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學習逆向思維
主要有:形象性;想像性;直接性;敏捷性;創造性;思維結果的可描述性;情感性等。 (4)方法 A 模仿法 以某種模仿原型為參照,在此基礎之上加以變化產生新事物的方法。很多發明創造都建立在對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的基礎上,如模仿鳥發明了飛機,模仿魚發明了潛水艇,模仿蝙蝠發明了雷達。 B 想像法 在腦中拋開某事物的實際情況,而構成深刻反映該事物本質的簡單化、理想化的形象。直接想像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的進行思想實驗的主要手段。 C 組合法 從兩種或兩種以上事物或產品中抽取合適的要素重新組合,構成新的事物或新的產品的創造技法。常見的組合技法一般有同物組合、異物組合、主體附加組合、重組組合四種。 D 移植法 將一個領域中的原理、方法、結構、材料、用途等移植到另一個領域中去,從而產生新事物的方法。主要有原理移植、方法移植、功能移植、結構移植等類型。 逆向思維 (1)概念 逆向思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思維方式,它的思維取向總是與常人的思維取向相反,比如人棄我取,人進我退,人動我靜,人剛我柔等等。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逆向思維模式,當一種公認的逆向思維模式被大多數人掌握並應用時,它也就變成了正向思維模式。 逆向思維並不是主張人們在思考時違逆常規,不受限制地胡思亂想,而是訓練一種小概率思維模式,即在思維活動中關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維。 逆向思維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有助於克服思維定勢的局限性,是決策思維的重要方式。 (2)特性 A 反向性 反向性是逆向思維的重要特點,也是逆向思維的出發點,逆向思維離開了它也就不存在。 B 異常性 逆向思維總是採取特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是它的異常性。 C "悖論" 反向性和異常性的存在,使得逆向思維在實踐中常給人"悖論"的特性。牛頓的物理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中就包含了對立物共存和互相作用的逆向思維觀念。 (3)類別 A 反向思維 通常對普遍接受的信念或做法進行質疑,然後察看它的反面是什麼。如果對立面是有道理的,那麼就朝對立面方向進行。 在如下情況下,可以進行反向思維:一是考慮要做某種相反的事情;二是考慮用其對立面來取某物;三是如果意識到別人是錯的,而你是正確的,但你仍然認為對方錯誤的觀點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B 雅努斯式思維 在人的大腦里構想或引入事物的正反兩個方面,並使它們同時並存於大腦里,考慮它們之間的關系,相似之處、正與反、相互作用等,然後創造出新事物。這種雙面思維相當艱難,因為它要求保持兩個對立面並存在你的大腦中,是一種大腦技能。 C 黑格爾式思維 採取一種觀念,容納它的反面,然後試著把兩者融合成第三種觀念,即變成一種獨立的新觀念。這種辯證的過程需要三個連續的步驟:論題、反題以及合題。 (4)方法 A 懷疑法 有一種敢於懷疑的精神,打破習慣,反過來想一下,這種精神越強烈越好。習慣性做法並不總是對的,對一切事物都報有懷疑之心是逆向思維所需要的。 B 對立互補法 以把握思維對象的對立統一為目標。要求人們在處理問題時既要看到事物之間的差異,也要看到事物之間因差異的存在而帶來的互補性。 C 悖論法 就是對一個概念、一個假設或一種學說,積極主動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思考,以求找出其中的悖論之處。 D 批判法 對言論、行為進行分辯、評斷、剖析,以見正理。以批判法來進行逆向思維仍然需要以一般性的思維技能為基礎,比如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等。 E 反事實法 在心理上對已經發生了的事件進行否定並表徵其原本可能出現而實際未出現的結果的心理活動,是人類意識的一個重要特徵。這就是反事實思維。主要有加法式、減法式、替代式三種類型。 靈感思維 (1)內涵 靈感直覺思維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潛意識與顯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的理性思維認識的整體性創造過程。 靈感直覺思維作為高級復雜的創造性思維理性活動形式,它不是一種簡單邏輯或非邏輯的單向思維運動,而是邏輯性與非邏輯性相統一的理性思維整體過程。 (2)特點 A 突發性和模糊性 由於是沒有在顯意識領域單純地遵循常規邏輯過程所形成,所以靈感直覺思維產生的程序、規則以及思維的要素與過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識能清晰地意識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B 獨創性 獨創性是定義靈感思維的必要特徵。不具有獨創性,就不能叫靈感思維。 C 非自覺性 其他的思維活動,都是一種自覺的思維活動,靈感直覺思維的突出性,必然帶來它的非自覺性。 D 思維靈活活動的意象性 在靈感直覺思維活動過程中,潛意識領域或顯意識領域總伴有思維意象運動的存在。沒有意象的暗示與啟迪就沒有思維的頓悟。 E 思維高度靈活的互補綜合性
B. 什麼是逆向思維法
所謂逆向思維法,就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從中引導啟發思維的方法。 面臨新事物、新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從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來分析研究新事物、解決新問題。我國古代有「曹沖稱象」的故事 ,曹沖沒有按通常思路去考慮如何直接稱象,而是反過來考慮大象的等重量物,即一堆石頭如何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逆向思維法應用的例子。19世紀40年代,英國的物理學家焦耳(1818-1889年)曾致力於研究不消耗能量的永動機,他用去了許多時間,但毫無結果。以後,焦耳等學者採用逆向思維法。用反證法做了大量的實驗,驗證水動機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從而發現了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 逆向思維的類型 逆向思維方式一般分為四類:結構逆向思維、功能逆向思維、狀態逆向思維、因果逆向思維。 結構逆向思維,是指從已有事物的逆向結構形式中去設想,以尋求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一般可以從事物的結構位置、結構材料以及結構類型進行逆向思維。在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一等獎的「雙尖綉花針」,發明者是武漢市義烈巷小學的學生王帆,他把針孔的位置設計到中間,兩端加工成針尖,從而使綉花的速度提高近一半。這是一個結構逆向思維的典型實例。 功能逆向思維,是指從原有事物相反功能方面去設想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的思維方法。談到功能逆向思維,人們常常會聯想到這么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3M公司的一個職員無意中發現,原來廢棄的紙張經過一定的處理可以成為粘貼紙,從而為公司創造了巨額的利潤。 狀態逆向思維,是指人們根據事物某一狀態的逆向方面來認識事物,引發創造發明的思維方法。過去木匠用鍋和刨來加工木頭,都是木頭不動工具動(實際上是人動)。這樣做,人的體力消耗較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人們從工具不動、木頭動的角度出發,設計發明了電刨,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工藝水平,減輕了勞動量。這里從木頭靜與動加工狀態的改變,就可知它是與狀態逆向思維的內容緊密相聯的。 因果逆向思維,是指從已有的事物的因果關系中,變為因果去發現新的現象和規律,尋找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思維方法。在電的發明史上,從奧斯特的電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電,它們之間就有著困果逆向思維的聯系。其他如愛迪生發現送話器聽筒音膜有規律的振動到他發明留聲機,近代的無線電廣播的播放與接收,錄像機的發明與攝像機的發明,這些都屬於因果逆向思維的成果、可見,因果逆向思維也是進行發明的有效方法。您還可以點擊了解更多「逆向思維」相關知識
C. 如何培養逆向思維
我們都知道培養孩子的逆反思維很重要,但我們大多數人卻不知道去培養孩子的逆反思維,或是並沒有真正做到培養孩子的這種思維。 自打咱家牛牛會說話以來,就常愛用反義詞表示他的抗議,你要叫他「站起來」,他會說:「坐起來」,由於我們幾個大人對他這一表現的助長,最近他對反義詞的反應速度更是到了變本加厲的地步,比如「奶奶高興、爺爺矮興」、「關禁閉」變成「開緊閉」、「廈門」變成「上門」、「上海」變成「下海」、「難看」變成「女看」,基本上每天都能聽到他自創的反義片語。 估計稍微嚴肅的家庭肯定要糾正孩子的這種不正經的說法了,說不定還要暗中嘆氣,這家人怎麼這么教育孩子呀!不但不幫孩子糾正,還任由孩子發揮下去。不過,我們全家討論了一下《非誠勿擾II》的劇情後,發覺逆向思維也是一門學問哈,擁有逆向思維的能力並不容易。 先說說《非誠勿擾II》的開頭吧!你看過結婚典禮的,有看到過離婚典禮的嗎?或者雖然聽說過,至少電影、電視裡面展示的還是比較少吧!再看看離婚典禮的問話:「你能對著錢發誓,無論對方將來多麼富有,多麼健康,多麼愛你,都不在和他在一起嗎?」,完全就是牧師主持結婚典禮的相反意思呀! 接著說說試婚吧!芒果說試婚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試對方的好,而是要試對方有多壞。為了這一和普通人試婚相反的目標,笑笑要從80歲後試起,愣是要試秦奮沒激情的時候,秦奮憋了一股的能量沒法發,也只好反其道而試之,裝起癱瘓,買了輪椅,來試笑笑是否有耐心。 再說說香山的人生告別會吧!我不知道別人看過沒有,反正我在影視劇裡面還是第一次看到。我看完後的感觸就是人其實應該在發覺自己即將死亡的時候,就應該主動召開人生告別會,而不是死後再開追悼會,否則千里迢迢趕過來的親友對你的傾訴,你對他們要囑托的話語,已經來不及聽和說了。 引用了這三段,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嗎?咱們的王朔編劇整個一個逆向思維,顛覆常規,結果就整出這一幽默的劇本出來。當你還沉浸在劇情裡面笑得合不攏嘴、甚至參與討論」婚姻怎麼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時,都沒發覺自己被編劇下套了,這劇整個非寫實,現實中大家要能做到這些,就不會有那麼多悲歡離合了。 逆向思維應用在文學作品上可以創造出《非誠勿擾II》這樣的喜劇片,那麼我還可以告訴你很多逆向思維在科學上帶來的新發現。 哥倫布在大家都向東航行到達印度的時候,反而選擇向西航行,最終抵達並發現了美洲大陸。在大家都降低二極體中的不純物濃度,以製造出更好的二極體的時候,日本人卻增加不純物的濃度,從而最終發明了隧道二極體。當機械技術專家們都在研究怎樣製造出更好的齒輪,連接發動機讓機器人的胳膊獲得動力時,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教授們卻把齒輪全部拆除,終於製造出將發動機直接植入關節內的機器人。 咱們天天在喊素質教育,希望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可是沒有舊哪有新呢?沒有逆向思維的能力,怎麼能開啟新的構思呢?可是大家總是覺得孩子唱反調不聽話就是一件讓人操心的事情,然後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也就無形之中被慢慢抹殺了。其實愛唱反調就要動腦筋,就要想反義詞句;愛唱反調就得反駁對方的觀點,就需要想到更好的理由和方法來證明給對方看。逆向思維可以培養我們的質疑精神,擺脫習慣的束縛,避免思路僵化、刻板。 當孩子愛造這種反義詞,並且自得其樂的時候,當孩子愛唱反調,你批評他沒正經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得反過來想想,只要不傷大礙,沒違紀犯法,為啥要限制那麼多呢? 您還可以點擊了解更多「逆向思維」相關知識
D. 鍛煉逆向思維的方法
鍛煉逆向思維方式有很多。首先需要先學會正常思維方式。學會分析事情處理方法,再把它倒回來想一下。
正常思維方式從理論出發,順著思路清晰往前看。一件事情本質上是什麼,摸索出來下面會如何發生,貫穿整件事。這就是正常思維方式。
逆向思維是在本質上進行反思考,順著思路之後再把思路從結尾倒回思考。這個一般比較難。需要很長時間適應。
E. 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很重要,該如何更好的去培養
我們大多數人卻不知道去培養孩子逆反思維,或是並沒有真正做到培養孩子這種思維。你看過結婚典禮,或者雖然聽說過,至少電影、電視裡面展示還是比較少吧,再看看離婚典禮問話:“你能對著錢發誓,無論對方將來多麼富有,多麼健康,多麼愛你,完全就是牧師主持結婚典禮相反意思呀, 接著說說試婚吧,芒果說試婚是需要,但是不能試對方好,而是要試對方有多壞。為了這一和普通人試婚相反目標,笑笑要從80歲後試起,愣是要試秦奮沒激情時候,秦奮憋了一股能量沒法發,也只好反其道而試之,裝起癱瘓,買了輪椅,來試笑笑是否有耐心。
很多時候獲得較大成功就是依靠這個思維。一些公司創意有了大突破,還有業績方面有了大提升就是依靠這方面能力,例如一些研究中也之處,很多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學習這樣能力,逆向思維讓我們有一定冒險精神,而且能夠更加全范圍探索一些未知世界,這樣能夠真正利用好機遇,而不是簡單地順從,當我們能夠感受到其中機會時候一切就會很不一樣了。
發散思維對我們來說也很關鍵。平時應該適當地引導他們能夠嘗試去這樣考慮問題,逐漸在其中找到自己方向,努力解決好相應問題,對大家來說很關鍵,我們應該看到背後價值所在。例如提高我們藝術修養,還有提高我么你體育能力等等,逆向思維在一定時刻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幫助。
F. 如何訓練逆向思維
思考問題的時候要這樣想,要得到結果,必須要什麼條件,比如從1到3個步驟,3是結果,就去想要得到3就要得到2,要得到2就要得到1,以此類推。
G. 逆向思維法的什麼是逆向思維法
逆向思維法是指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這種方法常常使問題獲得創造性的解決。
印度有一家電影院,常有戴帽子的婦女去看電影。帽子擋住了後面觀眾的視線。大家請電影院經理發個場內禁止戴帽子的通告。經理搖搖頭說:「這不太妥當,只有允許她們戴帽子才行。」大家聽了,不知何意,感到很是失望。第二天,影片放映之前,經理在銀幕上映出了一則通告:「本院為了照顧衰老有病的女客,可允許她們照常戴帽子,在放映電影時不必摘下。」通告一出,所有女客都摘下了帽子。
H. 逆轉思維的方法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意識到了說,思維對一個人來講太重要啦。而且好像也只有思維這個東西才可以不分學歷,學識,你意識到了,並且去做了你就會很快的脫穎而出。但多數人是意識到了,卻不得其法,看書又看不下去,每天被各種心裡焦慮、困惑困擾著。
著名哲學家康德生前給自己寫下這樣一句碑文:「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打破慣性思維,學會逆思倒想,你定會擺脫平庸,創造奇跡!」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思維模式,逆轉思維。
接下來也是將分成 什麼是逆轉思維、逆轉思維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如何進行逆轉思維的強化和學習。希望對你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幫助。
1、逆轉思維
從書面定義上來講,逆轉思維:也稱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於「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
這里其實是有一個前提的,就是我們作為一個個體的人,一定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如果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就直接讓我們學習逆轉思維,多數時候我們可能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為了相信而相信,為了做而做。永遠都在執行,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判斷和思考。
黑格爾說過一句話:「對認識的認識,對思想的思想。即對熟知事物關於真知的反思。我們太多時候把現象當成真知,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環境的變化我們都能給我們帶來顛覆顛覆性的認識。所以請記住這樣一句話:「不要以為自己的經驗是萬能的、不可更改的,你熟知的事情可能是最荒謬的。」
所以想要擁有逆轉思維的前提就是必須要有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因為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它的對立面的,比如長與短,寬與窄,胖與瘦,這些是我們最最常見的性質上的逆轉,再比如氣態變也太,液態變氣態,不論哪一種方式,只要從一個方面想到與之對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轉思維,也可以說是逆向思維。
接下來我們可以用具體的實例來闡述下逆轉思維的模式。
2、逆轉思維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1⃣️ :如果你說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夜總會陪酒,聽起來就不那麼好聽。可如果你說,一個夜總會的小姐,白天堅持去大學上課,這就極具吸引力,還滿滿的正能量。同樣的事情不一樣的表達產生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2⃣️ :如果說你是一個老師、學者,去開公司,然後就會被鄙視,被認為很俗,甚至被罵為了錢,連老師的師德都不顧了。可是如果說你是一個商人,在經商之餘還在不斷的研究學術,別人就會對你肅然起敬。說不準還會送一個尊稱:儒商。所以羅振宇在創辦邏輯思維的時候,總是在節目中不斷的強調,我就是一個商人,一個合格的商人就是通過產品去獲取收益,直白點就是掙錢。所以當你將自己最終的目的坦誠不公之後,就沒有那麼多人產生質疑了,你將結果直接告訴他人,就免去了不少的非議和胡亂猜測。
3⃣️:比如我請人辦事兒或者請教他人問題時,總是先遞個紅包過去,至於多少根據具體問題的情況,不過普遍是幾十塊錢,一杯咖啡而已。如果你直接說,這是你幫我解決問題的酬勞,很多人不會收的。金額太大,人家難為情,金額太少讓他人會有種錯覺,「我的時間難道那麼不值錢嗎?」所以即便是發紅包,也要轉換下思維。你是以咖啡的價值來作為回報的,而不是他的時間,盡管可以能因為你的事情,他確實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但是他基本上不會去自己時間的單價。頂多覺得這件事兒太浪費時間了,以後不能接了,問清楚了再決定要不要幫助他人。
但是很多人呢,總是大眾化思維,認為只有你幫我解決了問題,我才會給你紅包吧,或者才能請你吃飯吧。最後問題解決了,很多人又不願意兌現承諾了,或者裝糊塗絲毫不提這事兒啦。其實說白了,就是思維方式的問題,耍小聰明的人最後一定會被小聰明耍了。
4⃣️:再比如我們寫文章,很多人為了中獎,一味的將文字,觀點胡亂堆砌,本來一個很簡單的觀點,通過論據,推理就可以講明白,卻偏偏要湊足四五千字,簡單變復雜。所以當多數人都在追求這種操作時,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就用最簡單明了的話把問題講清楚。既能顯得別具一格,又能鍛煉自己用簡潔的話闡明觀點的能力,一舉兩得。
3、如何進行逆轉思維的強化和學習
在學習之前我們再強調一下逆轉思維,就是逆向思考。越是希望對方那麼做,越是要禁止他那麼做,這種逆向思考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難題。越是禁止越是神秘,然後就越想嘗試。
1⃣️ 角色轉換:在職場中我們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任務一下來之後就簡單的對任務了解一下就開始著手行動,做到一半甚至快要完成時,發現方向跑偏了。又不得不重新調整,這種操作方式在工作中太常見了,也是導致我們很多人辦事兒效率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開始前,進行角色轉換,把結果倒推。我們要完成一項工程,它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最後的結果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一旦當我們明確的知道了結果的時候,站在老闆的角度或者項目經理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具體該如何執行,是不是效果會更好一些呢?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既然我們都想去做領導,為什麼非要等到升上領導的崗位了才去行動呢?我們不是應該提前就要具備領導能力嘛。既然當領導需要領導能力,我們又渴望當上領導,那是不是我們可以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在考慮問題,做事兒方面用領導的角色來要求自己呢。
其實這也是很多職場人的困惑,忙的焦頭爛額,最後工作不僅做的不好,連基本的領導思維都沒有。如果是這樣的哈,我們憑什麼會被提拔呢?角色轉換,提前布局,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
2⃣️ 反慣性思維:慣性思維很容易形成定式,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固定的模版,讓所有思維活動都集中在這個模版里,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及路線,思考的方式與作出的決定的風格都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其實一談到慣性思維,很多人都知道,而且不願意你被他人說自己屬於慣性思維。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在說慣性思維的不好,所以我們也不喜歡,我們反慣性,來追求新奇,獨樹一幟,其實這也是一種慣性思維。這么說吧,除了法律規則和物理定律,一切都值得我們質疑。曾經有段時間跟朋友一起交流過著這個話題,說如何使自己說話和寫文章不那麼千篇一律,形成自己的風格。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面對一件事情時,拋棄掉你第一第二個想法和念頭。慣性思維就是我們通常的邏輯,你能想到的他人也可以想的到,大家的想法思路都一樣,那還有多大的價值呢?
所以我覺得這個方法用來練習的自己思考力和反慣性思維是非有幫助,之所以很多人學不會反慣性思維,不僅僅是因為思維類的書籍枯燥,更多的是不得法。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句話:面對一件事兒,拋棄掉你的前兩個想法,再繼續向下思考,越是往下深挖,我們的觀點會越具有獨特性。
就比如很多人在說,職場不需要玻璃心,然後千篇一律的告訴你如何強大,如何突破自己,寫這樣的文章,多少是有些浪費時間的。我們只有別出心裁,用反著的方式去思考它,為什麼職場不能有玻璃心,玻璃心的職場人如何更具有競爭力。從這個視角出發,是不是會很不一樣。
不論是產品還是文章,以多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啦,唯有精品才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