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反鏡頭和電影鏡頭的區別,到底在哪兒
電影鏡頭全部為手動模式MF。2.電影鏡頭的「光圈」單位不是F值,而是T值。3.電影機鏡頭的解析度並不高,與單反鏡頭相比,電影鏡頭的反差較大,即銳度較高。4.電影鏡頭是無級,可任意改變,即,兩檔之間可以任意收放光圈。而單反鏡頭有F1.2 F1.4 F1.8 F2.0……有檔位。5.電影鏡頭的製作工藝較精湛,但需求量不大,因此昂貴無比,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元。
兩鏡頭的一些基本參數是相同的,比如視場、景深、焦平面等,也許大家要問解像力了色彩還原了有什麼不同呢? 提供一些數據,大家立刻可以判斷出來了。
單反鏡頭屬於現代電子鏡頭,裡面有使畫質優化的熒光鏡片,使色彩充分還原的多層鍍膜技術,數碼優化防紫邊技術,且配有靜音的超聲波馬達的驅動系統,相對而言,電影頭像場小,比相機的APS還小一點。
但,電影頭做工講究,皆金屬和玻璃,無工程塑料、樹脂材料的,手感沉重,用料充足。(也許今後會改變材料)電影頭價格極其昂貴,連菜絲兒的入門級的鏡頭配齊一套也要上百萬,嘖嘖!
但,目前的電影鏡頭以其光圈大,成像質量優秀備受專業攝影師們的青睞。談到這里,也許最難理解的是上面的第2項,電影鏡頭和單反鏡頭的T和F值的區別吧,我著重說明如下。玩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單反鏡頭的F值一說,即光圈值F=焦距/入射光孔的直徑。
估計不少人認為,任何鏡頭,只要光圈值F一樣,理論上其通光量應該一樣的,其實不然。鏡頭入射光孔直徑取決於光闌直徑,光闌是用來限製成像光束的大小和形狀的裝置。因此,光圈值F是計算出來的。並且,光圈值F不考慮鏡頭的光學結構,鏡片的材料,鏡片的鍍膜等對鏡頭透光率的影響。因此,不同的鏡頭,盡管光圈值F一樣,其透光率未必一樣,有時還會有明顯的差異,說到了鏡片材料和鍍膜等,我順便說一下,為什麼大家都「口水」原廠頭,原廠頭用料足,光圈的製造精度高,比如CANON的紅圈L頭效果好些,而副廠頭相對差些,就是說的高科技技術、用料和製作工藝等。
② 三陽14 2.8 電影鏡頭和拍照鏡頭有什麼區別
電影鏡頭是無極光圈,最大光圈3.1。 這兩鏡頭光學素質都是一樣的。
單反鏡頭的光圈 只能一級一級調 比如 2.8 3.2…… 5.6,
而電影鏡頭 可以從3.1隨意調 沒有分度 比如 3.1 3.15 ……
③ 神頭亮騷 35mm蔡司CP2電影鏡頭效果評析
【IT168 評測】卡爾蔡司鏡頭可以說是很多相機用戶的摯愛。韻味十足的畫質表現配合細致出眾的做工,讓蔡司的鏡頭不僅僅只是工具,更多的是一件藝術品。不過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支蔡司鏡頭可並非什麼常見之物。雖然已經是熟悉的35mm鏡頭,雖然是熟悉的紅色T*,但單單是外形就足以嚇人一大跳。誇張的外形設計與傳統的鏡頭有很大的出入,密密麻麻的參數布滿鏡身,只不過依舊是蔡司引以為傲的藍圈,還有那冷冰冰的金屬材質。
▲Compact Prime CP2 35
今天的主角是卡爾蔡司推出的一支專用於可拍視頻單反相機的電影鏡頭,也就是只聞其聲不見其物的CP.2電影鏡頭:CP.2 35mm/T2.1(佳能卡口)。為了展現這支神器的過人之處,我們將其搭載於拍攝視頻能力非常出眾的佳能5D Mark Ⅱ上。拍攝剪輯兩段視頻,給大家看看效果,為啥這支鏡頭要買好幾萬。
▲佳能5D Mark Ⅱ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可拍視頻單反相機
無與倫比的外觀設計
僅從外形上來看,這支CP2 35mm鏡頭與普通鏡頭截然不同。而如此設計也都是為了滿足“電影”拍攝的需求,在光學結構和操控上都進行了全新的改良。可以說,卡爾蔡司在原先Distagon 35/f2.1的基礎上,將操控做到了極致。接下來我們先通過圖片來了解這支鏡頭。
▲對焦環的設計只能用誇張二字來形容,誰叫是拍電影的呢
▲全金屬鏡身拿在手裡不是一般的沉
▲原產德國,出身高貴
▲如此誇張的鏡頭口徑,估計如果丟了遮光罩,就只能拿帽子罩住了
▲光是這個遮光照就不是一般鏡頭擁有的
佳能5D Mark Ⅱ搭載蔡司CP2鏡頭拍電影
接下來我們就用佳能5D Mark Ⅱ搭載蔡司CP2鏡頭拍電影,由於鏡頭並沒有設計數據環(只需要換轉接環就能使用在佳能、尼康的機身上),所以全程對焦依靠手眼配合,並沒有電子對焦提示。後期影片只是進行剪輯製作,由此來看看這支鏡頭的實力。非常感謝視頻中心的范老先生不辭辛苦,在嚴寒中拍攝短片,感謝出鏡演員,感謝IT168,感謝......
▲造型奇特,但效果值得期待
視頻一:足球哥
視頻二:超頻哥
看到神器,應當頂禮膜拜
可以說卡爾蔡司CP2鏡頭絕對是目前可拍視頻單反相機的終極裝備。盡管不太好用,盡管價格昂貴,盡管難覓其蹤,但實際的效果讓我們知道,單反相機拍攝電影並不是一句玩笑話。目前雖然還只是些短片。不過期具有的優勢和特殊效果一定會讓更多的人迷戀。當然卡爾蔡司CP2鏡頭將是他們追求的極致。本文說是評測實在牽強,最多隻能算是一個產品效果介紹,畢竟對於一個大多數人沒有玩過甚至,沒有見過的產品來說,這種鏡頭,我們只能當作神器來頂禮膜拜。
▲卡爾蔡司神器亮騷
補充知識:
蔡司CP.2已經從18mm到100mm焦段,已經有9枚鏡頭。分別是:
CP.2 18mm/T3.6
CP.2 21mm/T2.9
CP.2 25mm/T2.9
CP.2 28mm/T2.1
CP.2 35mm/T2.1
CP.2 50mm/T2.1
CP.2 50mm/T2.1 Macro
CP.2 85mm/T2.1
CP.2 100mm/T2.1 CF
④ 普通鏡頭的f值和電影鏡頭的t值怎麼比比如普通1.4和電影頭t1.5那個光圈更大
曝光級數T=F/√透光率。
透光率是根據像平面的照度測得的,它根據鏡頭的結構、鏡片的材料,鏡片的鍍膜等對光率的影響程度對F值進行了修正,比F值更科學、更精確——不同的鏡頭,盡管光圈值F一樣,其透光率未必一樣,有時還會有明顯的差異,這就是一些老鏡頭在數碼機上必須進行曝光補償的緣故之一。由於鏡頭鍍膜技術的發展,目前T值與F值的差異已經很小了,一般攝影F值已經可以滿足需要,只有對曝光要求更嚴格的電影攝影鏡頭才使用T值。
回到你的問題上,T值和F值相同的鏡頭,採用T標示的鏡頭的實際光通量肯定比採用F值的大;但至於F值和T值數字不同但又接近的鏡頭哪個光通量更大,就不得而知了。
⑤ 不同畫幅的比如全副50mm焦距F值/2 和卡片機等效50mm 比如實際10mm焦距F值一樣/2照片 亮度一樣嗎
理論上亮度一樣。
F值代表著鏡頭的理論通光量(光圈值=鏡頭焦距/鏡頭口徑,指物理焦距),但沒有考慮鏡片的透光率、鍍膜的透光率,實際上拍攝出來亮度會有差別。所以有的鏡頭(比如電影鏡頭),採用實測的T值描述通光量。
⑥ 請問相機結構相同,只有整體大小不同的話,相機通光量和什麼值有關,實際光圈口徑,焦比F或者電影鏡頭的
通光量和相機是沒有關系的,進光量的大小是由鏡頭來決定的,光圈大的鏡頭進光量則大,反之則小。另外畫質好不好,和進光量也沒有太大的關系,進光量不管大小,都可以拍出畫質很好的照片,畫質好壞,主要也是由鏡頭決定,其次就是成像元件。
⑦ 電影鏡頭和單反鏡頭有什麼不同
反正咱都不是專業人士,我就簡單回答下。
1.電影鏡頭全部為手動模式MF,單反一般都是自動+手動。
2.電影鏡頭的「光圈」單位不是F值,而是T值
3.電影機鏡頭的解析度並不高,與單反鏡頭相比,電影鏡頭的反差較大,即銳度較高。
4.電影鏡頭是無級,可任意改變,即,兩檔之間可以任意收放光圈。而單反鏡頭有F1.2、 F1.4、 F1.8、 F2.0……
5.電影鏡頭的製作工藝較精湛,但需求量不大,因此昂貴無比,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