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電影畫面如何選擇鏡頭

電影畫面如何選擇鏡頭

發布時間:2022-08-12 08:04:43

❶ 做微電影拍攝,有人能建議我配什麼鏡頭嗎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鏡頭。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❷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2)電影畫面如何選擇鏡頭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❸ 電影中的鏡頭有哪幾種分別是怎樣解釋的

1、推鏡頭(推):
兩種情況:
A、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前移動;
B、採取變焦距鏡頭,從短焦距調至長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前行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推鏡頭的作用:
①、把觀眾帶入故事環境;(攝影機前行)
②、把被攝主體(人或者物)從眾多的被攝對象中突出出來;
③、突出人物身體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現力,如臉、手、眼睛等。
④、強調、誇張某一被攝物體的局部。(變焦距鏡頭)
⑤、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變焦距鏡頭)
⑥、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變焦距鏡頭)《法國中尉的女人、海邊相遇》。
2、拉鏡頭(拉):
兩種情況:
A、
攝影機沿光軸方向向後移動;
B、
採取變焦距鏡頭,從長焦距調至短焦距。
兩種方法的區別:
①、變焦距鏡頭往往帶有強調的成分。
②、
變焦距鏡頭的主要特徵是主觀性,攝影機後退的主要特徵則是客觀性。
拉鏡頭的作用:
①、表現被攝主體與它所處環境的關系;
②、結束一個段落或者為全片結尾。
3、搖鏡頭(搖):
在拍攝一個鏡頭時,攝影機的機位不動,只有機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轉等運動。
搖鏡頭的作用主要是:
①、介紹環境。
②、從一個被攝主體轉向另一個被攝主體。
③、表現人物的運動。
④、代表劇中人物的主觀視線。
⑤、表現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
4、移動鏡頭(移):
攝影機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動。(「升」、「降」是垂直方向)。
兩種情況:
A、人不動,攝影機動;
B、人和攝影機都動。(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樣)。
5、跟鏡頭(跟):
攝影機跟隨被攝主體一起運動。
「跟」與「移」的區別:
①、攝影機的運動速度與被攝主體的運動速度一致;
②、被攝主體在畫面構圖中的位置基本不變;
③、畫面構圖的景別不變。
6、靜止鏡頭
要樹立大的運動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靜止鏡頭」也是一種電影運動的一種。
如《鳥人》的靜止鏡頭。
如《悲情城市》的靜止景深鏡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實際拍攝中,推、拉、搖、移、跟和靜止,往往是綜合運用的。不應該把它們嚴格分開。

❹ 電影中常用什麼視點和什麼角度

15種拍攝電影常用的鏡頭

❺ 影視製作中有哪些鏡頭規律

鏡頭組合滿足影視製作的表現規律:


1. 鏡頭的組接要符合生活的邏輯、思維的邏輯,不符合邏輯觀眾就看不懂。



2.拍攝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主體物在進出畫面時。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大家所說的的軸線規律,其實就是指拍攝時的畫面是否有跳軸的相關現象。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拍攝機的位置一直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這樣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就是一致的,否則可能就是跳軸了,跳軸的畫面一般是無法組接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才行。


鏡頭組合滿足受眾視聽的感官規律:


1.動接動


動接動通常採用一個運動的畫面接另一個運動的畫面,這樣顯得自然、流暢,不會出現視覺上的障礙。


2.靜接靜


靜接靜是指一個靜態或相對靜態的畫面與另一個同類的畫面組接,也能順暢地過渡到下一個鏡頭。


3.動接靜或者靜接動


通常要採取一定的過渡手法來處理,否則會出現跳動、生硬的情況。


以上就是青藤小編關於影視製作的鏡頭規律的分享,總之,影視製作需要滿足鏡頭發展和變化的既定規律,這樣才能使整部影片行雲流水,融為一體。

❻ 電影的鏡頭手法有哪些

1,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3,搖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電影是一種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字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起來,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它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

❼ 如何通過電影畫面來判斷鏡頭的焦距

‍‍

通過正常的電影畫面,來定量推導出焦距,從數學上看,是一個典型的反向問題,而且是一個沒有唯一解的反向問題。因此,要相對精確地進行量化估計,就需要一些參考,例如在場景中人為放置一些標記,預先對不同鏡頭的特徵進行測量。題主可在Google Scholar搜索欄中輸入"estimation of focal length",自行搜索一下相關的論文。如果只是做定性的判斷,可從人的感官角度出發,抓住一些與焦距有關系的視覺特徵,如景深、透視關系、鏡頭的光學畸變等等。經常玩攝影的人,都能通過畫面猜測出鏡頭的大致焦段。

‍‍

❽ 電影有哪些鏡頭手法

電影的鏡頭手法有:特寫鏡頭、遠景鏡頭、中景鏡頭、俯角鏡頭、斜角鏡頭。

1、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是五個景別鏡頭中最重要的鏡頭,一般著重拍攝演員的表情或者面部特徵,也會放大五官的局部進行拍攝,用意是想通過特寫鏡頭來推動劇情的發展。特寫鏡頭最適合搭配穩定器的變焦功能拍攝使用。


❾ 影視製作中的鏡頭規律,你了解多少

鏡頭組合滿足影視製作的表現規律


1. 鏡頭的組接要符合生活的邏輯、思維的邏輯,不符合邏輯觀眾就看不懂。



2.拍攝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主體物在進出畫面時。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所謂的軸線規律是指拍攝的畫面是否有跳軸現象。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拍攝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那麼構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則應是跳軸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鏡頭組合滿足受眾視聽的感官規律


1.動接動


動接動通常採用一個運動的畫面接另一個運動的畫面,這樣顯得自然、流暢,不會出現視覺上的障礙。


2.靜接靜


靜接靜是指一個靜態或相對靜態的畫面與另一個同類的畫面組接,也能順暢地過渡到下一個鏡頭。


3.動接靜或者靜接動


通常要採取一定的過渡手法來處理,否則會出現跳動、生硬的情況。


以上就是影視製作中的鏡頭規律分享,總之,影視製作需要滿足鏡頭發展和變化的既定規律,才能使整部影片行雲流水,融為一體。今天的分享,你們學會了嗎?

❿ 影視畫面中拍攝鏡頭的技巧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閱讀全文

與電影畫面如何選擇鏡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玩具總動員3電影免費國語版 瀏覽:816
製作一部動漫電影需要什麼要求 瀏覽:575
台灣電影著名明星有哪些 瀏覽:486
邵氏電影連體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895
健康電影網站有哪些 瀏覽:813
影視大全里的電影如何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3
有唐果果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61
免費觀看香港十大奇案電影全集 瀏覽:611
午夜免費福利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653
我們怎麼到達電影院用英語說 瀏覽:56
電影的盜版叫什麼 瀏覽:449
屋頂氣球是什麼電影 瀏覽:754
柯南和基德電影有哪些 瀏覽:975
鍾麗緹葉璇一起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21
海綿寶寶電影大全免費 瀏覽:817
幸運鑰匙電影全片免費觀看 瀏覽:382
天註定電影怎麼了 瀏覽:852
邀請別人看電影怎麼說 瀏覽:610
有哪些電影里的青春校園劇 瀏覽:127
免費電影版西遊記完整版 瀏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