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法律角度賞析《門徒》這部電影
聽上去,「門徒」兩字極富江湖意境。在武俠文化中,各路武林門派通過收徒納弟來延續「門脈」。香港黑幫警匪電影中,更是隨處可以看到收小弟、拜關爺的段子,打打殺殺從來少不了門徒的身影。吳鎮牢飾演的「血門徒」對著自己腦袋扣動板機的宿命與悲情還在心頭縈繞,爾東升便帶著自己的「門徒」躍入觀眾的視野。 爾東升算得上香港影界的一個多面手,在警匪類型片方面也頗有造詣,《旺角黑夜》曾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大出風頭。《門徒》延續著《旺角黑夜》里的警匪角逐,又不同於傳統的警匪對峙,通過「毒品恐怖論」注入濃厚的社會思想意味。影片以昆哥和阿力之間的師徒關系表現出毒品製作、交易的內幕,構成警匪角力的主線;又以阿芬夫婦的吸毒慘劇表現出毒品的巨大危害,構成敘事的輔線。這種脫離原有兵賊游戲套路的故事,賦予《門徒》一些香港警匪片少有的社會思想深度,觀眾也多了些觀影的新鮮感。然而,這種深度與新鮮的背後隱藏著不少深層因素。仔細分析,它所體現的不是香港電影人更為廣闊的創作視野和靈活多變的創作類型,也不是香港電影人開拓新的空間、突破舊有窠臼的創新努力,本質上是香港電影人對於大陸主導思想的迎合,意味著港片特色的削減和迷失前奏。 自《無間道》後,香港警匪片在故事性上有了一個極大的轉變,「卧底風」愈演愈烈,到了去年王晶監制的《卧虎》時已達「三萬警員做卧底」的空前盛景,警方全方位深層次地滲入香港的黑社會。在香港電影「黑幫教父」杜棋峰的《黑社會》及續作《以和為貴》中,警方能力也足以一手遮天,社團秩序受到嚴峻挑戰,幫會規則被逐漸改寫,像《暗戰》、《高度戒備》這樣鬥智斗勇的兵賊角力基本已無望重現香江銀幕。《門徒》的警匪創作立意遵循的是近來年蔚然成風的「卧底」路線,作為「門徒」的核心主角阿力的真正身分是警方「卧底」。雖然片中數次直白地說出「門徒」二字,但電影沒有能夠提供片名《門徒》包含的江湖意境。既然已經有表現「卧虎行動」的《卧虎》在前,將講述卧底故事的《門徒》改名為《卧底》也未嘗不可,俗是俗了點,但更加貼近故事內容。 現在的香港電影為了謀求通過內地審檢和公映,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社會說教氣息越來越濃。一部電影包含一些社會正面的宣教本無可厚非,關健是要做到不要傷害最為核心的劇情和特色。《門徒》通過古天樂和張靜初扮演的一對吸毒夫婦,將毒品的危害以懾人的鏡頭展現出來,包括多處出現的驚悚音樂和疾行翻滾的陰雲畫面,還有首尾呼應、以獨白形式道出的「究竟是空虛恐怖還是毒品恐怖」的疑問,將毒品危害作了一再地深度提升。從這點來看,把《門徒》看作是一部寓意深刻、令人深思的「戒毒教育片」也是很有道理的。 很早以來,香港電影就有「卧底」元素,《風虎風雲》中的高秋便是其中代表。林嶺東在警方卧底與黑道劫匪的對決中,通過生死角逐構建出一個情義動人的江湖世界,周潤發和李修賢以精湛的演技注釋了兵賊的另類關系,令不少男兒熱血沸騰。《門徒》也有意演繹兵賊的情義關系,在日常生活上,阿力和昆哥有幾份情同手足的兄弟情義;在泰國金三角毒品基地里,昆哥試探阿力的段落具有很強的警匪鬥智鬥狠的色彩。問題是編導過於強烈的社會警世說教嚴重淡化了這種江湖情義,阿力對自己背叛昆哥並無太大的內心愧疚,認為一切都是設計的局數,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致使最後昆哥的自殺也就沒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對於警察抓賊的動機,《門徒》與《龍虎風雲》也是完全不同。在林嶺東的思路下,作為卧底的警察是憑著「天職」來破壞犯罪行動。爾東升沒有忘記卧底的「天職」的底線,阿力及時將昆哥集團的情況向上司反饋。但警察抓獲犯罪分子的動因,已由警察的「天職」讓位於「毒品危害」及其引發的人性良知。在劇情的發展中,讓阿力決定將昆哥繩之以法的力量,不是他作為「兵」的身份,而是阿芬因吸毒而死的事實。這就是影片中,阿力看見一群老鼠在阿芬身上亂爬,目瞪口呆掩面嘶叫,鏡頭淡出切換後,一張拘捕令將昆哥帶進了警局。 營建風起雲涌、殘暴無常的江湖向來都是香港電影的強項。《門徒》在此方面卻沒任何過人之處,警匪對決顯得虎頭蛇尾,很多地方淺嘗輒止、難以自圓其說。開頭一段,警察追蹤販毒分子的跟蹤戲,從場面調動、畫面剪輯到配樂,都是典型的港片風韻,快速切換中表現出緊迫、激烈的兵賊智力游戲。電影的主體部分,除了警察摧毀毒品工廠和泰國金三角毒品基地兩段之外,基本上沒有構建出真正警匪江湖世界。阿力和小姨之間的男女關系是展現江湖的一個要素,電影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涉獵,沒有絲毫的靈魂揭示,實在是可有可無。對昆哥和阿力這兩個毒品集團的「大人物」的交待,也是非常含糊不清和缺乏統一性。從警方破案的選擇來看,昆哥販毒集團具有大財團(社團)的地位派頭,控制著香港大半的毒品市場,有實力出入泰國的豪華別墅。但在開頭,作為如此集團的龍頭老大的昆哥生病了住的是公共醫院,他的得力助手居然買不起房子住在貧民窟,這在以往的警匪片里都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自然可以說,《門徒》有毒品危害和兵賊角力兩方面的劇情內容。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影片對本是香港導演駕輕就熟的警匪部分表現得平平淡淡,毒品交易等黑道內幕只是輕描淡寫地交待,反而在香港電影並不擅長的社會宣教的思想性上做得相當成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呢?我想,至少可以從演員表演和內地參與創作兩方面來分析。 《門徒》對於社會宣教思想的成功表達與演員出色的表演關系密切。從《花腰新娘》中活潑可愛的彝族鄉姑,到《門徒》中竭斯底里的吸毒女郎,對兩個天壤之別的角色,張靜初的表演絲毫沒有做作的痕跡,尤其是注射毒品前後入魔虐待式的強烈反應讓人嘆服,難怪導演贊嘆:「就是張曼玉有機會和她對戲的話,也得要打起精神來」。古天樂飾演的吸毒男子,保持著《河東獅吼》、《寶貝計劃》的喜劇本色,一方面起到了製造輕松觀影氣氛的娛樂效果,另一方面,滿口臟丑的金牙和泯滅良知的邋遢形象十分切合「癮君子」的身份,與阿芬一起將毒品摧毀靈魂的恐怖感呈現出來。 從製片、出品、策劃來看,《門徒》由大陸與香港合作拍攝,在片尾的特別感謝欄里劈頭蓋臉地寫著「黃建新導演」的字樣。劇本乃一劇之本,「劇本顧問」黃建新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電影的成敗得失。影片結尾設計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按照香港警匪片的經典敘事模式,在昆哥自殺之後,故事完全可以戛然而止,留給觀眾江湖風雨無常的體驗。但是,編導並沒有這么做,而是在此之後讓背叛「大哥」的「門徒」毫無愧疚地繼續擔當「卧底」,讓「癮君子」伏法獲得重新做人的機會,讓無人照料的小女孩得到家庭般的溫暖,讓天真無邪的孩子將「煙具」丟進紙婁,讓政府主導下的正義力量和人性光環覆蓋全部,這些恰恰是大陸主流導演們的「看家本領」。 《門徒》本是警匪題材,但它的故事在《龍虎風雲》、《龍在邊緣》等珠玉面前基本失去了港片的品質與亮點,留給觀眾的反到是「毒品恐怖論」的警世說教。就電影的特色來說,這無疑是香港電影和香港導演的迷失,是大陸主導思想和大陸導演的成功。簡言之,合拍的《門徒》是香港電影人以自己擅長的題材完成一次對大陸主導思想的逢迎與展現。 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行前,曾志偉先生就坦言:「香港電影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記憶」 。他認為,香港電影、內地電影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將融合為一,今後只有」中國電影「這一說法。現在看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客觀的發展必然。從《九龍冰室》到《天行者》,從《江湖》到《阿嫂傳奇》再到《門徒》,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正義力量、棄惡就善和從良說教,那種我們熟悉的亦正亦邪、忠奸難辨、血腥暴力的江湖漸漸地變味、淡化、消亡。同樣是警匪題材,像《殺破狼》這樣純粹的港式經典很可能成為絕唱,《英雄本色》、《野獸刑警》、《高度戒備》的時代再也不會重現了。 《門徒》港版與內地版的區別 1. 警察與毒販。影片開頭及結尾各有一段阿力(吳彥祖 飾)在阿芬(張靜初 飾)家中的破沙發上沉思的場景,在這些段落中很容易發現,港版中阿力是身著警裝出現,而在內地版中阿力則穿的是便裝。 2. 不想升職了?阿力進制毒工廠拿貨,離開時被前來查盜版工廠的海關抓去查問,並發現他隨身攜帶的四號海洛因,而後阿力亮明卧底身份,一名手下拉海關頭頭去一旁,二人對話。 內地版的對話內容為: 手下:「頭啊,他能說的出苗志華,可能是真的。」頭頭:「你信他?那些賣粉的猾透了,打電話通知他們散啊。」手下:「萬一是真的怎麼辦?」頭頭:「你蒙我啊?你沒上過當?換你,如果他真是毒犯,你負責?打,打到說為止。」 香港版的最後一句內容則為: 頭頭:「你蒙我啊?真的也當假的,扛不起啊?交給掃毒組?不想升職了?」 3. 阿力帶海關來到制毒工廠所在的八樓,在進入工廠前,海關頭頭對阿力說了一些話。從香港版中的這些話來看,海關頭頭的手後來被敲掉,一點也不委屈他。 內地版內容為:「你老實點,你不是???,就是戴罪立功,你要敢耍花樣,就有你好看的!」 香港版內容為:「你放鬆一點,我不是鬧著玩的,你幫我抄了這個活,有什麼對不起的,我擺幾桌給你磕頭都行,知道嗎?」 4. 復活之手。制毒工廠被海關發現,海關頭頭伸手進屋欲打開鐵門,不想手被制毒學徒用鐵錘敲斷。香港版中海關頭頭的手被打斷後掉在門里,被制毒學徒拾起,開始他拿著斷手哈哈大笑,誰知斷手居然會活動,嚇的他馬上把斷手丟到一邊。此段落內地版被刪節。 5. 昆妻未被揭出。影片中並沒有昆妻(袁詠儀 飾)參與毒品交易情節,但從她與林昆(劉德華 飾)最後在警局內所講的悄悄話不難看出,昆妻對所有的事情心知肚明,但這個阿力不知。在內地版中,林昆在廁所內央求阿力給自己機會留血而死未果,說出這樣的對白:「放過我老婆,讓她走出這個門口,千萬不要把她抖出來,讓他好好的過日子,行嗎?幫我這個忙。」這話說的實在有點莫名其妙,等於臨死前還坦白交代的一把,供出自己的老婆也是毒犯。而在香港版中,此處的對白為:「給我一次機會,再拖一會,讓我老婆和孩子好好活下去,你放我一馬!」昆妻並未被揭出。 6. 阿力和昆妻的妹妹對話。香港版中此處的對白為:「我一直害怕有這一天。」林昆的屍體被運走,昆妻沒有被抓;內地版本中此處的對白則為:「你姐姐也是毒犯,對不起!」 7. 先把你女兒的問題談妥。阿力以毒品為餌向芬夫(古天樂 飾)換取小女兒的監護權,芬夫與阿力的對話。香港版中對白為:「看她的樣子,跟她老媽一模一樣,不然哪天我吸多了,我連她都上了。」內地版中對白為:「看她的樣子,跟她老媽一模一樣,不然哪天我吸多了,把她殺了也說不定。」 8. 新加坡樟宜機場。阿力設計讓芬夫帶毒到新加坡,結果芬夫在機場被抓。在香港版中,機場的地點雖未交代,但很容易能確定為新加坡,因為港版中當地警察講的對白是帶新加坡味道的國語,而阿力一句:「完了,非槍斃不可」,也就告訴觀眾,芬夫在新加坡販毒,肯定是被處死的下場。在內地版中,機場的地點未交代清楚,當地警察對白重新配音,而且在阿力:「完了,非槍斃不可」之後,還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句畫外音:「也許這不是一個警察該有的行為,我也不知道法律會怎麼制裁他,可是為了他的女兒,我認為必須要把他關進牢里。」讓人搞不清楚到底芬夫最後是死了,還是坐牢了。 9.結局。港版的結局是小女孩從吳彥祖身上拔出針管,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這與開頭小女孩對媽媽張靜初做的完全一樣。而內地版吳彥祖坐在桌子上正看著阿芬用過的吸毒器具思考著問題的時候,小女孩進來後把毒器都扔到垃圾桶里.
B. 如何評價爾冬升執導的電影《門徒》
其實《門徒》的刻畫遠比《湄公河行動》來得深刻和真實,很多人說湄公河好看,但個人覺得湄公河民族情懷很重,但單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湄公河》更像一部大型真人CS,刻意突出動作戲,太想表現戰英勇善戰,能讓人熱血沸騰不假,可是文戲看到簡直尷尬癌發作。換個角度說,同樣是真實案例改編,門徒切入點更真實。
C. 電影《門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生活在香港的昆哥(劉德華飾)表面上經營著一家小店做小生意,其真實身份卻是掌控著龐大販毒脈絡的毒梟老大,他的妻子(袁詠儀飾)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如今又身懷六甲,這讓昆哥產生了金盆洗手的想法。其實她的妻子對他的毒梟背景早已心知肚明,只是為了家庭,一直未吐露出來。
阿力(吳彥祖飾)是跟隨昆哥多年的「門徒」,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警方的卧底。雖然得到昆哥的信任,可一直以來卻始終掌握不到關於制毒販毒的詳細情況,這讓他非常苦惱,就在他灰心喪氣的時候,昆哥忽然要帶他去東南亞深入制毒的秘密基地。
芬夫(古天樂飾)是個癮君子,他的妻子阿芬(張靜初飾)為了向丈夫證明人是可以戒毒的,從而也染上了毒癮。為了便於自己吸毒,喪盡天良的丈夫居然逼迫自己的老婆和三歲的女兒替自己販毒。而阿芬在渴望戒毒的時候偶然結識了阿力,兩人不知不覺發生一段微妙的情感糾葛。
(3)如何評價門徒這部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林昆
毒販,外號莊家。原是一名制毒工人,他心思深沉,疑心重,最後成為壟斷香港、台灣毒品市場的大毒梟。但生活低調,日子過得節儉。因患上嚴重的糖尿病,經過多次考驗和觀察,認准阿力做自己的接班人,並准備把自己的小姨子嫁給他,自己則打算逃到國外,過悠閑的下半生。
阿力
一名警察,一入行就被派做卧底。經過七年,成為毒梟昆哥最信任的人。在逐漸走近昆哥的過程中,開始理解和同情他的處境,並漸漸與對方產生了親人般的感情。同時,他同情吸毒的鄰居阿芬和她的女兒,想幫對方戒毒,但未能成功。最後,阿芬死時的慘狀讓他下定決心一舉搗毀昆哥的全盤生意。
阿芬
一名吸毒者,育有一女。她為了向有毒癮的丈夫證明意志可以戒毒,以身嘗試,可惜失敗。為了逃避丈夫的糾纏,獨自帶著女兒逃離出走。在認識鄰居阿力之後,因心靈空虛,與他發生互相慰藉的微妙感情。雖曾嘗試藉助阿力的幫忙戒毒,但再次被丈夫纏上,令阿力對她失去信心。
D. 門徒的影片評論
這部電影講述了警方卧底打入毒販內部的故事,但影片主要描寫了各種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關於古天樂扮演的莽夫的墮落和人性喪失以及阿芬的悲慘命運,突出了毒品對人類的身心、家庭各方面的危害。以及劉德華扮演的毒販昆哥,自己內心對犯罪事實的自我安慰,自己說服自己來安慰自己的良心。影片最後吳彥祖對自己說:人為什麼要吸毒呢?我現在才明白,是因為空虛,但是還有什麼比空虛更可怕的嗎?
也許空虛才是一切墮落的根源。
穿幫鏡頭:片段1小時3分,吳彥祖被拿掉蒙著眼睛的黑布穿著灰色背心,但是之前1小時1分鍾時候穿的是白色類似襯衫的衣服,不至於揭穿吳彥祖時候給他先換件衣服吧。
爾冬升非常善於描繪和講述人與人之間細膩的情感關系(陳可辛也是),從成名作《新不了情》到最近的《早熟》,幾乎每部電影都有讓人眼眶發熱的動情之處,就連打著喜劇旗號的《千杯不醉》中也時不時的讓觀眾內心生出一股酸楚,所以我們可以提醒一下各位影迷,看《門徒》之前要准備手絹紙巾,做好潸然淚下的准備。
《門徒》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毒品的故事,但他的目的在於告訴人們遠離毒品珍惜生活,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幾乎都是毒品的受害者,但他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結果承擔責任,甚至包括袁詠儀飾演的昆哥老婆,她雖然沒有參與到毒品網路中去,但由於她沒能對丈夫的罪大惡極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制止,所以最終必須吞下由此帶來的惡果。不過事情雖然是這個道理,但一旦到了大銀幕上,相信沒有哪個觀眾會面對這樣肝腸寸斷的愛恨糾葛無動於衷。
從現在我們可以得知的劇情中,我們就可以對其中主要的催淚彈策略看個大概——第一顆是昆哥夫婦,愛自己的老婆,但又不能告訴他事情的真相,老婆也很愛他,但卻不能告訴丈夫自己已經知道事情的真相,造成這個矛盾的原因正是因為愛情,而昆哥決定金盆洗手後又被打死,如此悲劇要是控製得好,相信會讓觀者哭個稀里嘩啦;第二顆是阿芬和阿力,阿力偶然遇見吸毒的阿芬,對其的細心關懷讓兩人關系迅速升溫,可阿芬破裂的家庭和難以戒掉毒癮都成為兩人之間的感情障礙,相愛的人最終不能在一起,這其實也是慣用的催淚彈套路,但只要用的巧妙出新,照樣可以效果良好;第三個催淚彈是阿力和昆哥,阿力跟隨昆哥十幾年,即便是卧底,也定是對一直無比信賴他的昆哥產生師徒般的感情,但他還是要完成自己的任務,致昆哥於死地,這場情感和理智上的沖突定是非常精彩,也是全片的情感重點;第四顆是何美鈿飾演的小女孩對阿力的默默愛戀,在危機重重彌漫著海洛因氣息的整部影片中,這樣一段清新可人的愛情或許會成為意料之外的催淚法寶。
這四顆催淚彈中包涵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其中穿插著死亡,分離,背叛,電影中悲劇無非也就是這幾種。我們信賴爾冬升的能力,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心裡准備,到那一刻等著被感動。
導演監制闡述這不是一部警匪片
導演爾冬升和監制陳可辛,對於《門徒》的詳細劇情,一直半遮半掩。他們最希望隱瞞的就是吳彥祖的「卧底」身份。不過,爾冬升自己說漏了嘴,自曝15年未演戲的他,也在片中出演了一個小角色——「吳彥祖」的上司。於是敏感的記者立刻猜到,「吳彥祖」既是毒梟的「門徒」同時也是警方的卧底。爾冬升和陳可辛解釋說,他們一直迴避提到「卧底」,主要是怕大家會認為這又是一部《無間道》,或者香港傳統的警匪片,但其實這是一部旨在反映復雜人性的「劇情片」,試圖探討的是:毒販、警方、吸毒者在面對毒品的時候表現出的人性掙扎。
E. 電影《門徒》怎麼評價結局有什麼深意
眾所周知香港地區的警匪題材電影在內地一直都是頗受關注和歡迎的,而《門徒》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香港警匪電影中比較經典的一部作品了。這部匯集了劉德華、吳彥祖以及古天樂等一眾男神的電影深受很多觀眾追捧,即使距離電影上映已經有十餘年的時間,也依然還會有很多網友會把這部電影翻出來重溫一下。
阿力又很像很多生活中迷茫的人,有時候一個決定和舉動就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一念之差就容易釀成大錯,如果最後不是阿芬女兒及時出現的話,那麼阿力的結局或許也將是和昆哥和阿芬一樣悲慘。整部電影的氛圍和基調相對壓抑一些,但還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的。再加上各位實力大咖們精彩的演繹和在線的顏值,所以才成就了這一部經典之作。
F. 如何評價 2021 年美國電影《門徒》
《門徒》故事算是十分保守且中規中矩,劇情大都是按照公式化的套路在發展,有著許多殺手與特工題材電影的影子,像是假死的情節、反轉又反轉的情節、公眾形象極佳但私底下卻干盡骯臟勾當的反派角色等。
導演將這些過往經典不敗的成功元素,給通通融合在電影中,雖然缺少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喜創意,但卻依然十分迷人且抓人眼球。
影片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樓頂的鴿子。當苗警司來找阿力時,阿力在喂鴿子,而苗警司卻怕得情流感,避而遠之,阿力卻很享受喂鴿子,甚至喜歡這群鴿子。而影片中的最後時候,劇中的毒販被抓之後,當阿力在此來到樓頂喂鴿子時,卻發現鴿子全都不見了。
問旁邊的大叔,大叔說:因為有人怕得情流感,而叫人全部抓走了。這個我估計是促使最後阿力准備吸毒的原因(這個是我個人看法)。這群鴿子就好比市面上的毒販,而阿力則是吸引出所有的「鴿子」的人。「鴿子被抓之後」,喂鴿子的人也就沒有事情可做,所以有了最後的空虛!
G. 劉德華演繹的《門徒》,為何被贊很有現實意義
劉德華所主演的門徒,這部電影是由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而劉德華所扮演的這個毒販,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並且這個毒販也確實患有嚴重的腎病,可以說他販毒是為了讓自己的家庭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也是為了給自己治病,從這一角度出發,本片並沒有把劉德華所飾演的這個毒販,刻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而是真正站在現實的角度上去剖析這個人物,從這一點上來看,確實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確實是深深的震撼到我,當吳彥祖飾演的那個角色,看到張靜初的屍體躺在床上被老鼠啃咬的時候,不單單是吳彥祖所飾演的角色崩潰了,就連我們觀看電影的人也崩潰了,真的很殘酷,也真的很現實,電影並沒有把現實生活描寫的美好,而是把現實生活中最殘酷的一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才是電影應該表現出的東西。
H. 如何評價電影《門徒》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分,也就是吸毒了的那位女主被耗子吃掉的鏡頭。劉德華的毒梟形象塑造在前段和中段都很成功,畢竟是個生意人,但是後段就有些主旋律化了。迷失感的話,教育意義是有,反毒的立場也堅定,但總覺得會變得有些不真實。吳彥祖那方面,乏善可陳。袁詠儀演的劉妻也是個小亮點。
I. 如何評價電影《門徒》
吳彥祖的佳作,和另一部:知法犯法 都不錯。
出賣老大是不仁不義,但他是卧底,職責所在,很矛盾。
門 徒
上映:2007年
時長:108分鍾
地區:香 港
語言:國 語
導演:爾冬升
主演:劉德華、吳彥祖
類型: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