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辨別影視投資是否可靠
很多人開始涉及影視版權投資,當然是發現了影視行業極具投資潛力,特別是近幾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連創新高,國家也大力支持並推動國內影視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越發意識到影視版權投資會是國內近幾年的投資風口,雷軍曾經說過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正規影視投資所具備的條件:
1、拍攝許可證、國家電影局備案、電影項目紙質合同,電影項目書,銀行開戶的對公賬戶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
2、每部電影都是需要進過國家電影局審核,備案,頒發電影拍攝許可證才能拍攝;
3、前兩天有位朋友過來問我,投資電影簽訂的是電子合同行嗎?「不行」,電子合同是不具備法律效應的,不管投資什麼電影,簽訂的一是紙質合同;
4、項目書雖然不是一定要有的,但是項目的內容是我們唯一能接觸到的關於電影項目的直觀的資料,一個電影項目的題材,簡介,演員陣容,主創團隊等都是在項目書中體現;
5、對公賬戶,只要你的錢是打入投資項目的對公賬戶,投資資金就是收到銀行部門監管,資金安全有保障;投資電影決不能打到私人賬戶;
2. 如何去分辨真假電影版權投資
可以關注影視區塊鏈公共登記服務中心。風控審核做的很好。
3. 怎麼確定電影投資是不是騙人的
確定也很簡單,一了解項目有沒有備案,二查詢公司是否為出品公司,三是否資金打入對公,四是否簽訂紙質合同,五,正規是否正規合法有無糾紛。
4. 如何查合同的真實性
法律分析:鑒別合同的真假可以從主體資格、合同形式、合同內容、訂立手段等方面進行審查。一般合同包括:簽訂合同的主體、權利、責任、落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5. 投資電影如何識別騙局,避免陷阱
隨著近年來影視文化的迅速發展,電影投資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投資一部好的電影,電影上映後票房不錯,一段時間就坐等收錢讓很多人紛紛投資。
但是由於之前的電影市場是封閉的,個人無法參與電影投資,所以現在個人投資者對電影市場了解不多,對影視投資的了解不夠,極容易陷入投資騙局,被非法集資和騙子盯上。下面就來說一下,一般的影視投資騙局
比較多的影視投資騙局是網路APP,公眾號等網路平台投資,先讓下載投資平台的APP,你投資一定數量的錢,一定時間會按比例給你分紅,可能前期你投200塊錢半個月後按照收益的3%給你分紅,投1000塊錢一個月按照收益的5%的給你分紅,前期可以連本帶利拿回來,等到你放下戒備,投資的資金足夠多,時間足夠久的時候他們就會跑路。
6. 電影投資陷阱太深怎麼辦,改如何避免電影投資騙局老百姓應該如何慧眼辨別投資真假
正規的電影投資項目是真實存在的!電影投資其實一直都存在,直到去年才開始大面積的傳播!電影版權投資早在2002年2月1日就可以參與了,國務院432號文件《電影管理條例》裡面明文規定,完全合法合規!2017年3月1日國家又出台了《電影產業促進法》做了更完善的補充說明,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個人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電影攝制.給我們國內的影視文化行業發展提供了很多政策便利。因為電影是文化傳播的最佳途徑,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
投資即是存在風險,所以需要我們多方面考量,但是風險是可控的,根據電影的製作團隊,題材熱度,演員歷史票房成績,成本是否合理比較好回本、後期宣發力度等可以來把控風險,願您生活幸福,投資愉快!!
7. 如何判斷電影投資的正規性
1、正規的院線電影都需要在國家廣電總局備案,查不到備案的一定是騙局。
2、投資打款一定是轉賬到公司的對公賬戶,不能出現第三方途徑,更不能對私轉款。
3、一定是線下簽訂紙質版合同並加蓋公司公章,任何電子版合同都不具備法律效應。
8. 朋友拉我去投資電影,怎麼判斷真假
今天給大家談談電影份額認購這事,我覺得我有必要去跟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電影出品方會對個人投資者認購,而且門檻也比較低,是缺錢嗎?
我在知乎回答和影視推薦的時候總是遇到此類的評論回復,諸如:
這么好的事還輪到我們普通人了?別忽悠了!
是不是製片方缺錢沒有錢拍了啊?
是不是假的啊?這么好的事還輪到我們了?
一部電影成本動輒千萬上億,是爛片嗎?還要拉個人投資?
我相信很多的電影投資人最初都有這樣的疑慮,認為一部電影都是千萬上億的投資,為什麼電影版權方還要把版權對外轉讓給個人,是不是隱藏了什麼套路?還是有一些見不得人的一面,昨天跟一位電影投資人聊天,他也很疑惑,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惑,我的文章中在看到類似評論的時候我的回復是「呵呵」,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個個去解釋,因為他們的不懂妄加評論,覺得自己很明白,很懂,其實是智商的缺失,無知的表現!
電影投資從來不乏投資者,也就是不缺錢,電影份額對外轉讓其實是一種宣傳發行的形式,其實也是一種達部份票房預期的最好辦法!
首先我們知道,電影份額是根據成本進行劃分的,版權份額由於每部電影成本不一樣,每一部電影的版權份額認購門檻也不一樣,目前門檻以1-10萬居多,投資了電影的朋友知道,你投幾萬可能只佔萬分之5,千分之一等等,當然你認購的份額越多,版權佔比就越高!
影視份額認購開放普通個人投資者,其實是國家政策支持同時也暗藏「套路」,為什麼這么說?打個比方,我們知道一部電影肯定需要投資方,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集團,也可以是個人,如果出品方對外出讓30%的份額,回收投資7000萬,如果將這個30%的版權份額賣給機構財團,是的可以拿到7000萬投資,但是對宣傳來講,基本沒有什麼作用,他們只是來分錢的,不反對吧?如果將30%的份額給個人投資人,你猜是什麼樣的數據?
如果人均投資3萬,7000萬那麼就有2333人參與該部電影投資,那麼2333個人肯定會帶動身邊10-20人關注,至少平均拉動10人觀影,因為你投資了這部電影,你也會無形之中傳播和宣傳該電影,自己投資的電影你肯定也會去影院觀影,還發個朋友圈給個好評什麼的是不是,2333人*20人直接帶動4.666萬人觀影參與,是不是達到了宣傳的作用,同時是不是達到了部分票房預期?
這只是一個舉例的虛擬數據,實際數據遠遠比這個大的多;
這就是為什麼份額會給個人普通投資人,如果你是出品方,你願意是把這30%的版權份額給個人還是給機構財團,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答案是給個人!
帶動幾萬基礎粉絲,拉動宣傳,蝴蝶效應散發,可以給你的影片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益,投資了版權份額,也自然的你成為大眾宣傳人,是否再明白了為什麼版權份額會給個人來投資,同樣是收那麼多錢,但是帶來幾萬基礎粉絲,是個弱智都會把版權份額給大眾投資人!
不要再質疑行業,不要再懷疑是不是靠譜,不要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之類的話了,找到行業的痛點,你就明白了,電影製作方不傻,傻的是你還沒有看明白,總覺得人家是在套路欺騙你,現在是法制社會,誰騙了誰還跑的了?在國家廣電總局備案了的,你擔心什麼?對公帳戶是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你打的每一筆款子是受到保障的,明白了沒有?
為什麼大家現在認購版權份額都是從宣發機構來對接出品方,因為份額認購本來就是屬於宣傳發行的范疇!出品方本來沒有宣發單位或者部門,即便是有也不夠對接很多投資人,出品方需要很多的宣發機構來對外宣傳拉動投資人;
你唯一要做的是選擇一部好影片去投資,當今什麼題材叫賣,什麼演員叫賣,什麼樣的導演導的作品更好,發行團隊是否龐大,什麼樣的成本更有利潤空間,這都是投資人要考慮的,如果你們不懂就交給我,
我們看電影首先看的是演員再是題材,投資電影第一要選擇題材和成本 然後考慮演員....
找到痛點,道理說透了就明白了!電影從來不乏投資者,只是缺乏有眼光的投資人!選擇好的影視作品,成為電影大眾出品人,下一個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