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綠皮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你覺得怎麼樣呢
我覺得這部作品總的來說確實是一部好片子,所以非常值得大家一看,雖然這部劇當中的有一些情節有爭議,但是我覺得瑕不掩瑜。
2. 如何評價《綠皮書》這部影片
如何評價《綠皮書》這部影片?
《綠皮書》是一部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
志同道合的人很容易成為朋友,而截然不同的人要結下不朽的友誼,非要靠一個難得的機緣,讓他們發現彼此身上的閃光點,互相付出和支持。 這部影片的溫暖,就在於它給我們展示了這種極其珍貴的友誼。人這種社會動物,其實無時無刻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贊許,才能感覺自己存在的意義。 能有一盞溫暖的燈照亮和陪伴人生坎坷不平的路,也就足夠了。
3. 榮獲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綠皮書》真的好看嗎
91屆奧斯卡在最近在觀眾網友們的期待下獲獎名單被知曉,而在奧斯卡過得最佳影片的《綠皮書》也可謂是大火了一把。這部電影在剛播出就好評不斷,被網友們認可為近幾年最優秀的電影,而小編看了之後覺得的確是我看過最好看的電影之一了!它的畫面感很強烈,影片中每個細節都吸引著觀眾,影片很細致!
4. 電影《綠皮書》為什麼會大獲好評
電影《綠書皮》的導演是彼得法拉利,這部影片一共包攬了奧斯卡三項大獎,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這部電影主要是通過一些細節,化解了種族之間的矛盾,讓我們看到了跨越種族的友誼,讓人覺得溫馨感動。
5. 如何評價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這是一部講述人間大愛的正能量影片,所以獲得奧斯卡獎項也是應該的。很多人沒事乾的時候都喜歡看電影,但是如果你要看綠皮書的話,建議找一個安靜的下午細細品味,這部電影講的不是我們眾所熟知的小人物奮斗,也不是反抗資本的壓榨,而是在講述自我的找尋和心靈的歸屬問題。
如果想在這部電影中看到拯救世界這樣的場面那就要大失所望了,這部電影的結局也是比較感傷的,由於他是黑人,所以被一個餐廳禁止進入,後來只能到另外一家餐廳談鋼琴。每個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感悟都不同,如果有興趣的話,還是要自己好好品味一下。
6. 如何評價電影《綠皮書》
今天剛看完綠皮書這部電影 ,在該略過的地方略過,在該詳細的地方詳細,並且在劇情和感情以及對種族歧視的思考都是由淺入深的,如果僅僅是由淺入深的話,那這部電影就會差點意思。在電影末尾,很靈氣的又從深入淺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一點,這部電影不只是在講種族歧視,它巧妙地用一些不起眼的鏡頭和台詞來講其他問題,很喜歡呢。
7. 據說《綠皮書》是好萊塢今年最好的黑人電影,好在哪
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應該至少看一部公路片,感受一段故事,享受一趟旅程,也許還會萌生要出去看看的小念頭。脫離舒適區總能讓人獲得一些新的感悟,或者至少是增長一些見聞。一趟長達八周的南部之旅,讓托尼見識到了世界的廣闊,讓謝利博士重新獲得了自我的肯定,而對於國內影迷而言,《綠皮書》中的這段旅程,也許能幫助我們開啟一種新的處世之道。
人類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篡改它,美化它,龍貓不知道這種美化是意義在哪,它讓歷史看上去更好看了,卻也讓我們失去了贖罪的機會。無論是對自然、社會還是人本身,我們不斷地奪取,不斷地失去,同時又不斷地懷疑,不斷地肯定和否定,在主義風暴中徘徊不定,主次倒置。若一直如此下去,最終我們可能什麼也得不到。我們創造了歷史,改寫了歷史,或許不久後的將來,當歷史的主流觀點改變之後,我們的歷史也將被篡改。
歡迎大家互動評論
8. 如何評價電影綠皮書有哪些記憶點
綠皮書這部影片雖然這是一部比較低成本的電影,但是卻是充滿了價值,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故事的結尾也讓人滿意,記憶點是唐在一個雨夜中跳下車,朝托尼喊的那段話。
9. 電影綠皮書怎麼樣
《綠皮書》是關於美國60年代為背景的生動社會風情寫照。影片雖然談論的是過去的事,但點題的內容:「改變人們觀念需要的不僅是才華更是勇氣」,在當下任何地方都依然實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每個變革,每個制度上、觀念上的改變都是很多人不斷挑戰世俗,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去說服,慢慢才發生的。本片雖然是兩個人的一場公路之旅,但到了影片結尾,我們就會看到兩個男主角都在彼此的相處中被對方改變,是一部很溫馨又有人情味兒的作品。
影片是真人真事改編,且與很多種族相關電影不同的是,這次黑人成為了老闆,白人作為下屬,調換位置後,讓兩個角色的互動更加有趣。Viggo Mortensen出演的義大利裔白人Tony Lip ,是生活在紐約的工薪階層,是個文化程度低的粗人。為了賺錢,他成為了當時美國最知名的鋼琴藝術家Don Shirley(Mahershala Ali出演)的司機。而後者雖然是黑人,但作為藝術家,對品味和禮儀有著很高的追求,行為舉止都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上層社會人士一樣,卻在美國南方不能被白人所接受。他既無法不被同族裔人接納,也無法融入白人上流社會,成為了穿著晚禮服卻只能住爛旅館,連白人餐廳都不能用的人。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代下非常罕見,也因此很有典型意義。
這兩位一路在美國南部的遭遇讓人深深感嘆當年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兩人之間因階級、文化、教育程度的差異,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互動。在車里吃肯德基那段真的非常有典型性。
司機也從一開始對黑人存在偏見,慢慢被這位藝術家的才華與風度所折服。藝術家原本也看不上司機各種言行舉止,但最終也被對方的真誠和善良感動,開始向對方敞開心扉。從某種程度上,這很像傳統愛情故事裡,不同階層的男女,在相處後居然互相吸引十分類似。兩個彼此看不起的人,慢慢學會接納對方,這個過程溫馨且令人感動。
最難得的是,影片十分全面地展示了美國不同族裔、不同階級人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成了生動又寫實的社會風情畫,展示出人們的地位與所受到的尊重不應該只按照膚色來分,也不應該因受教育程度或貧富來被區別對待,每個族群里都有好人、壞人。
與此同時,這位黑人鋼琴家這趟南下之旅並非偶然,也不是被強迫,而是他主動要求的,因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去說服別人,提高黑人的地位,就算這樣可能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
其實如今,很多人都在為了改變保守派的觀點而努力著,像《黑豹》、《摘金奇緣》都為提高少數族裔電影人在好萊塢地位做出了貢獻,不斷涌現的女性為主題的電影,也是在為提高女性地位而努力,還有今年頒獎季眾多與同性戀有關的影片,這些影片背後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注意到一直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和他們的才華,讓人們知道他們也應該有機會獲得平等的關注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