就形成的設想,但實際上還是源於真實的生活」 。
《岡仁波齊》能否為藝術片市場破冰
電影《岡仁波齊》曾入圍多倫多電影節「當代世界電影」單元,並獲得第 7 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評委會特別表彰。2016年,《岡仁波齊》在西雅圖電影節UP=TOWN影院放映時,觀眾足足給了五分鍾的掌聲。這部影片曾陸續在釜山國際電影節、荷蘭鹿特丹、瑞典哥德堡、瑞士日內瓦、英國奇切斯特等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進行過展映,受到過諸多海外媒體的贊譽。
《好萊塢報道》曾發文力挺,表達了這部影片對海外影迷的影響:「影片《岡仁波齊》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的方式獲得了廣泛肯定。有影迷在看完片後說,虔誠而淳樸的藏民,為朝聖而生,亦為朝聖而死,是一種對自然及信仰的絕對尊重與膜拜。電影里的朝聖之路是打消心中疑惑雜念的旅途,讓很多海外影迷起了去西藏的念想,甚至有一些曾經去過的人也打算以行走的方式再去一次西藏,去拉薩、去岡仁波齊進行一次朝聖。」
在獲得國外不俗口碑之後,《岡仁波齊》在中國的反饋無疑值得期待。在此前幾站路演的映後沙龍中,《岡仁波齊》已經收到了越來越多的好評。影評人史航稱贊影片說,「這部電影沒有任何套路,就是這么走著。盡管沒有推特寫鏡頭,卻能夠讓人記住里邊的每一個朝聖者,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地方」。著名編劇蘆葦表示,中國電影目前面臨著娛樂至死的困境,觀眾到電影院里不再是尋求心靈的交流,不再是尋求一種對人性和對社會生活的了解,「因此《岡仁波齊》這樣的電影,在目前的中國影壇中非常罕見,還有人在堅持這樣去做,把這它作為反映社會真實的一個影片,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尊重。」著名學者尹鴻認為,市場的成熟和觀眾的成熟是同步的,市場慢慢變大,觀眾也會越來越成熟,觀眾選擇電影的能力也會越來越高,「我相信《岡仁波齊》的朝聖之路一定會打動觀眾,一定會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喜歡,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觀眾去電影院去看」。
猜你感興趣:
1. 鏘鏘三人行怎麼不播了
2. 岡仁波齊電影楊培死了是真的嗎
3. 岡仁波齊電影網路雲1080p資源鏈接
4. 原諒他77次電影主題曲
5. 《藍色天堂》讀書筆記
6. 藍色天堂讀書筆記
㈨ 求幾部有中國西北自然風光的電影
《美麗中國》英文為Wild China,是由中英聯合攝制小組拍攝的一部關於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系列記錄片,分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喧鬧海岸」6集
㈩ 有哪些好萊塢的電影是在中國取景的
中國幅員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5000年的文明史,它是現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名勝古跡,而且中國境內的很多風景名勝在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
《2012》是一部非常棒的災難片,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全球轟動。人們希望看到傳說中的世界末日,它是什麼樣子的?在這部電影的情節中,瑪雅人的預言成真了。2012年12月21日真的是世界末日,由於太陽和地球本身的活動導致海平面在全球范圍內上升,青藏高原成為人們最後的希望,於是人們在青藏高原建造了三艘諾亞方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設定,影片最後一部分拍攝於青藏高原,也讓全世界的人們了解了喜馬拉雅山,了解了我們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