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評判一個微電影的優劣

如何評判一個微電影的優劣

發布時間:2022-07-10 19:05:54

『壹』 在寫作上微電影劇本與電影劇本有什麼區別從幾方面來評價一個電影劇本的好壞以上兩問

關於第一問,單從戲劇文學的角度來說沒啥區別吧!但是從電影工業可操作性角度出發,微電影在解構同樣的情節時,應該用盡可能少的景別,並用「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處理一些耗時、耗力、燒錢的橋段(如,追車、爆炸等)。但如果投資人願意掏這錢,咱絞盡腦汁替人省就既對不起金主,也對不起觀眾了。

關於第二問,真難!得從好幾個方面說:
1、既定主題或策劃的情況下
這是現實中最普遍的情況。對於大多數編劇,劇本是「定製」產品。也就是說,製作方已經想好了大概要拍個什麼樣的電影,編劇只要把這個策劃變成具體的拍攝方案即可。這時候,考驗的是編劇「擦屁股」和「捧臭腳」的能力。一方面,甭管製片方想要把潘金蓮整成貞潔烈女,還是想讓孫悟空大戰奧特曼,你都得給說圓了;另一方面,要讓創作要點大放異彩。所謂「創作要點」可能是一位多方合力打造的明星,也可能是「建X N年獻禮」,也可能是「最XX的XX」……反正不管是什麼,你就一遍遍往上面貼金就對了——做到這些就是好劇本。
2、自由創作
拋開行業規則,就劇本本身而言,評判標准不外乎創意和細節。好創意不等同於標新立異,而是具有現實意義的藝術思考。舉例來:天是藍的,你寫個劇本也說天是藍的純屬吃飽了撐的,但你要硬說天是紅的就成了胡說八道。除非——
天本是藍的,被鮮血染紅了。這就是戰爭片!
天本是藍的,被情人的雙頰染紅了。這就是愛情片!
天本是藍的,被火燒雲染紅了。這就是風光片!
地球的天是藍的,這顆星球的天卻是紅的。這是科幻片!
天本是藍的,而藍色從此改名為紅。這就是文藝片!
創意,不僅要「創」,關鍵是要「創」的有意義。
至於細節,主要表現在人物刻畫(語言/動作)、解構手法、劇本格式等方面的功底。這些,我才疏學淺,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說——「感覺」!
3、風格化
藝術的魅力就在於難以用完全量化和標准化的規則來評判。一個劇本可能創意一般,細節一般,可匯聚在一起就是有種難以言表的感染力,不斷激發著導演和演員的創造力。這種劇本也許算不上好的文學作品,卻成為偉大電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環。一些風格鮮明的導演擁有相對穩定的創作團隊,於是我們常常聽到「御用編劇」這樣的封號。對於這種風格化的劇本,片面去評判「好壞」,顯然是不妥當的。

『貳』 想拍個微電影,有沒有專業的高手給我說明下,微電影的詳細拍攝流程有什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http://www.filmake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503很實用的一個教程

『叄』 請問廣告片,宣傳片,微電影這三個有什麼區別么我覺得差不多啊

廣告:以介紹產品為主,節目有很強的銷售意識,圍繞著一個產品為核心。說白了就是,我有個小毛驢,騎著各種方便,只賣998(稱作;硬廣告)容易使人產生厭煩心理
宣傳片:就涵蓋更廣泛的東西,可以宣傳一種產品(類似廣告),也可以宣傳一種社會風氣價值觀(公益宣傳片),也可以宣傳一種文化,就是,我騎著小毛驢逛街,毛驢很好看,沿途的風景也好看,你想要嗎?(就是是一種軟廣告)
微電影:是有完整的故事,人物,劇情沖突(和電影一樣)的東西,當然,也有不少微電影是廣告的一種,但是相對廣告來說因為有故事情節,人物描寫,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把商品融入其中,不會顯得像硬廣告一樣生硬,更容易吸引眼球,讓人接受(我有隻小毛驢,騎著它經歷各種歷險,翻越高山,跨過河流,打敗惡龍,救出了公主,如果沒有它我就做不到)

『肆』 微電影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那你覺得「微單」(微型單反)是什麼概念呢?!
微電影無非就是對電影的傳統拍攝手法進行改革。利用較少的膠片,較少的演員、較短的時間和空間元素,對某個事件或主題進行同樣的處理。好處在於既不受電影工業的眾多流程化限制,也不受投資方、製片方、發行方等各個製作鏈條環節的限制。少花錢,多辦事,形成一定的輸出成果。你願意聯系有水平的視頻類網站收取費用也好,自己在家看也好,朋友分享也好,免費放到網上供人評判也好,一切隨心!(當然你的主題必須限制在當今中國電影創作環境范圍內)

『伍』 分享一下個人拍微電影是什麼感受

有種一人一電影的奇妙豪氣感覺。這種微電影一般都是為了揭露現實的某種不公又或者是純屬拍著好玩,體現出自己那種憂郁的氣質。

『陸』 公益微電影有哪些優缺點

如今公益已經成為了企業宣傳的另一把利刃,相對於用高昂廣告費丟出來的假大空,人們心理上更願意接受你有這么雄厚的資金,要麼加強一下產品質量,要麼就分出一點兒拿它幫別人做點兒什麼,哪怕是個不大的事兒。助人以漁,可以收獲的往往比想像中要多,就像《另一種溫暖》中這幫東芝兒童足球隊的活寶——他們以為自己砸破了一個怪蜀黍的窗玻璃,卻不知道他們簡單的快樂打開了一個大人的心。
孩子和大人為了一個小球場踢了一場比賽。大雨里上門叫板的小孩兒趁主人公沒留神把球兒進了,看著他失落的背影高喊:「你沒贏,也沒輸」。成人化的兒童視角,把復雜的現實簡化為一場簡單的博弈,簡單化的成人視角,將大柯的內心世界外化為佔用球場的小房子和破茶缸子喝咖啡,球場讓他們為了同一種快樂產生了交流。一個人生不得意的職業球員在一群踢球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熾熱的執著。
孩子們也獲得了意外的回報,他們聽聞大柯跟曲波是隊友,結果真的見到了踢球的大明星曲波。真實球員的真名出場有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似乎這個球場上發生的故事,就在現實中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都曾有過夢想,而夢想過了童年時代便失去了賽場,就像大柯的咖啡,只能用大茶缸子來成裝。
孩子們簡單的快樂,可以讓長大的人忘掉茶缸里咖啡的苦澀,發現夢在心裡,從未離開。這便是另一種溫暖。
近年來各種平台上涌現出的越來越多公益題材的精品。台灣大眾銀行《母親的勇氣》、《人為什麼活著》,曾一度在網路引起話題。公益題材歸根結底講述的是最與人息息相關的東西,一種精神,一個故事,一個人物,在短短的幾秒鍾內抓住觀眾,在短短幾分鍾里,迅速敲醒人內心的某種共鳴。
微電影的出現為公益題材提供了新的方向。相比於廣告,微電影同樣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電影短片的長度給予了創作人員更充分的敘事空間,加之電影敘事手法的介入,已經能夠讓故事有發酵的可能。
本片中大柯賣大餅的時候端著一茶缸子咖啡,這樣的環境里,那個大茶缸子里本該是從早泡到晚快沒味道的茶葉沫子,或者乾脆就是一缸子白開水。顯然沒有人會在這樣破舊的市井街頭喝咖啡,喝咖啡的地方也不會用大茶缸子。無論怎麼組合,這一缸子咖啡都是不合適的,並且一個喝咖啡的人竟然淪落到這里用茶缸子喝水,這件事兒已經引起了周圍普通人的注意,在世俗眼光里,破落是不幸的,但破落了還在用曾經風光時的方式過日子,那就是笑料。這種錯位感形成了一條看不見的情節線,將大柯曾經的輝煌與快樂悶不作聲地呈現出來——他曾經活躍在一個不會用大茶缸子的地方。

『柒』 公司想製作一個宣傳視頻,拍宣傳片好,還是微電影好

這個是看你們的需求和預算來決定的。
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對比一下,這兩種宣傳方式哪一種更適合你們公司。
宣傳片可以直觀展示企業形象,微電影的話就屬於間接性的、一種軟性的方式來展示企業。一般來說,絕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企業宣傳片這種直觀的展示。
如果是文化藝術型公司、娛樂公司、或者想主打情懷的公司,可以試試微電影這種方式。

『捌』 求一個微電影賞析

《調音師》:微電影,大世界

文∕殺手裡昂Leon
這是2010年的一部時長只有十三分鍾的微電影。電影中出場人物寥寥無幾,場面平淡無奇,沒有豪華的明星,沒有炫耀的鏡頭,但就是這樣一部短小精悍的微電影帶給觀眾的震撼絕不亞於130分鍾的好萊塢大片帶給我們的感官刺激。

影片最為人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導演對於影片懸念的設置和恐怖氛圍的營造上。為了增加影片的懸念,導演採用了倒敘的敘事方式,將影片的結局提前預設在影片的開頭,自始至終將觀眾的心懸在半空之中。影片開頭,伴隨著字幕的出現,優美的鋼琴聲在幽暗的空氣中飄盪,一位盲人似的男子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短褲在彈著鋼琴,對於這種打扮的鋼琴演奏觀眾不禁產生好奇和想像。而對於那兩位聽眾,則顯得更為神秘莫測。

如果按照影片的色調來結構影片的話,那麼本片可以明顯的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影片的前半段色調明朗鮮亮,節奏輕快,對白睿智活潑,又不乏哲理意味,特別是「泰姬陵」的故事在哀傷中卻充滿了淡淡的浪漫氣息。而影片後半段的色調則明顯灰暗沉重,幽暗的光線,封閉的空間壓抑得讓人窒息,與前半段明朗鮮亮的色調形成強烈的對比。如果說影片的前半段只是交代人物關系和故事背景,為影片的劇情發展做好鋪墊的話,那麼影片的後半段才真正是懸念迭起,故事的高潮之所在。

當調琴師進入老婦人的房門時,隨著關閉房門時的短暫定格鏡頭,好戲才剛剛開始。昏暗的光線,幽閉的空間,當調琴師意外的捲入這起謀殺案之中時,他知道自己已經無處遁形,只有假戲真做,繼續把自己的盲人角色扮演下去。然而,這次一旦被識破,便會危及生命。從此,調琴師的命運便與觀眾那顆緊張的心緊緊的系在一起。其實,一部好的驚悚片沒必要非得搞得很血腥很暴力,也不需要那種虛張聲勢,輕浮虛誇的表面造勢。在這里,導演通過調琴師的內心獨白,鏡頭的調度來設置懸念,營造影片的驚悚氛圍。而片中「日程本」這一簡單的道具成為營造影片懸念與驚悚氣氛的重要物件。盲人怎麼可能會有日程本?通過調音師的這一疏忽,更是增加了觀眾對於其命運的擔憂。片中有一短暫的鏡頭有點令人不寒而慄:調音師一邊彈著鋼琴一邊擔心老婦人會從他口袋中翻出那本日程本,而在同一個鏡頭的另一邊老婦人在牆上的影子好像是在翻調音師的衣服。隨著緩慢而又清脆的腳步聲,鏡頭移動到調音師的腳下,這時老婦人的腳步停住,站在調音師的背後,緊張的氣氛凝聚在空氣中,一觸即爆。在男主角激烈的內心獨白之後,琴聲想起,導演這時又運用了搖鏡頭,將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一層一層的剝離給觀眾。透過牆上的那面鏡子,觀眾不禁會為調音師的命運捏一把汗,然而,影片就在這時以調音師優美的鋼琴聲謝幕。

或許,本片最高明之處便是影片開放式結局的設置。導演並沒有將調音師的生死明確的告知觀眾,而是留給觀眾無盡的想像空間,讓觀眾自己去遐想。影片開頭那戛然而止的「砰」的一聲到底是槍聲還是開門聲,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觀眾自己的判斷。一部優秀的影片,觀眾肯定不會只看一遍,而是一遍一遍的反復揣摩,在看完影片之後還會饒有餘味的回味影片中的種種細節,鏡頭。

當我們試圖去欺騙他人時,我們自己可能也已經陷入了別人設置的陷阱裡面。我們做著各種掩耳盜鈴的舉動卻自認為聰明。本片的主人公是一個正常人,卻要裝成盲人來為別人調琴。然而,他的這一欺騙行為卻博得了別人更多的同情,訂單比之前翻了一番。並且,偽裝成一個盲人,顧客在自己面前都摘掉了虛偽的面具,毫無顧忌的在自己面前穿著內衣跳舞,做面膜。這個社會的信任感只是建立在比自己弱勢的群體身上。而餐館的服務員卻因為調音師是個「盲人」而少找零錢。社會的冷漠,欺騙,虛偽都藉助調音師那黑黑的墨鏡放大出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僅僅十三分鍾的影片里,所反映的信息量確是如此之豐富。微電影,也可以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大世界。
(影評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玖』 一個小時的電影都叫微電影!微電影到底有沒有一個標準的概念

一個小時的電影都叫微電影,微電影的標准概念主要是有哪些呢?什麼樣電影可以判定為為電影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3:不具備太多的商業性質。有些大電影會給很多的代言的廣告啊,微電影一般是很少去接廣告代言的,第一個是沒有資源去接,第二個是不會有那麼多的資源去找他們。因為微電影成本低,演員不出。投入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太理想的。

4:很多微電影就是一個短的紀錄片,純屬個人藝術的一種體現,這樣的紀錄片也能稱為是微電影。記錄一件小的事情,只給小的部分人去展現,可能不會賺很多的錢,主要的用途是拿來記錄。其實記錄也是一種很美好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微電影,我認為只要電影內容好看的話都是好的電影。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判一個微電影的優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看電影怎麼變成橫屏 瀏覽:496
古代皇子喝奶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48
中國有哪些偉大的電影 瀏覽:236
壞男人怎麼練成的電影 瀏覽:751
好看的關於疫情的電影 瀏覽:81
美國講狼人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8
看過去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44
免費破解版小電影 瀏覽:310
王寶強演一部電影多少錢 瀏覽:549
男孩問女孩喜歡看什麼電影 瀏覽:363
卓別林電影不好看 瀏覽:178
電影八佰哪裡可以免費觀看 瀏覽:824
愛情公寓電影什麼時候演 瀏覽:142
曾志偉演台灣電影有哪些 瀏覽:92
抖音上穿高跟鞋的男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361
播放一個電影叫什麼 瀏覽:813
泉州有哪些電影院 瀏覽:603
好看的電影推理懸疑電影 瀏覽:869
斗魚用電視怎麼播不了電影 瀏覽:583
騎士免費l電影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