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一部電影有2億票房算不算多
算多
2021年步入後疫情時代,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472.58億,較2020年增長131.5%,較2019年疫情前恢復73.7%。但國際疫情影響尚未消退,2021年全球票房預估240億美元。
其中,中國電影市場票房以全年74億美元貢獻30.9%,超出北美的45億年票房六成以上,繼2020年後持續領跑全球。
2. 院線平均每場電影的票房收入約為多少元
電影票房分成以100元為例。
1.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元。
2.營業稅----分3.3%=3.3元
以上2項支出後,剩餘91.7元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3.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62%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但院線為擴大市場份額和拉攏影院實際按2%~7%之間分,一般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線分4.59元,合計52.27元。
4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43%分成,如張馮陳導演或大片則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發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製片分34.85元,發行分4.59元,合計39.44元(象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
3. 一般電影能獲得多少票房
電影院一般拿票房全部的50-60%。
電影票房,分成如下:電影發展基金5%,營業稅3.3%;院線(即電影院)50-60%;其餘為製作商和發行商。
1、假如一部電影,2億投資,有10億票房,分成如下:
電影發展基金0.5億
營業稅0.33億
院線5-6億(主要看片子跟電影院怎麼分成的);
製作商和發行商分剩餘的3.17—4.17億(這些錢還要除去的宣傳費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宣傳2億,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就是1-2億)
2、另外當製作發行方可以在後期受益再賺一筆,例如在電視頻道放映、網路直播以及製作光碟等。
4. 清明檔全國電影票房僅 1.2 億,這數據意味著什麼
據專業數據統計機構計算,截至4月5日,2022清明檔,具體指4月3到4月5號總票房1.20億,觀影總人次342.02萬。這也是除2020年外,近十年來該檔期票房的最低值。其實看到這個數字本人感覺並不奇怪,如果真的數據上到了三五個億倒是感覺有點不真實了。今年的清明對於電影市場真的有點冷。
現在速個影院行業,甚至大到整個電影行業都在經歷一個非常的大陣痛期,這個時間比之前人們普遍預想的時間要長。整個電影行業正在經歷著大洗牌,這里波及到的從製片商、導演、演員,到下面的影視宣傳策劃企業、院線產業、及相關的從事人員。涉及了這個鏈條和鏈條上的每個人。我們現在看到的演員片酬下降,影院收入低迷的還只是冰上一角,這種現象將在很長的時期內存在。當然現在太多的行業都在變天,何止影視行業一家,差別只是對每個人的影響和感受是不一樣。所以也不會太大驚小怪。振盪幾年過後又將迎來一個美好的春天。我們能做的就是系好自己的安全帶,不要被清洗出局就知足了。
5. 全國所有人都去看同一部電影一次票房會是多少
按照25一張票來算的話325億,如果部分人二刷就有400億
6.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多少元
截至11月20日,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500億元大關,創下新紀錄。
過去是怎樣的呢?
從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啟動時的全國總票房10億元,到只用324天即突破年票房500億元,中國電影只用了短短十幾年,這是世界電影史上都未曾有過的速度。
業內人士如何說?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得益於改革釋放出的巨大活力,在十幾年改革的積累下,中國電影已經躍上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台階,正在改寫著以好萊塢為單極話語權的世界電影格局。
如今的趨勢如何?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始終以年均30%左右的增長率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全國電影票房170.73億元,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市場;2013年,突破200億元;2014年,逼近300億元;2015年,達到440億元……正當人們期待著2016年中國電影市場突破500億元的時候,當年票房卻僅較上年增長了3.73%,以457億元收尾。一時間,有人說中國電影市場已經觸到了「天花板」。
也有人認為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的神話已經結束,進入了漫長的低速發展期。然而,今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態勢,對這些言論給予了有力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