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間道》這部電影為何能夠成為經典
這是因為無間道本身就擁有著非常扎實的劇本。而且無間道的故事題材非常的新穎,原本的一些卧底題材的電影是警察卧底到黑幫這種類型,但是無間道則反其道而行。無間道是將古惑仔卧底到了警察隊伍當中,用這種方式來給自己的犯罪活動提供便利。這樣的題材在以往的電影當中並沒有遇到過,所以這個題材的劇本受到很多影帝級別的演員的欣賞以及喜愛,這也就是為什麼無間道這部電影有這么多影帝級別的演員出演。
當然無間道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也受到了很多觀眾的追捧以及喜愛。並且無間道也獲得了多個獎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無間道這部經典作品有多麼的優秀。而且無間道這部電影在一些評分網站上評價也非常的高。
❷ 電影《無間道1》裡面有什麼談判技巧嗎
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
1、當談判陷入僵局時,不妨休息一下。過會再談。
2、要有適當的幽默感。
3、談判時要有配合,有張有弛。
4、有時需要用情感打動你的對手。
5、談判出現爭端時試圖找到一個共同贏的方式來解決!
❸ 電影廣告的使用指南
電影也是一種媒體,它從生產製作到發行放映的全過程同時也是品牌宣傳推廣的載體,所以電影廣告市場也應運而生。從開機、關機的發布會到首映式,活動贊助的大門永遠向企業敞開。同時,影片形象廣告、商務合作機會也越來越多。而當影片進入電影院後,映前、貼片和植入廣告等各種宣傳推廣窗口也都留存著企業品牌的印記。
而企業在形形色色的新媒體面前,每天面臨的都是再嘗試一下新的品牌推廣方式。目睹國內電影票房在過去5年間保持30%的持續增長,再看看貼片廣告和植入廣告引發的話題討論和傳播效果,你很難相信這是目前規模尚不到5億元的電影廣告市場做到的。
作為與電影產業相生相伴的廣告市場,目前市場體量僅是年度票房成績的5%~8%,但隨著中國電影票房的一度飄紅,電影廣告市場未來大有風生水起之勢。面對電影廣告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影響力尚待挖掘,企業當摸清其中門道,未來方能將電影媒體運用得得心應手。這篇《電影廣告使用指南》就是啟蒙,但願能拋磚引玉,為品牌商了解文化產業提供一些線索與路徑。也願更多形態的電影廣告能夠幻化而出,以滿足企業與電影片方不斷出現的新需求。
貼片:5分鍾的爭奪
今年7月份,深圳福田的一對夫婦因無法忍受電影《唐山大地震》播放了20分鍾的貼片廣告,將深圳百老匯影院有限公司告上法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這已不是第一次觀眾因為廣告時間過長而狀告影院。由於貼片廣告時段涉及電影版權方、發行方、影院等各方的經濟利益博弈,所以導致為了切割市場份額而出現的廣告細分增多。而爭奪的對象僅是正片開始放映前的5-10幾分鍾不等。
在票面上標注的放映時間之前,觀眾陸續入場的這段時間里播放的廣告被稱為映前廣告。這段廣告時間歸院線或影院所有,廣告投放按時間周期和放映廳數量計算。但由於影院每個放映廳的排映時間不同,導致廣告播放時間緊張。極端情況是有些影廳甚至在影片剛剛結束,員工清掃場地時就開始播放映前廣告,而不問是否有觀看人群。
當大部分觀眾入場完畢,燈光熄滅,正片拷貝開始播放,居首的多是電影預告片,這是發行方為推廣宣傳自己代理的其他影片而添加的,其數量根據放映影片是否強勢而有所變化。在深圳福田影迷狀告影院的官司中,原告描述電影預告片竟然有十幾條之多,共佔去十幾分鍾,足見強勢影片所附帶的宣傳潛力有多麼巨大。
而在預告片之後,電影放映許可證出現之前播放的廣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貼片廣告。這段按國家廣電總局規定,限定5分鍾的廣告時間,擁有最高的到達率。而這5分鍾的廣告招商權,歸電影版權方所有。「因為國內電影票房的分配比例為影院獲得票房收入的6-7成,製片方只有3-4成,所以貼片廣告招商是對版權方收入的有益補充。」北京中影蒙太奇廣告公司銷售總經理張根銘如此解釋。
但面對每年上映的近百部影片,企業這30秒的廣告片究竟應該「貼」在哪部片子上呢?為達到最大的傳播范圍,企業理應選擇重點檔期里的重點影片,但價格有時會讓人難以接受:最善於做營銷推廣的張偉平在2002年就將電影《英雄》的貼片廣告標價叫到了30秒200萬元,這在當時讓很多企業望而卻步。另外,廣告播放順序的不同,對應的報價也有所浮動——作為離正片播放最近的「倒一」廣告價格會比最先播放的「正一」高出20%~30%。而作為緊俏商品,貼片廣告採取「先到先得」的原則,有時候企業決策晚了一步,就無法再擠進某些電影的貼片時段。
盡管對於廣告位的爭奪激烈,但電影媒體仍屬較為昂貴的投放平台。目前廣告主至少要一次性購買4萬場放映,標的額在200萬元左右已經成為起步價,這個不算低的門檻直接將一些品牌擋在了門外。而有能力投放的多是國內的一線品牌和國際客戶,有些品牌甚至還有預算為電影拍攝特別版的貼片廣告。《變形金剛2》在國內上映時,肯德基和美的就專門拍攝了「變形」廣告以配合影片。
作為貼片廣告主要投放者的快速消費品牌還經常考慮影片內容是否與品牌氣質相符。一類做法是跟投有自己品牌代言人出演的影片,片前露臉預熱,片中還有大段戲碼,印象肯定深刻;還有一類做法是找能夠與品牌精神相呼應的影片。目前都市時尚愛情影片大受青睞,也是因為品牌商更容易找到共鳴。
雖然電影院有著比電視台更為強制的觀看時間,但該將30秒的廣告片放在何處,映前與貼片廣告恰恰為企業提供了兩種選擇,前者是廣撒網,後者是針對個別影片投資。如何以組合投放應對淡旺季的上座率變化,從而獲得更好的收效,企業應該三思。然而面對優質的電影觀眾群體,砸錢買時間硬廣式的投放,已經不能滿足部分企業與電影緊密合作的需求。畢竟品牌商與電影的合作越近一步,也就離打動潛在消費者更近一步。
植入:相吸有時,相斥亦有時
面對中國電影市場在新世紀最初10年的爆發,各行各業都在對其刮目相看,並尋找合作機會。同時,製片方也在尋求更多成本回收的方式。而品牌商對於電影產業的熱情和大方正是製片方所渴求的。
為此,新的廣告模式開始出現,之前做過的大膽嘗試也開始為更多人所接受。諸如片方與品牌商進行的影片形象合作,在超越了劇情限制的同時,又讓企業與電影內容有了深層聯系。
所以才會有愛國者與《集結號》,俏江南與《夜宴》,多普達與《英雄》這些曾經覆蓋了平面媒體、路牌、網路、電視等平台的電影主題廣告。以影片主題精神與產品相結合尋找契合點,企業開始利用影片畫面作為搭載品牌形象的載體,這其實只是品牌商與製片方「親密接觸」的第一步。
而品牌商與影片更進一步的結合則要屬植入廣告,企業開始利用影片內容作為搭載品牌形象的載體。從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的百龍礦泉水壺開始,植入廣告就與影視作品結緣。而早期的植入廣告個個堪稱經典,讓人們記憶猶新。
但由於過分親密的關系、難以量化的廣告效果,以及水漲船高的廣告費用,使得品牌商與片方之間的博弈,一路從談判桌延續到拍攝現場,甚至反目成仇。電影《大腕》在劇情中就將植入廣告的瘋狂與荒唐演繹到極致,並為企業分門別類地展現了植入廣告的各種使用。
最入門級的植入廣告當屬畫面植入,產品名稱或是實物直接被鏡頭捕捉,不具體提及產品名稱,但有意又無意的鏡頭停留與特寫,足以讓觀眾領會其中的廣告意味,諸如銀行信用卡、電腦、手機和各類室內陳設物品多使用此類植入。但「露一小臉」的廣告效果是否能夠達到品牌預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進一步的是對白植入。演員的台詞中包含產品名稱,像馮小剛早期作品《一聲嘆息》中的「我家特好找,就在歐陸經典」,就是典型的對白植入。但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對白。比如「十三,路易的,想吐我也不吐」就使產品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人物性格和劇情中,但如此具有創意的台詞往往都是靈光乍現。
而難度更大的情節植入,不光要為產品專門設計展現性能的橋段,還要成為影片的有機組成部分。2002年的香港電影《無間道》,劇中梁朝偉為劉德華推薦一套音響,試聽的是老歌《被遺忘的時光》。梁朝偉稱贊其音質為「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堪稱該片中最讓人難忘的一個段落。但其實,這也是植入廣告。時長3分鍾的橋段為該音響品牌打足了廣告,但觀眾卻都沉浸在蔡琴的歌聲和演員的對白中,堪稱植入廣告中的經典。
人人都知道如果植入廣告成功,能夠帶來多麼強的傳播效果,但如果企業沒有良好的心態與合作精神,那麼努力嘗試的效果就是適得其反。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僅佔中國電影廣告市場主營收入10%~15%的植入廣告,卻招來了與其所佔比例完全不相符的大規模討論與質疑。
目前植入廣告並沒有行業內統一的價格水平,廣告報價也只是根據具體影片的演員陣容、上映檔期、拷貝數量等因素綜合考量。價格缺乏參照,企業花了真金白銀進行廣告植入,卻缺乏可以量化的評測標准。
在映前和貼片廣告中,企業擁有30秒的時間去自主表達;但在影片中,屬於企業傳遞信息的幾秒鍾則是導演說了算。所以在片場會出現「鏡頭到底在產品上停留了幾秒?」、「演員台詞中出現了幾次品牌名稱?」這些聽起來有些可笑但對企業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對於企業來說,這些是安全感的來源,是上百萬元廣告費換來的看得見的回報。
同時,片方為了挽留廣告客戶而頻頻妥協。導演夾在製片方與企業之間,更是兩面受氣,自覺委屈。本是惺惺相惜的品牌商與電影片方,卻由於缺乏共同的判斷標准而不敢相互信任。外加影片搭載植入的品牌越來越多,如何在眾多的植入品牌中被觀眾留意,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呼籲將植入廣告的招商提前,甚至在劇本創作時就能考慮到品牌植入因素,以設計更符合情節的對白與橋段。
面對導演視植入廣告為累贅,品牌商該如何讓製片方「領」這份情;而同時片方在接受了品牌商的委以重任後,又該如何不負眾望,則是雙方都需自省的問題。
定製:影視傳播未來新趨勢
「有一些企業找到我們,想要做定製電影。」張根銘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如此透露。作為中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蒙太奇是中影集團出品影片商務合作的唯一出口。面對企業如此大膽的提議,張根銘認為這其實是電影媒體廣告市場轉好的信號。
在全球范圍內,品牌商定製電影由來已久,美國經典動畫片《大力水手》其實就是菠菜廠商定製的廣告片,只不過太過成功導致人們忽略了其廣告屬性。想想每集都會出現的大力水手吃菠菜的橋段,就是一遍又一遍播放的植入廣告。
當被問到企業定製電影在國內市場是否可行時,張根銘表示很有信心,並稱已經有項目正在運作階段。而有了視頻網站這個練兵場,品牌商與電影的合作與實驗將有可能更為大膽與創新。
最近幾部風靡一時的網路電影,從香港導演彭浩翔監制的「4夜奇譚」系列電影,到中影集團牽頭打造的「11度青春」系列電影,模式都是憑借優秀的主創團隊尋找企業贊助,然後通過視頻網站發布傳播。而這次,網友觀眾們對片中大量的植入廣告卻並沒有過多怪罪。彭浩翔也在微博中稱「本身就是產品商出資拍攝的故事,也只放在網上播,是並無任何途徑收回成本的宣傳片,出現產品理所當然,要不這該由誰埋單?」
三星作為「4夜奇譚」系列電影的贊助商,也開始配合導演玩起了惡搞,接受自嘲。在該系列第二部《假戲真做》中,特意設計了一場品牌贊助商在片場與導演爭執植入產品的戲中戲。當女演員再次轉動古老的電話聽筒時,上面出現了與戲中時代極不相符的三星Logo,喜劇效果極其豐富。
而一向敢於創新嘗鮮的新浪在小試牛刀(博客)之後,不甘只為他人做嫁衣裳,據傳新浪將力邀導演界大佬拍攝一部微博主題的長電影。背靠著強大的網路平台和足夠敏銳的媒體意識,外加微博籠絡的一干智囊人士,新浪如果真的開拍主題電影,那麼必將把中國電影廣告市場推向新境界。
同時,由優酷網、中影集團與雪佛蘭科魯茲三方聯手打造的「11度青春」系列電影也大獲好評。但其主要目的在於挖掘網路院線的平台價值,培養新人新作。雖然目前網路平台作為電影的內容銷售渠道為時尚早,但看看《老男孩》引發了多少人的共鳴,點擊量如何一升再升,就知道網路平台雖然盈利尚早,但跑馬練兵、樹立導演影響力卻是再好不過的放大器。
隨著更多行業領域的品牌開始關注電影產業,更為創新的合作模式也將會涌現。而品牌商與電影,這二者出於對商業利益的考量,也是相吸有時,相斥亦有時。有些品牌商索性選擇安全距離,只做力所能及的硬廣投放;有些企業躍躍欲試的想要更親更密,卻免不了互相傷害甚至撕破臉。而唯有那會打廣告組合拳、會使連環套的柔軟身段和相互信任的鋼鐵意志,才能讓兩方真正玩到一起。
其實從貼片廣告到定製電影,方式上越來越復雜,投入也越來越大,但是從效果來看並不是絕對的正比增長。實際上,伴隨著中國電影行業的高速發展,電影廣告雖然有著非常誘人的傳播效果,但這也是最考驗企業對文化創意產業理解力的傳播方式,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活兒。
中國企業需要從了解到嘗試,從理解到長期投入。未來,能夠將電影廣告演繹到極致的必將是那些擁有一流創意、一流品牌和一流理念的企業,因為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游戲規則,也更明白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與電影站在一起。
要做到這一點,有時候不僅僅是錢的事兒。
❹ 從無人投資到票房冠軍,《無間道》是如何做到的
《無間道》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劇情線非常精彩,整個故事很有看點,演員之間的內心戲份產生了激烈碰撞,引發對於人性的思考,最終的悲劇結局引人深思,讓這部電影成功突破重圍,成為了票房冠軍。《無間道》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其中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傳神,演員與演員之間是有非常激烈的碰撞,而且故事內容非常精彩。
《無間道》的結局是悲劇設定。最終陳永仁倒在了電梯之間,被電梯反復夾住,讓人內心替陳永仁感到委屈,而劉建明在最後開槍打死了另外一個卧底,這一槍是想要讓自己走出黑暗,也是在為陳永仁鳴屈。而最終劉建明該何去何從,是影片留給我們的一個思考。
❺ 對於《無間道》三部曲應該如何評價對香港電影有何影響
我只講一點:《無間道》系列某種意義上是港片美學的轉折點。
首先,後來的港片相當的功夫花在了畫面雕琢上,攝影雖然有「唯美」感,但失去了跳脫和果敢,且比廣告美感也不過原來的學生韓片;其次,香港的編劇長項是扭橋擺段子,大的布局謀篇(這里銀河又算是另類)並非長項,所以盡管努力端著講,但沒覺得多順溜,反而因為正襟危坐了反而不會像看過往港片一樣,觀眾可以輕松地對明顯的漏洞一笑了之。第三,最關鍵的,不親切了。
簡而言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那種港片風格,現在基本已喪失殆盡,《無間道》是新時代的序幕,更是舊時代的輓歌。這種變化無論其影響,其實都是應對變局的無奈之舉。翻一翻香港電影金像獎90年代和00年代的最佳影片清單,差距不言自明。現在香港電影說到底仍是幾桿老槍在苦苦支撐,其中還有不少北上後,未帶來什麼新空氣,反倒同流合污了。對港片的未來,我沒什麼信心,無可奈何花落去。
❻ 315記者老K講述卧底汽車銷售公司經歷,為何導演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
《無間道》這部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相信很多朋友都看了不下三遍,而這位315的記者老K就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上演了一把“無間道”。他在315晚會當中講述自己卧底汽車銷售公司的經歷,明明是一場危險的卧底任務卻被記者老K出演的生龍活虎,搞的導演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那這究竟是為何呢?
之後老K也向導演明確表達,明白自己作為記者的責任是為了挖出黑幕,凈化市場,絕不會因為一己私利,而變成了銷售公司的真正二把手。這也是作為一個記者的職業准則,無論經受多少誘惑,都堅定自己的內心,秉持自己的職業道德。
❼ 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對香港電影有何影響
《無間道》三部曲,對香港電影來說,可以算是一個里程碑。
連著把三部影片一起看完了,覺得第三部似乎最好,影片的人物性格、矛盾發展以及內幕揭開都刻畫得最深刻、完整。其次是第一部,情節的發展、節奏的把握都很不錯,似乎第二部相對薄弱些,年輕演員畢竟不如大牌演員資力雄厚,另外,對陳永仁的身份的交代似乎太刻意戲劇化了,讓人覺得不真實。如果是現實生活中的黃警官和卧底警察陳永仁,他們之間的關系發展不會是這個樣子的,那也太不合人之常情了。
視覺、剪輯、音樂甚至加上傑出的表演也是無力拯救一部爛片的。《無間道》的成功還是紮根於它的劇本——說起這個,它對香港電影產業的重要影響應該包括對完整劇本的重視程度吧。麥庄組合確實優秀,但是沒有達到《無間道》那麼優秀。《無間道》的劇本,其實是經他二人創作,再由香港電影產業修訂而成的一個奇跡般的巧合。
❽ 電影知識
《手機》:馮小剛的賀歲片,簡直就是中國移動和MOTO的廣告大片,電影中手機全是MOTO的產品,被安排了多個特寫鏡頭的男主角嚴守一的MOTO新款商務手機出盡了風頭,儼然成了第二主角。
摩托羅拉 388c
提到手機和電影這兩個關鍵詞,就無論如何不能不說起《手機》這部電影了,據說當時很多男人不敢帶老婆去這部電影!一部《手機》,讓眾多男人和女人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生活。深刻的主題是電影紅火的重要原因。一部手機,只是生活中通訊聯系的工具,卻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愛人,朋友,同事間的相互欺詐也由手機作為媒介誇張的表露出來。
讓我們撇開這些深刻的主題不說,電影中嚴守一的「犯案工具」——摩托羅拉388C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2003年,彩屏攻勢開始慢慢展開,摩托羅拉也適時地推出了388的加強版--388c。
針對高端商務人士設計,388c的功能在當時全是最頂級的,2.5英寸320×240象素65536色TFT顯示屏,Super VZ 66MHz處理器使得388c的手寫識別率和菜單響應速度有了很好的提高;再加上超強的商務功能與完善的娛樂功能,MOTO的388c絕對是商務人士的最佳夥伴。這種配置在現在看來完全還是很合流的,而且價格也不高,很適合一般商務人士的選擇。
《天下無賊》——諾基亞 7270/7610
汲取了《手機》中商業運作的成功經驗,作為05年賀歲片的《天下無賊》中的數碼產品更是鋪天蓋地。只不過,合作手機廠商由摩托羅拉換成了諾基亞。片中良心發現的那對「賊公賊婆」之間的溝通就是靠諾基亞新推出的手機互發簡訊的了。最最讓人受不了的可能是,在故事的最後,最煽情的故事情節——劉德華臨死前交託警察照顧劉若英還是依靠手機來完成,那時手機的特寫甚至蓋過了劉天王!
由於當時7610和7270均還沒有正式上市,獨特美觀的設計讓觀眾看得直流口水。兩者均採用不規則角邊設計,由於電影的推廣,社會上許多時尚情侶後來均採用這兩款機的組合。可見,電影的宣傳魔力有多麼的巨大,熱銷至今,賺得商家盆滿缽滿,看來「手機」與電影的「聯姻」已經不可以阻擋了。
《黑客帝國》:由於故事對現實生活的嘲諷態度,很多產品,尤其是汽車在影片中都被低調處理,但一款「諾基亞8110」手機卻在影片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黑客帝國無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它深刻緊貼現代生活的故事背景,帥氣的男主角基諾里維斯,結合了中國武術的對打場面,還有最最最經典的閃避子彈畫面……這些無疑都深深的刻在觀眾的心裏面,而那時開始,手機的身影也正式頻繁的出現在電影的大屏幕上。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陪伴我們的「救世主」穿街過巷,令主角們返回現實世界的重要道具就是諾基亞8110。8110當時雖然是NOKIA「8」系列的頂級商務手機,可是並沒有8810、8850、8910等在市場掀起熱潮。不過不說你也許不知道,8110可是最早的滑蓋手機之一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三星 N270
事隔3年多的時間,黑客帝國推出了其續集。雖然在電影裡面的時間並沒有改變,不過我們的「救世主」尼奧也追起了潮流,更換了新的手機裝備——三星N270。
可能吸取了上一代諾基亞8110的教訓,N270外形相當突出,採用稜角分明的「後現代主義」外觀,非常另類,讓人有種未來的手機或許就該是那個樣子的感覺。相比於手機,它的外形更像一件武器,比如說是連發機槍之類的。正好機身兩側帶紋路的部位就是槍托,彈出的金屬拉桿是槍栓。
N270為CDMA制式,並採用機卡同體的方式。65536色TFT彩屏、40和弦鈴音,現在看來配置也不是太差。而且N270在外國是作為周邊產品限量發售的,有興趣的朋友恐怕也要費一番周折和巨額的金錢才可以得到它。
《第601個電話》: 鏡頭一:想換名字的「周筆暢」從民政局回到公司後,接到因撥錯號碼打來找「天佑」的電話,她生氣地掛了電話並狠狠地把手機扔在桌面上,此時鏡頭出現手機W550c的正面大特寫。
鏡頭二:「周筆暢」在電腦前查「天佑」的電話號碼時,三四個特寫鏡頭可以讓觀眾看清放在桌上不停地響的手機———索愛W550C。
鏡頭三:「周筆暢」在家接到打來找「天佑」的電話,一氣之下把手機摔到床上,再次出現索愛W550C的特寫鏡頭。
《古墓麗影》——愛立信 R310
眾所周知《古墓麗影》是由同名的一款著名電腦游戲改編而成。電影繼承了游戲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特徵,還有超級經典的性感女神——勞拉。劇中安吉麗娜·茱麗身著黑色外套,高筒靴,長發披肩,渾身上下都是先進的武器和電子設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當然還是她的通訊設備。
在勞拉的吉普車上有一款三防手機R310,R310早在國內2000年就上市了,由於其肥大的身形,誇張的天線,被戲稱為「鯊魚」。隨著《古墓麗影》的風行,R310也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從不受歡迎到受到熱捧,《古墓麗影》與R310無疑是手機的電影營銷中一個典型的成功例子,也為其他公司日後借電影來宣傳打下了基礎。
在現實中,其橡膠外殼,放水膠墊,防抗擊天線等,使其密封性異常的優秀,同時成為日後三防手機的典範。不過由於推出時間早,只有單色屏。如果只是想買一台實用,質量好的手機,R310就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無間道》——摩托羅拉 T720
《無間道》系列是近年來港產電影中難得的佳作,其優秀的票房成績,拯救了處於危機的香港電影行業,為香港電影工作者打了一支強心針。影片的成功不僅使演員導演名利雙收,本片投資人也因為此片的大獲成功而得到家族的認可,最終順利繼承百億家財,傳為影壇佳話。
手機在片中是重要一環,卧底與上級聯絡或是通風報信,最主要的工具當然是最方便的手機。兩位卧底能夠相見,就是拜手機重撥功能所賜。片中年輕幹探「劉督察」使用的T720,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彩屏手機之一,摩托T720當然配得上「劉天王」的身份。在影片中還出現了其他多款手機,如:梁朝偉的V66,黃秋生的E360等。
《嫁個有錢人》——摩托羅拉 V70
就電影而言,《嫁個有錢人》可能只是一部普通的香港偶像喜劇而已,但當時它卻成為一部成功的手機營銷電影。片中鄭秀文使用的摩托羅拉V70極大的刺激著觀眾的視覺,同時驚世駭俗的旋轉設計也改變了人們對手機外形的傳統看法。正如片中的鄭秀文大叫的「我要嫁個有錢人」一樣,V70在當時上市之初的天價,不是有錢人也肯定買不起的。
可能過分注重外形的關系,V70的功能相當薄弱。而由於先天功能設計的缺陷,僅僅兩年,V70就從天價降到了千元以內,實在讓當初對V70朝思暮想FANS開心雀躍了一番。如果你想重溫一下經典,又或者是喜歡實用與凸現個性,那麼V70是你一個不錯的選擇。
《後備甜心》——索尼愛立信 Z1010
由鄭伊健和林嘉欣領銜主演的愛情輕喜劇《後備甜心》也是一部典型的香港偶像電影,片中男女主角的交流方式可大有突破,在之前介紹過的《天下無賊》中,男女主角只是使用手機發簡訊,沒想僅過了幾個月的《後備甜心》就使用手機來視頻聊天了!
片中男女主角視頻通訊的工具就是索尼愛立信在香港主推的Z1010,作為索愛第一款3G手機,Z1010的表現可以用不失不過來形容。內屏採用176×220像素65536色TFT屏幕,顯示效果只能算普通;而72和弦也沒有人們預期的那麼好。雙攝像頭的成像效果也還一般,最讓人心動的強大的3G功能也由於國內不支持而失去作用。
《三岔口》——諾基亞 7280
要說到電影配合手機做宣傳,在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推出的《三岔口》可謂將電影營銷發揮到極點了。在戲中出現的諾基亞手機竟然達到八款!除了有「絕色傾城」系列之外還有6100、9500、6600、6630和7610等,可以說是陣容強大。不過,大多數只是匆匆露一下面,沒有《天下無賊》時的那麼誇張。不過在那短短的數秒或者十數秒的出場時間里,能抓住觀眾的心的相信只有了李心潔用的那台7280了。
❾ 電影《無間道》想表達什麼
無間道(無間地獄)是《法華經》、《俱舍論》、《玄應音義》等佛經里「avicinar aka「的新譯,舊譯為「阿鼻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也是民間所謂十八層地獄中最抄底的那一層。凡被打入無間地獄(無間道)的,永無解脫希望,要經受五種無間。第一「時無間「,無時無刻不受罪。第二「空無間「,從頭到腳都受罪。第三「罪器無間「,各式各樣刑具無所不用。第四「平等無間「,用刑不論男女均無照顧。第五「生死無間「,重復死去無數回還得繼續用刑。毫無疑問劉德華和梁朝偉兩大主角都項生活在地獄中一樣。但是他們都在努力的尋求解脫和輪回,最終兩人都以極其慘烈的方式解脫了。雖然慘烈但是畢竟勝利了。剩於再忍受那無窮無盡的煎熬。所以我任務片子是教育我們應該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抱有希望並且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