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精河看一場電影多少錢

精河看一場電影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7-19 09:06:00

Ⅰ 農民變「拍客」記錄新生活有什麼電影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眼下正是新疆最寒冷的季節,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伊克呼都格村,每逢雙休日,村文化室都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場面火熱。每到這時,總能看到一位中年婦女手拿一部DV機,拍個不停,一會兒來個全景,一會兒又是一個特寫,看架勢十分熟練。

2015年,經過一番認真思考,董希金把鏡頭對准村裡的種植大戶董成科。為啥?董希金說:「過去常聽人說,董成科經常幫助村民買肥料、資助貧困大學生。我就想,如果把他拍出來是不是可以滿足村民的好奇心呢?同時,拍出董成科的事,也可以教育更多的鄉親。」

決定一下,董希金馬上投入到拍攝中。一開始,拍攝並不順利。因為這位種植大戶不配合他的工作。

看到董希金跟著自己拍個不停,董成科說:「哎呀,拍我幹啥呢?」

「讓我們看看你咋幫助別人的嘛,讓大家學習學習。」董希金固執地對他說。

那會兒正是農忙,從4月份開始,董成科在田間地頭勞動,總是能看到董希金拿著DV機在地里忙碌。忙活了近5個月,當這部微電影展現在村民面前時,全村人都被董成科感動了。

第一次拍攝即告成功,董希金信心更足了。「打開DV機選好角度,端穩機器,彎下腰慢慢地把鏡頭往前推,給人物一個大特寫,這樣可以更好地交代人物特徵和情緒。」說起自己的拍攝經驗,董希金總有說不完的話。

董希金不是這個村裡唯一會拍微電影的農民。2015年,由呼薩英鐵熱克村村民拍攝的具備公共播放條件的微電影作品就有十幾部。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2015年9月,精河縣農牧民微電影基地在呼薩英鐵熱克村掛牌成立。

2015年8月,為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機關事務管理局駐呼薩英鐵熱克村的「訪惠聚」工作隊花了30萬元,在村裡安置了一個LED大屏,每天晚上給村民放電影。現在,村民自己拍自己看,每晚熱鬧非凡。

激發更多的農民傳遞正能量

精河縣八家戶農場七隊農民楊衛東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農民要參與美麗新農村的建設。說起自己最近忙碌的事,他笑著說:「正參與拍攝一部農民畫題材的微電影。」

在農牧民微電影培訓班上,楊衛東聽老師講授拍攝微電影的技巧,還有拍攝者對作品主題思想的思考等,興趣一下子激發出來。他說:「現在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平日里不能只種地,還得有精神追求。我把身邊值得拍攝的人物和題材拍出來,不僅表達我的思想,還能激發更多的農民傳遞正能量。」

幾年間,楊衛東陸續拍攝了十幾部微電影作品。民族團結、助人為樂、致富能手、文化能人……這些農村常見的事兒,成了楊衛東拍攝微電影的主要內容。

最讓他高興的是,其中3部還得到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精河縣的獎勵。這3部微電影作品講述了3個故事——喜歡唱歌的農民登上各種舞台,不斷挑戰自己,最終成為一名文化能人;身殘志堅的農民創業當老闆,開了3家中介公司;大學生辭去外地工作,回家照顧重病老母親。

「我覺得自己正在成為美麗新農村建設的真正參與者。我的作品倡導的都是正能量,微電影里的故事可以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現在的楊衛東很自信。

據了解,2014年至2016年,精河縣每年都舉辦農牧民微電影節,共在全縣展演了92部由農民拍客拍攝的微電影作品,在贏得村民追捧的同時,也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對文化的追求與自覺。

新年新氣象。

Ⅱ 湖殤熊紅久閱讀答案

當一雙腳站在乾涸的湖底的時候,其實,那種心痛的感覺,就像是踩在了自己的骨頭上。
我說的是,在西部腹地,看著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說的是,面對一片白色的鹽鹼,以及狂風掠過時捲起的漫漫沙塵。
對湖而言,它首先帶給我們的,應該是粼粼的波光,是鷗鳥的翔鳴,是藍天白雲的倒映,是漁歌唱晚的恬靜,這些特徵是湖帶給我們的生活體驗,也是湖應有的生命品質。而我腳下的艾比湖,正在喪失這些青春,就像一個散失了光鮮的干癟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證。那些越來越多從湖底裸露出來的醜陋的鹽鹼污泥,總讓我聯想到一具行將風乾的木乃伊,一個湖的木乃伊。
這其實是一段很殘酷的過程,就像目睹著自己重病的親人,在你面前一點點憔悴、枯萎,而後,死去,卻無可奈何。這種對忍耐力和意志力的摧殘,讓我時常想起艾比湖青年時期的樣子,彷彿只有這樣,才能使我焦灼的情緒,稍稍感受些水分的浸潤。
她有著12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有著幾萬乃至十幾萬只野鴨水鳥嬉戲的場面;有著浩浩盪盪蘆葦環衛的遼闊水域;有著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寧靜致遠。這些都勾起了我深深的懷念,使得我對眼前的景象,有著撕心裂肺的悲愴。一個被同時代懷想的湖,既是人的憂傷,更是湖的悲涼!
在蠻荒的疆域里安插一個湖,應該是上帝對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種補償,她帶給我們的是對絕望靈魂的撫慰,是對生存狀態的重估,是能枕著入眠的一個夢境,而這個夢,曾經真真實實地存在過的,在記憶的回望里,碧波盪漾。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對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繾綣,期待著在離海最遠的新疆,也能感受到紅日出海的璀璨景象,只好退而求其次,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蒼茫了。從首府放暑假回來,邀幾位同學,騎車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估摸多少也能參照出些海的韻味吧,以彌補對海的貧瘠和渴望。
由於道路的崎嶇和體力的差異,還未近到湖邊,太陽早已三尺竿頭了。雖沒趕上觀日出,卻被眼前一望無際、綿延至深的蘆葦盪所震撼,清風拂過,波濤洶涌,一如百萬雄兵擁圍著這一域的浩淼。湖的淺灘上,密密麻麻布滿了野鴨、灰鶴、斑頭雁,隨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會驚飛幾十隻水鳥,空中盤旋兩圈,又棲落水中。湖面很寬,即使極目遠眺,也看不見對岸的輪廓。靠近水邊是一排沙灘,赤腳從上面走過,可以感受到溫熱潮潤的細沙與腳趾間親密接觸的愜意。幾行淺淺的腳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二十多年的時間,都無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這幅精美的畫面早已長在歲月深處,每一次溫故,都在重新塗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憶中的湖,其實,一直都很鮮艷,多少次在夢里,潮漲潮汐,清波漣漣。
但眼前的殘敗,總讓人恍若隔世,覺得這個每年被大風從湖底捲起480多萬噸沙塵和鹽塵的,這個每年以幾平方公里的速度一點點消失的,這個在乾涸湖底隨處可見禽鳥屍骨和枯葦干枝的,不是記憶里的那個湖啊!它與往日被我們時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無瓜葛。
多麼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誤診!
但更多時候,我們不得不面對一串痛苦的數字。近50年,我國消失的湖泊有243個,其中,新疆的數量最多,達62個。羅布泊消失於1972年;台特瑪湖消失於1974年;瑪納斯湖消失於1974年;艾丁湖消失於1987年。這聽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讀陣亡名單,但它們確實是從我們眼前一個一個消失的。
那些繚繞碧波的綠茵,那些水中游戲的魚鳥,那些湖面泛舟的漁人,那些環湖晚炊的村莊,都隨著湖的消失而泯滅了。
在新疆,死亡是一個乾燥的詞。那些湖,最終熬幹了眼淚,死成了一個名字,死成了一段歷史。
通過同伴的結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歸宿,所以,湖才有了淚的咸澀。如果能發出吶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訴的,控訴那貪婪者、破壞者、無知者、傲慢者,控訴他們以自己的短視,替子孫們挖掘著墓穴。
時常看到一些贊美艾比湖的文章,對它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進行熱情歌頌,聽上去就像是贊美一個病入膏肓的人美麗的服飾和迷人的發髻。此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低下頭,想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來。
不知道在魚缸里長大的魚,會不會朗誦有關海的詩句。
我在為一個湖悲哀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鳥,那些以湖為生的水禽,它們的翅膀,如何才能越過災難,飛抵夢想的天堂。

1、太陽饋贈給了我們飄香的瓜果,醉人的歌舞,饋贈給人們熱情、直爽的性格,美好的心靈,朴實的品性,饋贈給了我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太陽」象徵著黨的領導、改革開放的政策和黨的民族政策。
2、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中的一個「最」字,突出了文章要寫的重點——西部植物果實,為下文寫果實的豐盈和表達文章的主旨作鋪墊。
3、⑴採用了實虛結合的寫法。精河人晾曬枸杞,山坡一片紅,這是實寫;這紅染紅了「我」的眼,染紅了精河人的心,這是虛寫。這樣寫,不僅寫出枸杞鋪陳山坡的雄渾之「紅」,也寫出人們幸福的生活、亮堂的心情,奔放的熱情。
⑵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無比喜悅之情。作者在內心慶幸,慶幸自己看到西部的壯美,西部人們的悠閑、富足的生活,慶幸這一次旅行讓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又一次的升華,心靈又一次得到了洗禮,又一次獲得了珍貴、美好的紀念……(意對即可)
4、是啊,在這個圓形的星球上,其實並沒有地理上的中心。任何一個有太陽照耀的地方都是中心。我們都是太陽的兒女,每時每刻都得到它的養育和撫慰。

望採納 O(∩_∩)O謝謝

Ⅲ 精河電影是和全國影院上映同樣的電影嗎

差不多 ...

Ⅳ 在新疆包車每天一共需要多少錢(包油費、路費)

1,500-700之間。 2,外部車輛無論從白哈巴或者賈登峪都不能進入喀納斯,車輛只能停在外面,去禾木同樣外部車輛也不能進入,車輛只能放在禾木停車場。 3,你如果能再多安排一天,整個行程就不用包車,坐班車就可以了。

Ⅳ 敦煌國際是不是騙局

摘要 敦煌民間流傳一句話,說「上了一當又一當,每一當上的都不一樣」,相信好多人都聽說過,說的就是騙子的騙術會不斷翻新變花樣,讓受害人難以甄別,總是在各種利益誘惑下,一次又一次的上當受騙。這里就敦煌市人民法院2016年以來審結的63件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實施的詐騙手段和方法進行了歸納和梳理,選擇十類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希望大家能從中汲取教訓,增強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避免經濟損失。

Ⅵ 看《中國地圖》查閱資料,按要求填寫下面的圖表(按順序寫)

納木湖
距拉薩往返近600公里,風景絕佳,目前在建自然保護區,可以真實的感受雪域高原,體會草原,雪山,湖泊,牧民,牛羊。。。西藏的意境。一般從拉薩包越野車前往較方便,也有到當雄後包卡車或國產吉普前往,但較辛苦,費用節約不了多少。去納木錯,不可不去扎西半島,此島為岩溶性地貌,溶洞,石林,裡面還有古代洞穴岩畫,偶爾還有人在修行。繞島一周,需時1個半小時,體力好,爬上山頂,風景絕佳。去納木錯,一般安排兩天行程,第一天,從拉薩出發,經過當雄草原,直接趕到湖邊扎西島,第二天,從納木錯返回,方便的話可再去羊八井洗個地熱溫泉浴。也有客人安排三天行程的。
注意:
1.納木錯海拔高4700米,剛到西藏還未適應好,千萬別去,可以把此景點安排晚些去,如果實在要去准備好 氧氣,葯品等。
2.納木錯晚上較冷,提前准備好保暖衣物,扎西島上只有一簡陋飯店和旅館,條件差,床位少,旺季時經常沒床,請事先准備食品或帳篷、睡袋等裝備。
3.羊八井 門票30-40元
比如骷髏牆
位於那曲比如縣境內,是用人頭顱骨堆成的圍牆。若有興趣,可搭車前往。

太湖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這里山清水秀,極富江南水鄉風味。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這48個島嶼,這些島嶼連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島,號稱72峰,它們是由浙江天目山綿延而來,或止於湖畔,或紛紛入湖,形成了山水環抱形式,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圖畫。位於湖的南部面積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島,和洞庭東山隔水遙對。太湖72峰,西山佔41座。聳立於到中央的主峰縹緲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築外,主要以自然美取勝,秋月、梅雪之類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頗多,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將全島點綴得頗為別致。太湖東面的洞庭東山,其主峰的大尖頂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跡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軒轅宮,明代磚刻門樓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樓等。太湖的名勝古跡精華集中在太湖北岸。最著名的有黿頭渚、蠡湖。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吳縣市無疑是天堂里的天堂。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3/4,湖中72峰,吳縣市擁有58峰,國務院規劃的13個太湖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 ,角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景區內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 天池山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舉目入畫。

吳縣市文物古跡眾多,擁有縣級以上文保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 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司徒廟「清」,「奇」,「古」,「怪」四株古柏,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等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吳縣,是旅遊者的購物天堂,既有枇杷,楊梅,橘子,梅子,銀魚,白蝦, 梅鯽魚,蒓菜,大閘蟹,碧螺春等土特產品,又有蘇綉,革絲,雕刻,澄泥硯等 吳文化化工藝品,物產豐富,工藝獨特。

懷抱蘇州古城的吳縣市,區位優勢明顯。境內京杭大運河綜觀南北,滬寧鐵路,高速公路橫穿東西,於上海,杭州,無錫,常州等城市緊靠相連,再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吳縣市近年來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 購,游的配套服務體系。

太湖風光旖旎,吳中人慧景麗,這里是您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最佳選擇。

鄱陽湖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東北部50km。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積達 300 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鄱陽湖在九江的水面約 20 萬公頃,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廬山區等六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在我國的湖泊中,鄱陽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產養殖的水域,是長江中一些珍貴魚類漫遊、產卵與育肥的場所。水域中有魚類 122 種、浮游植物 50 種。鄱陽湖還有 200 萬畝草洲,水草豐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數十萬只珍禽候鳥來這里越冬。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縣吳城鎮建立了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1988 年 5 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鶴群體所在地,白鶴種群約佔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鴻雁群體所在地,鴻雁數量達 3 萬只以上。保護區棲息著 54 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 13 種鳥類被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列為世界瀕危鳥類。豐富珍貴的鳥類資源為我國贏得了聲譽。世界自然基金會會長——英國菲利普親王、丹麥亨利克親王及國內外專家、學者都專程來到這里考察,眾多的國內外旅遊者紛紛慕名前來游覽,稱這里是「珍禽王國」、「中國第二長城」。
鄱陽湖的動植物
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和外國人冬季到保護區觀鳥,觀鳥的季節為11月至翌年3月。湖區著名的景點有落星墩、湖濱沙灘、火焰山、老爺廟等。
a.紫陽堤,是由花崗石砌成的堤壩,為宋朝朱熹任南知軍時修建,因朱熹號「紫陽」,當地人民為紀念他而取名「紫陽堤」。
b.落星墩,位於星子縣城南兩公里的湖中,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載:「落星石,周回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縣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時,落星墩被封為寶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黃庭堅、朱熹游此皆有題詠,王安石詩中所形容的「萬里長江一酒杯」更是千古傳名。駐足落星寺,遠眺廬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鱗競躍,白鷺翻飛,田園詩人陶淵明當年「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的歸田情景,彷彿依稀可見。
c.湖濱沙灘,由落星墩乘快艇向東南行八分鍾,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垠的「十里金灘」。這里坡平沙細,陽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陽光浴、沙浴、湖浴場所,湖濱沙灘將以自然、純朴的豐姿,使廣大的內地遊客盡情享受沙灘而不必去沿海。沙灘旅遊,將一掃您旅途勞頓,感嘆大自然豐厚的賞賜。
d.火焰山,位於旅遊碼頭東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礫岩組成的石群千姿百態,形狀各異且呈赤色,所以當地百姓皆稱此景為 「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贊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盡享神秘、幽靜似仙境般的美妙。
e.老爺廟,又名「顯應宮」。據史料記載:「元末,明太祖與偽漢戰於鄱陽。初失利,走湖濱,遇老人艤舟近岸,太祖得濟,賜以金環,返顧之則黿也。是夕,宿祠中,題詩於壁。」之後,明太祖御封之為「元將軍廟」。老爺廟門前的水域有「中國百慕大」之稱,水流湍急,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更使老爺廟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f.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由旅遊碼頭乘船向南四十公里,便是候鳥觀賞區。作為一種新型的旅遊頂目,正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旅遊者的青睞。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水落灘出,面積廣大的草洲與湖池成為各類越冬鳥類最為理想的棲息之地。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越冬候鳥達150多種,近11萬只。其中白鶴1350隻,當候鳥群飛來時,遮天蔽日,蔚為壯觀,因此,鄱陽湖候鳥區被列為「世界A級候鳥保護區」。
水上旅遊線路及價格
紫陽堤·落星墩 紫陽堤·落星墩·湖濱沙灘·老爺廟 紫陽堤·落星墩·火焰山 25元/人 40元/人 35元/人
水上娛樂中心(即旅遊碼頭)至各風景點距離
周瑜點將台 觀音橋 愛蓮池 白鹿書院 秀 峰 廬 山
0.5公里 6公里 0.5公里 10公里 6公里 50公里
落星墩 老爺廟 火焰山 鞋 山 湖濱沙灘 候鳥區
2公里 15公里 8公里 38公里 12公里 40公里
鄱陽湖正在成為珍稀野生動物的天堂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游,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白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近些年來,由於長江水質污染加重,生態環境惡化,白鰭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它們的數量驟減。現在這些珍稀動物在長江流域已經很難見到,在鄱陽湖等少數幾個地方偶而會出現。
在鄱陽湖,過去白鰭豚很常見,現在也難覓芳蹤;而江豚的數量還保持相當的規模。據鄱陽湖管理局的周局長介紹,最近兩年只發現一到兩頭次白鰭豚在江中活動,但發現了江豚300多頭次。白鰭豚等野生動物數目減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鰭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較低,生長周期比較長,發展能力比較弱;二是進入70、80年代以後,由於捕撈強度加大,漁類資源有所減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長江航運的影響;四是環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對些動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動物,當地政府在鄱陽湖地區設立了江豚等動物的保護區,保護區內每年都進行幾個月的休漁,以便使這些動物能夠得到充足的食物。當地政府還致力於喚起當地居民的保護意識。現在鄱陽湖地區漁民們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正在增強。
鄱陽湖不僅僅為白鰭豚、江豚、中華鱘等提供了廣闊而安全的生存空間,它作為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鶴類、鸛類、天鵝等大量珍稀候鳥來這里越冬。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世界白鶴最重要的冬季棲息地之一。每年到江西潘陽湖來越冬的白鶴大概有2900隻,佔全世界白鶴總數的98%.
據介紹,為了給這些珍稀候鳥提供一個良好的棲息場所,早在1988年中國政府就在鄱陽湖設立了候鳥保護區。通過多年來的宣傳和管理,珍稀候鳥被捕殺、走私的現象明顯地減少。與此同時,保護區內發展種植業,養殖業,漁民也就告別了靠捕漁為生的傳統生活方式,這樣就使人與鳥爭魚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可以為鳥類提供更多的食物來源。

微山湖
微山湖位於東經116。34』,北緯34。27』。最大面積約1266平方公里,佔全省淡水域面積的45%,是山東省最大的湖泊,亦是我國著名的大型淡水湖泊,其單位面積漁產量居大型湖泊(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首位。全湖南北長126公里,東西寬5—25公里,中部最窄處稱為湖腰。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攔湖大壩,壩上興建節制閘和船閘,將湖一分為二,壩北為上級湖,面積 602平方公里,壩南為下級湖,面積664平方公里。上級湖允許最高水位36.50米,興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 米;下級湖允許最高水位35.00米,興利水位32.5米,死水位1000平方公里)首位。全湖南北長126公里,東西寬5—25公里,中部最窄處稱為湖腰。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攔湖大壩,壩上興建節制閘和船閘,將湖一分為二,壩北為上級湖,面積602平方公里,壩南為下級湖,面積664平方公里。上級湖允許最高水位36.50米,興利水位34.20米,死水位33.00 米;下級湖允許最高水位35.00米,興利水位32.5米,死水位31.5米。全湖防洪庫容47.31億立方米;興利水位庫容17.02億立方米;興利調節庫容11.28億立方米;平均水深約1.5米,屬淺水大型淡水湖泊。湖濱東依山巒,西接平原,南連蘇北富庶之地,北靠孔孟聖賢之鄉,流域面積達31700平方公里。京杭運河縱貫全湖南北,把南北江河水系交匯勾通。

微山湖屬於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湖西地處黃河與故黃河之間的黃泛平原,地勢平緩,比降約五千百分之一至二萬分之一,河道寬淺,洪水量大峰低,分別經洙趙新河、老萬福河、東魚河、復興河等由西向東流入微山湖;北部由梁濟運河接納濟北及鄆城、梁山和東平湖新湖區一帶的來水;湖東近湖區為泰沂山脈第四紀沖積地丘陵平原,遠湖區為蒙山岐脈山丘區,河道短,洪水峰高流急,分別經泗河、泉河、洮府河、白馬河、城河、郭河、十字河、薛城河大沙河等由東向西流入微山湖。微山湖承受東、西、北三面,魯、蘇、豫、皖四省三十二個縣、市、區的來水,流域面積31700平方公里,入湖主要河流有47條,其中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河道有泗河、梁濟運河、白馬河、洙趙新河、老萬福河、復興河、城郭河、東魚河、洮府河、新薛河、新萬福河共11條,出湖口有山東省微山縣境內的韓庄閘和伊家河閘以及江蘇境內的藺家壩閘。

關於微山湖的成因,眾說不一。根據現有地質資料和地貌形態的分析,新生代以來受大地構造控制,魯西地區長期處於強烈下降過程,形成凹陷,成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毗鄰魯中山丘區,其相接處具有水流滯積形成湖泊的地質條件。從湖區地質構造和沉積物類型分析,微山湖從北至南座落在新生代後期的第四紀堆積上,但湖的沉積物很少很薄,說明了泥沙大量沉積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而湖在第四紀堆積上形成的時間並不長。從有記載的黃河、泗河等河川逕流的演變過程分析,黃河決口是逐漸形成湖泊的重要原因,加之運河的變遷和開發,加速了南上湖的形成。從夏代至秦朝曾多次在現南四湖內設國建城邑,《史書》記載,夏代的「仍國」曾設在南四湖東岸的仲家淺村;周代封的「邿國」建立魯橋鎮西6公里處。《水經注》記載,泗水會洮水於高平西,西有茅鄉城,茅城邑東南四十里處有魯國屬郎亭、郎城、郎台,在今留庄鄉西北,戰國時期設湖陵縣,在今張樓鄉程子廟村昭陽湖內。此由說明南四湖是後來逐漸演變而成的。

據歷史記載,泗水原在今微山湖西岸,由兗州流經微山縣魯橋、南陽,在魚台縣谷亭東流過,又南去沛縣城東,過徐州,從淮陰入淮河向東入海,流水通暢,是淮河下游的一條主要支流。

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第一次奪泗入淮,黃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陽西南)決口,大溜向東南直奔巨野澤,奪泗水故道轉注淮水入海。黃河水在濟濮之間泛濫二十三年,直至公元109年(武帝元封二年),帝遣使郭昌等卒數萬,堵塞了瓠子決口。此時黃河奪泗並非全河入之,直至宋初之前,雖又有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第二次遷徒,對泗水的影響仍不嚴重。但是,黃河水流的運動卻使魯西平原出現了一些窪地沉積相區。據《隋史·薛胄傳》戴:「兗州城東沂(把小沂河)、泗二水合而南流,泛濫大澤中」,可見在濟寧以南,古泗水東岸的兗州以下,在時隋朝已經形成沼澤湖泊。

自1077年(北宋神宗熙寧十年)始,黃河改道,決口逐漸繁起來,黃河水流對加速微山湖演變所起的作用也相應增加。公元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黃河決口於河南陽武,入梁山泊分流南北。南漢由南清河入淮,歷經墳上、加祥、濟寧,在今微山縣魯橋鎮西南與泗水匯合,至江蘇清江市入淮。公元1495(明弘治八年)劉大夏築黃陵崗,在修太行堤,北流的黃水就全部南來,自開封至徐州奪汴,再至淮陰奪泗,淮陰至海口南蘭考銅瓦廂決口北遷,奪大清河由山東利津入海,形成現在的黃河,前後經歷六百六十多年。黃河如此奪泗奪淮,一方面大量泥沙淤積,形成現在的黃河床,使泗水南流入淮之路受阻,洪水長期滯積;另一方面,由於黃水與東部河流的共同作用,使該區從北至南出現了大小、形狀、底高程均不同的南四湖雛形,從鑽孔的地質資料及沉積物分析,湖在第四紀堆積上形成的時間不長。

隨著歷代政治中心北移,元、明、清相繼建都北京,為「漕運江淮這漂,供京師之需」,於是放棄了隋代建成的以洛陽為中心的運河航道,從元代開始,溝通南北運河,於公元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和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相繼開挖了會通河和通惠河。此時,濟寧至徐州之間利用泗水天然河道為運河。為了保持航運水深,在泗水河道上建閘,河東山水在東岸停蓄,開始形成了昭陽湖和獨山湖。明代,黃河不斷泛濫,黃強泗弱,泗水出路受阻,使昭陽、獨山不斷擴大,在微山附近出現了赤山、微山、呂孟、張庄等相連的小湖。明代嘉靖年間,開挖了南陽新河,使運道脫離泗水由昭陽湖西移到湖東,東部沙河等山水引入獨山湖,薛河水引入呂孟湖。公元1640年(明萬曆32年),大開洄河(今韓庄運河),運河再次東移,奠定了京杭大運河的基礎。至此,赤山、微山、呂孟、張庄四湖湖面迅速擴大,合為微山湖。隨著運河的開發,為蓄湖東山水濟運,昭陽等湖成為運河水櫃,這此,南陽、獨山、昭陽、微山等湖相連,初步形成了今日的南四湖。

所以,微山湖的成因既受大地構造控制,即魯西平原長期下降形成了凹陷的地質條件,也受魯中山區自然地貌的阻攔及泗河等東部山水的影響,更由於黃可長期泛濫奪泗奪淮故道淤積,泗河失去出路,水流滯積,加之運河的開發,和人們的生產活動,使濟寧至徐州間長達二百四十華里長的地帶,逐漸演變成河流堰塞型淺水湖泊——微山湖。隨著微山湖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將會有更多的專家和帝者來繼續探討和完善微山湖的成因 和演變過程。

微山湖流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 7℃,年平均日照2530小時左右,無霜期209天至224天。年平均降水量湖西約700毫米,湖東750—850毫米,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降雨集中在汛期,多為氣旋雨或台風雨,極易造成洪澇災害。秋、冬、春一般少雨雪。形成春旱夏澇晚秋又旱的特點。降雨的年際變化也很大,豐水年與枯水年相差懸殊,流域平均降雨量相差2倍,又常常出現連旱連澇。未經治理前,湖西平原水系紊亂,排水不暢;湖東河流源短流急,洪水來勢兇猛,又加沿湖一帶地勢低窪,每逢汛期,洪水滾坡漫流,湖河水位猛漲,積澇成災。旱時湖水枯竭,土地龜裂,飛蝗三大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許多縣志都有著「洪水漂流,盧舍為墟」,「赤地千里,餓殍載道」的記載。

建國後,為了根除各種自然災害,開始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湖東興建中小型水庫共250座;湖西平原採取洪澇分治、高低水分排的措施,對水系進行較大的調整,開挖了東魚河、洙趙新河、梁濟運河三條防洪排澇骨幹河道,治理新老萬福河、惠河等中型河道十餘條,入湖的骨幹河疲乏白馬河、洙水河、蔡河、洙趙新河、洮府河、老萬福河等已接近達到三至五年一遇除澇,十至二十年一遇防洪的標准;湖畔興建了湖西大堤和硝東間斷的66分里堤防;湖腰興建了長達六千多米的二級壩 節制閘水利樞紐工程,湖出口興建了韓庄節制閘樞紐工程;湖內挖深槽總長52.87公里,用以打開排水通疲乏,開辟貫通南北的航道;湖內開始有計劃蓄水,濱湖地區採取圈圩封閉、建站提排等措施。

經過多年的治理和建設,微山湖已由一個自然災害嚴重的湖泊,變為具有一定防洪除澇能力和蓄水興利、養殖魚禽、通航旅遊多種功能,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的湖泊。

□社會經濟概況

微山湖流域在行政區劃上包括山東、江蘇、河南、安徽四省三十二個市、縣、區。山東省濟寧市所轄的十一個縣、區9721平方公里均在微山湖流域范圍內,佔全部流域面積31700平方公里的30.7%。本次調查范圍除微山湖外,還包括濟寧市轄的微山縣、魚台縣、市郊區、金鄉縣、嘉祥縣、鄒縣六縣區,在面高程37米以下的濱湖有關地帶,共36處鄉鎮,總計3017.4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31.04%。其中耕地面積為1159.3平方公里(173.9萬畝);人口123.8萬人(其中漁民5.59萬人,湖民5.14萬人),勞辦47.4萬人個。

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為了徹底改變湖區落後面貌,根治洪澇災害,政務院於1953年批准建立了微山縣,統管微山湖;進行了大規模水利建設;在大搞以興修水利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的基礎上,1964年以濱湖區實行了稻改。到1983年共建排灌站685處,裝機1521台,打機井9267眼,配套4859眼,裝機5518台,建大型水閘7座,基本上做到了遇旱能灌,遇澇能排,實現農業穩產,1966年種稻面積曾達到120萬畝。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1983年農業動力機械發展到25751台,337181瓦,每瓦負擔耕地5.2畝;有漁船24650隻,大、中、小型漁具12類、41種、22737件;能航船隻455艘,載重24579噸。生產條件的改變,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湖區經濟的發展。1983年糧食作物面積123萬畝,耕畝單產560.9公斤,總產69萬噸,比濱湖稻改前的1964年總產增長了4.56倍,單產提高4.7倍。棉花播種面積122.6萬畝,單產57.9公斤,總產7.098噸。調查范圍內農業總產值6.02億元,比建國初期最好的1956年增長7.7倍,年遞增率為8.4%,其中農業產值3963.5萬元,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4.2%、1.8%、6.3%、21.1%、6.58% ,人均佔有糧食586公斤,口糧400公斤,收主439.5元,賣給國家糧食101公斤。

微山湖1950~1959年平均漁產量22511.9噸,1955年漁產量達到26600噸,水生經濟植物面積52萬畝,1957年發生了一次八十年一遇的洪水後,漁業、水生經濟植物均明顯下降,1960~1969年漁業年平均產量降到10296.6噸,1972年~1975年曾間斷地向大湖投放魚種、蟹苗,收到一定效果,1970~1979年漁業平均年產量達到17040.4噸,1980年以後繼續好轉,1980~1983年漁業產量達到18208.5噸,至今仍未恢復歷史最高水平。為了增殖漁業資源,國家投資在南上湖畔興建了三處國營淡水養殖場,佔地總面積2950畝,同時在沿湖建設了商品魚基地95處,水面積17188畝。濟寧市和市郊區、微山縣、魚台縣相繼成立了水產供銷公司,並在湖區設立了水產品收購站8處,為了改善漁民的居住條件,幫助24個漁業大隊建立了漁民新村,上陸定居漁民已達1.7萬人,漁民生產和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沿湖煤炭電力資源豐富,各礦井年產煤量約達1200萬噸,湖區電力工業也是國家重點建設地區,已建濟寧電廠裝機30萬千瓦,規劃裝機90萬千瓦,在建的鄒縣魯面電廠計劃85年發電裝機30萬千瓦,規劃裝機360萬千瓦,擬開工的還有嘉祥電廠,湖東新建兗石鐵路,規模宏大的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設計任務書正在審批;縱貫南四湖的京杭運河及5萬噸級的碼頭的規劃設計已由交通部批准正待興建,目前航運船隻南通寧、滬、杭等處,京杭運河擴建後,將成為南北水上客貨運輸大動脈。建國三十多年來,南四湖經過初步開發治理,已經成為山東省最大的淡水漁業基地,盛產水稻、小麥的商品糧基地,並正在成為以京杭運河和津浦鐵路為骨乾的交通運輸集散基地和以電力、煤炭為主的國家重點能源工業基地。

艾比湖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准噶爾盆地西南部的斷陷湖。又稱布爾哈齊湖。湖形呈橢圓狀,准噶爾盆地的匯水中心。有博爾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四棵樹河和拉巴河匯入。歷史上,艾比湖水面面積最大時達1200多平方千米,年入湖水量達12億立方米,由於上游地區開荒截流,入湖河流只有博爾塔拉河和精河兩條,其他三條河在未進湖前就斷流了,年入湖水量只有5億立方米。艾比湖地區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水面年蒸發量高達1300毫米 ,湖面海拔降到189米 ,湖面積縮小到107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不到2米,含鹽量達87克/升,湖水苦咸,有鹽湖之稱。 .納木錯海拔高4700米,剛到西藏還未適應好,千萬別去,可以把此景點安排晚些去,如果實在要去准備好 氧氣,葯品等。
2.納木錯晚上較冷,提前准備好保暖衣物,扎西島上只有一簡陋飯店和旅館,條件差,床位少,旺季時經常沒床,請事先准備食品或帳篷、睡袋等裝備。
3.羊八井 門票30-40元
比如骷髏牆
位於那曲比如縣境內,是用人頭顱骨堆成的圍牆。若有興趣,可搭車前往。

太湖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這里山清水秀,極富江南水鄉風味。浩瀚如海的太湖,散布這48個島嶼,這些島嶼連同沿途的山峰和半島,號稱72峰,它們是由浙江天目山綿延而來,或止於湖畔,或紛紛入湖,形成了山水環抱形式,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外有湖的天然圖畫。位於湖的南部面積有62.5公里的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也是最美的島,和洞庭東山隔水遙對。太湖72峰,西山佔41座。聳立於到中央的主峰縹緲峰,又叫杳眇峰,海拔336米,山中除寺宇和避暑建築外,主要以自然美取勝,秋月、梅雪之類的景物最具特色,另外西山上的怪石嶙峋,洞穴頗多,玲瓏剔透的太湖石,將全島點綴得頗為別致。太湖東面的洞庭東山,其主峰的大尖頂是72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跡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像,元代軒轅宮,明代磚刻門樓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樓等。太湖的名勝古跡精華集中在太湖北岸。最著名的有黿頭渚、蠡湖。

閱讀全文

與精河看一場電影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解說如何變音 瀏覽:125
紅粉電影免費 瀏覽:286
免費新變種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771
好看的電影排行鬼片 瀏覽:286
合肥科技館4D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926
航海王狂熱行動電影門票一般多少錢 瀏覽:669
韓國電影純真時代怎麼樣 瀏覽:229
狙擊精英幽靈射手電筒影免費觀看 瀏覽:801
最好看的電影搞笑推薦 瀏覽:51
如何陽光電影下載 瀏覽:7
如何知道劇情找電影名 瀏覽:685
槐撥有多少電影 瀏覽:184
女子身上有按鈕是什麼電影 瀏覽:375
海帶電影賺了多少錢 瀏覽:677
烏魯木齊美美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130
女囚犯叫什麼電影 瀏覽:79
中國夢的電影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瀏覽:765
李光洙魚頭電影叫什麼 瀏覽:19
什麼電影獨眼 瀏覽:152
適合孩子看的蟒蛇電影有哪些 瀏覽: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