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中國一共排了多少部電影

中國一共排了多少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5-08-04 23:18:44

㈠ 成龍一共拍了多少部電影

1. 1971年,《俠女復仇》
2. 1971年,《憤怒的拳頭》
3. 1971年,《廣東小虎》
4. 1972年,《綁架》
5. 1973年,《勇者無畏》
6. 1973年,《女英雄》
7. 1973年,《Enter the Dragon》
8. 1973年,《少年龍俠》
9. 1974年,《金蓮》
10. 1975年,《喜瑪拉雅人》
11. 1975年,《全家同堂》
12. 1975年,《小虎/女警察》
13. 1975年,《降龍羅漢》
14. 1976年,《死神之手》
15. 1976年,《新憤怒的拳頭》
16. 1976年,《少林木僧陣》
17. 1977年,《鐵拳和尚》
18. 1979年,《三十六慧伏招瘋拳》
19. 1979年,《奇怪的夫婦》
20. 1980年,《無畏的鼠狗Ⅱ》
21. 1982年,《神奇特工隊》
22. 1983年,《勝者與罪人》
23. 1983年,《炮彈飛車Ⅱ》
24. 1984年,《Pom Pom》
上述為成龍在早期職業生涯中擔任替身、武打設計或配角的電影,或質量較差的作品,大多無收藏價值。
25. 1977年,《流星殺手》
26. 1977年,《謀殺》
27. 1978年,《少林蛇鶴掌》
28. 1978年,《半塊武鉛胡功》
29. 1978年,《保鏢》
30. 1978年,《蛇形刁手》
31. 1978年,《形意拳》
32. 1978年,《龍拳》
這些作品為成龍早期較為出色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33. 1978年,《醉拳》
34. 1979年,《無畏的鼠狗》
35. 1980年,《師前激攜弟出馬》
36. 1980年,《小河戰役》
37. 1980年,《炮彈飛車》
38. 1982年,《龍少爺》
39. 1984年,《A計劃》
40. 1984年,《快餐車》
41. 1985年,《我的幸運之星》
42. 1985年,《保護者》
43. 1985年,《龍的心》
44. 1985年,《閃爍的幸運之星》
45. 1985年,《警察故事》
46. 1986年,《上帝的盔甲》
47. 1987年,《A計劃Ⅱ》
48. 1987年,《永遠的龍》
49. 1988年,《警察故事Ⅱ》
50. 1988年,《飛龍猛將》
51. 1989年,《奇跡》
52. 1990年,《上帝的盔甲Ⅱ》
53. 1991年,《飛鷹計劃》
54. 1991年,《火燒島》
55. 1991年,《雙龍會》
56. 1992年,《警察故事Ⅲ》
57. 1993年,《重案組》
58. 1993年,《城市獵人》
59. 1993年,《超級警察續集》
60. 1993年,《罪犯》
61. 1994年,《醉拳Ⅱ》
62. 1994年,《紅番區》
63. 1995年,《霹靂火》
64. 1996年,《簡單任務》
65. 1997年,《一個好人》
66. 1997年,《成龍的傳奇》
67. 1998年,《我是誰》
68. 1999年,《尖峰時刻》
70. 1999年,《玻璃樽》
71. 2000年,《上海正午》
72. 2001年,《特務迷城》
73. 2001年,《尖峰時刻Ⅱ》
74. 2002年,《燕尾服》
75. 2003年,《上海騎士》
76. 2003年,《飛龍再生》
77. 2004年,《新警察故事》
78. 2005年,《神話》
以上為成龍電影作品列表,時間跨度從1971年至2005年。

㈡ 中國電影1949-1966這17年是怎樣發展的

中國電影所指涉的歷史和地理范圍非常之廣,它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包括海外華人社區。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電影工作者們開始大膽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中國電影獲得許多國際大獎,而且逐年增多。由於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日益受到歡迎,中國電影工業已經吸引了相當多的外資並且不斷地與外方合作拍片。隨著電影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中國電影實際是由什麼組成的問題也就凸現了出來:它是由中國人為中國人生產的嗎?假定關於中國電影的性質已達成某些共識,那麼,紮根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而有別於好萊塢現象的這種電影有它自己的特點嗎?這些特點又是如何可靠地被國際電影界所洞察與闡釋的呢?這些特點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形成有意義的國際對話呢? 回顧中國電影一個世紀的發展,不由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具有全球意義的歷史性事件。一百多年前,1895年電影在西方發明。這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而且也是清朝政府在戰敗之後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一年。自從1895年以來,世界范圍內視覺技術的發展與中國這個正在形成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事件的聯系日趨緊密。1896年8月,西洋影戲在上海的徐園上演。在此後的百年間,引進的西方電影技術在中國本土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這項研究里,我們把中國電影史的斷代精確地界定在這百年(1896~1996)間,並非出自偶然,而是由具有深遠影響的全球性事件和民族性事件決定的。我們把1896年作為起點,因為從一年開始,中國電影的消費與銷售開始具備跨國家的性質(當然也可以設想以始於1905年拍攝的第一部中國影片或是 1913年拍攝的中國第一部故事片作為中國民族電影史的開端)。 我們把對於中國三個地區(大陸、台灣、香港)的電影的探討下限定在1996年,因為從1997年7月起,香港不再是獨立於大陸的地緣政治實體,這一中國歷史的全新篇章無疑將會對中國電影,特別是對後殖民的香港電影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盡管預測將來的中國政治和中國電影的形貌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可以在次對中國跨國電影百年史進行一番梳理。我們將探究在中國電影史的整個發展歷程中的影像生產與消費的一系列模式:從傳統的"影戲"到機器再生產的現代時期的"電影",到後現代時期的電子影像的"模擬"(simulacrum)。我們的假設是,這樣一種視覺的歷史詩學不可避免地與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學相聯系,而且深深地植根於跨國資本的經濟學之中。自從電影媒體完全整合到經濟和文化之中並調和這兩者以來,它為我們提供了審視和勾畫中國文化政治與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兩者關系的輪廓的一個很具說服力的例子[1]. 接下來我將簡要回顧歷史,並對可被稱為"跨國的中國電影"(transnational Chinesecinemas )提出一個相關的理論。種種跡象顯明,似乎只有在恰當的跨國語境中才能正確理解中國的民族電影。人們必須以復數的形式提及中國電影,並且在影像製作發展過程中把它稱作跨國的。中國個案中的跨國主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作觀察:第一,19世紀以來,特別是在1949年以後,中國分成了三個地緣政治實體——大陸、台灣、香港——由此而來,這三個地區之間出現了中國的民族電影/地區電影的競爭與合作。第二,在20世紀90年代的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國電影的生產、銷售、消費的全球化。第三,電影話語本身對中國及中華性的表述與質疑,即對大陸、台灣、香港和海外華人中個人或群體的國家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族群認同、以及性別認同的交叉檢驗。第四,一次對中國"民族電影"的重新回顧與審視,就好象是在回顧性地閱讀跨國電影話語的"史前史".這一過程旨在揭示民族電影話語的政治潛意識——電影的跨國根基與條件。這些是任何一個民族電影規劃必定要克服與超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免受實際的或假想的帝國主義的危害,或是為了迫使少數民族保持沉默來維持國家統一。

㈢ 2008年中國發行的全部電影,一共有400多部!

《長江7號》1月30日

周星馳/徐嬌/張雨綺 導演 周星馳 中國 喜劇/ 家庭/ 科幻

《大灌籃》2月7日

周傑倫/陳柏霖/陳楚河/蔡卓妍/曾志偉/黃渤/吳孟達/吳宗憲/王剛/李立群/閆妮 導演 朱延平 愛情/運動 台灣

《兩個人的房間》2月12日

朱時茂/叢珊/曾志偉 導演 路學長 中國 劇情/愛情

《傲慢與偏見之簡·奧斯丁》2月14日

安妮·海瑟薇/詹姆斯·麥卡沃伊/朱麗·沃特斯 導演 朱里安·傑拉德 傳記/ 劇情/ 愛情 英國

《婚禮2008》2月14日

郭濤/陶虹/劉樺 導演 張承 喜劇

《尼斯湖怪:深水傳說》2月16日

艾米麗·沃森/亞歷克斯·伊特爾/本·卓別林 導演 傑·拉塞爾 美國 冒險/家庭/奇幻

《贖罪》2月22日

凱拉·奈特利/詹姆斯·麥卡沃伊/蘿瑪拉·嘉瑞 導演 喬·懷特 英國 劇情/愛情

《舞女純情》2月22日

文根英/朴健衡/朴元尚 導演 朴英勛 韓國 喜劇/劇情/愛情

《花花刑警》2月28日

陳坤/余文樂/鍾嘉欣 導演 馬楚成 動作/愛情

《雙食記》3月7日

余男/吳鎮宇/江一燕/朱雨辰 導演 趙天宇 監制 張一白 國產 激動影業

《江山美人》3月7日

甄子丹/黎明/陳慧琳/郭曉冬/寇振海 導演 程小東 香港 天下影畫/保博 保博 動作

《食神爭霸》3月7日

主演 金康宇/林元熙/李荷娜 導演 全閏秀 類型 喜劇/ 劇情 產地 韓國

《PK.COM.CN》3月14日

主演 房祖名/陳柏霖/牛萌萌 導演 小江 類型 劇情

《國家寶藏2:神秘書》3月17日

尼古拉斯·凱奇/黛安·克魯格/喬恩·沃特/賈斯汀·巴薩/哈維·凱特爾/海倫·米倫 導演:喬恩·圖泰爾泰伯 美國 迪士尼 動作

《史前一萬年》3月21日

史蒂文·斯崔特/卡米拉·貝勒/克利夫·柯蒂斯/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美國 華納兄弟 科幻/冒險/劇情

《黑暗物質:金色羅盤》3月29日

妮可·基德曼/丹尼爾·克雷格/達科塔·布魯·理查茲/伊娃·格林/埃里克·巴納 導演:克里斯·威茨 美國 新線 魔幻
《李米的遭遇》 3-4月

周迅/鄧超/王寶強/張涵予/BOBO 導演 曹保平 國產 華誼/驕陽影業 華誼 劇情
《硬漢》 3-4月

劉燁/孫紅雷/黃秋生/尤勇/陳雅倫 導演 丁晟 監制 王晶 合拍 華鼎世紀/保利華億/影王朝 動作

《左右》 4月1日

成泰燊/劉威葳/張嘉譯/余男/田原 導演 王小帥 國產 劇情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4月3日

吳建豪/Maggie Q/劉德華/洪金寶 導演 李仁港 武指 洪金寶 合拍 中影/保博/韓國泰元娛樂/香港VISUALIZER 保博 動作/武俠/歷史
《黃石的孩子》 4月3日

喬納森·萊斯·邁勒斯/麗達·米歇爾/周潤發/楊紫瓊 導演 羅傑·斯波蒂斯伍德 合拍 星皓/其欣然 其欣然 劇情

《張純如—南京大屠殺》4月4日

主演 鄭啟蕙 導演 安妮·皮克/比爾·斯潘克 紀錄片/ 劇情 加拿大

《狂蟒驚魂》4月8日

中國

《扣籃對決》4月8日

主演 林曉凡/張一山/周立銘 導演 林浩然 中國 喜劇/劇情/運動

《立春》4月10日

蔣雯麗/張瑤/李光潔 導演 顧長衛 劇情

《烽火》4月10日

主演 張涵予/龔司宇/馮岩 導演 楊樹鵬 愛情/戰爭

《颶風營救》4月11日

連姆·尼森 麥琪·格雷斯編劇 呂克·貝松 法國歐羅巴

《五顆子彈》4月11日

劉佩琦/姜武/吳大維 導演 蕭鋒 劇情 中國

《密碼疑雲》4月17日

文森特·佩雷斯/弗拉基米爾·緬紹夫/安娜斯塔西婭·扎沃洛紐克 導演 瓦季姆·舒梅列夫 俄羅斯 動作

《我們這一家》4月17日

中國香港

《27套禮服》 4月21日

凱瑟琳·希格爾 愛德華·伯恩斯

《功夫之王》 4月24日

成龍/李連傑/劉亦菲/李冰冰 導演 羅伯·明可夫 香港 華誼兄弟/美國Lionsgate/RelativityMedia公司 華誼 動作

《鋼鐵俠》 4月30日
小羅伯特·唐尼/特倫斯·霍華德/格溫妮絲·帕特洛/傑夫·布里奇斯/塞繆·傑克遜 導演 喬恩·法夫羅 美國 派拉蒙 動作/魔幻

《生死28小時》 4-5月

周海媚/宋茶茶/沈玲/盧星寧/陳龍 導演 賀豐 國產 廣東金明影視

《三國演義》 5月

陳建斌 導演:閻建鋼 國產
《時尚先生》 5月

孔維/方中信/呂玉來 導演 喬梁 國產 《時尚先生》雜志

《龍之戰爭》5月13日

韓國去年票房冠軍

《淘金俏冤家》5月26日

凱特·哈德森/馬修·麥康納/唐納德·薩瑟蘭 導演 安迪·坦納特 美國 動作/冒險/愛情

《極速漂移》5月27日
Erin Cahill/Andrew W. Walker/Joe Beattie 導演 Axel Sand 德國

《27套禮服》5月30日
凱瑟琳·海格爾/詹姆斯·麥斯登/瑪琳·阿克曼 導演 安妮·弗萊徹 美國
《我們這一家》5月30日
古天樂/劉若英 導演 張艾嘉 香港
《小戰象》5月30日

Anyarit Pitakkul/娜華拉·泰夏華泰拿派史徹/Phoori Hiranyapruk 導演 Kompin Kemgumnird 泰國

《味道男女》 6月

倪大紅/張超/趙軻 導演 金明 國產
《梅蘭芳》 待定

黎明/章子怡/王學圻/孫紅雷/馮遠征/英達/陳紅/鍾欣桐/安藤政信 導演 陳凱歌 國產 中影/神話東方 劇情
《歌舞青春》 6-7月

SHE/BOBO組合 導演 羅志良 合拍 華誼

《納尼亞傳奇2:凱斯賓王子》6月6日

本·巴恩斯/喬基·亨莉/威廉·莫斯里/安娜·帕普利維爾 導演 安德魯·亞當森 美國 迪士尼 魔幻/冒險

《深海尋人》6月12日

李心潔/梁洛施/郭曉冬 導演 徐克 中國香港

《功夫熊貓》 6月20日

配音 傑克·布萊克/安吉麗娜·朱莉/成龍/劉玉玲 導演 馬克·奧斯本 美國 派拉蒙夢工廠 動畫/動作

《築夢2008》6月24日

導演 顧筠 中國 奧運紀實電影 中影公司/北京眾道

《危情24小時》6月26日

皮爾斯·布魯斯南/瑪麗亞·貝羅/傑拉德·巴特勒 導演 麥克·巴克 加拿大 驚悚/劇情/犯罪

《精舞門》 6月27日

陳小春/范冰冰 導演 傅華陽 編劇 寧財神 國產 海蝶 歌舞/勵志

《野蠻的溫柔》6月27日

呂良偉/葉童/李學慶 導演 侯獻岳 劇情
《全民超人》 7月2日

威爾·史密斯/理查茲·塞隆/傑森·貝特曼 導演 彼得·博格 美國 索尼哥倫比亞 動作/劇情

《赤壁》 7月10日上部、11月下部

梁朝偉/林志玲/金城武/渡邊謙/張豐毅 導演 吳宇森 合拍 中影/成都傳媒/上影 史詩/戰爭

《急速賽車手》8月10日

克里斯蒂娜·里奇/埃米爾·赫斯基/馬修·福克斯/約翰·古德曼/蘇珊·薩蘭登/真田廣之/Rain/余男 導演 安迪·沃卓斯基/拉里·沃卓斯基 美國 華納兄弟 動作

《無敵浩克》8月20日

愛德華·諾頓/蒂姆·羅斯/麗芙·泰勒/威廉·赫特 導演 路易斯·萊特里爾 美國 動作/科幻

《奪寶奇兵4》 國內暑期檔

哈里森·福特/希安·拉博夫 導演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美國 派拉蒙 冒險/動作
《鬼吹燈》 8月

李冰冰/孫紅雷/高圓圓/李小冉 導演 杜琪峰 合拍 華映電影 恐怖/驚悚
《木乃伊3》 8月待定

李連傑/楊紫瓊/梁洛施/劉亦菲/瑪麗婭·貝羅 導演 羅布·科恩 合拍 動作
《白鹿原》即將開拍

導演 趙非 國產 紫金長天/凈雅集團/西部電影集團 劇情
《紅河》後期中

張靜初/張家輝/李修賢/李麗珍 導演 章家瑞 國產 愛情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拍攝中

李兆霖/孫海英/蓋克/趙琳 導演 侯詠 國產 紫禁城影業/中影/電影頻道 體育
《畫皮》 拍攝中

甄子丹/周迅/趙薇/陳坤/孫儷 導演 陳嘉上 國產 上影/時代今典/寧夏電影製片廠/新影聯/沙龍多媒體 時代今典 動作/魔幻 銀川
《007:安慰量子》國內待定

丹尼爾·克雷格/加斯帕·克里斯滕森 導演 馬克·福斯特 美國 索尼哥倫比亞 動作 《馬達加斯加2》國內待定

配音 克里斯·洛克/本·斯蒂勒/賈達·萍克·史密斯 導演 埃里克·達尼爾/湯姆·麥克斯 美國 派拉蒙夢工廠 動畫/家庭/動作/冒險/喜劇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國內待定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導演 大衛·葉茨 美國 華納 魔幻/冒險/懸疑
《銀牌車手》年底

黃渤/徐崢 導演 寧浩 國產 中華橫 體育
《保持通話》年底

古天樂/大S/劉燁 導演 陳木勝 香港 英皇 動作
《藍精靈》 年底

導演 蒂姆·伯頓 美國 派拉蒙 動畫
《貴族》 賀歲檔

葛優/姜文/舒淇 導演 馮小剛 國產 華誼 喜劇
《天才鄉巴佬》 賀歲檔

王寶強/曾志偉/曹譯文 導演/監制 朱延平 國產 喜劇
《新宿事件》 拍攝中

成龍/吳彥祖/竹中直人/加藤雅也/徐靜蕾/范冰冰/林雪/錢嘉樂 導演 爾東升 香港 無限映畫/中影 動作 日本
《黃飛鴻》 拍攝中

張衛健/鄭曉東/黃秋生/李冰冰/陸毅/陳冠希 導演 王晶 香港 武打
《愛情AA制》 即將開拍

古天樂/曾志偉/斯琴高娃/舒嘉穎/石天龍/阿威/王璐瑤 導演 唐季禮 合拍 美索國際/中影/香港三華/世紀華納 愛情
《車票》 拍攝中

吳奇隆/左小青/葉童/午馬 導演 張之亮 國產 劇情 西藏鹽井
《鳳凰之戀》 拍攝中

郭富城 導演 高志森 合拍
《南京浩劫》 待定

導演 西蒙·韋斯特 編劇:傑夫里·凱恩 合拍 江蘇省文化產業集團 歷史
《南京!南京!》 拍攝中

范偉/高圓圓/劉燁/秦嵐/張檬 導演 陸川 國產 歷史
《志願者》 待定

佟大偉/楊若兮/馮鵬/劉威 導演 潘安子 監制 唐季禮 國產 體育/劇情
《成龍計劃》 4月開拍

成龍 導演 成龍 香港 動作
《迷果》 待定

陳奕迅/莫文蔚/蔣雯麗/曾志偉 導演 張一白 合拍
《流浪藝人》 拍攝中

余男 導演 王全安 國產
《神槍手》 待定

陳冠希/任賢齊/黃曉明/林保怡 導演 林超賢 香港 寰亞 動作
《十七》 待定

陳沖/鄒爽/魏晨 導演 姬誠 國產
《神探》 待定

劉青雲/林熙蕾 導演 杜琪峰 香港
《2007龍拳》 即將開拍

吳京/洪金寶/任達華 導演 袁和平 香港 動作
《舞拳》 即將開拍

張靜初/劉亦菲/童謠/陳虎 導演 李馮 國產 動作
《紐扣人》 拍攝中

吳鎮宇/關穎/李倩蓉/黃閱 導演 錢人豪 監制 曾志偉 合拍 Juguar贊助
《等待》 4月開拍

金城武/章子怡 導演 陳可辛 合拍
《來電驚魂》 拍攝中

古天樂/姜文/大S 導演:陳木勝 合拍 中華橫 驚悚
《花木蘭》 秋天開拍

楊紫瓊 導演 杜琪峰 合拍 華映/ 動作
《五毒》 拍攝中

Maggie Q/吳彥祖/王力宏/吳京/黃曉明/RZA 導演 黃志強 合拍 天映 動作
《沖刺》 即將開拍

梁家輝/夏雨 導演 李振民 國產 橙天娛樂/中影 體育
《盜版貓》拍攝中

孫楠/謝天笑/羽凡 導演 高飛 國產
《正邪之間》 即將開拍

任達華/張孝全/柯俊雄 導演 劉國昌 香港 槍戰/警匪/動作
《約翰·拉貝》 年底

張靜初/烏里西·米爾/丹尼爾·布魯赫 導演 佛羅瑞·加侖伯格 合拍 華誼/德國豪夫曼和佛格斯娛樂公司 華誼 歷史/戰爭
《戀愛吧》 即將開拍

導演 朱文 合拍 保博/韓國IHQ 愛情
《狄仁傑》 年底開拍

導演 徐克
《葉問傳》 2月底開拍

甄子丹/洪金寶 香港 香港東方電影公司 動作
《精武陳真》 拍攝中

陳小春/董潔/尹子維/楚軼男 導演 蔡晶盛 藝術總監 關錦鵬 香港 動作
《跳出去》 拍攝中

陳冠希/張雨綺 導演 馮德倫 監制 周星馳 香港
《108(水滸群雄) 》籌備中

導演 於仁泰 合拍 香港東方電影公司/光線影業 歷史/動作
《水滸傳(首部曲) 》籌備中

導演 劉偉強 香港 寰亞 歷史
《風雲》 開拍

郭富城/鄭伊健/宋慧喬/謝霆鋒 導演 彭氏兄弟 香港 寰宇 動作/魔幻
《龍珠》

賈斯汀·查特文/周潤發/張雨綺 導演 黃毅瑜 監制 周星馳 美國 福克斯 動作/魔幻 《黑爸爸》 待定

古天樂/劉若音 導演 張艾嘉
《思念》 拍攝中

劉青雲/閻清/谷祖琳 導演 韋家輝 香港
《熱映中》 即將開拍

梁家輝/劉若音 導演 彭浩翔 合拍 華誼
《西遊記》 籌備中

周星馳 導演 周星馳 合拍 星輝/中影 喜劇/動作
《塑料城市》 開拍

黃奕/小田切讓/陳昭榮 合拍 巴西
《女人不壞》 開拍

周迅/張雨琦/桂綸鎂 導演 徐克 合拍 吉安永嘉
《火鳳凰》

余男 導演 王全安 國產 劇情
《我不是北京人》 奧運前開拍

導演 秦海璐 國產 中影/春秋鴻
《大電影3》 2月開拍

郭濤/黃渤/梁詠琪 導演 阿甘 國產 星美傳媒 喜劇
《超強台風》 拍攝中

導演 馮小寧 國產 浙江影視集團 災難
《青苔》 拍攝中

余文樂/樊少皇/譚俊彥 導演 郭子健 香港
《鬥牛》 拍攝中

黃渤 導演 管虎

㈣ 中國建國以後拍攝的所有電影的匯總列表

早期中國電影
(1931年以前)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製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恆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製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
編輯本段左翼電影運動
(1931~1937)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抗日戰爭爆發,電影界的有識之士深感時代需要反映現實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請黃子布(夏衍)、鄭君平(鄭伯奇)、錢謙吾(阿英)擔任編劇顧問,與鄭正秋、洪深等一起組成編劇委員會。1933年3月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由夏衍任組長,成員有錢杏邨、司徒慧敏、王塵無和石凌鶴。電影小組的成立推動了明星、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的電影創作,也影響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電影創作。當年生產了《狂流》、《都會的早晨》、《春蠶》、《姊妹花》、《民族生存》、《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優秀影片,左翼電影運動取得輝煌成就。國民黨統治當局在開展對中國革命根據地第五次軍事「圍剿」的同時,加強了對革命文化的「圍剿」。針對這種更為尖銳、復雜的形勢,左翼電影工作者進行更加隱蔽的斗爭,創作出《漁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響的片目 ,與此同時 ,左翼電影工作者還開辟了新的製片陣地——電通影片公司,拍攝了《桃李劫》、《風雲兒女》等優秀影片。這個時期還創作一批優秀電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歌》,《桃李劫》里的《畢業歌》和《風雲兒女》里的《義勇軍進行曲》等,隨著影片的放映,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將全國人民愛國運動推向一個新高潮,上海電影界為適應新的形勢,建立起電影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繼「國防文學」口號提出後,1936年2月,「國防電影」作為電影創作口號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電影公司拍攝出一批不同題材樣式和內容的國防電影,有《生死同心》、《壓歲錢》、《十字街頭》、《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等影片。
編輯本段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
(1937~1945)
在國民黨統治區,1938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領導工作,直接地推動了抗戰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製片廠在政治部三廳領導下,由陽翰笙擔任編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迅速投入抗戰電影的攝制及其他工作。先後在武漢、重慶拍攝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塞上風雲》、《還我故鄉》、《警魂歌》等表現軍民英勇抗戰的影片,以及《民族萬歲》等新聞紀錄片。國民黨直接領導的中央電影攝影場和1935年成立於太原的西北影業公司也拍攝了宣傳抗日的故事片和新聞紀錄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為止,成立了南洋、大觀等50多家拍攝粵語片的電影公司。隨著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愛國電影工作者拍攝了抗戰題材的影片。
從1937年11月中國軍隊撤離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軍隊進入上海租界為止,上海被稱為「孤島」時期。這一時期,1938年有新華、藝華、國華等私營電影公司拍攝影片。隨著新華攝制的影片《木蘭從軍》上映後的賣座,形成了古裝片拍攝浪潮。1941年,時裝片取代古裝片,新華、藝華、國華、金星等10幾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時裝片有60部。萬籟鳴、萬古蟾(見萬氏兄弟)繪制完成的動畫片《鐵扇公主》是中國第一部較長的動畫片。
在日本佔領區,日本帝國主義1937年8月21日在長春成立「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後在北平(今北京)成立華北電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於上海成立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偽將新華等幾家影片公司合並,成立中華聯合製片有限公司(簡稱中聯)。1943年5月12日將以上電影機構合並 ,成立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影)。中聯和華影在4年中拍攝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揚所謂「中日親善」、「共存共榮」的《春江遺恨》等影片,為迷惑中國觀眾,也拍攝了不少以戀愛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據地 ,1938年,在八路軍總政治部領導下,由延安電影團袁牧之擔任編導,吳印咸、徐肖冰、吳本立擔任攝影 ,用僅有的兩部攝影機拍攝長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1942年又完成長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以及一些反映當時延安重大社會政治生活的新聞片。還建立一個放映隊,在陝甘寧邊區、晉綏邊區前線一帶放映電影。新四軍淮北根據地於1942年購得16毫米攝影機 ,拍攝了有關新四軍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長紀錄片《新四軍的部隊生活》。
編輯本段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
(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產業。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一部分革命和愛國的電影工作者進入由中央電影攝影場改組的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各廠,利用國民黨的電影基地,拍攝進步影片;另一部分參加進步電影的基本陣地昆侖影業公司,對文華、國泰、大同等民營影片公司也採取團結、支持、爭取和協作的方針,使之拍出進步影片。這樣,在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優秀影片。這一時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電影公司,拍攝了約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謀殺、間諜、偵探、心理變態或描寫所謂家庭愛情糾葛等。
在解放區,1946年成立延安電影製片廠 。1947年以該廠部分人員為基礎,組成西北電影工學隊前往東北。1946年10月在晉察冀軍區成立華北電影隊。1946年長春解放後,中共中央東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滿映」。1946年10月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17輯大型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以及木偶片《皇帝夢》、科教片《預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動畫片《瓮中捉鱉》、翻譯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影遷回長春,1955年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北平、上海解放後,在北平、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國民黨製片機構,分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1949年4月,成立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擔負領導全國電影工作的任務。
編輯本段新中國電影事業
(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這樣,故事片的生產完全由長春、北京、上海3家國營廠承擔。為了培養人才,上海、北京先後成立電影學校,北京的電影學校後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籌建了保定電影膠片廠,南京、哈爾濱、上海都建立了電影機械廠,以及八一電影機械廠和北京電影洗印廠等電影工業企業。新中國電影從1949年製作第一部以工人階級作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橋》開始,在很短的時間,拍攝了《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翠崗紅旗》、《我這一輩子》、《腐蝕》等優秀故事片 ,以及新聞紀錄片《百萬雄師過大江》、《紅旗漫卷西風》等。但是,由於在電影創作指導思想方面過分強調電影的政治宣傳作用,造成題材單一的傾向。對《武訓傳》等影片的批判,挫傷了部分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創作拘謹、產量下降。1953年,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有關領導提出改進領導方法,鼓勵藝術家發揮各自長處,從各方面反映革命的歷史和現實。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方針,電影局從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故事片生產由1951年年產10多部逐漸增加到1957年年產40多部,1957年文化部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次優秀影片評獎 ,獎勵了1949~1955年攝制的《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雞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時珍》、《神筆》(美術片)、《淡水養魚》(科教片)等69部優秀影片。1957年,隨著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對一些影片和藝術家也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58年又拍攝了許多報道性宣傳大躍進中某些虛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擾了電影的創作。不久,中央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周恩來對電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質量的要求,促使中國電影事業在1959年形成一個繁榮時期,拍攝了《林則徐》、《聶耳》、《萬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鋪子》、《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題材風格多樣、在思想與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統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傾運動中,電影界又批判所謂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膠片、器材等嚴重短缺,電影生產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重申堅決貫徹雙百方針,糾正了違背藝術規律,對文藝創作進行簡單粗暴的批評干預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藝工作和電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條例。使60年代初期的電影走入正軌,到1965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二個電影創作高潮,生產了《甲午風雲》、《革命家庭》、《紅旗譜》、《舞台姐妹》、《小兵張嘎》、《英雄兒女》、《農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楊門女將》等優秀影片,以及優秀美術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單位從1949年的400多個發展到1965年的20363個 。到1965年為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共發行1213部長短影片。中國自己的電影工業也已具備相當規模 ,可以生產洗印、錄音、攝影、放映機等各種設備、器材,並基本達到自給。但在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
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9年10月鄧小平 代表黨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過去提出的「文藝服從政治 、文藝從屬政治」的偏頗提法 ,重申執行雙百方針。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其主要特點 :①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③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㈤ 從電影出現到現在,一共有多少部電影誕生

因此,把以上結果正負10萬部,也就是說,我認為現在全世界的電影總量為10~30萬部之間,保守點估計,應該是10~20萬部。假設一個人從0歲到100歲每天都看一部電影,也只能看3.65萬部,也無法把世界上所有的電影都看完! 而且現在每年的電影產量達到4000部左右,就是每天看10部都看不完!

㈥ 50年一90年我國共拍了多少電影

五十年代有,《祝福》,《白毛女》,《南征北戰》,趙丹的《武訓傳》,《新兒女幸福傳》等。!

六十年代,《地道戰》,《奇襲》,《地雷戰》,《英雄兒女》等

七十年代,《偵察兵》,《閃閃紅星》,陳沖與劉曉慶及唐國強演《小花》,孫道臨與陳述《渡江偵察記》等

八十年代, 《紅牡丹》,《人生》,潘虹的《人到中年》,龔雪《在大橋下面》等

九十年代,《寶蓮燈》,《楊貴妃後傳》等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一共排了多少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頭上開花是什麼電影 瀏覽:916
電影踩過界免費 瀏覽:550
電影穿梭好看的小說 瀏覽:373
訂電影票用什麼軟體 瀏覽:395
中字好看的電影網 瀏覽:763
霸王別姬一樣好看的中國電影 瀏覽:3
70歲老人喜歡看什麼粵語電影 瀏覽:978
招生銀行購買的電影票如何退款 瀏覽:132
關於電影的ppt該怎麼做 瀏覽:739
一個電影院要投資多少錢 瀏覽:698
做電影剪輯用什麼軟體 瀏覽:332
電影為什麼起名二十二 瀏覽:338
講男孩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名字 瀏覽:604
電影性的研究講了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240
手機看電影怎麼變成橫屏 瀏覽:496
古代皇子喝奶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448
中國有哪些偉大的電影 瀏覽:236
壞男人怎麼練成的電影 瀏覽:751
好看的關於疫情的電影 瀏覽:81
美國講狼人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