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好萊塢電影票房多少回本

好萊塢電影票房多少回本

發布時間:2022-07-22 05:53:00

A. 好萊塢片商在中國以及其它國家的票房分賬是怎樣的

在好萊塢的眼中,只有兩種,一個是國內市場,一個是國際市場

國內市場:美國+加拿大,美國人毫不客氣的把加拿大當然了自己的後花園。

國際市場:分為三大區域——歐洲/中東/非洲(EMEA),亞太地區(亞洲/澳大利亞)以及拉丁美洲。主要以票房收入作為劃分依據。

好萊塢電影票房分賬方式——階梯式規則

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例如,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例如,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院線也有自己的底線,不會一味地妥協。總體來說,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B. 好萊塢投資最大,虧本最多的是哪部電影

《埃及艷後》

《埃及艷後》是1963年約瑟夫·L·曼凱維奇導演的電影,也是好萊塢電影史上投資最大同時也賠得最慘的一部古裝巨制。

為了拍攝電影巨資打造的《羅馬城》

以至於有人說《埃及艷後》劇組打算重建一個羅馬城。然而投入和產出並不總是成正比,《埃及艷後》成為電影史上最賠本的影片。

雖然電影最終的失敗不僅使作為投資方的福克斯血本無歸,並且還終結了當時盛極一時的史詩片拍攝浪潮,但是《埃及艷後》在技術和藝術領域的成就即便時隔多年後的今天依舊是有目共睹的。

而主演伊麗莎白•泰勒的出色演繹是後來多版《埃及艷後》永遠也無法復制的經典。

C. 投資1.1億美元的電影最終的全球票房為2.3億美元!這種情況電影公司能收回成本嗎還賺的著錢嗎

樓上講的還不夠准確
具體來說,電影和其他商品銷售流程差的不多
電影公司和院線有個博弈的過程
1,比如拍了個不靠譜的片子,不指望能大賣的,院線方一般會要求票房分成,賣多少分多少,大家心裡都沒底
2,一般的片子,舉例,重拍的四大名著之類的,這種片子有一定噱頭,製作上有一定保證,但是票房多少誰也不敢保證,一般有點底,電影公司會推銷或展示試映之類的,讓院線方買拷貝,還有可以讓其他公司買斷某地區的版權,比如新三國就讓某海外公司買斷海外播放權(版權)有保底的,基本上能有人買拷貝或版權之類的都能回本甚至賺錢
3,大熱的片子,比如阿凡達,變形金剛之類的,電影公司就拽了,不會賣拷貝的,就是賣也是相當滴貴,一般是分成的,版權一般也不賣,等著同期或後期的周邊產品開發,比如DVD,玩具,漫畫等,這種情況院線方為搶上映還有加錢滴,這種大片電影公司是不急的,節奏控制的往往非常好
其實買播放權也好版權什麼滴,就像正常商品的總代理一樣,往往幾個地區的代理一簽,根本就不會虧了,
所以很多好萊塢的大牌演員或導演也是看片子的,好的就要分紅不要片酬,不好的就要保底片酬, 哈哈
電影公司也一樣,比如克魯斯的碟中諜3就是他本人沒有片酬(電影公司要求滴),只有分紅,說明心裡沒底,結果克魯斯以前片酬是一線標准千萬級的,那時已經有點過氣了,只有同意,結果拿到手的很少,後面的碟情危戰就更可憐了,幾乎就是血本無歸,成本1億2,票房2千萬,嘎嘎
名導卡梅隆就硬正了,人家阿凡達就不要片酬要分紅,結果票房現在累計有22億+了吧,數錢數到手抽筋,

D. 《變形金剛》的系列電影票房一直不能回本,為什麼出品方還在不停的生產呢

為好萊塢商業爆米花大片的典型代表,《變形金剛》在國內極具人氣知名度,自中國電影市場崛起以來,一直都是此系列的海外(即除北美地區外)票房大金主。

不過萬物都逃不出「盛極而衰」四個字,隨著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環球影業的《侏羅紀世界》等好萊塢電影IP在天朝的強勢崛起,《變形金剛》顯得後繼不力,最終在2017年被《速度與激情》系列奪走了天朝NO.1好萊塢IP的寶座。

從派拉蒙之前曾經宣言要建立「變形金剛電影宇宙」來看,若是長期走低口碑高票房的路線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看看目前最成功的漫威電影宇宙每部影片的口碑基本都相對穩定,票房也同樣穩定,還能時不時來一部大爆級的電影。顯然派拉蒙也希望能走上這條道路。學習對手成功的地方並致以己用,其實想法是非常正確的,只不過能否真正復刻別人成功的道路,最終還需派拉蒙自身的把控。《大黃蜂》有得有失,變形金剛的再起之路仍然遙遠。

E. 好萊塢大片《海王》製作成本是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億,如果只靠中國市場,大概多少票房能回本

幾十億咯。

F. 大家覺得投資電影是票房越高,收益就會越高嗎

2002年,張藝謀指導的《英雄》橫空出世,國內票房突破2.5億人民幣,全球票房突破1.77億美金(約合14億人民幣)。

華語電影的大片時代來臨,十億,二十億,五十億,電影的票房收益越來越高,電影公司的收益越來愈高,市值一路高歌,電影市場也愈發繁榮。

但,高票房真的能帶來高分賬,高收益嗎?

如此計算下來,成本較低卻意外走紅的黑馬電影所取得分賬收益往往會更高,高票房的超級大片有時也會入不敷出。

當然,電影收入還包括版權出售、衍生品售賣、廣告贊助、海外版權費等其它收入,票房不過是其中的一項目,並不是投資電影的全部回報。

G. 《長津湖》這部投資13億的大製作,需要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投資本錢

具業內人事介紹,電話票房收入的三分之一,為成本收入,照此算來,《長津湖》總投資13億元,如果票房能達到45億元,就可以收回成本。不過,我認為,《長津湖》這部影片,不是收回成本這么簡單,而且會大賺特賺,到今年春節,有可能票房突破百億大關。

為什麼《長津湖》會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個影片的影響力只是在一二線大城市,在小城市,鄉村的影響力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影響力會穿透到鄉村,這時的票房就更大。此外,據報道的消息,該片將向境外,國外投放。因此,這部愛國大片的收入不可預期,百億票房是保守看法。到時不是收回成本之事,而是賺得讓人眼紅。

H. 如何計算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凈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劇本 道具 場地演員,後期宣傳,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還得版權(比如愛奇藝買播放權)電影下映後的cd
那麼怎樣計算盈利呢
一般來說,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是很不願意透露影片具體的製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個摻水的數字。因為一部電影的實際花銷可能遠遠超過了被披露的數字,除了製作費外,往往還有推廣和營銷費用。

一部電影的推廣費可能十分驚人。拿一部20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來講,其推廣費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還要高。這是因為小成本電影的題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劇或兒童電影之類的,其本身不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但要是涉及到推廣費用,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一部製作費為3500萬至7500萬美元的電影,其推廣費就很可能達到製作費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動畫電影《超級大壞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億美元,其製作成本為1.45億美元,而推廣費就達到了6500萬美元。要是電影是大製作的話,那推廣費就更高了,因為電影公司為了收回成本,往往會大量投放廣告。
但是,要是一部電影拍得太爛的話,電影公司也就不太願意下血本推廣宣傳了。惡搞電影《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上映後IMBD評分僅4.7,被不少人詬病為「虎頭蛇尾」。該片的製作費在1.3億美元左右,但最後只拿下了2億多一點的全球票房。當年電影的製片方20世紀福克斯可能早就預料到了《格列佛游記》不會太吸金,故而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不然按照最後的票房成績來看,八成得賠。
有時候,製片公司的經費少的可憐,根本不可能燒錢拍大片,這時候發行方就會選擇發行製片公司已經拍好的其他小成本電影,加上少量的推廣費用。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電影票房成績不佳,製片公司也一樣能夠獲利。
電影票房的分賬比例是什麼?
製片方和院線的分賬比例並不像中國一樣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電影公司和院線達成的具體協議。當然這還要看電影公司本身有多強勢,比如前幾天迪士尼公司就獅子大開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過去,電影公司相當強勢,一部電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進了他們的口袋,院線的收入則主要來自爆米花和飲料的售賣利潤。但是隨後幾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會增加。一般而言,在電影上映第四周的時候,製片方的收入會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將上升至48%。
但是隨著21世紀初大批院線的破產倒閉,電影公司的霸王條款也繼而被棄用。如今,對於一部好萊塢大片來講,無論是電影放映的第幾周,院線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標准可循,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奪得頭籌,以最大程度賺取利潤,於是他們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一個典型的大製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會達到4000場,而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排片量只有區區幾百場。
與中國製片方分賬相對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比如說,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說,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也不能過分壓榨院線,否則要是遭到了院線的聯合抵制,就沒有那麼好玩了。
總的來說,對於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來說,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萊塢電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個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國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賣,這對於電影公司來講,算是票房成功嗎?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講,好萊塢電影的本土市場相對還是比較重要,因為電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佔比往往都更大。對於一部好萊塢電影來說,製片公司從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僅有40%左右,並且由於美元的匯率不斷變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變成了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同時,政府徵收關稅也會削減電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電影公司真正獲得收益還是得靠國內票房。
但這並不是說海外票房就不值得關注了。尤其是當電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話,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場驚人的消費能力,也讓電影公司不得不重視起來。2010年的《阿凡達》創造了驚人的27億美元的票房神話,這一紀錄至今沒有電影能夠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佔到了總票房的27%,這足以說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還有就是,一些影星靠著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臉攢人氣,比起那些僅在美國本土有名的影星來說,電影公司更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其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電影公司從DVD、流媒體和視頻點播中能賺取多少受益?
對於一部大製作來說,從DVD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利潤可以達到6000萬至1億美元。而且電影公司從DVD等數字媒體業務中得到的分成要遠遠多於從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這是因為數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們的話語權不像影院那麼大,影院一方面運營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麼電影,最終的決定權還是院線自己的手中。另外,通過DVD和衍生品渠道銷售毋需支付高額的推廣費用,這也有利於電影公司增加營收。
近幾年,DVD市場在流媒體的沖擊下逐漸萎縮,但是通過DVD發行依然有利可圖。一些特定題材的電影諸如恐怖片、獨立紀錄片、藝術片通過DVD銷售時,表現相當搶眼。當然,要是一部電影恰好擁有強大的IP和可觀的粉絲數量,那麼銷售預期就更加樂觀了。2012年的《飢餓游戲》(The Hunger Games)在其藍光DVD發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萬張的銷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夠吸引人,電影公司仍然能夠通過DVD發行賺上一筆。

I. 好萊塢電影在內地票房的分賬比例是怎樣

1、從1994——2012年,好萊塢分賬13%。即100元票房,給好萊塢13元。
2、2012年——至今,好萊塢分賬25%。是交稅後的25%。即100元票房,給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分走5%——5塊;相關稅費3.3% ——3.3塊)剩下的91.7元中的25%給好萊塢,大約為22元左右。
3、現在中國跟美國正在重新談分賬比例,因為中美貿易戰,估計波折很大啊!

J. 一部美國電影,比如復聯,票房50億,最終能拿多少凈利潤回美國

進口片和國內電影利潤演算法有些不一樣
在1994年前 國內市場並沒有過於明確的規則和套路 對美國電影採取了買斷式播放的方式。
所以進口的好萊塢電影,國內以一定數額將影片進行買斷,國內市場負責影片的盈虧,無論電影盈利還是虧損都和好萊塢無關。這種方法卻引進不了真正優質的好萊塢電影。後來當時中影的經理吳夢辰提出了電影「分賬」的方法,使得《亡命天涯》成了第一部「分賬」受益者。當時好萊塢分賬只能分到13%,對此他們並不滿意。好萊塢在2012年與我國進行談判並簽訂了《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好萊塢的進賬也從原來了13%上漲到了25%。用此方式計算的話復聯50億的票房好萊塢大概能拿到12.5億。

閱讀全文

與好萊塢電影票房多少回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李連傑電影全集免費 瀏覽:828
手機迅雷打不開下載的電影怎麼弄 瀏覽:231
什麼是6p激光電影 瀏覽:643
好看的硬漢科幻電影 瀏覽:341
蛇累電影什麼好看 瀏覽:614
宮奇駿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14
電影合約情免費完整版 瀏覽:958
怎麼成為拉丁愛人電影 瀏覽:931
星之彩電影免費看 瀏覽:793
嫦娥2011電影怎麼沒法看 瀏覽:181
母狼外遇無法分開什麼電影 瀏覽:834
關於動物類感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837
有沒有好看顏值高的A電影 瀏覽:61
何超儀有哪些電影 瀏覽:20
抖音播放電影會怎麼樣 瀏覽:783
電影如何進行病毒性營銷 瀏覽:126
暮光之城男主還演過什麼好看電影 瀏覽:602
怎麼直接看電影 瀏覽:122
電影解碼怎麼辦 瀏覽:648
鍾楚紅為什麼不拍電影了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