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電影的人大多數是導演嗎
只有完全的獨立電影的投資人是導演本人吧。。。昆汀塔倫蒂諾說過獨立電影就是導演用他所有的錢,他有的,他沒有的,甚至偷來的錢來拍的電影,這些電影有的要多爛有多爛 有的要多好有多好,但是這是他的電影 獨立電影。。。。
一般來說好萊塢投資超過幾百萬的【小成本電影】也會有好幾家電影公司聯合製作,分擔投資,一個導演得有多少錢才能自己投資拍大片?成本就上億,更不要說自己承受百分之百的風險了。。。畢竟成本+宣傳的費用 如果拍出來沒有投資額度幾倍的票房,就是賠錢。。。而且導演只要失敗2,3次 基本就宣告他的生涯完蛋了。。。
吳宇森當初在好萊塢拍了兩部好電影,口碑票房都不錯,然後接了碟中諜,雖然是當年的票房冠軍,但是口碑並不好,後來拍風語者差點坑死投資方,接著拍了記憶裂痕,票房口碑全失敗,然後就無法在好萊塢得到工作機會了,只能回來拍赤壁。。。
斯皮爾伯格拍電影也不是全部由他的公司出錢吧?怎麼也要拉上幾家合作。。。
2. 大手筆!為拍一部電影花16億造一座城,這位導演為何如此厲害
因為陳凱歌導演是個對工作要求非常高的人。陳導擁有者一般導演所不具備的資金和技術,以及名氣,在國內外的電影界都有很重要的地位,這為他的電影拍攝帶來了巨大的投資,除此之外他的優秀還與他的導演的天賦是分不開的。
早在20年前,他在拍攝風與月時,為了恢復上海的風格,他與上海電影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車敦基地」。拍攝荊軻刺秦王,陳凱歌花了四年的艱苦努力在橫店打造了「秦宮」;拍攝趙氏孤兒,花了四千萬元打造了「孤兒城」。他的這一切付出讓很人敬佩,他對工作的認真和負責也讓後輩稱為楷模,我們希望陳導的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出彩。
3. 當年低成本投資的電影《瘋狂的石頭》,到底捧紅了多少人
《瘋狂的石頭》幾乎把裡面所有的明星都捧紅了,類似黃渤和郭濤這樣的明星也出演了《瘋狂的石頭》。
每當我們提到《瘋狂的石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劉德華的投資行為。在《瘋狂的石頭》准備開拍的時候,因為當時的《瘋狂的石頭》並沒有被投資人看好,所以導演四處尋找投資人和製片方。劉德華當年給《瘋狂的石頭》投資了300萬元,《瘋狂的石頭》的票房直接讓劉德華至少獲得了700以上的收入,同時也捧紅了眾多明星。
《瘋狂的石頭》捧紅了黃渤。
在黃渤剛進入娛樂圈的時候,因為黃渤本身的形象相對沒有那麼好,所以黃渤很少會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出演了《瘋狂的石頭》之後,很多觀眾才第1次認識黃渤這位優質明星。在此之後,黃渤更是接拍了《瘋狂的石頭》的續集《瘋狂的賽車》,黃渤在電影界的搞笑地位也就此確立。
4. 拍一部電影是誰出資拍攝是導演還是製片人賺的錢誰分最多
一般來講,出品人 是出資方
導演是整部影片的拍攝總指揮
製片人負責對電影質量的把控
認真作答,望採納~
5. 當年學吳京花光家產拍電影的導演,票房僅有20萬,如今怎麼樣了
在這個朝著小康生活而奮斗的時代,不用再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焦慮,現在的人們更多的是追求更優越的生活,不再是只為了吃飽穿暖,而是為了吃的更好,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也有了很多的休閑活動,其中,觀看電影便是其中一個。也有很多的導演「橫空出世」,半路出家的也挺多,有一些演員、歌手也會兼備導演這個角色,比如鄧超、吳京、周傑倫等等,有的人成功,也有一些輸的很慘。吳京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他的《戰狼2》取得了56億的票房,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做導演的,我一直認為有一些事是要有天賦和時機才能做的,比如畫畫和唱歌,是講究一些天分的,當然也不能排除自身的努力。姜濤後來也是說自己的演技沒有問題,劇本也沒有問題,只是公司宣傳力度不夠,是這樣嗎?個人認為,也是要有一些機遇在的,總有一些電影火一些電影不火,凡事都有對立面。現在的姜濤,在小視頻上很火爆,成為了現在所說的網紅,這或許不是他想要的結果,那他是否會東山再起呢?
6.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7. 電影和電視劇分別是靠什麼賺錢的,大概有多少,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投資方各拿多少
電影主要靠票房和廣告贊助,電視劇主要靠版權和廣告贊助等等,其他不詳。
8. 電影市場有多大的利潤,這么多人都參加進來進行投資
現在的時代很多人都將目光投向於電影行業,主要原因是電影文化行業利潤大,回報快。但是個人投資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的!首先很多影片製作的成本就很高,而且對於一部電影製作的流程和宣傳都需要很大的資金支持,所以不是有很雄厚的財力的人,是很難去製作的!
除了以上因素,其實最重要的是影片自身的質量是最重要的!需要明確的影片的主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還有注意影片的製作效果和剪輯等,這個就需要比較優秀的導演。最重要的還是一些宣傳了!要打響自己影片的知名度,讓大眾了解並熟知自己的影片,這樣就會更加保證自己的投資!
9. 一個影視劇組有多少工作人員
影視劇組職務詳解
製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負責人
製片主任:管理整個劇組
導演:創作組中最高負責人
監制:後期製作中的最高負責人
策劃人:對製片人負責
編劇:對製片人和導演負責
藝術指導:對導演負責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製片人大多懂得電影藝術創作,就是投資者或者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電影製片人,電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製片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在攝制組中,製片和統籌是兩個職務。
製片分很多部門的製片,生活製片是管理劇組的生活的,後勤的一切,吃喝拉撒睡的管理人員;現場製片是管理現場的紀律和保證主創部門的順利創作的管理人員;生產製片是管理劇組的場景的的製作陳設等的管理人員;外聯製片顧名思義就是聯系劇組在外拍攝場景的接洽的管理人員各個製片部門上面有製片主任,製片主任上面有執行製片人,下面有若干劇務,就是干一些具體事務的人員,製片部門的人不介入劇組的整個藝術創作,相當於一個單位的後勤部門。
統籌,在一個劇組當中相當於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的角色,屬於導演部門,要負責怎個劇的拍攝計劃,每天要拍攝什麼都要有統籌來安排,要跟每一個部門都要協調好,首先是美術部門的場景能否順利的完工,演員是否到位,製片部門是否把場地聯系好,還要跟導演溝通要拍攝多少天,先拍什麼後拍什麼,等等,在劇組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我們劇組,有專門的統籌跟大家協調場景,每天的拍攝計劃都是導演和攝影親自跟統籌安排
製片組設有製片主任、製片、財務人員、劇務及後勤保障人員等。
導演組設有導演、副導演、場記、動作導演、特技導演等。
攝影組設有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美工組設有總美工師、美工設計及服裝、道具、化裝等小組,根據場景製作需要和拍攝時對服、化、道的要求安排適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員。
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以上除了演員組還有製片人或出品人和編劇作詞作曲演唱。
製片人或出品人是一部片子的總負責人,相當於一家公司的董事長。
製片主任對製片人負責,是製片人最主要的助手。
製片相當於製片主任助理,主要工作負責拍攝現場運轉協調,管理生活與車輛調度的後勤等,負責協調美術道具等,製片對製片主任負責,沒有獨立決定權。
劇務對製片負責,處理製片部門的雜務。
廣告宣傳員、司機、緊急救援人員、勤雜人員等屬於製片組的范疇,對製片人和製片主任負責。
導演組的導演對製片人負責,相當於公司總經理。
副導演對導演負責,副導演的主要工作的是代表導演組與製片主任合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攝制計劃,協助導演選演員並根據導演要求指導臨時演員、群眾演員和特技效果。
助理導演協助導演處理導演組的日常雜務。
場記是是導演組中的重要成員,負責在分鏡頭劇本上詳細記錄拍攝過程發生的一切,如場景名、鏡號、機位、對白、表演的銜接、鏡頭長度,主要道具使用情況,導演對鏡頭的評價等,這些作為拍攝現場參考與後期剪輯使用。
武俠劇及其他一些劇中還有專門的動作導演或特技導演,有的還有台詞導演。
攝影師對導演負責,拍攝電影是用的攝影機,拍攝電視是用的攝像機,不過人員統稱為攝影師。
副攝影師協助攝影師拍攝,代表攝影組和其他部門協調,有的操作攝影機。
攝影助理協助攝影師檢查機器。
燈光師也叫照明師和照明技師
美術師負責影視劇的造型。
美術師的助手有副美術師和美術助理。大型劇組會設總美術師。
服裝師根據導演與美術師的設計確定服飾的設計,並進行製作與采買。
化裝師設計人物化裝造型,指導製作各種化裝所需要的零配件,完成人物的試裝和造型。拍攝中,負責保持人物造型的連續性,准確描畫人物隨年齡、環境、情緒的變化產生的不同形象。
道具師負責道具部門的美術創作。設計、組織、製作、購買各種道具。
特技師,有的劃為導演組,武俠劇里的動作導演,還有的劃為美術組,負責影視劇中特技造型。
錄音師負責聲音的設計與創作。
10. 有的電影票房幾十億上百億為什麼導演才獲利幾個億呢剩餘的錢去哪了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2020年度,國家暫時停止國家電影發展基金徵收)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所以說————電影票房大約是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一般看電影是否盈利,就用投資乘以3,就可算出盈虧點!例如《哪吒魔童降世》投資6000萬,票房1.8億即可回本!而《上海堡壘》投資3億,則需要9億票房才能回本了!
3、有幾個關鍵點
A投資和實際投資。很多電影號稱幾億投資,都是噱頭,要是真的投資那麼多,真的就虧死了
B新人與老人。對於電影新人來說,可能需要倍於老導演的投資。
C院線。對於萬達這樣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線的公司來說,可以上下通吃,給自己的電影多放映場次,以獲取利益。
4、導演獲利比較復雜,主要分幾種情況,
A拿定額,也就是拿一定的錢,票房什麼跟導演無關;
B拿分紅,如按照電影票房獲利的百分之幾來分成
C拿分成,現代導演都是有公司的,例如某某某工作室、北京大碗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賈玲的公司),這些公司參與製作發行,可以按照投資比例和合同分成。
D其他,例如拿電影洗錢的(以前香港比較多)、對賭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