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位大神發一個有圖片區,小說區,電影區的網站!最好像SE中瑟那樣的!
哪有網站又集中圖片,小說,電影的,除了幾個大型門戶網站,比如新浪,搜狐,騰訊,其他都是專業只做一行的,電影站你可以到電影家園http://www.dy1234.net/,這是專門下載電影的,在線看的話不行
② 記錄片家園觀後感怎麼寫
地球已追不上人類的慾望
——法國環保紀錄片《家園》觀後感
顧訓中
2009年6月5日,又一個地球環境日。一部大型環保紀錄片《家園》(《HOME——A STUNNING VISUAL PORTRAYAL OF EARTH》)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上映的場合不止在傳統的影院、劇場,還有互聯網。這使得這部《家園》轉瞬間傳遍全球每個角落。
因了朋友的相助,得以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部《家園》,感覺或許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震撼!
人類慾望的無節制膨脹、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生態的被破壞,這早已不是新鮮的話題。各種各樣的資料、圖片、書籍、電視電影片也早已層出不窮。然而,何以看了《家園》仍感深深震撼?那是因為片中通過航拍而產生的那種從未有過的對那傷痕累累大地的俯視效果,那以獨特女聲配以直白解說而產生的直指內心的揭示,還有那以詠嘆吟誦般的音樂產生的震盪……
《家園》是法國生態學家、著名攝影師揚•阿爾蒂斯-貝特朗(Yann Arthus Bertrand)的傑作,是他那對人類、對地球那宏大的悲憫心的結晶。據說,20年來,貝特朗堅持不懈地在空中拍攝地球生態的變化。而《家園》就是他經歷了15年的准備,經過18個月共217天,穿越54個國家,120個拍攝點的拍攝之後誕生的。可以想像,片中那一個個精美的鏡頭,那一句句雋永的解說,都是他和他的團隊心血的結晶。他坦言,「這部紀錄片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新鮮,沒有任何事情不是已知的,不是被人類了解的」,而問題只在於,「我們知道一切,但我們不去正視一切,不去相信一切,而現在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問題就是行動,我們僅有10年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轉瞬即逝,並且我們也不知道最後是不是能成功,但我們必須這么做,也必須在這一切之前讓大家明白,我們抗爭的究竟是什麼。」貝特朗和他的合作者為這部片子確立的核心理念便是:「當我們耗盡自然遺產之後,必須面對的是什麼?」當然,《家園》展示的遠不止是貝特朗那法國人式的澎湃激情。出於可信度的考慮,為《家園》撰寫的所有評論,由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戈爾(Al Gore)和美國著名的環保學者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閱讀、審定。環保專家們為貝特朗提供了詳細的最新數據。因此,有評論說,《家園》展現的是美國人的理性和法國人的感性,堪稱完美。
當然,大千世界,無異不有。即使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地球的溫度肇因於它繞行太陽的軌道規模及形狀、地軸偏向軌道的角度、放射性衰變及地殼下深埋的重力熱(很深奧哦!),人類不是因素之一;也有人說,很少有人會因為一件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災難而犧牲自己現在的生活質量,因為這是違反人性的;當然,更有人論證說,正是人的慾望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讓人放棄、哪怕是節制自己的慾望,都無異於飲鴆止渴。
誠然,在造成今日地球「溫室效應」的諸多因素中,人類未必是唯一原因,甚至也可能不是主要原因。就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而言,對這一現象的探究還剛剛開始,結論自然不可能准確。然而,有目共睹的事實是,地球正在越來越暖,由此造成的各種影響正在顯現。面對這一變化,作為地球村最有責任的公民——人類應該做點什麼,而不能旁觀,更不應繼續造孽。這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也是《家園》再次大聲疾呼的核心觀點。
同樣,慾望的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許許多多科技發明都是因滿足人類的慾望而推動、而實現的。然而,時至今日,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一切事物彼此關聯」。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相互關聯。任何事物的衍生、發展都不可能無視他事他物,這就是平衡。一旦打破了這種平衡,意想不到的變化便會發生,終將給人類自身帶來災難。這正是《家園》所宣揚的核心觀點之一。其實,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早已提示了的真理。
至於追求生活質量是人之天性的看法雖則荒謬,卻因其強大的實利價值而為眾多世人固守。其實,即便是眼下人們的生活質量亦已飽受環境污染之苦。人們正在承受各種各樣古怪疾病的折磨,這並不以富裕與貧困為界線。何況,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會承認,一個人不可能只為自己活著。即使只為自己的後人考慮,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所謂生活質量而讓後人們承受那污穢的水質、污濁的空氣,以及因日益提升的海平面而不得不做「氣候移民」。人們恢復理性,以頭腦思考、而不再以感官思考,是時候了!
《家園》中倡導的「分享、智慧、節制的生活」特別讓人感動。貝特朗認為,悲觀和批判常常無濟於事。他說:「我設法把《家園》拍攝成為我們對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電影。不是恐嚇人們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麼可怕,而是要人們明白我們該如何對待剩下的一半。同時,我更希望《家園》能喚起我們心底的愛,建立分享、智慧和節制的生活。」《家園》以融融的暖意描繪了以色列人用地灌技術在沙漠中種植優質的糧食作物,贊揚了哥斯大黎加政府成為第一個放棄軍隊的國家,將全部軍費開支用以國民教育和綠色旅遊,展現了韓國通過全民性植樹,重建戰爭中被無情摧毀了的森林,使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65%……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開始有節制、可持續、再生地伐木和捕魚,通過替代、再生、循環、回收的方式,推動生態環境和國民生活質量的平衡發展。《家園》試圖告訴人們,希望是有的,希望就在於我們的行動。
是的,行動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在地球早已追不上人的慾望時,我們更應該早點行動,多點行動!
2009年7月7日(又一個人類災難紀念日)
把時間稍微改改
③ 求紀錄片《家園》的有關環境保護的觀後感,1000字左右。謝謝。
最近比較熱門的一部環保電影《家園》,昨晚終於昨晚目睹了。導演和攝影師以無可挑剔的視覺和鏡頭,以極具震撼力的時事給人類以警示。開始是把地球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表現出一種生態平衡的完美性。接著就是人類的出現和肆無忌憚的擴張。攝影師基本上採用航拍的的方法去俯視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園。從這個視覺看到擁擠的街道,消失的綠地,融化的冰川,被虐待的動物以及。。。。。。。這些都是人類的傑作。讓我們識得廬山真面目。旁白者定位於地球母親的高度樹立了一種主人翁的姿態,看到地球已經如此孱弱,我們怎能不動心?
大自然所賦予人們的偉大力量就這樣消失了!我大聲呼喊:"是誰,是誰把這偉大的力量給毀了!"
現在連我們生活的地方也同樣遭到環境的破壞,就拿我市的貫城河來說吧!聽老一輩的說以前的貫城河清澈見地,水中還有魚蝦游動,人們只要有空就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這里消遣,娛樂.當時這成了遊玩的好地方!隨著時間的慢慢消失,從前清涼的河水而如今卻變成了烏黑的臭水.經過時間的日積月累漸漸地河水開始乾旱了,長時間的無人料理和關注,河底漲起了密密麻麻的青苔,只要一走到河邊,一股撲鼻而來的臭味就好似把你包圍住了.可見現在誰也不去哪兒了.住在河邊的一些人家長期聞到這氣味有的還導致生病.在近幾年來,由於環境極其差,慢慢地才得到了一些政府機關的重視.為了還貫城河一個本生的面貌,大家都積極配合政府的工作.組織起人們共同來重建貫城河.現在貫城河已經開始動工了.我相信在不遠幾年裡貫城河又將成為以前的那樣了.讓我們一起期待那一天吧!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很差,需要大家的齊心協力來共同把環境搞好.讓我們一起保護好這美麗的世界吧!現在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應該做好一些保護環境的方法.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仍果皮,不排放污水......總之,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想如果人人都自覺保護好環境,那麼我們生活的城市和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就會變得更美好嗎?在說保護環境也是2008年"綠色奧運"的象徵,大家團結奮進共同把環境保護好,做一個環保小小宣傳員.人人為"綠色奧運"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一句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珍愛生命,保護家園."
就像片中所說的,重要的不是我們失去什麼,而是我們還擁有什麼。更需要的是一種環保理念和行動。少浪費點時間在KTV,在酒席飯桌,在奢侈品店,定下心來看看這類的紀錄片,告訴自己,你所需關注的還有自己所在的這個環境,這個地球,盡自己所能,善待它一點. 尤其是那些富人們,你們的富裕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過得真的很殘忍。
但片中的最後還是給與我們希望。各國政府都去積極地參與環保事業,發展潔凈能源,對於我們個人最主要的還是觀念和行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保護我們的家園。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更需要樂觀扎實的行動。而這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未來更幸福而生活。
④ 有一部外國電影,說的是男主角得到了一張老照片,就出發去尋找自己的家園
這是不是這首歌曲的mv。
歌曲的音樂錄影帶由Rikkard Häggbom和Tobias Häggbom執導,由Shahab Salehi主演,拍攝於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11] 。音樂錄影帶講述了一個背著背包的年輕人拿著一張照片尋找自己的家園的故事。他走遍了千山萬水,在無數城市廢墟里千辛萬苦尋找,在照片的指引下終於找到父母的房子,但發現房子已經面目全非。在視頻的最後,男主角拉下面具,絕望地面對這無情的事實
⑤ 科普電影家園的作文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一部有趣的電影《阿凡達》。
影片概述
裡面講到了潘多拉星球那裡資源豐富,無數根的樹根與樹根緊緊相連,形成了巨大的網路,形同人類的腦神經,而貪婪的地球人為了把資源占為己有,居然派軍隊攻打潘多拉星球。傑克是一位殘疾軍人。他與潘多拉連接後,融化成阿凡達,被地球人派去學習潘多拉人的習性,做間諜。傑克運用他的聰明和勇敢,贏得了潘多拉人的信任,成為潘多拉族的一員。他在那裡學射箭,學騎馬,學和飛鳥一起飛翔,學獵人的各種生存技巧……他在那裡看到了神秘莫測的磁場力量,看到了宛如仙境的夢幻家園,更看到了善良朴實的潘多拉人民的內心。當地球人的軍隊狂轟濫炸潘多拉星球每一寸土地時,傑克為地球人感到恥辱,為滿目瘡痍的大自然潸然淚下;當潘多拉人民四處逃竄,被無情地摧殘生命時,傑克的心在滴血。他再也忍不住了,毅然挺身而出,號召並團結所有弱小的力量,聯合抗敵。雖然強大的軍隊絲毫沒有停止攻擊,但潘多拉人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哪怕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把侵略者趕出去。他們的信念和精神感動了大地之母,連飛禽走獸也加入了戰斗的行列。終於把地球的軍隊趕出了潘多拉星球。傑克愛上了潘多拉,因為潘多拉給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永遠成為阿凡達,永遠留在潘多拉星球。
觀後感觸
看了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潘多拉人民不畏艱險,不畏強暴,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即使再弱小,也敢於以少勝多,敢於跟強大的力量抗衡,而且不顧一切地拼搏到底,戰勝邪惡。
⑥ 如何找回自己的另一半
首先,你得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你喜歡什麼樣的人,你想找一個什麼樣的人。比如個子高的,身材好的,長得帥的或者漂亮的,工作好的,有上進心的等等,只有明確了自己的目標,才能有的放矢。
舉個例子,徐東(男)和小美(女)在同一寫字樓上班,徐東在第一次看見小美時就開始喜歡她了(心理學上講這叫第一印象,說白了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於是徐東就對小美每天的上下班時間,中午喜歡去哪個餐廳吃飯做了調查。於是徐東就高頻率巧合似的出現在小美面前,時間過了一個星期,倆人便開始找話題閑聊,然後他們就有了日久生情的基礎。
⑦ 電影家園網是不是騙人的
免費電影下載站騙你什麼,騙你財騙色,我一直在上面下載電影,想看免費電影就去電影家園吧
⑧ 科普電影家園的作文怎麼寫
我的童年時,參加過一次比賽,說是比賽,實際上是一件「囧事」。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回放學,學校外面熱鬧得很,我和媽媽湊了上去,看個究竟,原來,幼兒園舉行了一次比賽,聽了這話,我們立刻報了名,參加比賽。這下,我和我的媽媽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除了學習,就是給舉辦方咨詢、准備在活動那一天進行比賽。那時候在幼兒園。我的名氣也不小,要是讓我來參加這種比賽,豈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啦。
回到了家,媽媽立刻打了電話,聽到裡面喊:「非常感謝您的參與,請與勞動節參加比賽,現在請您……」媽媽還沒有等人家說完,就掛了電話,我激動極了,一蹦三尺高。
比賽一天天臨近了,我每天晚上加緊復習,已經熬成了「熊貓」,那對黑眼圈絕對是「正宗」,所有的內容彷彿已經刻在了腦子里。
比賽來到了,媽媽精心把我打扮了一番,連我自己也認不出來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坐車來到了酒店,准備進去,門口的保安說:「請說一下您的比賽編號。」「納尼,是什麼編號,我怎麼不知道?」我和媽媽異口同聲的說。「沒有編號,那就不是來參加比賽的。」怎麼回事,我們怎麼就沒有比賽編號呢,我和媽媽怎麼也想不通。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冥思苦想,還是想不出來,回到了家,向舉辦方打了個電話,終於把這件事弄了個水落石出:回到了家,媽媽往舉辦方打了個電話,裡面說:「哦,我知道了,你們那一天還沒有等我說完就掛了電話,這可是需要身份證號的。」
哎,忙活了這么長時間,原來只是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啊。來到廁所,我不經意地看了眼鏡子,突然發現我的臉上寫滿了「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