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院的座位後排比前排高是用什麼來加高的
大型放映廳的地面一般是個斜坡,小型放映廳的地面一般修成台階狀。
所以無所謂"加高",擺上椅子,自然就是後排高於前排。
❷ 電影院的建築要求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於0.80㎡,乙等不宜小於0.70㎡,丙等不應小於0.60㎡。
註:觀眾廳面積算至銀幕後的牆面。 電影是通過視覺作用為觀眾所接受。視覺是人們辨別外界物體明暗和顏色特性的感覺,視覺在對物體的空間屬性,如大小、遠近等的區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觀看35毫米常規電影時,因為畫面的面積較小,視覺條件只要求看全畫面和看清畫面,對視覺的空間屬性是無法區分的。但是寬銀幕、70毫米寬膠片以及其他大視野電影則是利用其畫面寬、視野大的特點,使觀眾的視覺作用接近實際生活,能利用視覺的空間特性,來區分物體的遠近、位置、物體間的距離等,從而有助於使觀眾產生真實感和臨場感。
人的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的目標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而雙眼視野則較單眼視野為大。整個視野中中央視場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單眼對中央視場的水平視角為30°,雙眼為36°~40°,單眼和雙眼的垂直視角均為22°。中央視場的四周為邊緣視場,在水平方向可達180°,而在垂直方向可達75°。雖然觀看時的清楚程度從中央向邊緣逐漸降低。但正是由於這個邊緣視場使視覺在物體的空間屬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種不同品種電影對視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電影院視角的要求決定了觀眾對銀幕的距離,即視距。邊座觀眾的斜視角是根據觀看畫面時所產生的畸變的程度來決定的,以將畫面的畸變限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第一排觀眾座位地面離銀幕畫面下緣的高度稱為設計視點。中國國家標准對35毫米電影系列的設計視點定為2±0.5米。但各品種的電影對視點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視野電影由於畫面高度很大,一般設計視點均較低。以免觀眾的仰視角過大而感到不適。最低視點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視點的高低直接影響觀眾廳地面的坡度,視點高則觀眾廳地面的坡度升起較緩,若視點逐漸降低,則地面坡度隨之逐漸變陡,所以視點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視點低固然視覺條件好,又會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視點高雖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會使視覺條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視點高度決定之後,可以相鄰兩排觀眾視點的距離與視線超高值C所形成的兩個相似三角形計算出相鄰兩排的高差,這樣逐排計算直至得到最後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標高。視線超高值C是人眼到頭頂的平均統計值,C值一般採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銀幕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若中區前後排座位錯開排列,則C值可按每兩排12厘米計,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錯位後,後排觀眾從前面兩個觀眾頭部的空隙中來觀看畫面。但在大視野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其C值應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計,因大視野畫面很寬,已無法從前排觀眾兩個頭部的空隙中去觀看。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觀眾廳走道除應按每百人0.6m分別計算寬度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的中縱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0m,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於0.8m;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於1.2m;
二、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於1.2m。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於1:6。超過1:6時應採用台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即應採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採用踏步。
❸ 電影院座位後一排比前一排高多少
最後一排35個座位,前面一排比後一排多1個,一共21排座位。出去最後一排,剩餘20排座位,也就是說35-20,第一排有15個座位!望採納!
❹ 電影院的最佳位置
最佳觀看點在7、8、9排的中間位置。
影院從業人士建議,即使影院大小不同,但3D電影並不適合坐在太靠前的座位。觀看3D電影,越靠近中間,觀影體驗越極致。
建議看電影時買從銀幕到放映窗口間2/3截點的位置,因為每個電影院完工時,都會進行聲場測試,測試人員所站的位置就是2/3區域。特別是看槍戰、飆車戲碼的大片時,在中後排位置音效感覺最好。
按人口比率世界上電影院最多的國家:聖馬利諾共和國,有8家電影院,平均1512居民有一家電影院。
比較起來,美國是13750居民有一家電影院,蘇聯是14250居民有一家電影院。而自從電視佔有重要地位後,美國已是36000居民才有一家電影院。
實行雙片同場放映的第一家電影院: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格拉卡里姆電影院,1911年5月11日起,它的放映節目就是一次映出兩部影片,一部是澳大利亞影片《失去的心弦》,另一部是義大利影片《特洛伊城的陷落》。
❺ 電影院內錯位排列時,其視線升高值應取多少
電影院錯位排列、其視線升高值為60mm。
地面的升起坡度與設計視點的選擇、座位排列方式,即前排與後排對位或錯位排列、排距、視線升高值等因素有關。
(5)電影院放映廳每排抬高多少擴展閱讀:
中型尺寸的銀幕10-15排,中型尺寸的銀幕一般放映文藝片、喜劇片等,靠前的位置為最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臉上的表情細節,脖子也不至於太辛苦。
大型尺寸的銀幕16-20排,中間靠前的位置為最好,可以讓你體會到3D效果的縱深感,也不至於脖子痛。
IMAX銀幕7排,觀看國產大片、2D影片、動畫片時,第七排左右的中間為最佳位置,要讓自己在不轉頭的情況下可以看清整個屏幕。
觀看外國動作大片,稍微靠前會更加有代入感。但是前三排最好避免,因為IMAX銀幕過大,仰著頭脖子會非常辛苦,而且極有可能看不全整個銀幕。
❻ 標准放映廳高度是多少啊
標准放映廳高度:層高大於9.8米,理想高度12.5米。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於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小型電影院不應小於8m,中型電影院不應小於12m,大型不應小於20m,特大型不應小於2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於10m;
四、多觀眾廳電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應按實際分配的最多人數計算;總座位數2000座以上的電影院宜分數處集散;
五、位於交叉口的電影院尚應滿足城鎮有關交通車行視距的規定。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❼ 電影院階梯高度有標准嗎標准時多少呢謝謝
電影院階梯高度有標准,請參閱以下等資料:
http://www.docin.com/p-230368010.html
http://wenku..com/view/6a900c8dec3a87c24028c4a3.html
❽ 放映廳有15排座椅每一排15升高
這是一個等差數列 公差是2 首項是15 所以第二排有17個 第十排有15+9*2=33個 第a排有15+(a-1)*2=2a+13個 選我吧 我用手機答的 來回換輸入法很辛苦的
❾ 電影院座位怎麼選擇
嚴格來說,要想挑到好位子,需要考慮的因素有這些: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階梯角度、座椅靠背角度等等。
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認為:觀眾水平方向上的視角,也就是屏幕兩側的視線方向夾角至少要為36°。
而為了避免頸部疲勞,到熒幕頂端的視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必須要<35°。
按照這個要求,假設影廳有15排座位,每排座位水平距離為1米,觀眾席的座位呈15°上升,這么算下來第6-10排的座位是最好的。
綜合來看,如果是小廳(10-15排),那麼最好位置是5-6排,如果是中廳(16-20排),那麼最好的位置時7-8排,如果是大廳(21-25排),那麼最好的位置時9-10排。
❿ 電影院建築層高有什麼要求
這個沒有特別要求,關鍵看當地消防和你的座位數,當然還有你想達到的銀幕效果。比如1.3k的廳,銀幕寬度在6米左右,根據影廳深度先算好座位排數,在前排不遮擋後排的前提下換算銀幕底邊至地面高度,再按照1.85:1換算銀幕高度,總高度就是需要達到的層高。如果是使用2k放映機的3d廳,建議銀幕寬度9米以上,層高不夠的情況下可以按2.35:1換算銀幕高度。如果做imax,建議層高超過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