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萬個冷笑話 電影版 票房收入怎樣
十萬個冷笑話
總票房: 1.19億
導演:盧恆宇 李姝潔
上映時間:2015-01-01
片長:90分鍾
製作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類型:喜劇動畫奇幻
⑵ 國產原創動畫巨制 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版 票房能過億么
票房已經過億了
《十萬個冷笑話》的電影版在2014年最後一天登陸國內院線,成為首部「跨年」國產動畫電影,並在開畫一天半後便實現盈利。截至1月10日,《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版的票房正式突破1億元,達1.03億。
⑶ 《十萬個冷笑話2》如此low,可為什麼觀眾願意買單
我認為兩年前,"10萬冷笑話"只是一本漫畫書,抱怨短篇滑稽。後來,它被巧合地改編成了一部大電影。誰知道這部電影最終以1000萬元的低成本投資贏得了1.2億元票房,成為國內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元的非小學時代動畫片。
從默默無聞到標志性IP的成功,"10萬冷笑話",有許多因素是無法復制的-市場上同類二次IP電影的稀缺,動畫片在巔峰時期的流行,良好的時間表,觀眾的高轉化率,以及票房奇跡的創造。然而,這些優勢在這個時候已經很難再現了。
畢竟,在兩部電影之間的兩年多時間里,"十冷二"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十冷一號"上映半年後,奧飛娛樂動畫文化以9.04億元收購了一些邪惡氣體,"十冷2"電影作為收購後的第一個項目,註定要承載更多工業和資本的願景。
與"十冷一"電影項目"相比,"十冷一"項目還需要依靠眾籌成功才能啟動,在"十冷2"項目面前,資金問題已不再是最大的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市場。
即使如此,與其他國產動畫片的藝術效果相比,如"唐朝冒險"和"小門神
⑷ 《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會票房大賣嗎
會取得巨大的成功,非常的完美
⑸ 十萬個冷笑話2大電影電影票多少錢
19元~40元左右,不同的影院都有不同的價格嘛
⑹ 暑期檔動畫電影觀察:國產動畫如何走出瓶頸期
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檔動畫基本呈現為一片獨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沒有其他好萊塢動畫競爭的背景下,票房輕松過10億元,相比之下《大護法》的0.8億元就顯得不夠「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延續了這一超級IP的佳績,收獲1.4億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動畫片則幾乎陷入了「無聲」的狀態。《玩偶奇兵》《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豆福傳》和《阿唐奇遇》均沒有超過5000萬元,《牧野傳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顯慘淡。8月檔的最大看點是正在上映的《賽爾號大電影6》和《十萬個冷笑話2》。截至8月24日,《賽爾號大電影6》的票房為約8634萬元,《十萬個冷笑話2》票房為約9657萬元,均沒有改變暑期動畫檔整個大盤的可能。 「最差」所參照的顯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為國產動畫崛起代表作的強勢「黑馬」《大聖歸來》,讓人們不自覺地就將它劃定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標准和產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聖」那樣成功才算成功。客觀地說,《大聖歸來》的「自來水」票房奇跡幾乎不可復制,否則同樣飽含情懷的《大魚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護法》就不應該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對國產動畫的瓶頸,我們更應該做的正是走出「黑馬」迷思,冷靜對待「國漫崛起」。 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戰績背後,還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數據,比如近5年大約2/3的國產動畫片都沒能取得超過2000萬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總投資過億元,但票房卻不足6000萬元。也就是說,與其以《大聖歸來》為標桿,將2017暑期檔看作是嚴重退步,不如將其視作一個提醒:我們的國產動畫崛起之路還很艱苦,「大聖」更適合看做一個階段性成果。 再來看一組更有說服力的數據:2016年暑期檔的25部動畫總共斬獲24億元票房,其中6部——《憤怒的小鳥》(票房5.1億元)《海底總動員2》(票房2.5億元)《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票房1.1億元)《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愛寵大機密》(票房3.8億元)《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票房4.4億元)——就貢獻了22.5億元,也就是說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萬,而這才是國產動畫的真實處境。從這個角度來看,2017暑期檔動畫並非真的是質量銳減導致「最差」,而是在沒有大量引進國外動畫和缺少國產「黑馬」背景下的總量下跌。 精心打磨內容 探索國產動畫類型化 當然,即便我們不對2017暑期檔動畫過分苛責,也不能就此迴避國產動畫電影在一波高潮之後遭遇的瓶頸問題。「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們驗證了口碑不是保證,影片自身才是,更准確地說,合理的類型化才是。以日和風格的《十萬個冷笑話》和美漫風格的《大聖歸來》為例,合理的類型化是基礎,在框架之下完善敘事、打磨細節是根本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前者調用了近年來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劇集中培養了大批粉絲,後者則激活了《西遊記》這個傳統經典。換句話說,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絕不是國漫精神的顯靈,而是創作者的成功。 在類型化的基礎上還要對故事進行耐心的打磨,製作技術提升的基礎上,劇本仍然是關鍵。針對兒童的低幼動畫通常需要觀眾的前期培養,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賽爾號》《大耳朵圖圖》等,在電視劇版的播放中就累積了一批小觀眾。而全年齡段的非低幼動畫則對劇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眾多好萊塢動畫的培養下,觀眾對故事的要求已經逐漸提高,僅憑支持國產漫畫的口號並不能走太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用類型來激活自己的文化。以「中國的皮克斯」為目標的追光動畫,連續兩部作品《小門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應該說,注重技術的追光動畫的確提升了國產動畫的製作水平,但劇本的平庸顯然才是其失利的關鍵原因。《小門神》將故事分為天上和人間兩條線,試圖在二者交匯之下激活即將失落的傳統文化,然而事實卻是,門神這條線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不夠充分,人間的故事又過於說教。比起《小門神》來,《阿唐奇遇》的好萊塢化更明顯,看起來像是一部中國版的《玩具總動員》。然而問題也還是出在劇本,成人觀眾認為敘事過於簡單,華麗的技術流於中國元素的堆砌,低幼觀眾則又覺得不夠有趣,於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類型化問題。定位不準和劇本粗糙是追光動畫遭遇失敗的根本原因。 總之,對待國產動畫,我們既應當有更高的要求,也應當有更多的耐心。我們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畫和美式漫畫的夾縫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風格仍舊是艱難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國產動畫市場的拓展還有著很大的空間。盡管今年暑期檔動畫顯得戰鬥力不足,但整個國產動漫的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無論是各大眾籌平台源源不斷的原創動畫項目,還是Bilibili網站的大力推介,整個產出環境已經開始好轉,一批又一批的潛在觀眾正在培養中。只要我們能講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來一定能激活更多的觀眾。
⑺ 《十萬個冷笑話2》為什麼成功
當初看到《十萬個冷笑話》這個名字,覺得作者只是想惡搞一下《十萬個為什麼》這個每人童年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可是看過大電影系列的新作《十萬個冷笑話2》後,我發現如果按照本片的笑點密度來計算的話,那該系列其實用不了多少部,就能真的湊足十萬個笑點。不說票房和藝術方面的成就,如果該系列的主創真做到了這一點,也足以在人類歷史洪流中占據一席之地了。十萬是個什麼概念?無論你給孩子買的是8冊版、10冊版還是18冊版本的《十萬個為什麼》,其知識點的總數都遠遠達不到十萬個。如果以國產真人喜劇片平均一分鍾一個笑點,一部戲100個笑點來計算,需要1000部戲才能湊夠十萬個笑點。目前的系列電影,沒有一個能達到這個數目。那麼十冷要想實現這一前無古人的目標,就必須打破平均一分鍾一個笑點的套路。沒錯,《十萬個冷笑話2》就是這么做的。惡搞、吐槽、穿越、反串、意外、尷尬、誤會、錯位、裝傻、賣萌......能夠產生笑點的一切手段都被主創調動了起來。片中惡搞對象的選擇似乎沒有任何顧忌,電影圈的《星球大戰》、動畫圈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漫畫圈的《聖鬥士星矢》、電視劇圈的《包青天》、童話圈的《三把斧子》、神話圈的女媧娘娘、游戲圈的《穿越火線》、科技圈的無人駕駛汽車、自然科學圈的宇宙大爆炸、歌曲圈的《阿里巴巴》等等,都能成為主創惡搞的對象。目測光我能看懂出處的惡搞,就得有幾十個之多。
⑻ 《十萬個冷笑話》拍第二部了
《十萬個冷笑話》拍第二部了?
是的,據最新的消息,5月21日電影《十萬個冷笑話2》在戛納舉辦了定檔發布會,將於8月18日暑期檔上映(為什麼又是戛納)。
騰訊影業副總經理陳洪偉在發布會上還表示:「和其他動畫片不太一樣,《十冷》有天生的幽默感,這次的《十冷2》看樣片就覺得笑點太多,怕觀眾在觀看的時候笑出腹肌。」
既然導演們對自己的這部作品這么有信心,那我們也不妨期待一下這部能讓人「笑出腹肌」的新作咯~
⑼ 十萬個冷笑話2票房多少
十萬個冷笑話2(2017)
One Hundred Thousand Bad Jokes 2
累計票房
13363.7萬
類型:動畫/喜劇
片長 :101min
上映時間:2017-8-18(中國)
制式:2D
國家及地區:中國
發行公司:五洲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⑽ 如可看待《十萬個冷笑話2》中的植入廣告
在2014年12月31日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取得1.2億元的票房,成為為繼《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之後,第三個過億的國產動畫品牌。作為帶給大家歡笑的動畫片,先不考慮其他,只要讓大家笑了這就是進步,至於其他的理想抱負什麼的,後續再努力。這么好的成績,那麼當然是要出系列續集哦,這不《十萬個冷笑話2》8月18日就要來了。
在期待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第二部的廣告不要像第一部那樣硬邦邦。感受一波這生硬的廣告:蘋果手機、吮指原味雞、蘇寧易購、小米、全家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