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攝影構圖和攝像構圖的區別,就比如照片和電影構圖的區別
沒有區別,電影畫面也是由一幅一幅照片組成的,每秒24張。
⑵ 用攝影機拍攝一部100分鍾的校園電影大約需要多少膠卷、花多少錢呢用攝像機有需要多少技術成本
膠片分400尺/合,1000尺/合,1000尺能拍十分鍾大概1200元。你要准備出剪接後5倍時長的膠片,也就是50盤。沖洗費和膠片錢差不多50*1200*2=120000。
攝像機拍電影建議用高清,磁帶40分鍾好像一兩百「不記得」。同樣至少5倍時長,也就是13盤。沒有沖洗費,13*200=2600。
還有,無論是器材租賃,還是後期剪接,甚至你拉器材的車。攝影機都比攝像機貴。
⑶ 攝影照片的構成方式有哪些
好深奧的提問~我竟然無言以對
⑷ 影視畫面構圖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光線:光線是構成畫面的基礎和靈魂;
色彩:色彩是影視畫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
影調:影調是表現影視畫面明暗層次的關系要素;
線條:線條是影視畫面構成的基本形式。
⑸ 拍攝定格動畫 1分鍾短片 要多少張照片呢
下面的人不懂就別誤人子弟了,我來回答吧!一般普通電影是每秒25幀,也就是每秒25個畫面,而定格動畫每秒只要12到15幀就可以了,也就是說,1分鍾短片需要拍攝720張到900張照片。
⑹ 電影拍攝手法
1、麥格芬手法是一種電影的表現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後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2、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包括室內設計和藝術塗料領域。
3、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它相對於蒙太奇拍攝方法。 這里的「長鏡頭」,指的不是實體鏡頭外觀的長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攝影鏡頭距離拍攝物的遠近,而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
長鏡頭並沒有絕對的標准,是相對而言較長的單一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等。
(6)電影攝影多少張照片組成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拍攝技術特指用兩台攝影機同時以一定間距和夾角來記錄影像的方式。
立體特效可採用正投、背投,平面、環幕,主動、被動等多種實現方式。
目前大多數立體電影製作還停留在電腦三維的虛擬繪制狀態,實拍因為兩台攝影機雲台的同步對焦,同步變焦,同步角度調整需要幾個人同時同步作業,非常難以協調,這也是觀眾最終在電影熒幕上看立體效果時間長會導致雙眼疲勞和難受的原因.此問題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決,甚至在後期剪輯時也可以校正。
⑺ 拍一部電影。都是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電影的製作流程基本分為五個階段:1、發展階段:撰寫劇本並將之轉換為拍攝的藍圖。2、前期製作:為實際拍攝作準備工作,過程中將會僱用聘請演員和工作團隊、挑選拍攝地點,以及搭建場景。3、中期製作:拍攝錄制電影內容的原始片段4、後期製作:剪輯影片並同時剪輯劇中對話(但是與影片分開進行);創作、演奏並錄制背景音樂(和歌曲)、設計並錄制音效;製作並加入電腦「視覺」數位特。所有音訊元素被混合成稱為「stem」的主音軌,之後將主音軌和影片合並。此時電影正式完成(好萊塢稱為「鎖定」(locked))。5、銷售和發行:針對潛在可能的買主(發行商)舉行試片,發行商購買電影後將之送往電影院和/或發行成DVD等家庭數位媒體。好萊塢風格的製作流程通常需要花費3年的時間。第1年是進行發展階段,第2年開始前期製作和正式拍攝,第3年則進行後期製作和發行。電影的性質決定了製作期間所需工作團隊的規模大小和類型。許多好萊塢冒險電影需要電腦運算的影像(CGI),必須由非常多的3D模型設計師、動畫師、動態描繪師和其他人員來製作。然而,一部預算較低的獨立製片電影,可能僅由小型的工作團隊製作,通常薪資待遇也較低。全世界每個地方使用著各種不同的技術、演出和類型風格進行電影製作,並且也有截然不同的預算范圍,從中國大陸縣市政府出資贊助的紀錄片,到在美國的製片廠系統內,完全以商業利潤為導向的電影製作。
⑻ 拍一套寫真照要多少錢,裡面大概多少張照片
摘要 個人寫真。說到個人寫真的話,這個一般是對喜歡自拍,顏值較高的女生,男士說的。它的價格:低擋的在128-588,中檔的在688-1488,更高的有1888-3488,一般來說一套服裝是拍20張左右室內,室外的話是30張左右, 每個攝影師都不同
⑼ 拍攝短視頻用1080p60幀進行拍攝每一秒鍾有多少張照片組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