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電影中置和主音箱音量如何設定好
左右先打開,別的都關上,坐在你看電影的地方調左右聲道〈遙控器有吧?〉,要調到聲音在中間就可以了,開中置,加音量到剛好能聽到它的地方,不要太大,否則左右聲道的距離感覺上會變近就沒有立體聲了。最後調左右環繞聲,要空間感出來的時候就行了。這個要根據你音箱擺放的角度,位置,和你坐的地方而定。個人感覺,中置的作用不怎麼大,嘿嘿,
⑵ 2.1音箱 看電影 聽歌怎麼調高低音
一半一半(12點方向)是音箱默認設置的狀態。然後根據個人喜好來調整高低音的量感。沒有統一標准,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同。
另外,2.1的優點就是低音量感大,缺點也很明顯:聲音解析差,尤其低音的解析更是如此。所以一般2.1音箱都只適合看電影玩游戲,而不適合欣賞音樂。你看那些高價的Hi-Fi音箱,有幾個是帶低音炮的?
⑶ 2.1音響看電影低音調多少高音調多少比較合適
這個沒有絕對的標准。
一般發燒友的做法是用熟悉的、專業的試機片段來測試,但2.1的音箱本身就缺少幾個聲道,所以這一步可免則免。
給你一個相對的標准吧:
高音——清晰、透過,表現一些細節的聲音,如子彈殼掉落等;
中音——圓潤、飽滿、自然,主要表現人聲對白等;
低音——力度、下潛深度、收放自如,注意不要過,過了就顯得拖泥帶水。表現爆破等大場面。
⑷ 電腦音箱的聲音開到多少合適(在對音箱不會有損壞的情況下的最大音量,高音和低音別多少合適。)
有兩點:
1、自己的耳朵聽力的承受能力,調在不損害聽力的音量位置。有的音箱開到60%耳朵就受不了了。
2、設備的承受能力,即內置功率放大器和喇叭的承受力,保證聲音不過載、不失真、不削波,一般在80%以內應該沒問題。主要還是看你房間的大小,一般電腦桌面音箱不要開太大,容易損害喇叭。
高音一般調在12點左右,低音一般在10點左右。這個要看音箱設備的指標參數,以自己聽著舒服來調高低音。
切忌所有的旋鈕都不要開到最大。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音箱的音量一般調到什麼程度
如果是集成音效卡的話,電腦的音量調到一半就好了,太大的話會出現一些雜音,就是所謂的失真,音箱也不要開太大,任何功放都有一個最大不失真功率,推薦不要超過總音量的3/2,要想獲得更好的聲音效果,加塊獨立音效卡是個不錯的注意
⑹ 大家音響高音低音都是調到多少
1,大音量低音只開1/4,中音量開1/3,最小音量可以開最大,高音可以最大。
2,以上是2.1音箱的調節方法,因為2.1音箱的低音功率比較大,中高音功率小,如果不會調節,低音太多,高音少,聲音就比較渾濁,就不好聽。
3,2.0音箱的低音比較少,可以適當減少高音,低音就突出了。但1080的電路就已經減少了高音,所以這個音箱不能減少高音,只能減少低音。
4,調節聲音效果沒需要一邊聽,一邊調節,高音需要清晰細膩,中音要飽滿明亮,低音有一點節奏就可以了。,因為低音只是節奏,不是音樂的主旋律,只聽低音的人,是不懂音樂的人。
⑺ 電腦音箱怎麼低音怎麼調最好,還有播放器的聲音均衡器怎麼調比較好。
簡單點說,把均衡器800赫茲以下,以及1200赫茲以上的按鈕逐步向上調,你要一邊調一邊聽,你個人認為可以則可,沒必要聽從別人的,因為每一個人對聲、樂的感受都不一樣。
想了解多點,去查查均衡器的作用與使用。
⑻ 電腦音箱聽歌時高低音怎麼調合適看視頻呢
這個是個比較難以掌握的技術問題,如果按照我的方法,就比較容易理解,你可以試試。
就是電腦的播放器不要動(不要調節均衡器,否則難以控制)。
音箱的高音開到中間位置,低音只能開1/4.(中等音量聽音樂)。
如果是大音量聽,低音只能夠開1/5,低音再多,中高音就弱了,因為低音太多就會吃掉高音。
只有在晚上聽最小音量的音樂(隔壁聽不到的聲音),才可以吧低音全部開足,因為聲音最小,低音就基本木有了,就需要提升低音和高音(音調調節的用途就是合理區別音量大小來調節),就比較好聽。
聲音好聽的標準是:
音樂的主旋律聲音飽滿明亮(中高音),低音(節奏聲音)有一點,但不能壓過主旋律的中高音。
音樂聲音必須清晰,透明,均衡
---
主旋律飽滿,低音節奏有一點但不過分。
不能光是低音節奏的聲音,而木有主旋律的中高音
聲音,主旋律是音樂的主要部分,低音的節奏是次要部分,但不能缺少節奏,但必須配合適度音樂才好聽。
⑼ 電腦音箱功率多大好
一般家用額定30w的就很好了。要是看電影建議用30w以上的音箱,效果會很好。
⑽ 播放器和電腦的音量調到多少合適
我自己研究的是系統音量,也就是右下角喇叭那裡的總音量設置為50-80,
音箱和喇叭50%左右,播放器的音量按照你自己的感覺調節。
因為音箱和喇叭真正發揮音色的音量就是50%-80%左右,而系統總音量不放最大可有效避免爆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