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把漫威所有電影串出一條時間線,要如何梳理
截止至2019年7月,漫威電影的時間線可分為3階段:
一、第一階段的順序是:《美國隊長》、《鋼鐵俠》、《鋼鐵俠2》、《無敵浩克》、《雷神》、《復仇者聯盟》。
漫威電影宇宙第一階段的電影是讓超級英雄們登場,本來是沒有順序的,可是漫威電影之間的聯動很大。如果不按照這個順序來看的話,會錯過很多隱藏的彩蛋。
到了第二階段,復仇者們集結完畢,漫威一邊讓現有的超級英雄的故事更加完整,一邊引進新的超級英雄,《蟻人》、《銀河護衛隊》等電影閃亮登場。
二、第二階段的順序是:《鋼鐵俠3》、《雷神2》、《美國隊長2》、《銀河護衛隊1》、《銀河護衛隊2》、《復仇者聯盟2》、《蟻人》。
這里把《銀河護衛隊2》插入第二階段,是因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脫離了漫威一貫的風格。按照常理,《銀河護衛隊2》的時間背景是2017年,漫威卻把這部電影設置在了2014年,緊接著當年上映的《銀河護衛隊》。
三、第三階段的順序是:《奇異博士》、《美國隊長3》、《黑豹》、《蜘蛛俠:返校季》、《雷神3》。
漫威第三階段的電影,時間線非常混亂,《奇異博士》的時間線跨越了好幾年。
而《黑豹》和《蜘蛛俠:返校季》的時間線則緊接著《美國隊長3》,更奇怪的是《雷神3》,這部電影中間直接進入了《復仇者聯盟3》,雷神所在的飛船遇到了滅霸的飛船。
(1)如何設置電影主線擴展閱讀:
交叉聯動與版權回歸
在推行漫威電影宇宙的過程中,作為漫威娛樂子公司的漫威影業在電影製作方面與漫威娛樂的分歧愈發嚴重,並最終導致漫威影業於2015年8月脫離漫威娛樂而直接向股權母公司迪士尼負責,從此漫威影業與漫威娛樂成為平起平坐的兩家公司。
由於漫威改編的電視劇系列(如《神盾局特工》、《捍衛者聯盟》等)均由漫威娛樂分公司漫威電視出品,所以漫威影業的獨立也暗示著此後漫威電影與電視劇的演員相互客串的可能性降至幾乎為零。
2017年12月,漫威影業的母公司,即華特迪士尼公司以524億美元收購福克斯集團旗下部分產權,包括由二十一世紀福克斯所擁有的X戰警、神奇四俠等系列版權,也一並收回華特迪士尼公司旗下漫威影業。
美國時間2017年12月14日,華特迪士尼公司宣布X戰警、死侍、神奇四俠等角色,將正式回歸漫威電影宇宙。不過這項並購案還有待政府部門核准。
Ⅱ 電影作品的基本創作方式
1、確立情節主線
情節主線:圍繞作品的主題及主要人物,設置的一條貫穿全片的情節線。它應該簡單明了,一句話或幾句話便可以概括。
2、設置情節副線
情節副線:圍繞作品主題及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設置的一條或數條情節線。它是為配合情節主線而設置賭東道情節線。目的是為了使情節線更加出色有力,使整個影片的內容更加豐富好看。
3、設置情節段落
情節段落: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包含一連串戲劇性動作的劇作單元(一場戲)
情節段落在影片中的作用:
(1)一連串的情節段落是一部電影劇本的故事骨架和情節核心。
(2)設置情節段落的目的在於使整部影片情節緊湊,人物集中,故事不散。
(3)情節段落是以情節主線為核心,進行設置的。
(4)每一個情節段落一般也有開頭、發展、結尾,也有它的情節點1、情節點2、情節點3(即小情節點1、小情節點2、小情節點3)。
(5)每個情節段落的「落點」往往是「小情節點3」,而它的起點則可以不是小情節點。
(6)具體在一個情節段落中,它可以單純表現情節主線的內容,但是更多的情況是:情節主線內容之外,插入情節副線或其它內容,起到緩沖、調劑及豐富影片內容的
情節段落的主要特徵和它的主要劇作功能
(1)一部影片的情節段落是整個影片故事的主幹。
(2)情節段落的設置,使影片的情節緊湊集中。
(3)情節主線是情節段落中的主要內容。
(4)每個情節段落內部也有它的內在章法,也有它的起承轉合和情節點系列。
(5)情節段落中,情節主線與情節副線相互配合和巧妙呼應。
4、建立卡片系統
在寫第一稿之前,先建立影片的卡片系統。
每張卡片的寫法是:寫出一個場景的內容核心(每張卡片不是寫一個情節點)。
卡片系統的最大的優點是他的靈活性。
建立卡片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1)每張卡片記錄一個場景的內容核心。
(2)先建立情節主線卡片,然後再建立情節副線卡片和其他卡片。
(3)先寫下你最滿意的「卡片眼」。「卡片眼」猶如龍的眼睛給龍的精神和生命。
(4)寫下「情節點1」、「情節點2」、「情節點3」。特別是「情節點3」的書寫要花大力氣。
(5)設置好各個情節點。
(6)建立好卡片系統後,注重卡片的順序調整。
Ⅲ 如何連接電影的故事主線
暈死了,到底是故事零散還是鏡頭零散啊?故事零散就是編劇的問題了,根本就不應該拍!鏡頭零散就是導演的功力問題了,駕馭不了這個故事!如果我有本子的話,或許我可以幫你串一下。本人也是學編導的。如果你朋友拍的是像《小人國》一樣的紀錄片還好,可以通過看似零散的可是又性質相同的片段排在一起,積累升華達到揭示主題目的,但是如果是故事片,我還沒有見過有這么拍的。至少零散的情節總是有內在的聯系的吧?要是每個片段都沒頭沒尾,毫無關聯,那就困難了。總之,鏡頭可以補拍,時間可以跳躍,看不到本子,沒法補救。要是真的有萬能鑰匙,編劇也太好做了!
Ⅳ 如何將兩個電影合並成一個
1、可採用單元劇的形式,由兩個或以上的故事構成一部電影的篇幅。如國產影片《愛情麻辣燙》,串聯該影片多個故事的主線是愛情,不同人群的愛。《開往春天的地鐵》,是由兩個故事穿插演繹的。兩對男女的交集僅僅是生活在一個城市,同乘一列地鐵。相關電影還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風格更是自由散漫之極了,但無疑很出彩。
2、可以將本來毫不相關的兩個素材的主人公設置為同一人,將其變成一個系列電影。如虎膽龍威1-4集。這樣的例子很多。
3、以上是從純劇本創作角度分析的,如果你是在探討電影影像剪輯技術。呵呵,那咱就說岔了。~~~
Ⅳ 魔獸地圖編輯器怎麼製作電影和設置任務消息``
首先你要會用觸發器
1,在地圖編輯器里調好視角,創建個鏡頭(這應該會吧),然後旋轉一定角度再創建個,在觸發器里設置為鏡頭1為玩家播放0秒,換行,鏡頭2為玩家播放N秒(N為旋轉的時間)就行了
2,方法同上,就是第二個鏡頭設在第一個前方
3,上面2個會了這個就沒問題了
4,觸發器里有搖晃鏡頭,英文應該是shake camera(有中文版的觸發器)
5,你發送消息1以後要加上個等待時間40秒
6,在觸發器里任務一欄里找,裡面很多設置(主線 支線 等)
7,觸發器:單位進入區域 - 區域=區域N(N為第N個區域)-任務N完成(或者直接 游戲-勝利-玩家1) ,閃爍也要創建個區域給他相應指令
Ⅵ 一部電影可以有十幾個主角嗎
可以啊《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都有實際而二哥明星呢,好多明星也都只打了醬油
Ⅶ 如何設定大綱
很多作者在寫書的時候,認為自己構思已經很很完善了,故事也很精彩了,寫出來一定很好。實際上卻不知道,自己所想到的,只是故事發展的一些小片段,根本不是整個故事。 要想讓自己的故事構思完善,就需要寫作品大綱。 一份完善的大綱,對於作者在寫故事的時候,具有極大的幫助,可以預防創作中瓶頸,同時也有利於作者把握本個作品故事發展的脈絡,而不至於將故事寫得散亂不堪,東拉西扯。 一份完善的大綱,至少應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作品設定1、人物設置: 這兒的人物設置,包含主角,以及在作品中與主角有較多糾纏的人物。這就同我們看電影時的主要演員一樣。 在設定主要人物時,應當包括人物姓名、身世家境、性格特點、外貌喜好、力量屬性幾項。此外,最好再設置出人物簡歷。 在人物設置中,不論何種作品,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設定是「性格特點」 。許多作品裡面的人物,寫出來像看木偶一樣,一點也沒有活性,就是因為作者根本沒把握好「性格特點」的原因。 要想讓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充滿活性,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就要仔細設定其性格特點,然後在行文中時刻注意,看自己對人物的塑造是否符合該人物的性格設定。2、世界設置: 世界設置,奇幻玄幻類作品極為需要,這個設置,即對故事所發生的世界進行一個框架的描述,以免自己在行文中,會讓自己架構的世界變形。 世界設定,應當包括世界組成、勢力分布、力量等級、貨幣換算等等。 這就如同網游中的設定:地圖、怪物分布、角色職業、角色技能等。 仔細架構作品所發生的世界,對於完善故事具有極大的作用。 二、故事主線 故事主線,即作品故事發展的主要脈絡。 是講一個傻瓜穿越到地府蹂躪小鬼,還是講兩男三女之間的愛情糾葛,又或者講某君從流氓到大亨的發跡史,這就是故事的主線。 三、分集大綱 分集大綱,應當包括兩個部分。即本集出場人物和本集故事詳綱。1、本集出場人物,應當將本集中所有參演人員通通列出來,如果參演人員中有在「相關設置」中沒有設定的非主演,也需要用簡單的話語描述一下這個丫頭或者馬夫的性格。2、本集故事詳綱,是本集故事發展的一個詳細介紹,需要人物、地點和事件三個要素。即某人在某地怎麼樣,然後又怎麼樣。 分集故事詳綱,如果能在一開始便將整個作品所有分集設定出來,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設定出來,也至少需要設定出今後10萬字左右的故事。 在設定分集故事詳綱的時候,要仔細考慮,自己所設定的這一集故事中的情節,是否是在圍繞著主線故事進行,是否是在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一般來說,在設定分集時,最好按照台灣繁體的分集字數設定。這樣即有利於繁體的**分集,也可以對付簡體的**分集。
Ⅷ 如何分析影片結構
結 構
影片分析中對影片結構的分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們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學經常會忽略分析影片結構,甚至,根本不去關注。其實,電影的結構是電影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
結構——是影片的組織排列的方式和敘事組合的構造。
影片的結構,框架,就是電影的風格。
導演根據影片的主題、內容、人物塑造的需要,運用各種手段、方法,將各諸要素合理、有機、完整地組成一個視聽整體,達到藝術上的統一。
影片的結構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統工程,我們認定的電影的結構分析應該包括:
二.劇作結構分析:
劇作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設置,情節的組織進行系統的分析。
從電影的創作規律研究表明:戲劇性結構的電影無非是無數件有因果關系、有內在聯系的事件,有機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終構成一種結局。
縱觀世界各國故事片電影的樣式,電影的敘事結構、電影的劇作結構及故事的結局基本是四種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預料之中;
B、情理之外,預料之中;
C、情理之中,預料之外;
D、情理之外,預料之外。
但無論哪樣的一種結局,都會充滿了「因果關系」「偶然關系」「必然關系」和「戲劇關系」的味道,都會有一種人為主觀的因素。
非戲劇性結構的電影,在表面構成上,會更為隨意,更為自然和偶然的,許許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機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後形成上,無非是形成兩種模式「n個體無意識形成集體的有意識。2)整體有意識形成風格的有意識」。
現代電影的劇作結構,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和變異性,重點表現在劇作的合情與合理的處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從大多數的影片的構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為重要。
2.情節結構分析:
情節的分析主要是對電影的情節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體分析。
傳統的電影情節,往往是順序型的,線型的排列關系,現代電影的情節則更為復雜,更為混淆。但電影的情節和細節是影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的敘事情節,在總體上構成影片的框架;電影的細節與元素構成影片的內容;電影情節的推動,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著重依賴於人物的動作和細節的設置。
電影情節的編排,往往是依據於人物的心理線索和發展。以往的「戲劇式」電影敘事,對於精巧的外部情節的設計和設置是十分依賴的。
現代電影中,對於敘事中的細節越來越重視,用細節的動作和細節的場面積累來推動情節。這種電影的特點是:重視細節的強調,重視細節的重復,形成影片內在的結構,注重細節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對人物的塑造和對情節的幫助。
總體來講,影片的結構是導演風格和主題思想表達的最重要的手段。經分析發現,電影的敘事結構、劇作結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影片最終結構的選擇與確定,一定是有利於影片的主題,有利於人物的塑造,有利於風格的體現,有利於敘事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