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中有很多「大尺度」鏡頭,如果從藝術的角度看,這些鏡頭是不是必須的
首先應該討論什麼是「藝術」?人體藝術算不算藝術?其實也無所謂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從別的什麼角度,都一樣。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要看具體的影片,而不是角度。
② 中國電影之美是幹嘛的
用來分析電影的。
中國電影之美是用來學習分析電影的優點,找出缺點並改正缺點。
本課程以賞析電影藝術創作中的敘事方式、視聽語言為主線,著力分析15部中國優秀電影藝術表現形式與內容主題的內在關系。
③ 怎樣欣賞電影呢尤其是歐美的有時候感覺看後就像熱鬧了一場,高層的欣賞做不到
我認為要欣賞電影應該從兩個方面的結合來做:劇情和人物性格的的結合。好萊塢有很多隻注重劇情的電影,比如《電鋸驚魂》系列。這種電影只是為了娛樂。而對於那些值得你認真坐下來欣賞的電影,你就得注意了,因為你必須保證你能夠理解電影劇情,明白那些導演想讓你明白的意思。當然,這並不簡單,但是你要盡量跟上大的節奏。這樣你才能意識到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演員該有什麼樣的表現。而對於人物性格的了解和分析則要通過你長期大量的觀片來磨練了。當然,如果你在生活中能夠細心觀察周圍人物,分析人們的說話的動機,試著讀出他們的潛台詞也有助於提高你欣賞電影的能力。我建議你看一部電影《計程車司機》,這是美國演員羅伯特·德尼羅的一部經典電影,他在這部電影里的演技可以用「大爆發」來形容,不用有多麼高的水平都可以被他的演技所震撼。
當然,欣賞電影還有很多的技巧,我一時也無法給你總結完畢。你可以加我網路H!賬號:sleeper1991 以後可以慢慢聊。當然這要看你的興趣了。
④ 用幾句話形容電影之美
很惆悵。
⑤ 電影和小說給人的感受是美的,這種美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書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就表現力來講,電影一般是不如書本的。不過電影傳遞的東西不一樣。除了所表達的內容,一個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當然書本身也是。它們是不一樣的東西。
文字可以控制你的想像力。但電影不是,人物,動作,圖像,色彩,氣氛,在那裡擺著,如果它做不好,它就很難控制你的想像力。
就作者和觀者的互動來講,電影的控制難度比文字要高很多。
文字更容易欺騙讀者。電影卻很難欺騙到觀者。
意思是說,文字,可能作者的水平並不高,但讀者仍然能很輕松的明白他要講什麼,甚至會覺得他寫的很好;
但電影就很難假裝。比如,文字里這個角色很完美,讀者可以無障礙的喜歡他;成為影像之後,演員的外形可能會成為阻礙觀者去理解這個角色的一個偏見。
所以好的小說,跟好的電影,它們會很接近。好小說一定會有好電影的特點。好電影同樣也是。
讀小說可以沉進去。欣賞電影,卻要飄出來。
去感受表演者傳遞出來的東西。對觀者,則要求更仁慈和細膩。哪怕不這個演員看起來很醜,自己一點也不喜歡,但也能像上帝一樣仁慈的去愛他。
飄出來的意思是,自己是上帝。
裡面的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他們有他們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境況,自己的抗爭。要去愛他們。
如果心底里就把這個電影當成是個假的東西,那就看不進去了。
他們都是真實的。然後一些鏡頭把他們真實的呈現出來給你看而已。如果你不愛他們,那你看他們幹嘛呢
愛他們了,你會在所有的角色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們的快樂會成為你的快樂。他們的悲傷會成為你的悲傷。而最大的魅力所在是,你快樂過了,悲傷了,你還可以抽身出來。電影完了,你又回到了現實,然後像旁觀者一樣去冷靜的反思。
當然,電影還有除了思考、角色、表演、敘事結構、情感張力之外,還有很多技術的東西,比如光啊影啊蒙太奇啊色彩啊音樂啊,包括商業電影的,動作、場面、3D,等太多太多細節了。所以好電影有很多很多種。
相對來說好書的類型就沒那麼多了。文字漂亮,思想深邃……
⑥ 如何從文藝美學角度賞析電影
正常人看電影是看電影的劇情好不好?人物演技好不好,而你要是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講,就是看他鏡頭拍的好不好景色采景怎麼樣然後這個電影派所有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有沒有一個較高的利益,更多的偏向於專業方面的一些東西了。我們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普通的牽掛群眾,看電影為了一個樂趣,沒有必要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去深究這部電影到底好不好。
⑦ 電影美學包括什麼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涉及到製片、編劇,導演、音樂、攝影、服飾、表演等,其中導演最關鍵,因為他/她不僅要選擇劇本而且要組織各種資源;製片也非常關鍵,因為他/她是投資人,也是資源配置的關鍵人物。好的劇本和團隊是好電影的基礎。
總之電影的美學可以從其表達的主體思想、表述方式、影像畫面和聲音四個方面去分析討論,當然影像畫面和聲音也被一些學者認為同屬於感知(知覺)范疇。
⑧ 如何理解電影是一種不完美的美
因為任何一部電影的結局,總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所以它不是一種完美的美
⑨ 電影的意境美主要變現手段或途徑是什麼
一提到電影的意境,還是先要從東西方的詩電影談起。西方詩電影的基本元素為隱喻、象徵和節奏;與之相比,中國詩電影具有更鮮明的美學特色,這些都源於中國電影創造性地繼承了豐厚的詩詞以及繪畫傳統。中國詩學之精粹在於情與景的交融,並由此創造出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在電影這種敘事意境中,意境主要體現為環境與人物的交融,外部景觀滲透著人物心緒,延伸著人物性格;兩者相互轉化、相互融合、從而大大拓展了美學時空,以有限的在場景物升華出無限高遠而空靈的境界。
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特有的理論范疇。意境是藝術家的獨特創造,多見於詩詞和繪畫作品。它由藝術家的心靈和世間萬象在接觸、碰撞中所獲的妙思靈感釀作而成。借用於銀幕視象的創造,則應是電影藝術家通過對畫面造型、光影、色彩、聲音等藝術元素的和諧、有機的配置,營造出的特有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