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終幻想電影 到底有幾部
最終幻想的電影一共只有以下三部:
一、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是由坂口博信、莫托·薩克巴拉執導,溫明娜、亞歷克·鮑德溫、文·瑞姆斯為主要配音的一部科幻類CG電影。影片於2001年7月2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2065年,地球已被幽靈侵佔,人類只能住在一個全封閉的現代城堡里。羅斯為了拯救人類,最終用殘存在身體里的波長拯救了世界。
劇情簡介:
在2065年,由於受到獅子座隕石的撞擊,地球上產生了一種叫幽靈的生命形式。幽靈可以穿越任何物理障礙,它們會主動攻擊人類並吸收人類的靈魂,甚至人類只要與之有所接觸也會導致感染。
城市荒蕪了,人類被迫移居到有屏障保護的幾個「堡壘城市」,堡壘以外除了幽靈幾乎沒有生命存在。
42號「堡壘城市」紐約城的生物中心指揮希德博士及其助手阿琪·羅斯博士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他們認為只要在堡壘之外找到八個「靈魂」,就能找到與幽靈的生物波相反的波形,通過發射這種波,就能消滅幽靈。
與此同時,由於幽靈殺害了妻兒而對幽靈恨之入骨的海因將軍則堅持使用宙斯炮攻擊隕石。但博士認為這樣做會傷害到地球的靈魂「蓋亞」,後來他們意識到這些幽靈其實只是隕石所在的行星毀滅以後行星上的死去生物的靈魂,並不是外星侵略者。
但海因將軍的偏執讓他變得瘋狂,甚至讓他親手毀滅了紐約城。正當勇敢的上尉格雷和阿琪在隕石坑中找到第八靈魂時,海因下達了宙斯炮對隕石坑的發射指令。使地球的蓋亞受到攻擊受損,外星蓋亞迅速蔓延。宙斯炮也在海因瘋狂頻繁發射下由於過載而灰飛煙滅。
但最後阿琪用殘存在身體里的波長拯救了世界,凈化了外星蓋亞,但格雷作為凈化導體被外星蓋亞奪去了靈魂。地球上又迎來了新的一天,阿琪抱著逝去的愛人看著希望的旭日慢慢升起。
二、最終幻想VII:降臨之子
是日本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公司於2005年9月14日推出的一部CG動畫電影。該片屬於《最終幻想7》系列,由野村哲也執導。
影片故事發生在游戲劇情結束後兩年,在新的危機面前,已回歸各自生活的英雄們,再次集結在拯救世界的戰場上,保衛他們的家園。
劇情簡介:
賽菲羅斯的事件已經過去2年了,人類從巨大隕石的災難之下逃脫。曾經繁榮的都市雖然滿目瘡痍,但人們已經開始投入重建家園的工作之中。而拯救世界的英雄克勞德,卻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是,神秘的疾病「星痕癥候群」在世界蔓延。
蒂法·洛克哈特決定找尋克勞德。但當她找到克勞德之時,眼前這個人,只是一個為艾利斯之死鬱郁寡歡的落魄男子。以繼承賽菲羅斯的遺志而組成的白發三人組出現在人們眼前,文森特不得不再次揮動雙槍,保護大家。而世界的英雄克勞德,能否再次振作,守護這個世界。
三、最終幻想VII:降臨之子-完全版
2009年的完整版加入的內容主要是2007年推出的《核心危機-最終幻想VII》的故事,在2005年版的沒有相關的內容。
(1)ff7電影虧了多少擴展閱讀:
最終幻想系列產生的背景:
上世紀80年代,靠PC游戲起家的史克威爾遭遇破產危機,時任公司董事兼企劃開發部部長的坂口博信決心奮力一搏,向高層提出製作一款原創RPG的建議。
這個建議提起的時間恰到好處,FC此前普遍被業界認為不適合RPG或者AVG這樣的游戲,因為需要大量文本和特效支撐,FC的卡帶容量根本不足以承載這樣分量的內容。
但就在這一年,艾尼克斯推出了FC上首款原創正統RPG《勇者斗惡龍》(DQ),銷量超過百萬,一是證明了FC平台上也可以做出像樣的RPG游戲,二是這類游戲也擁有相當的用戶群支持。
於是公司同意了這個提議,於是才有了這個日本最著名的RPG系列,並將史克威爾從破產邊緣里拉了回來。
Ⅱ 最終幻想聖子降臨講的到底是什麼故事啊看不懂
講的是從正傳結束後2年的事,2年前薩非羅斯發動了最強黑魔法,隕石,企圖毀滅地球,毀滅人類,後來被愛麗絲的白魔法神聖所阻止,在這2年時間內,原本生活在米德加的人們在原本已被毀滅的家園邊上重新建造了一個家園,命名為Edge,蒂法也將第七天堂重新建立了起來,而克勞德只是做一個快遞員,但是人們卻得了一種病-星痕癥候群,連克勞德也患了這病,直到有一天,出現了3個不明的人,為了找回他們所謂的媽媽,不斷找克他們麻煩,而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復活薩非羅斯,雖然極力的阻止,但是最後薩非羅斯還是復活了,與克勞德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最終還是克又一次戰勝了薩... 教堂中的水,治癒了大家的星痕癥候群,是愛麗絲又一次救了大家
Ⅲ 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或最聖童降臨 的全球票房是多少
只找到些其他數據,似乎沒有全球票房統計哦~~因為它不是電影~注意!它不是電影!所以要按發行套數來統計~
不過看起來這次票房的確不錯哦~
2005年9月10日當天,重裝上陣的電影《最終幻想:聖童降臨》首發銷量就達到42萬套,日本各地的零售店幾乎售罄;它還參加了10月15日於西班牙舉行的第38屆國際電影節並獲得榮譽獎,可謂名利雙收。
經過日本的權威媒體Media Create調查,本作的4個版本在發售第一周的總銷售量約為420000套,並且消化率也達到了另人驚異的93.38%。換句話說在大部分零售店裡FF7AC都銷售一空了。
四個版本的銷量以及消化率具體如下:
·ADVENT PIECES:LIMITED(豪華限定版)……約65000套(86.80%)
·初回限定版……約305000套(95.75%)
·普通版……約20000套(88.98%)
·UMD版……約31000套(88.65%)
以上4種版本中銷量最高的是初回限定版,估計是因為其採用了相對於普通版更豪華的包裝並且擁有和普通版同樣價格的緣故。以後會繼續出貨的只有普通版和UMD版。也就是說在商店看見「ADVENT PIECES:LIMITED」和「初回限定版」只有最後的入手機會了。
16日,Square Enix發布了於2005年9月14日發售的影像作品「最終幻想VII 再臨之子(FF7AC)」的DVD和UMD兩個版本總出貨數量突破100萬套的消息。FF7AC發售3周便創造了出貨量突破70萬套的記錄,之後一直保持著堅挺的銷售勢頭,截止到1月15日,發售剛4個月的FF7AC出貨突破100萬套。沒有在電影院放映的影像作品能夠達成這樣的成績是很少見的。
作為連續兩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參展作品,備受關注的FF7AC繼續得到了眾多愛好者的支持。而作為FF7AC續篇的PS2游戲「地獄犬的輓歌 -最終幻想7-(DCFF7)」也即將於1月26日發售。相信屆時會再度掀起FF7愛好者討論的狂潮。
作品的製作人橋本真司表示:「對於作為原創的影像作品能夠達到如此的成績感到非常高興。已經在西班牙、法國的電影節上獲得了獎項的本作在日本市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歐美市場也面即將上市。」相信屆時FF7AC在歐美市場也可以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
Ⅳ 最終幻想系列電影動畫
《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票房慘敗的電影
《最終幻想 無限》TV版動畫片
以上兩個與游戲的關系不算特別大。主人公並沒有在任何最終幻想游戲中登過場,只有一些角色的名字與最終幻想的經典名字相同,比如CID、CHOCOBO等。
《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
《最終幻想7 LAST ORDER》OVA動畫
與最終幻想7關系密切的兩部電影,都有克勞德出場
Ⅳ 最終幻想7聖子降臨投資了多少啊
樓上的你說的是1997年的最終幻想7游戲。。
具體說來,《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三維模型生成部分,是用Maya為主,3ds Max為輔。這兩個都是業界最流行的三維軟體了。渲染(Rendering)部分,是用Mental Ray和May自帶的渲染引擎做的;最後合成(Compositing)階段,主要是用Shake(在蘋果操作系統下)和After Effect(在WINDOWS系統下)。而有關頭發、衣物和皮膚效果的合成,則是用Square Enix公司自己開發的軟體系統。有趣的是,本來他們是准備用WETA公司為製作Gollum皮膚而開發的軟體的,但那個要求極長的時間而且造價也不菲,所以他們最終放棄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皮膚部分如此「光滑」而不自然。雖然製作方沒有透露影片製作費用情況,但與2001年美版《最終幻想》相比,本片的投資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Takeshi Nozue也說,如果投資再多一點的話,他們是完全能夠做得更精細的。不過,更精細不一定意味著「更好」。
2001年的《靈魂深處》投資1.1億美元,減少1/3的話就是7500萬美圓左右。
Ⅵ 關於《最終幻想》
最終幻想從1987年誕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游戲,所謂CG電影只不過是周邊產物。真正的電影,一共就兩部。
一部是2001年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滅絕光年是靈魂深處的別名),史克威爾公司美國分部拍的,真正有上院線放映,但票房慘敗,賠了大錢。。
第二部是2005年的《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也叫聖童降臨),以DVD形式發行,憑借FF7系列的高人氣,總算沒有虧本,但也沒賺多少,因為成本太高。
還有一部OVA是《最終幻想——無限》,25集的電視動畫片,劇情也與歷代FF沒關系。
三部的在線觀看地址:
http://..com/question/42579222.html
另外當年隨降臨之子豪華版還附贈了一段20分鍾左右的OVA叫做最終密令(LAST ORDER),就是講述扎克斯是怎麼掛的,這段動畫在2005年推出的目的,是為了給2007年的游戲核心危機做宣傳。
在線觀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5NTUyNDA=.html
除了以上的部分,其他你能看到的動畫,全部是游戲里的過場動畫而已,從最終幻想7-12都有。像你說的yuna那部,就是最終幻想10里的過場動畫,不過不玩游戲是沒辦法看懂劇情的,因為過場動畫每段僅1分鍾左右,彼此不銜接,而是與游戲劇情直接銜接的。
想看的話請到這里:
http://www.fz222.com/
有歷代最終幻想的過場動畫集,比如你想看yuna的過場動畫,就搜索「最終幻想10」,以此類推。
Ⅶ 有關於最終幻想的游戲與電影問題
不能說絕對不出,我覺得有可能會出,因為SE公司這次有意要把FF13做大,它一出來就3部:
正傳、Agito、Versus(當然後兩部外傳還沒上市,現在正傳炒得正火)。這信息很明確,FF13這次氣勢要弄大。讓我聯想到FF7 的電影,所以做電影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性低一點而已,因為3D電影成本太高,SE做了兩次電影都虧了的(聖童降臨也是虧了的哦),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虧本的生意還是很少人做的。
電驢上的是天幻網做的吧,全流程高清晰視頻天幻網成員正在辛苦製作中,肯定要更新完的,這個放心,沒事可以多上上天幻網論壇,那裡就專門討論最終幻想系列的,在此也向他們致敬。
Ⅷ 求動畫電影《最終幻想VII 降臨之子》的欣賞評論2000字以上
說真的,在我初三畢業後的這個暑假第一次接觸FF7而被感動得希里嘩啦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能看到如此震撼的FF7的CG電影,世界上有多少游戲或動漫作品能做出這種程度的FANS向的作品?著實感覺,作FF7的FANS實在是太幸福了,我深 深地為那些沒有玩過FF7而不明白裡面這個那個是什麼意思的同志感到悲哀XD
不過話說回來,FANS向電影畢竟是技術和原著內容的體現為主,而作為一個電影本身,其內容在很多地方仍顯得有些單薄或不足,對此或許很多FANS會沖我喊「本身就是FANS向作品,沒什麼可指責的」,對此我表示贊同,因為從劇情來說,很多復雜的概念 影片里並沒有作解釋,不玩過FF7或者不看游戲的背景資料是沒法明白的,這就顯然是非常拉攏FANS的一個設定,因為過多的回憶和解釋只能讓FANS產生距離感。
而作為一個影片本身,其本體存在的不足,我想我們還是有理由來討論一下,畢竟我也看到好幾人說全片完全是CG炫耀,當然,這是影片的最大賣點之一,但觀眾有這樣的感受,總不能說是觀眾的錯,錯誤自然是存在影片當中。首先的一個問題就是,影片中的打鬥過 多,當然,打得是很精彩,好多場面我看得都激動得快跳起來了,但時間久了,我想很多觀眾(狂熱FANS除外)會有種疲勞感,因為全片的神經時刻在緊綳,沒有情緒的起伏,沒有讓觀眾喘氣的時間,打完一場又一場,而且說實話,打鬥的音樂始終是選用節奏感很強的 音樂,看到小薩出場的時候,感覺音樂快把觀眾逼上樑山了,這可有些受不了,雖然畫面做得的確極好,打得也眼花繚亂,但這情緒實在是把人逼得喘不過氣來。
下面說說劇情,當然我們不討論故事的合理性和非FANS是否能看懂,我們只討論故事內部的東西。整個故事所講的重點內容有:三人組尋找JENOVA的殘留物而要獲得重生->三人對Cloud、Rufus等人進行攻擊並威脅交出JENOVA->三人召集一幫小孩去忘卻之都(我沒看懂他們為什麼要召集小孩)->老大叫出召喚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叫召喚獸)->Rufus扔下JENOVA->老大拿到JENOVA並與Cloud開打->老大敗陣並變成小薩->統統敗陣,Cloud王道。
看起來挺多,總結在一起就是:三人反復想找JENOVA->找到JENOVA->被打敗
而在找的過程中,所有的情節要點全都是靠打鬥來完成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打鬥來撐腰,這個故事將會變得平淡無奇甚至十分無聊,因為全片所設的情節點是大大不夠的,或者說,讓這個故事發生轉折的內容偏少,使得故事本身缺乏吸引力,而完全變成一個看場面 看效果的影片。對此很多人可能會說,這片子看的就是效果,情節是次要的,那我們是不是想想,有怎樣的設計可以讓情節更好一些。
接下來談談人物的設計
首先我們從開頭來看,有一點我比較奇怪,為什麼要設計三個人,而不是一個人,是為了顯示邪惡勢力的強大,還是為了讓打鬥場面更加壯觀?要知道,這三個人沒有必要分成三個人,因為他們的性格、能力和劇情中所佔的作用都沒有什麼區別,除了擅長遠射和擅長近 身的區別之外。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第一個典型的游戲設定,在電影中,設計多個人物必須有多個人物的理由,因為他們必須為故事造成不同的影響,如果兩個人雷同甚至等同,那麼第二個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游戲不同,兩個敵人和三個敵人的區別,可以體現在攻擊擅 長還是魔法擅長或是防禦擅長。
接下來是三人組的出場,如果你看過許多電影的話,你會知道,一部影片中重要人物的出場是塑造人物的重中之重,經典的食人博士的出場、終結者的出場等等,其出場方式和鏡頭表現都是經過反復推敲的。但這次三人組的出場顯得平淡無奇,在大白天在一個醒目的山 崖上先談話後進攻,而且是在全片一開始就出動,很容易讓觀眾有一種「他們不是最重要的人物」的感覺。而如果改一下,讓影片前20分鍾都發生各類奇怪事件,比如小孩失蹤,魔石被盜,機槍男被打傷,Rufus總部遭到神秘攻擊等等事件,造成懸念,觀眾立刻會問 「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懸念被提起,觀眾的興趣點被逐漸提升,到20多分鍾甚至半小時的時候,大反派才在一個陰冷的雨夜出場,這樣的感覺是不是比大白天的騎摩托打鬥要酷得多呢?
Rufus等人的位置有些奇怪,我始終不明白他們在片中擔當著一個什麼角色,隱藏JENOVA並幫助Cloud?Reno和Rude的搞笑實在有些不倫不類,如果改一改對他們兩人的處理會好得多。而Cloud和Tifa以外的同伴,在片中充當的只是類似紫 龍、冰河、阿瞬這樣的角色位置,Cloud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星矢,這么說對FANS可能有打擊,但打大飛龍那段的確是這個感覺。
從總的感覺來說,野村老兄的確是想耍一把酷,但是顯然火候不夠,全片體現的是野村氏的酷,說得殘酷點,是一種沒啥內涵的日本小青年的酷,反派老大的那種姿態實在令人有些不舒服,似乎是故意做作,亦似乎是導演在硬使力想讓這個角色充滿個性,但行為舉止和 語氣等等只是表象,這個角色的本體是空的,包括Rufus、Cloud、Tifa等等人物,除去打鬥的華麗之外,其本體都是很空的,或者說完全是限制在FF7游戲的原設計上,而沒有絲毫的超越,甚至是在能夠用畫面和人物動作表現的華麗CG的技術上,野村老 兄依然無奈地使用大段的對話:Rufus基地被三人組老大襲擊的對話中,Reno和Rude無奈地躺在地上,白發男走來走去不停地說話,整個過程除了說話就是說話,連一些引起變化的因素如動作或道具都未出現,Reno兩人如同游戲中一樣非得等白發男話說完 才能站起來,觀眾可以輕易想到游戲的畫面;廣場上三人把許多小孩召集起來並引出怪物趨散群眾,這里又是個典型的游戲場面,按理說吃人怪物都出來了,群眾肯定沒多久就死的死散的散,可過了半天Reno等人出來廢了一堆話之後,背景上還是有老大一幫不怕死的群 眾在跑來跑去,甚至到了Cloud等人出來的時候,群眾還在廣場上來回跑,數量還不帶減少的,這種BUG是不是有點太大了,各位可以想一下,如果是在游戲里,這樣的場面會很正常,角色話沒講完,背景群眾絕不散去,但是電影里就不一樣了。
接下來是音樂的使用,不知大家看的感覺是什麼,反正好幾處音樂都讓我看得有點想發笑,又是典型的游戲處理方式,就是一到有情緒起伏的地方就起音樂,這段音樂剛完另一段音樂又起,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完全壓不住陣腳,整個情緒完全靠音樂來襯托,這可不好 ,很多地方其實不加音樂會更好,很多地方把激烈的音樂改成舒緩的音樂,比如Cloud和小薩打鬥那段,效果一定會棒得多,這些地方我們就看到野村導演的不足了,事實上他是想推動情緒發展的,但也是想考慮FANS而使用游戲音樂的,但REMIX過之後,使用 的效果差強人意,因為電影配樂和游戲配樂的差別太大,游戲里往往要以音樂來烘托情緒,因為對白和人物動作本身太有限,但是電影不同,沒有音樂同樣會有情緒的起伏,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會讓觀眾窒息,而如果處理得不好,即使是轟天震地的效果也不能給觀眾多大的 震撼。
接下來談談剪輯方面,當然這里不必對細微的鏡頭組接的多幀少幀進行過多的評論,而是談談對全片總體結構的處理。首先,全片一開始,也就是「498年前」之後那段對Midgar都市的展現,實在令人非常不適,野村從一開始就漏了怯,整個情緒明顯壓不住, 急切地想要把背景資料全盤托出,其結果是觀眾還沒看清,鏡頭就晃過去了。其實影片一開始,最忌快節奏的鏡頭,因為觀眾還沒進入影片之中,節奏一快讓觀眾難以接受,並且大部分影片在一開始都不會在攝影或剪輯方面作太多的炫耀,大多都是中規中矩的單線陳述,到 了5分鍾10分鍾的時候才開始展示個性,但AC從一開始就顯得急躁,並且忍不住地要向觀眾炫耀其鏡頭的華麗,連一個Tifa打電話都要用一個近180度的大旋轉,這樣的鏡頭的確華麗,而且很多如果實拍的話的確難以做到,但是在不必要的時機去使用,不但有畫 蛇添足的感覺,而且過早地漏了底細,如果前半段的打鬥和後半段的打鬥沒有遞進,觀眾勢必會感到重復和情緒沒有抬高,於是就會感到疲勞。不過AC在這方面還好沒太過分,因為本身技術在這里,華麗的場面總會引起FANS的尖叫。
另外,故事情緒的掌握在好幾處都有斷裂,我奇怪地發現野村特別喜歡在一段打鬥中間插大段的說話內容,開場的摩托追逐和結尾的Cloud打鬥與飛空艇眾的談話都是如此,這種處理的結果就是觀眾的情緒從開始打鬥的提升到對話出現的低落,談話出現的時候,觀 眾急切地想知道打鬥的雙方情況如何,但導演就是不給切,非要等一大段談話結束,觀眾情緒徹底掉下來,才把鏡頭轉到打鬥的二人那裡。當然,這還是小事,中段的處理最讓人受不了,Tifa和Cloud在床邊談話,中間插了一段三人組召集小孩然後與Vincen t的交戰,這里的問題很多:1、Tifa交談與Cloud同三人組的打鬥,誰先誰後交代不清;2、Cloud騎摩托回憶起Aeris過於突兀和沒有意義;3、白發男讓小孩喝水,小孩沒有任何抵抗和沒有任何質疑地像木偶一樣地喝水,顯得有些不合常理;4、V incent沒有好的登場,對FANS來說急切需要帥氣的亮相,而非FANS也要知道紅色披風究竟是誰,但影片卻給了個莫名其妙的處理;5、與Vincent打完之後,白發男和小朋友們一下就沒了,只有Marline還在,是離開了還是怎樣了?讓人覺得莫 名其妙,個人認為這段的結構是最失敗的。
大致就說了這些,感覺還有很多沒說,但剛才接電話思路被打斷,一下不知說什麼好了,就先說到這里,不滿的FANS請勿胡亂轟殺,偶也是FANS的一員啊~0~
最後說一句總結的。全片最大的一個弊病,也就是全片從故事上來說最致命的問題是:Cloud一行人作為主角,從頭致尾都是被動的!而反派三人組則占據著主動權,這是全片劇本上的最大漏洞,也是典型的劇作初學者的弊病。一個故事為何吸引人,因為觀眾急切 地想知道主人公的命運究竟如何,或者說,主人公是否解決了他所遇到的矛盾,比如羅拉是否能在20分鍾內拿到10萬元、荷比特人是否能取回並消滅魔戒等等,但是如果我問你,Cloud的矛盾是什麼,我想你一定只能說「Cloud是否能消滅三人組」,但是這個 矛盾的解決方案,在片中卻不是Cloud等人主動去想辦法消滅三人組,而是三人組找上門來的時候,Cloud人眾的被動反攻,全片的主角是Cloud還是三人組?另外,還有一點我想野村也沒搞清楚,他究竟是想讓觀眾對「三人組是誰」產生疑惑,還是想讓觀眾 對「三人組究竟死沒死」產生疑惑?甚至觀眾所急切求問的是「三人組究竟會不會找到JENOVA、會不會產生REUNION,會不會讓小薩復活,會不會打敗Cloud」,究竟全片的主角是Cloud還是三人組?這是典型的游戲思路,因為游戲里,敵人找上門的 時候往往是極度華麗的,而主角找上敵人的時候卻往往是單調地步行最後到達了某處見到BOSS然後開打,游戲中的主角永遠是被動和被反派所制約,這種思路被完全地體現在了AC當中,除了華麗的CG和令人震撼的音效,全片的本質無一不被游戲的背景、人物、內涵 甚至表現手法所制約和束縛,野村在FF7時期負責的是人設,事實上他也只能擔任一個畫師或一個CG動畫技術總監的職務,以他的閱歷和思想深度,他遠遠不能勝任導演——尤其是一個電影導演,哪怕只是一個FANS向的CG電影導演——這樣復雜的工作,即使是游 戲導演,從FFX和FF7內涵上的差距,我們就看出野村的底氣不足和思想深度不夠了。
一家之言,呵呵,Vincent沒有一個好的亮相真是失敗。
Ⅸ 最終幻想7有幾部啊聖子降臨還有呢
降臨之子的確是最終幻想7的續集,但僅僅有這么一部電影,其他和最終幻想7相關的,全是游戲。 最終幻想7一共有五部曲,包括FF7正篇和FF7AC、BC、CC、DC。 按故事時間順序發展為CC-BC-正篇-AC-DC。 FF7CC(Crisis Core)就是2007年推出的PSP上的游戲——危機核心,講述最終幻想7正篇的五年前的故事,以ZAX為主角。 FF7BC(Before Crisis)屬於外傳性質,是日本手機游戲,國內玩不到,BC中文名是危機之前,講述以曾為首的TUCKS小隊的故事。 最終幻想7正篇,是1997年發行於PS上的游戲,也是最早發行的、最核心的最終幻想7作品。講的是尼布爾海姆事件後,以克勞德為主角的「雪崩」組織與神羅對抗的故事,最終克勞德第一次擊敗了薩菲羅斯。 FF7AC(Advanced Children)是一部2005年推出的3D DVD電影——降臨之子,電影講述的是FF7正篇結束2年後發生的故事。影片網上到處下載得到。 FF7DC(Dirge Of Cerberus)就是地獄犬的輓歌,也屬於外傳性質,以文森特為主角講述FF7AC一年後的故事,是2006年發行於PS2上的槍版游戲。 總之,如果有興趣弄懂整個FF7故事劇情的話,至少要玩CC、正篇,再看完AC電影,這樣才能大致明了。 樓主一定要記住,畫面好壞肯定是跟游戲推出的年份成正比的。最終幻想7正篇是十年前的游戲,也是第一部FF7作品,畫面自然比較粗糙,但不管如何,仍是最終幻想7故事裡最重要的核心,如果你想了解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一定不能錯過這篇作品。 這里有整個最終幻想7故事的大事年表,你可以參考: http://ccff7.ffsky.cn/chronology.htm 關於人物介紹和主要故事介紹請看專題: 電影FF7AC: http://ff7ac.ffsky.cn/ 正篇FF7: http://ff7.ffsky.cn/ CCFF7: http://ccff7.ffsky.cn/ DCFF7: http://dcff7.ffsky.cn/ ================================ 最終幻想從1987年誕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游戲,所謂動畫只不過是周邊產物。真正的3D電影,一共就兩部。 一部是2001年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滅絕光年是靈魂深處的別名),史克威爾公司美國分部拍的,真正有上院線放映,但票房慘敗,賠了大錢。。 第二部是2005年的《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也叫聖童降臨),以DVD形式發行,憑借FF7系列的高人氣,總算沒有虧本,但也沒賺多少,因為成本太高。 還有一部OVA是《最終幻想——無限》,25集的電視動畫片,劇情也與歷代FF沒關系。 三部的在線觀看地址: http://..com/question/42579222.html 另外當年隨降臨之子豪華版還附贈了一段20分鍾左右的OVA叫做最終密令(LAST ORDER),就是講述扎克斯是怎麼掛的,這段動畫在2005年推出的目的,是為了給2007年的游戲核心危機做宣傳。 在線觀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5NTUyNDA=.html 除了以上的部分,其他你能看到的動畫,全部是游戲里的過場動畫而已,從最終幻想7-12都有。不過不玩游戲是沒辦法看懂劇情的,因為過場動畫每段僅1分鍾左右,彼此不銜接,而是與游戲劇情直接銜接的。 想看的話請到這里: http://www.fz222.com/ 有歷代最終幻想的過場動畫集,比如你想看最終幻想7的過場動畫,就搜索「最終幻想7」,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