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攀登者》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主要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三人成功從北坡登頂,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而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並測量出珠峰的精確高度為8848.13米。
(1)攀登者多少分鍾電影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3年,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被《紐約時報》問到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他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留下這句傳世名言的馬洛里,最終沒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徹底失聯。
上世紀50年代,英國和瑞士登山隊先後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成功登頂珠峰。但在中國境內的北坡,始終無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巔,包括馬洛里在內的英國人數次在北坡折戟,以至於他們得出結論,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成立時間不足5年、隊員平均年齡24歲的中國登山隊,艱難地將五星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
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打破。驚嘆於今人登頂速度越來越快的人們很少知道,
藉助當年登山隊員們在岩壁上艱難打下的鋼錐而架起的金屬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們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輕的中國登山隊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命運和極限挑戰……
『貳』 攀登者電影1小時50分左右時候的BG m是什麼
是不是我愛祖國,勇敢的心
『叄』 「攀登者」回憶70分鍾無氧測珠峰,在攀爬珠峰時如何保證自己的「供氧」
說到珠峰,大家都知道,嚴寒,酷冷,冰天,雪地,高原,低氧。但是這些嚴峻的環境並沒有影響攀登者們的熱情,大家都頂著嚴寒,挑戰這個世界最高峰珠峰。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種精神,那麼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無論遇到多少磨難都能挺身而出,帶領團隊,帶領自己走上人生巔峰,完成自己的目標。這樣得到的成就感是無法替代的。
『肆』 《攀登者》什麼時候上映上映多久
《攀登者》於2019年9月27日在上海影城舉行全球首映禮。到現在2019年10月14日已經上映17天了。
總體來看,電影是值得觀看的,不管是電影畫面還是主演表現,都是值得稱贊,尤其是登頂珠峰之時,場面相當的宏偉,電影就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歷史課,有很好的教育意義!主要傳遞的一些情懷,愛國主義、探索求知的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這些東西很正,但不會出錯,而且確實是和平年代最容易缺失的,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讓人感到驚喜的是胡歌,他一直以來的作品,大多都是電視劇,而從小熒幕轉到大熒幕中,胡歌的表現,也足夠讓人感到驚艷,雖然是配角,但是並沒有什麼違和感,有點讓人期待他接下來主演的幾部電影了。
這部電影特效一流,攀登過程驚心動魄,那個年代國家雖處於艱難坎坷時期,但中國登山隊等英雄們仍堅持數次挑戰從北坡攀登地球最高峰探索無止境的科學邊界,在極寒缺氧雪崩風暴等人類生存極限空間里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吳京張譯章子怡都演得很感人。吳京和張譯兩人之間的戲很讓人動容,這種戰友情、兄弟情很讓人感動。
(4)攀登者多少分鍾電影擴展閱讀:
影片開機
影片從2019年1月5日正式開機,定檔9月30日上映,題材是對外景要求極高的登山故事,拍攝時間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後,天氣不適合雪山實景拍攝,大量的綠幕合成場景意味著巨大的特效製作量。監制徐克認為,這部電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影片開拍
2019年2月16日,章子怡在微博上宣布該片正式開拍。3月1日,該片公布演員陣容 。4月22日,《攀登者》在珠峰正式殺青,宣布定檔於2019年9月30日 。5月17日,該片亮相第72屆戛納電影節「SIFF中國日」活動,並曝光兩款國際版海報。
影片發布會
6月16日,《攀登者》在上海電影節期間舉辦「登峰時刻」發布會,並邀請到1975年攀登珠峰的桑珠、夏伯渝兩位前輩 。
2019年8月,片方在七夕到來之際發布「未盡之言」版情感海報。9月10日,《攀登者》發布井柏然版人物預告片。9月26日,電影《攀登者》發布同名主題曲MV。
『伍』 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看了什麼故事
電影攀登者劇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 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此外,為了真實再現中國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歷史事件、實景還原珠峰壯麗景觀,選擇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攝,讓演員真實體驗高原環境,高海拔、極度缺氧、變化無常的氣候環境,再現中國登山隊勇攀珠峰的歷史壯舉。
『陸』 看電影遲到了,攀登者前五分鍾演的什麼
1960年五洲(吳京)、曲松林(張譯)、傑布和眾多小夥伴從北坡攀登珠峰,ps:當時國外不叫珠峰。途中遭遇雪崩,其它小夥伴都犧牲或者失蹤?曲松林的攝像機不慎丟失。五洲臨危受命,帶領其它兩個小夥伴繼續向上沖鋒,最終成功爬上山頂,將五星紅旗塞在手電筒中埋在一處地方,並從坑中挖出了一塊三葉蟲化石,暫定為三葉蟲化石吧,咱也不知道是什麼地層,寒武系-二疊系都可能出現,不過肯定是海相沉積。不過挖化石這一段不是很嚴謹。然後五洲和他女朋友徐纓來到無人區玩耍,在五洲快要表白的時候被打斷。如果沒被打斷,估計就不是悲劇CP了。ok,應該差不多5分鍾,接下來慢慢欣賞吧。
『柒』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攀登者》將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匯集了眾多如吳京、章子怡、胡歌這樣自帶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陣容的影片可不多,吳京自不必說,戰狼系列影片的熱度還未過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讓他聲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經名聲在外,這三人的粉絲量可能不一定比得過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鐵桿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業內口碑都是極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還可以在電影中見到成龍、井柏然、何琳等諸多著名演員。
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中國還是組建了一支登山的隊伍,並且派了一支軍隊保護,讓他們能夠順利地登上山頂,因為當時的珠穆朗瑪峰不僅自然條件惡劣,周圍更有很多土匪出沒,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隊對自己的極限挑戰.電影為了能夠還原當時的情況,在崗什卡雪峰實地拍攝,由吳京、成龍、章子怡等電影屆的大咖聯合出演,給大家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
『捌』 看《攀登者》有感優秀
看《攀登者》200字有感優秀範文
在國慶假期里,我和表哥去電影院看了攀登者,這是一部十分震撼人心的電影,讓我感悟很多。
這部電影講的是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可世界並沒有認同,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珠穆朗瑪峰在中國沒有人能爬的上去,美國蘇聯登山隊想要攀越這座山,於是中國也建立了中國登山隊,可是當時登山隊已經千山萬水爬上了珠穆朗瑪峰,因為攝像機的丟失而無法證明,令人實在惋惜。
十年後,國家國家決定重建登山隊,還是忘不了老隊長說的話:我們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中國登山隊不負眾望,中國登山隊終於登上峰頂,並留下證據。
我樹立了一個信念:不管今後遇到什麼困難,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報效祖國,無論事大事小,我都會盡力。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國慶節的時候,我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
1960年,中國登山隊由150個隊員組成,准備從北坡登頂珠峰。他們經歷了暴風雪、冰裂縫、雪崩等重重難關,終於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階」。而此時,登山隊只剩下三個人。終於,在第二天的凌晨2點16分,他們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
雖然他們登上了珠峰,但是,因為沒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體的認同。
1975年,中國登山隊又帶領了200餘人,准備再次登頂珠峰,並打算測量出珠峰的准確高度。在大量的練習和幾次的攀登後,9名登山隊員成功登頂,創下了人類首次連續18小時,不攜帶氧氣瓶登頂珠峰的奇跡!他們還測量出了珠峰的准確高度——8844.43米。
我們要學習登山隊員們頑強的斗爭精神。電影中,攀登者們在攀登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多次命懸一線,卻不曾妥協,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
現在看來,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中國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礪前行!
《攀登者》1960年,發展國家體委兩個決定從珠峰北坡去挑戰珠穆朗瑪峰。
七位登頂隊員逐漸連續突擊主峰。在珠峰艱險的「第六台階」處,劉連滿為托舉跑位而耗空點勁,長期停留在8700米處,剩三名隊員在25日凌晨登配珠峰。這是現代人類首次出現在在夜裡登配珠峰,的現代人類首次出現從北坡成功了登頂。
貢布不過當時拿起了兩面國旗飄揚,讓國旗在風里飄展。一段曾被到國外徒步者視做「鴻溝」的山岩路段,自己是靠搭人梯多種方式的。惋惜而,加之嚴重缺乏登頂的視頻影像資料信息,中國國際上仍舊對我國成功了登配珠峰存有懷疑過之聲。所以多年後再次組織登峰。
《攀登者》作為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片之一,為了展現真實的景緻和環境,真實還原英雄們在登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克服的難關,這部電影所有的場景都是在珠穆朗瑪峰上實地取景,攝影棚也在山上搭建,演員們也都是在茫茫大雪和高原上拍戲。
電影真實再現了1960、1975年中國登山隊勇登珠峰的壯舉,電影才開始10分鍾就讓人淚目,算是第一個小高潮。
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又是在祖國70周年華誕上映的獻禮片,這部電影的表現可以算是很不錯了,就像在映後交流時兩位老師說的那樣,這部影片就是對祖國最好的祝福。
稍有不足的地方個人感覺有兩點,一個是配音和演員口型有時候會對不上,有時會讓人有些出戲。
另外一個是感覺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在有限的時間(120多分鍾其實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輯上會讓人覺得有些用力過猛。
很敬佩主創團隊們為這部電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瑪3個多月的實地拍攝也為影片加分不少。總體說來,還是很看好這部電影在國慶檔的成績,畢竟演員實力放在哪兒,內容表現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以期待一下。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時隔59年,由徐克監制、李仁港執導、阿來編劇,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多布傑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電影《攀登者》襲來。在致敬海報中,五位演員神情堅毅、目光堅定,傳遞出一往無前的信念和決心。
電影《攀登者》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電影《攀登者》劇組為了真實還原這段歷史故事,影片的主創團隊在前期籌備階段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工作,無論是影片中富有歷史年代感的場景搭建,還是1960年、1975年中國登山隊員所使用的冰鎬、冰爪、氧氣瓶以及登山服等裝備與服裝道具,都遵循史料記載,做到真實還原。據了解,為了讓演員表演更加真實,劇組的'每一位主演都要背著重達17公斤的登山裝備進行訓練和拍攝。為體驗高海拔和極寒環境下的真實感受,主演吳京還在去年年底最冷的時節到海拔5200多米的青海崗什卡雪峰,足足體驗了半個月的攀登生活。
今天媽媽帶我和哥哥去看了電影《攀登者》。
電影講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可惜,由於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被西方國家質疑,我們的登山隊員用生命換來的榮譽不應被懷疑。隊長在等了15年之後的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這其中的艱辛是巨大的,為了保護攝像機,留下登頂證據,中國登山隊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電影里暴風雪和雪崩的畫面到現在還在我腦海里浮現,實在是太可怕了。好佩服那些登山隊員們,為了把中國的五星紅旗插到珠峰頂上。他們勇於攀登、不畏生死,他們把祖國的榮譽,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
今天我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看完後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本電影講述了1960,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悟州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櫻的幫助下,帶領李國良、楊光的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事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
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是,攀登英雄們,用他們滾燙的熱血一步一個腳印,經歷磨難,最終將我們的五星紅旗插在了世界之巔的那一刻。
看完了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奮斗,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攀登精神,不論是求學工作還是整個人生,都是不斷攀登的過程,就像方舟說的那樣,不經歷風雨,不經歷磨難,又又怎能成長,聽了這句話,想了想自己。就因為幾次失敗的原因而放棄,認為自己很笨。但在媽媽的鼓勵下,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這也讓我明白了」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能成長,如果不奮斗就永遠不會成功。」
通過攀登者讓我明白了,人生就要克服重重困難,但有青春的地方就不會迷茫,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奮斗,青春就會展現出最美的姿態。
假期,我觀看了電影《攀登者》,他們不畏寒冷、不怕犧牲,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
1960年,他們在食物匱乏、氣候寒冷、條件非常惡劣的環境下,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從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在登山過程中,先遣隊長不幸遇難,他在臨終前,把登山的艱巨使命交給了下一任隊長方五洲。方五洲帶領隊員們,沒有食物就用雪充飢,沒有梯子就搭人肉梯子。隊員曲松林因為怕鞋上有冰太滑,又擔心冰鎬刺傷隊友,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環境下,赤腳搭人梯,把腳都凍傷了,不得不截肢。在攀登途中,他們遇到了好幾次雪崩,他們都頑強地生存下來。最後通過他們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登上了珠峰山頂,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在高高的山頂。
他們這種犧牲小我、為國爭光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
故事講述:1960年一隊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端,可是途中因為救人,而把相機給丟了,所以沒有證據,使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一行動,直到1975年5月27日下午2:30,又一隊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端,並且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美好的時刻。
看完電影,我感受到了那隊隊員的不怕千辛萬苦,捨去自己的生命都為祖國效力的可貴精神,這種精種使我感動,也值的我們學習。是他們使我們的祖國強大,以後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做一名對祖國有幫助的人,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1960年5月24日,人類史上中國人首次從喜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峰,令世人震驚,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成為家喻戶曉的登山勇士,如今這部《攀登者》電影,又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於攀登、不怕吃苦、胸懷天下,團結合作,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讓我們更好的去結合實際做好我們要做的事情,實現我們的目標。
扶貧攻堅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還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盡頭,就要奮斗不止。扶貧攻堅如登山,循徑而上,則是在創造扶貧工作的輝煌。然而路途艱險,一路上重巒疊嶂,需要每個人付出代價。扶貧攻堅如同一座山峰,我們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於攀登,努力攀登。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們登山如此,現在我們的扶貧攻堅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努力了,就沒有無法逾越的障礙;只要我們努力了,就離我們預想達到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們努力了,相信到20xx年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又一部好電影,看後心潮澎湃。該片子演員陣容強大。有吳京,張譯,章子怡,還有胡歌,井柏然,成龍等,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和正能量的傳遞。
該片是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咋一看像是純粹的登山片,但是了解背後的歷史卻不是這樣的。珠穆朗瑪峰涉及中國與尼泊爾之間的主權問題,在當時的背景下,登上去就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為此,一切困難在滿懷愛國精神的勇士面前都能被戰勝的,雖然路上失去了很多優秀的同志,但是為了祖國勇攀高峰的精神卻是不會失去的。將永遠留存我們心中。向為新中國奮斗的英雄們致敬!
假期我看了一部愛國電影,叫《攀登者》,看完後我有一些感受。
這部電影講了三名登山者,方五洲,傑布和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峰,可因為相機的丟失,外國人懷疑中國人真的登上了珠峰嗎?從那以後,三人分別了。15年後,中國准備再次沖頂,許多人員來幫助他們三人,有楊光、李國良等。到了沖頂的一天,困難重重,傷亡了許多人。方五洲為了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爬上自己的山峰,帶著九名隊員用光了力氣,終於爬上了珠峰。
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時訓練時,方五洲親自示範怎麼做,他動作十分敏捷,力氣也很大,竟然把別人三分鍾也完不成的訓練,兩分多鍾就完成了,說明他平時十分用功,多加練習才能辦到。我們也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刻苦訓練,掌握更多的知識。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敢於攀登,遇到困難別放棄,要為祖國爭光。
電影《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然而因為雪崩,登山隊員方五洲不得已丟掉了攝影機。就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國際認可。
《攀登者》中登山運動員憑借著驚人的勇氣、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創造了奇跡,他們在極其嚴寒和飢餓的條件下忍受著凍傷的巨大困難,成功的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
現實生活中,中國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國梯」,讓後來許多國家的登山隊員順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然而,幾名登山隊員也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部分登山員因嚴重凍傷做了截肢手術,落下終身殘疾。就是他們的團結拼搏無畏艱險,映照著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希望這種精神,也在孩子們的身上繼續傳承下去。
先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點映後,再看得《攀登者》,這兩個片子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攀登者》前二十分鍾的攝影剪輯還能製造緊張感,畫面中的大風大雪還是有震撼力的,但越到後面剪輯就開始混亂了,切得鏡頭也很生硬,音樂更是奇怪,一登雪山就開始加大音量刻意製造氣氛,但貌似觀眾都很無感,一到愛情戲部分,音樂就開始煽情漸弱,兩種音樂直接互切…
再說一下劇情,影片為什麼給了很大部分的愛情戲,井柏然和黑牡丹的愛情線的意義是什麼呢,黑牡丹的原型只是中國第一個爬上珠峰的女登山者,但片子里把她塑造得略顯傻白甜。章子怡和吳京的愛情說得過去,但影片最後吳京登上珠峰,畫面是吳京在珠峰埋化石和回憶與章子怡在圖書館的場景互切,最後畫面定格在他們在圖書館隔著桌子兩手相牽,影片的基調好像一下子定義成愛情片了槽點實在太多說不完啦,但演員還是很努力,只是導演編劇不太行吧!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期待已久的電影《攀登者》,是我最喜歡的明星「吳京」主演的,我看後特別感動,比看《戰狼2》和《流浪地球》還要感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不怕犧牲、勇敢向前的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為了登上中國人自己的山峰,中國登山隊要從我國境內而難度更大的珠峰北坡登頂。一路上,他們會遇到缺氧、凍傷等身體傷害,還會遇到大風、雪崩、冰裂縫等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但他們從不退縮,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克服一切困難終於登頂成功。當他們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峰頂,完成了中國人對珠峰高度的測量,我留下了眼淚,終於明白了他們為什麼登山。他們是為了祖國的強大,為了中國人的尊嚴而戰。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要為祖國的更加強大而努力讀書。
;『玖』 電影《攀登者》的主要劇情是什麼
電影《攀登者》的主要劇情是中國登山隊三次嘗試沖頂珠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及方五洲和徐纓橫跨15年可歌可泣的愛情。
首先,我也很喜歡攀登,更喜歡這部劇的演員。該電影中登山過程的描述讓電影極具觀賞性,愛情部分真摯細膩,讓人感動落淚。擁有這兩點,已經足以讓《攀登者》成為好看又感人的商業大片,然而這些並非電影的全部。《攀登者》劇情很緊湊,電影開場就重現了19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北坡登頂的壯舉,卻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而不被國際承認。15年後,登山隊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經歷各種艱難險阻之後,終於將五星紅旗插到了峰頂。
最後,在《攀登者》里觀眾能看到一流的電影工業化呈現,電影將實拍和特效結合來完成畫面和氛圍營造。一方面電影在西藏實地取景拍攝,演員們都經過極寒訓練,有登山戲份的演員還要學習攀冰,使用冰鎬等工具,並且每個人背著1 7公斤重的行囊。高壓、低溫、背負重,演員們的表情和狀態其實都是現實環境中的真實反映,所以看起來都很真實。
『拾』 《攀登者》是根據什麼真實事件改編的
《攀登者》是根據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
電影攀登者劇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電影由吳京、成龍、章子怡等人共同主演,還原中國登山隊無盡榮耀背後的艱辛和那股無所畏懼的勇氣。令人敬佩的是,中國登山隊的這四位隊員,其實都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人,有伐木工人,有消防戰士,但是他們為了祖國的利益和榮譽,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考驗,最終完成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成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10)攀登者多少分鍾電影擴展閱讀:
中國登山隊的驕傲
在中國登山隊登頂北坡之前,在登山界曾有傳言,沒有人類能從北坡征服珠穆朗瑪峰,這是連飛鳥都無法穿越的高山,8600米的珠峰北坡上有一個90度的絕壁,那是登頂珠峰的必經之路,1975年第二代登山隊首次將這個登山梯成功安裝在懸崖峭壁上,但也就是這短短30米的距離,卻歷經了兩代登山人。
時代意義
塑造攀登者的形象無疑是具有時代象徵的意義,但是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部有擔當有情懷的視效大作,是最大的難題。
拍攝過程
影片從2019年1月5日正式開機,定檔9月30日上映,題材是對外景要求極高的登山故事,拍攝時間大部分集中在春季之後,天氣不適合雪山實景拍攝,大量的綠幕合成場景意味著巨大的特效製作量。監制徐克認為,這部電影可以拍,但至少需要三年。
高強的難度讓許多導演望而卻步,最終導演李仁港接下了重任,李仁港在拍攝中一直強調:「我們不想拍一個硬邦邦的所謂英雄奉獻的故事,而是希望讓觀眾感受到最大的真誠。」因此片中將大量的戲份都落在了登山隊員之間的兄弟情、愛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