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對比文本和電影

如何對比文本和電影

發布時間:2022-07-05 22:20:28

1. 傲慢與偏見 原著與電影不同處

第一,小說缺乏具體性,故事完全依靠對話來推動情節發展,顯示人物性格,同時,對人物的服裝和場景的選擇也沒有過多描寫,而在電影中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更加具體和富於想像和現代氣息。電影刪除了次要人物,使情節更加緊湊。其次,電影對小說情節的改動大多是藉助於場景的變化來表現的。第三,電影小說對情節的增加,豐富了人物形象的刻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例如,增加了伊麗莎白與簡卧床的情節和場景,不僅表現了姐妹情深,而且反映了女孩子的細膩的情感。使得伊麗莎白的形象更加立體,更加推動了情節的發展。該電影不僅保留了舊的時代風貌,也彰顯出簡奧斯汀作品新時達的意義內涵。

2. 小說和電影的敘事對比

小說的敘事比較細致全面,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電影敘事比較簡潔。

3. 舉例說明電影文本和文學文本的區別

中外電影藝術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在這演變過程中對電影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關鍵人物,著重闡述電影藝術的一些基礎理論,並結合我國當代電影的實際現狀對其作出評價,同時用影視藝術的角度進行分析,密切關注當代影視發展的走向。
這是教學大綱上的,作為參考!

4. 文學作品對比電影有什麼區別

文學作品與電影作品有本質的區別,你這個問題提的好。當意識到電影與文學有區別時,便可以打破所謂的「文學價值何在」的偽命題了。這是我比較文學的一道題,答案會涉及到你問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至於人們目前對優秀文學的排斥,這真的是由影視導致的嗎?人們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隔絕,其實是商業化下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病,人們對藝術電影的隔絕與對優秀文學的隔絕並無二異。相反,電影在不自覺間以犧牲電影性的方式推得動了文學的發展。

5. 分條列出魯迅的小說《祝福》和電影《祝福》的區別

祝福》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在小說中,魯迅主要塑造了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突出而鮮明,頗具藝術特色,給人以極深的印象。而這個印象之所以能夠深刻,大約是來自於祥林嫂一遍遍重復的話語:我真傻,真的。
祥林嫂是被封建禮教「吃」掉的人的典型,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祥林嫂都在演繹著同樣或類似的悲劇。魯迅作為中華民族革命的先驅,痛心疾首,於是將悲痛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全都傾注在筆端,吞吐之間,寫盡了時代風雲,卻又都是通過看似小的事件來體現,真不愧為中國當代文學巨匠、民族英魂!
後來《祝福》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用視覺的藝術表現手法將魯迅筆下的那個封建禮教的末世時代給我們在熒屏上展現出來,但文本和電影不管怎樣互換終歸是有區別的,《祝福》的文本和改編後的電影就有許多不同之處,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藝術表達方式發生了改變,是為了熒屏表現更精彩的需要,這是文本和影視固有的表達矛盾。另一方面可能是在不違背小說主旨的前提下,電影改編人員有意作出的改動,可以稱之為對原著電影化、熒屏化之後的潤色與加工。比如,《祝福》改編成電影以後,裡面有這樣一段情節,祥林嫂為了贖罪拚命工作賺錢捐門檻,一年以後祥林嫂終於攢夠錢捐了門檻,她興奮異常,以為一切都會從新開始,她的苦難生活將會從此成為過去,她到出宣揚說自己捐過門檻了,電影對這個地方渲染得非常到位,這一切都是為下面一個大而澎湃的波瀾做鋪墊——在祥林嫂捐過門檻後仍不被允許碰祭具,並且四叔說了非常惡狠的話:「你就算捐一萬條門檻也洗不清你身上的罪孽」,這猶如晴天霹靂,打在祥林嫂的頭頂,使祥林嫂瞬間失去了精神支柱,於是祥林嫂一怒之下,舉著菜刀跑到廟里,怒砍門檻。這在《祝福》文本里是沒有的,文本中只有四嬸說了一句「你放著罷,祥林嫂」,接著文本專門用一個段落描寫了祥林嫂之後的反應: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燭台,只是失神的站著。直到四叔上香的時候,教她走開,她才走開。這一回她的變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很膽怯,不獨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遊行的小鼠,否則呆坐著,直是一個木偶人。不半年,頭發也花白起來了,記性尤其壞,甚而至於常常忘卻了去掏米。
顯然文本中沒有砍門檻一事,而電影中進行了特意添加,這或許是為了凸顯祥林嫂對封建禮教最後的反抗精神吧,但更大的可能是為了突出祥林嫂對這個世界已經到了徹底悲觀絕望的地步了!電影的特點也就在於此,電影並非文字表達,因而在要表現特定的效果時,可以增加適當的渲染情節,以求將原著的主旨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所以說這樣增加情節從根本上說不僅沒有違背小說情節,而且還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但無論小說與電影採取了什麼樣的表達與表述方式,其結果都是殊途同歸的。進行電影改編,不遵循原著的故事情節隨意刪改或者一味地強調完全尊崇原著情節,一筆一劃地模仿,在我認為,都是極不可取的!小說是小說,電影是電影,說白了,他們是故事的兩個載體,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一部好的小說,是應該將文本與影視結合起來看的,否則彼此將都是一種殘缺。

6. 傲慢與偏見小說和電影的區別

《傲慢與偏見》的小說和電影主要有內容和藝術屬性上的區別,具體如下:

1、內容上的區別:

小說《傲慢與偏見》中一共描述了四段故事:男主角達西和女主角伊麗莎白的愛情糾葛,夏洛特和柯林斯之間的權力紛爭,簡和賓利之間的一見鍾情,莉迪亞和威克姆之間的見色起意。

而電影《傲慢與偏見》中,沒有出現賓利夫婦。電影的重點只是達西和伊麗莎白二人的感情發展與變化。

2、藝術的屬性特徵上的區別:

小說作為一種間接的藝術表現形式,對讀者的刺激性不如電影。文本的敘述需要結合讀者自身的生活經驗。只有這樣,讀者才能留下更加豐富的想像空間。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最終目的是小說創作相對自由,小說家對每一個場景的創作都不受任何外部干擾。

而對於電影作品來說,對演員的外在造型和演技要求都很高。電影的背景應該與要表達的主題一致。例如,柯林斯向伊麗莎白求婚時,電影中的地點就在餐廳,一個凌亂的地方,柯林斯還拿了一束鮮花求婚。

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項提議的非正式性和荒謬性。影片在觀眾面前更生動地呈現人物畫面,能更好地保持觀眾的注意力。因此,在一定條件下,觀眾對演員的喜愛和對相應場景安排的理解,將影響到整個影視作品的效果。

(6)如何對比文本和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版《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由焦點電影公司發行的一部愛情片,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該片於2005年9月16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

影片評價:

《傲慢與偏見》溫暖人心、令人愉悅、浪漫,美國影評界對這部名著改編作品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辭。凱拉·奈特利的表演光芒四射(《亞特蘭大憲報》 評論)。

該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的精華,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合了許多現代元素,好看且耐人回味,是一部難得的改編力作。(台海網 評論)。

該片畫面精緻,從鏡頭的轉換到原聲音樂表現,清新,養眼的俊男美女與悅目的英國鄉村風光更符合一部新世紀電影的感覺。(新浪網評論)。

7. 文本文學和影視文學的異同\

文本文學,從字面來看,即是記錄在文本上的文學,應該是指普遍意義上的文學作品;
影視文學,指的是有別於常識意義上的文學作品,是由影視作品改編而來文學作品。

簡單的說,文本文學可以改編成影視劇本,影視劇本可以改編為影視文學,二者僅僅是創作的起點不同……

8. 文字和影像的主要區別在什麼地方

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一般認為,文字是文明社會產生的標志。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則認為文字是在階級社會產生以後才產生的。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表意文字(象形文字),發展到後期,除漢字外,都成為記錄語音的表音文字。我國的漢字(象形文字)大體經歷了結繩記事、河圖、洛書、伏羲文王畫八卦、甲骨文、金文、鍾鼎文、大篆、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發展階段。另外,我國少數民族文字,如藏文、蒙文、維吾爾文等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史。特殊文字盲文,啞語等也是如此。
影像是人對視覺感知的物質再現。影像可以由光學設備獲取,如照相機、鏡子、望遠鏡及顯微鏡等;也可以人為創作,如手工繪畫圖像等。影像也是一種視覺符號。通過專業設計的影像,可以發展成人與人溝通的視覺語言,也可以了解世界美術中大量的平面繪畫、立體雕塑與建築,
影像是比較直接的表現在人們眼前的,文字則可以留給人們更多的想像空間

9. 文學作品與影視作品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文學作品:從版權的角度,通常指各種書面的原著。不論其價值或目的如何,性質屬純文學的、科學的、技術的或完全是實用性的,均為文學作品。從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美與感情效果衡量都具有巨大價值的著作。

影視作品是一種通過攝影機拍攝記錄在膠片上,通過播放器放映出來一種已完成藝術作品的統稱。影視作品也是一種藝術作品,它由攝影藝術以及聲音結合,融合了視覺與聽覺藝術。

2、特點不同

文學作品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從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鑄成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始終離不開想像(幻想、聯想)和虛;始終伴隨著強烈的感情活動。

影視作品是時空融合、視聽融合、逼真與虛擬融合。電影與電視的合流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越來越多的通過電視機、監視器來觀看電影。

(9)如何對比文本和電影擴展閱讀:

文學和歷史是最為鄰近、最為親密的,中國自古以來有「文史一家」之說,表明了原本存在著血緣相通的關系。文學與歷史相互交叉滲透產生了一系列邊緣性文體作品,如歷史小說、歷史劇、史詩、歷史故事、歷史散文(包括回憶錄和傳記)等。

這些邊緣文體作品是歸入歷史還是歸入文學, 其劃分標準是:以是否忠於史實或虛構為界,史實的記載入歷史,藝術的虛構入文學。

文學作品雖然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但學科著作採取了「對世界的科學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實、准確無誤,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必須真實,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質、特徵、用途、必須准確,所舉的數字、圖表、例子必須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觀的實在性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對比文本和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癱瘓女小葉是什麼電影 瀏覽:305
男的美人魚電影有哪些 瀏覽:265
電影機動部隊哪一部好看 瀏覽:673
如何像電影一樣加特效 瀏覽:890
哥斯拉2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387
你的目光所及之處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瀏覽:827
十大好看的神話電影 瀏覽:132
吃飯或者看電影怎麼牽手 瀏覽:257
香港哪些電影未在內地上映 瀏覽:400
怎麼在手機電影加字幕 瀏覽:921
2018有什麼特工電影好看 瀏覽:727
女追男有床戲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10
周星馳哪一部電影比較好看嗎 瀏覽:1000
電影票線下怎麼買 瀏覽:414
宿醉1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672
為什麼拍電影背景是綠色的 瀏覽:664
大紅燈籠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28
一個兵救了很多人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392
國產人生電影有哪些 瀏覽:8
教你一招免費看電影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