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柏林分治時期柏林電影節如何舉辦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窗口」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柏林電影節也是各大傳媒的盛事,每年大約有15,000名的專業參與人員,其中來自世界76個不同國家的記者多達3,500名。2004年2月5日到15日舉行的第54屆柏林電影節參展影片有3,117部。
② 電影節應該怎麼做
為中國獨立電影提供平台
翠貝卡是紐約的一個地區,是9·11事件的重災區,也曾經是倉庫和廠房區。為了將人們重新吸引回這個地區,美國電影製片人簡·羅森泰以及著名演員羅伯特·德·尼羅於2002年共同創辦了翠貝卡電影節,他們希望由此能讓人與人之間更親密,讓人們從傷痛中走出,同時雄心勃勃地要將這個區域打造成為紐約重要的電影拍攝中心。
翠貝卡電影節,以呈現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影片著稱,在藝術上有極大的包容性,與中國電影也有著深厚的緣分。在過去的六屆電影節上,一共有18部中國電影參加翠貝卡電影節,並獲得了多個重要獎項,《盲井》、《綠帽子》、《生死劫》連續摘取了第二屆至第四屆的最佳故事片大獎。中國電影早已成為翠貝卡電影節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翠貝卡電影節對中國觀眾來說還很陌生。電影節主席約恩·帕特里克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為中國的獨立電影提供更好的平台,也期待在今後的翠貝卡電影節上看到更多更優秀的中國電影。」
青銅女子塑像做獎杯
7月10日的夜晚,北京798創意廣場上聚滿了觀眾,不少外國朋友也聞訊趕來,人們在廣場上席地而坐,等待著影片《行星霹靂男孩》露天放映的開始。這是翠貝卡電影節親切近人風格的獨特體現,僅此一點就讓翠貝卡在影迷心中佔有了特別的位置。
此次在北京特別展映的電影《行星霹靂男孩》,是一部關於街舞復興的紀錄片,已在美國紐約舉行的2007年翠貝卡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首映。7月10日的放映,依然以動感炫目的街舞表演開始,導演本森·李也登台與觀眾見面、互動。100分鍾的《行星霹靂男孩》放映之後,人們還在廣場舉辦了胡同派對,舞林高手紛紛大秀街舞功夫,熱烈的氣氛讓活動一直持續到午夜時分。
翠貝卡電影節崇尚藝術,推崇獨立電影,因此,電影節設立的七個獎項也分別用七件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來代替了獎杯和獎狀。最佳故事片獎的獎杯就是一位藝術家創作的一座青銅女子背身塑像。
從今年開始,翠貝卡電影節將每年都來中國。作為嘗試,今年在北京只播放了《行星霹靂男孩》一部電影,但這已足以讓中國影迷們體驗到這個美國最具活力的電影節的獨特魅力與熱情。 對話
克里格·哈利翠貝卡電影節創始人之一TammieRosen翠貝卡電影節公共事務總監
把創意北京和動感紐約連在一起
競報:在美國電影界,翠貝卡有著怎樣的特點與影響?
TammieRosen:翠貝卡電影節試圖打破以往電影節的模式,學生電影與最新的全球大片同時播映,這在美國電影節上是很稀有的。翠貝卡電影節吸引著不同的觀眾,包括那些可能一年才看一部電影的觀眾和一批在國際電影工業中成長的人。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翠貝卡電影節給世界上重要城市帶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慶典。
競報:美國人怎樣看待在翠貝卡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電影?
TammieRosen:中國電影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全球有名的動作電影導演。我們很高興能把中國導演的電影介紹給參加電影節的觀眾們。在翠貝卡上映的中國電影不僅獲得了由電影評審團評定的獎項,而且還得到了觀眾評選的獎項,這意味著中國電影是被外國觀眾所喜歡的,這讓我們也很激動。
競報:翠貝卡電影節這次來到北京798,對798留有怎樣的印象?
TammieRosen:這是一次跨國的文化交流,它把中國最有創造性的地區和世界最有動感的紐約連在了一起。我們想要和北京的觀眾一起分享翠貝卡電影節,就像中國電影導演曾經在紐約的翠貝卡電影節跟紐約觀眾分享他們的故事一樣。
當我們親自來北京看到798是一個如此有創造性的地方時,我們知道我們找到了最合適的地方來舉辦我們的電影節。
競報:作為翠貝卡電影節來中國的發起人,您有著怎樣的初衷?
TammieRosen:中國現在是一個經濟繁榮的文化中心,也將會成為全球娛樂的領導者。我們想把我們的電影節帶到中國,慶祝中國在電影方面的貢獻。
電影節是為了大眾舉辦的,我們深信這也是電影製作的動力。在中國的創意中心舉辦一個電影節,以促進文化意識和理解,這是我們的最初想法。
洪晃受邀成為明年翠貝卡電影節文化大使洪晃中國互動傳媒集團創始人
要在中國與西方的溝通中扮演角色
競報:翠貝卡電影節這次來到北京798藝術區,在您看來,這帶給北京觀眾怎樣的驚喜?
洪晃:對於北京觀眾來說,翠貝卡電影節有兩個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這個電影節是大眾參與的,而不是明星。一個電影節可以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有一百多人坐在廣場的地毯上看電影,絕對是北京很棒的一個晚上。第二,電影是全球交流的媒介,通過電影,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聚到了一起,彼此之間因為電影而有了更好的了解。
競報:在這次電影節上只播放了一部電影,作為電影節規模是否小了些?
洪晃:今年是一個難題,是為明年播映什麼電影做的一個嘗試。我們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認為的一個大眾電影節就應該是這樣辦的。明年將會有更多的電影、更多的銀幕,一定更加刺激,特別是想到奧運會。
競報:作為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您將怎樣安排自己的工作內容?
洪晃:做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這對我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我常常想要在溝通中國與西方之間扮演一個角色,給西方看看現代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改變他們對中國的偏見。我覺得成為翠貝卡電影節的中國大使後,讓我有機會在一個很好的平台上來扮演我想要的這個角色
③ 電影節到底是怎樣的具體的舉辦模式是什麼
電影節往往由一個城市來承辦,如我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在不同的城市進行;或者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以及德國柏林電影節都是在固定的城市舉辦。
每一屆電影節前都會有若干電影報名參加競賽單元或者非競賽單元的展映,被選中的影片會在一段比較集中的時間內在舉辦城市的若幹家影院內上映,此段時間影片的放映場次多而且集中,觀眾則有幸在看到電影的同時見到很多演藝界明星,二每屆電影節的重頭戲當然就是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的頒獎典禮,中國觀眾比較熟知的獎項有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香港金像進、台灣金馬獎等等。
④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過程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影片的邀片工作已經正式啟動。本屆電影市場將誠邀電影企業、產業基地、行業組織、政府部門等各類相關機構,匯聚了電影創作、製作、發行、院線/影院、網站電視、宣傳等全產業鏈,輻射到金融、出版、廣告、法律咨詢等多個相關領域,形成一個產業環節齊全、交流交易便捷、服務保障有力,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電影市場。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於2015年11月3日正式啟動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活動,面向社會及專業機構徵集優秀海報作品,通過海選、初選、復選,評出6副入圍作品,獲獎個人或單位將獲得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獎金和榮譽證書。
具體海報徵集要求:
一、活動全稱
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徵集
二、作品創意主題
作品要體現北京國際電影節「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的辦節主旨,凸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辦節模式,突出文化惠民理念以及「大師(Master)、大眾(Mass)、大市場(Market)」的辦節特色和節日氛圍。
三、作品要求
(一)應征作品應莊重大方、構思新穎、創意鮮活、色彩明快、圖文並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具有時代感、藝術性和震撼力。應征作品應配有作品名稱和設計說明。
(二)應征作品在設計中,需包含以下元素:
1、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
2、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英文標准名稱;
3、主辦單位、承辦單位中英文標准名稱。
(三)參加徵集活動的海報作品所有內容均應原創,此前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也不屬於公開作品。
四、作品注意事項及提交要求
(一)海報設計作品電子文件格式為:JPG格式,作品設計精度應在300dpi以上。
(二)北京國際電影節標志(LOGO)以及核心圖形可登陸電影節官方網站http://www.bjiff.com/查詢、下載,同時必須遵循相關使用規范。
(三)應提交應征者簽章(簽名或者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的《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詳見附件一)。
(四)凡運用了照片的作品,需同時提交具有法律效應的「肖像權」、「照片使用權」證明文件。
(五)提交作品應明顯區別於其他電影節等活動的宣傳海報。
(六)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其他任何法律法規的內容。
(七)提交作品或任何用於作品創作的素材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權,商標權或其他知識產權或專有權利,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權利。
(八)提交作品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視,宗教歧視,威脅國家間睦鄰友好關系以及其他有悖社會道德風尚和善良風俗的內容。
(九)所有應征作品組委會均不負責退還,請應征者自留底稿。
(十)應征者參與本次活動產生的一切費用自理。
五、版權說明
(一)所有投稿作品必須保證設計的原創性,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責任由作者本人自負。
(二)參加本次活動的海報作品擁有權將歸屬電影節組委會。組委會有權對所有獲獎作品復制、出版(含電子出版)、展出、推廣。
(三)對入選的入圍作品中,創意優秀而未能達到體現電影節全部內涵的作品,組委會有權要求原創作者或自行組織專業設計人員和機構重新製作。
(四)原創作者具有署名權,並可獲得原定獎金及榮譽證書。
六、評選實施步驟
1、徵集:2015.11.3——12.31(線上宣傳徵集)
2、初選:2016.1.1——1.15(宣推部領銜選100幅)
3、復選:2016.1.16——1.30(投票產生30幅)
4、終選:2016.1.31——2.5(評委選取6幅獲獎作品)
獎項公布:2016年2月(收取大圖簽署版權協議並使用於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七、獎項設置
總獎金:6.5萬元人民幣(稅前)
一等獎一名:3萬元獎金並授予榮譽證書
二等獎二名:1萬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三等獎三名: 5千元獎金/人並授予榮譽證書
八、作品徵集時限
本次徵集活動的截止日期為2015年12月31日,作品與《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海報徵集報名表》一起上傳至北京國際電影節官網。 本屆展映將帶來約300部精彩紛呈的中外電影,在北京25家影院及5所高校舉行近千場放映。力圖展現「春天到北京來看世界上最好的電影」這一目標。
22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正式公布首批片單,其中包括科幻經典《異形》系列、香港銀河映像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美國電影大師比利懷德110周年紀念以及中美日三位傑出女星陳燕燕、瑪麗蓮夢露、原節子的紀念專題等6個專題,總計19部影片(具體片目見附表),均為影史知名的經典作品。這些放映專題還有其他影片尚未揭曉,將逐步公布完善。
⑤ 你覺得辦好一個電影節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辦好電影界需要國家的支持,粉絲影迷們支持,還有演藝圈明星的重視
⑥ 舉辦電影節要什麼手續
首先你得有很多的錢,然後你必須在演藝圈非常的有名
⑦ 電影節策劃書要怎麼寫啊
首先要確定電影節的名稱,一般主要是以開辦地的地名稱呼的,比如上海電影節、戛納電影節。
然後確認開辦地點、開辦時間、主辦單位、協辦單位、贊助單位
再就是具體的策劃項目:
1、電影節的舉辦宗旨:如為了豐富廣大群眾的娛樂生活、提高本國或本地的電影質量等;
2、電影節的目的: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提高本國本地的電影在世界影史的地位等;
3、受邀參展影片都有哪些,寫明參展影片的拍攝國、主創人員、參與競賽單元;
4、電影節開幕式、過程、閉幕式的策劃:
(1)開幕式的步驟:如開幕式晚會的形式、主持人、受邀嘉賓、表演節目、電影評委、獎項的內容及重要領導講話;
(2)電影節過程:包括參展影片的播放順序、評審過程、評分標准、一些重要影片的公開放映時間、記者采訪過程(包括影片主創人員的采訪、評委的采訪時間、內容),還有期間一些需要大眾參與的活動
(3)閉幕式的步驟:閉幕式頒獎晚會的過程。
5、電影節期間的廣告措施,比如平面媒體和紙面媒體的廣告內容、簽訂的廣告協議、廣告收入的使用,電影節需投入的資金來源以及開銷的項目等等。
⑧ 想要辦一個電影節都需要什麼
主要是要能夠吸引好的影片來參展
另外,著名的嘉賓也必不可少
當然,廣告和營銷也很重要
⑨ 北京電影節的票怎麼買
在大河票務網上可以購買,票價為500元。
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2021年8月14日至21日舉辦。同期拉開帷幕的電影嘉年華以「科創懷柔、逐夢光影」為主題,從2021年8月14日持續至2021年8月31日,主要在中國影都舉辦。期間,中影基地、影都花海、鹿世界等多個場地將推出46項科影融合體驗活動,並首次推出夜場活動。
影都花海主要包括懷柔南站南北兩側、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北側、張各庄西側等點位的7個地塊,佔地面積約580畝,主要種植粉黛亂子草、馬鞭草、千屈菜、大濱菊、百日草、紫菀、地被月季、羽扇豆等精品景觀作物,盛花期從2021年7月底持續到8月底。影都花海內將舉辦電影嘉年華開幕式、電影文化展、電影主題相親、科技互動投影、光影文藝盛宴等多項活動。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活動介紹:
北京國際電影節(英文: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簡寫:」BJIFF「),創辦於2011年,是在國家電影局指導下,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大型國際電影活動。
電影節以「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為活動主旨,旨在匯聚世界電影優秀成果,增進國際電影交流合作,推動跨區域、跨文化的電影傳播,實現電影人和電影資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國產電影國際傳播空間、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重點文化活動。
北京國際電影節在每年4月中旬舉辦,為期8天左右,其間影片競賽、電影展映、市場會展等同時進行。北京國際電影節分為「天壇獎」主競賽、「注目未來」、「北京展映」、「北京市場」、「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大師班」、「大學生電影節」等單元。
以上內容參考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14日開幕
⑩ 參加電影節超過時長了怎麼辦
有的電影節有參賽作品時長的就按其參賽要求來,沒有的就盡量選擇合適的時長。
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初略統計中發現,在入圍的作品中,時長在80-120分鍾的影片占據了70%的比例,也就是說不超過120分鍾的長片容易被評委接受。
如果是類型片,建議最好不超過100分鍾,這應該是評委或者觀眾觀影最舒適的時間段。如果可能,短片保持在10分鍾之內,最好不超過15分鍾。作為短片競賽,組委會更願意放映大量時間短的短片,而不是一部時間長的短片。戛納電影節直接要求主競賽單元短片時長不超過15分鍾,威尼斯電影節的地平線單元也要求短片不超過2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