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視投資具體怎麼分賬的
投資者分賬部分: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投資者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貳』 真的可以通過投資電影獲得票房分紅嗎
摘要 您好哦,電影投資是可以分紅的。電影版權投資的收益主要分為院線票房分紅,網路版權分紅,電視台版權分紅,海外版權分紅以及廣告植入分紅。需要強調的是,除了院線票房分紅以及網路版權分紅一定會有,其他的不一定會有,但是如果有的話就一定會有分紅。
『叄』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億,1600個聯合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我國票房的分賬規則
我國目前的票房分賬規則較為復雜,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特別營業稅以及電影事業專項資金:我國的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你產生了票房,無論高低那麼都要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這是硬性規定。
(2)中影數字代理費:如果票房在6個億以下,還需要繳納給中影1%-3%的票房。很多人有疑惑,為什麼要繳納這筆費用呢?這是因為在中國數字電影發展最困難的時期,是中影出資協助完成設備升級,「中影數字」在中國電影數字化進程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時至今日,全國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數字」的數字放映機,所以其有權收取這筆費用。超過6億的影片,因相應的營業稅和專項資金繳納的比較多,這部分就給免除了。
(3)扣除上述兩部分,剩餘的91.7%(或88.7%-90.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凈票房。
總結
當然了,影片的回收成本肯定不僅僅是票房,對於國內而言票房是大頭,但是對於很多國外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電影周邊才是大頭,比如迪斯尼拍的電影目的不是為了票房,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推廣自己的衍生產品。成功的電影衍生產品的收入往往超過了票房的收入,這也是好萊塢熱衷於打造大IP的原因。
此外除了衍生品收入之外,電影的回本還有諸多的方式,比如:(1)版權收入:各類電視播放權、互聯網視頻平台的播放權等;(2)海外銷售:海外其他國家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等,比如最有名的《非誠勿擾2》,還沒上映,通過廣告已經回本了。(4)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5)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考慮到還在增長的票房以及哪吒的周邊衍生品較好開發,預計該影片的投資人,最終人均分成會超過53萬。
『肆』 電影出品人怎樣分紅
電影投資的分紅,由中影集團(國家)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計算分紅(票房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貓眼有實時數據);會計事務所和公證處結算,由出品發行公司將分紅直接打到預留的銀行上。
電影上映,在中國大陸地區院線下映之日起3個月內進行第一次結算,之後開始每 6 個月為一個結算周期進行結算。24 個月後以 12 個月為一次結算周期。
⑥ 周邊產品收益
電影上映後,一般來說,如果很受觀眾歡迎,那麼片中的一些道具物品,甚至角色真人手辦等等,很快會出現在電商平台上,這些都屬於周邊產品。這部分產品的收益,同樣也是電影的收入來源,但這筆收入佔比極小,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一些參與電影投資的投資者,還有可能會得到電影製片方提供的一些額外福利,諸如你喜歡的明星簽名照,現場探班,片尾署名權等等。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通常情況下,一個院線電影的多重收益不會在一個項目中全部體現,這要看具體項目的認購合同規定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伍』 電影票房投資者分紅是多少
個人投資電影能獲得多少分成呢?
以電影《戰狼2》為例累計票房是56.83億,分賬票房53.20億。而我們片方分賬是20.84億(片方所佔比列是39.25%)
假如你投資100萬《戰狼2》而《戰狼2》的製作成本是2億
個人所佔成本的比例= 個人投資款/製作成本=100萬/2億=0.005
個人所獲得的票房分賬=個人所佔成本比例x 片方分賬票房= 0.005x20.84億=0.1042億=10420000元
投資收益比=10420000/1000000元=10.24倍
所以個人投資100萬《戰狼2》盈利9420000元
『陸』 一個電影編劇按電影票房分成,一部電影大約能分百分之多少一般化。
無論什麼
電影故事
先行,一部電影故事不好,導演再牛也白搭。
所以我認為編劇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國編劇往往被忽視,得不到應有的地位。
所以在我國編劇大概只有那些大牌演員
片酬
的幾百分之一吧,高的也就幾百萬吧
『柒』 如果票房能到20億,他能分到多少錢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2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1億
營業稅0.66億
院線10-12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6.34—8.34億(這些錢6-8億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4-6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3、如果這個人是主要製作者,而且有公司作為製作商,那麼可以分較高的份額,例如戰狼2的吳京,由於是主要投資人,所以分了13億多!
如果是導演,一般分總票房0.5%,即1000萬!(當然一般導演都有自己的製作公司,參與製作,可以分成)
如果是演員,則拿定額,即拿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不參與分成!
『捌』 電影投資的分紅模式
一、票房收益
比如一部電影票房是1億,它需要先扣除5%的電影發展基金和3.3%的相關稅費,剩下的91.7%才是電影的可分賬票房,其中影院和院線拿50%-55%,宣發佔5%-8%,剩下的37%-39%%左右才是片方可分賬票房,(1億*33%=3300萬)3300萬左右才是投資人的可分賬票房,等電影下映後三個月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物所進行票房結算,把錢匯入電影出品方公司的對公賬戶中,再由出品方公司按照投資者所投資佔比打入投資人預留的銀行賬戶中。
例如:如電影《戰狼2》累計票房是56.83億,分賬票房53.20億。而我們片方分賬是20.84億(片方所佔比列是39.25%)
『玖』 《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達到49.72億,那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達到49.72億,那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經在2019年的9月26日上映,上映時間達到93天,總票房達到了49.72億人民幣,排在中國電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第一位是《戰狼2》,其總票房為56.82億。
第三是扣除中數代理費,該費用是如果票房超過6億就不需要扣,所以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需要扣除了。所以真正到投資人手中的錢實際上就是:49.72億-49.72億*65.3%=17.25億。
分到投資人手中的錢是17.25億,但是還要扣除成本,由於該片導演並沒有透入說具體成本為多少,我們以1個億為例來計算下,扣掉成本一億後還剩下16.25億。所以即使合夥人較多,達到了1600位,那平均分到每個人手中也能達到1015625元,何況有的投得多有的少,我相信造就幾個千萬富翁是沒什麼問題的。
『拾』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