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無論如何都會做電影李安

無論如何都會做電影李安

發布時間:2022-06-23 14:47:53

A. 李安:不拚命,做電影有什麼意思

李安的成功很大部分歸功於他的背景和眼觀六路。作為台灣的外省人很好的繼承了中原文化,在美國多年的時間也讓他了解美國主流文化,他自己都說自己總是在東方教養和西方文化中掙扎。他的很多電影都表現出東西方文化的博弈,所以李安可以在東西方兩面開花。加上有天分又很謙虛,畢業後潛心6年韜光養晦,最後方才大器晚成。
中國大陸的很多導演,譬如張藝謀、陳凱歌、姜文,才氣上並不輸李安,但是後期作品都太商業化,電影技法上受前蘇聯影響,又在不是很成熟的中國市場打拚,在美國主流價值觀沖擊下自然比不上李安。

B. 如何評價導演李安

《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編輯推薦】 李安特別審訂並唯一授權傳記 華人電影的「光榮與夢想」 電影人傳記圖書銷量第一 精裝珍藏版,特別收錄李安自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全新震撼上市 做電影二十年,以我現在的成績,我就是再拍十年爛片,還會有人找我拍電影。可是對於觀眾,對於期待你的人,要有一個交代。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天分的人,欠觀眾的一個人情。 ——李安 2010年,據民調顯示,最受台灣民眾信任的名人,排在第三名的,是李安。 2012年,美國《娛樂周刊》評選出全球25位仍在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唯一上榜的華人導演,是李安。

C. 導演李安對電影藝術的發展有哪些貢獻

其實具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只能是一個回頭看的結果。以現在的狀態假裝看到了未來然後評價現在,真的很難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觀眾,甚至也很難以電影從業人士的眼光去看。如果說李安和120幀這事。我覺得這對李安和觀眾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李安不是一個橫著走的人。很多導演,會拍攝一系列相似的影片,也就是說,在自己的能力限度內做重復工作,就相當於走到了一個平台上,就在這《卧虎藏龍》個平台上玩耍了。

但到底來說,李安是拍自己的電影,他在不斷的挑戰並提升自己操控電影的能力(李安原話具體說法忘記了),這個過程中,帶給電影工業的,可能是標准,可能是創新。就像太空梭是點錯科技樹了一樣,發展了這么多年又退役了。3D,以及新的120幀技術,誰也不知道是不是電影工業的太空梭,只能留待時間檢驗。但是對於一個電影從業者來說,新技術,帶來的是一系列的改變,舊有的幀率技術下的拍攝手法手段,從布景到攝影,後期處理,都可能是需要系統更新,這期間帶給電影行業的,可能是一次革命,觀影體驗,也可能是全新的。但是誰又能說的准呢,第一次吃螃蟹的人,可能並不能摸清新技術最適合的方法,可能還沒有摸索到最適合的表現方式。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次偉大的嘗試,這種嘗試里充滿了先驅者的勇氣和果敢,這是一次對未來的挑戰,這個平凡而偉大的過程,是李安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觀眾,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我們拭目以待。

D. 李安:做電影就是要拚命 要不沒什麼意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與虎建立起一種奇特的關系,並最終共同戰勝困境獲得重生。

E. 李安的電影風格

接著次要人物的話題往下說,《色戒》中有兩個次要場景,甚至都不能算次要人物,只能算電影背景,一是電影院中插播抗日宣傳觀眾離席,第二個最後抓人時候,路人對封街的對話。這兩個細節透露出來是抗戰時期人的真實心態,這也是整部電影故事格調,比如明明有機會殺掉漢奸,但是卻非要用蹩腳的美人計。不刺殺日本天皇,非要刺殺什麼漢奸,最荒唐是先破處女身,所謂愛國愛的虛偽和懦弱,也就限制在演戲的階段。其實整個抗戰期間就是這樣基調,喊的多做的少。可能又要問李安是不是在抱怨抗戰的無力,答案肯定不是,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宣傳抗戰,更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先只能說李安要把歷史真實呈現出來,他自己沒有做是非判斷。為什麼沒做是非判斷後面再說。對抗戰的認識也放下不說。還是說次要人物這個線索,李安第一部電影是91年《推手》。《推手》這部電影中就沒有主要人物,只有次要人物,一個會太極拳的老頭,這樣沒有主要人物的電影結構比較罕見,第一部電影就這樣拍,只能說明李安太注意次要人物在電影中分量,從中不難發現,在《卧虎藏龍》、《色戒》中次要人物的重要的原因。這是李安電影風格一個不可辯駁的重要的特徵。這個特徵是不是就可以作為李安電影的特徵呢?這只是一個電影技巧或者一個思維習慣,不能夠概括為李安電影
的整體風格。一個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一般可以概括一個藝術家的主要特徵。《推手》中的戲劇沖突是老頭用太極拳打倒一堆身強力壯年輕人。同樣透露的信息是李安受傳統文化影響。現在的結論是李安電影深受傳統文化影響。這結論對嗎?看起來為什麼有一點勉強。這也是為什麼不先將這特徵講出來的原因,我要是開始就說《斷背山》這部電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你肯定想抽我嘴巴,說我胡說八道。現在就來論證這個看起來荒唐的結論。

F. 如何看待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

轉自知乎

每個人都在講自己的故事。人們根據故事線索把自己的情緒容納其中,歪曲或者忽略故事外的一些情緒,不管它們是否重要。

這些故事裡也會有「別人」。於是,人們就根據故事的範本和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來改造他們。他們會給這些人安排一個固定的角色:英雄、反賊、成長中的叛逆少年……然後,同樣把那些不符合故事設定的情緒或想法忽略、扭曲或裁剪掉,而不管這些情緒或體驗對當事人是否重要。

如果你讀不懂別人的故事範本,你會覺得交流是不可能的。即使你讀懂了別人的故事,交流仍然很難。

解讀一部電影,就是把電影納入我們自己故事的過程。有些人的故事是宏大敘事的。比如有人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講的是一場無意義的戰爭。或者,它反映的是正在撕裂的美國階層的矛盾。不過在我眼裡,這不是李安想講的故事。

李安不是那種愛講「主義故事」的導演。他比那些導演更尊重電影里的人。無論這些角色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場景、關系中,有什麼樣的角色或身份,他想表現的都是那些角色難以言表的、微妙的情緒和情感。

比利林恩就是這樣一個電影。它講的是人和人之間溝通的困難。每個人都想把比利林恩納入自己的故事中。沒有人嘗試去真的理解他。擴展或者修改這些在他們心裡運行已久的,約定俗成的故事,去接近比利林恩感受到的那些殘酷,會讓他們不安。

父母的故事裡,比利林恩是一個為國殺敵、讓人驕傲的兒子。這個故事也是小鎮鄰居想跟他們講的故事。
「看到你的錄像,這幾天鎮上的人都在談論你,我們全家就跟名人一樣。」
他們願意相信這個故事,也許還因為他們家裡窮,林恩去參軍給家裡帶來的諸多好處。正因為如此,他們不願意去看到林恩面臨的真實的危險。所以他們看比利林恩勇救隊長的錄像,像看一個英雄必勝戰爭電影。

請B隊來參加中場表演的德州老闆的故事裡,比利林恩是一個從懵懂無知到英勇殺敵的德州少年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德州歷史悠久的戰斗精神,就像他的球隊所表現的那樣。當然,這個故事也是一門生意,每人價值5000美金。

在頁岩氣的開發人員的故事裡,林恩和這些戰士,是為了石油被國家無辜送上戰場的犧牲品。而他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是拯救這些戰士。

「等頁岩氣的技術成熟了,你們就可以回家了。」當他以救世主的口吻這么對B班戰士說時,引起了班長反唇相譏。

在安排中場秀的導演的故事裡, B班戰士不過是老闆請來的臨時演員。舞台要素。她甚至還讓他們脫下整齊的軍裝,穿上迷彩服,「因為這更像隨時准備上戰場的樣子」,更有感染力。

那個啦啦隊隊長的故事裡,林恩大概是她美麗青春中的浪漫相遇。林恩英雄的身份能增加這段相遇的一點談資。

當林恩說「有那麼一刻,我真想帶你私奔」時,她不禁慌張起來——她的故事可不是這么寫的啊。於是她說:「你不是英雄嗎,你還是要回去的啊」。

在姐姐的故事裡,林恩是這個國家的犧牲品和受害者。她總想把弟弟從戰場拯救回來。她願意相信這個故事,原因之一,是弟弟因為她上的戰場。這個拯救的故事,能夠減輕她的內疚感。

而當林恩問她:「你就不能為我驕傲嗎」時,她才說起:「我一直為你驕傲」。

所有人都在講他們自己的故事。

故事是一種復雜的、結構化的刻板印象。它把能聯通講述者和聽眾的情節和情緒都封裝好,裝進一個故事膠囊里。但是,無論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林恩的勇敢和榮耀,像那些大眾媒體和吃瓜群眾想講述的那樣;還是榮耀背後的悲慘,像他姐姐或者一些反戰人士所講述的那樣,這些故事範本都會無可避免地扭曲和壓縮現實,那個故事背後那個復雜、多樣、具體、真實的人,都容易被忽略。那些真正沉重的、又很私人的經歷、感受和體驗:半夜沖進伊拉克男人的家庭,小男孩不安、恐懼又仇恨的眼睛。以及在水泥管拚死把恐怖分子殺死,恐怖分子臨死前布滿血絲的眼睛,都很難被容納進故事裡。

我猜這可能是李安用120幀新技術的原因:通過細致地還原林恩所看到的一切,來還原被他人故事壓縮的林恩這個人的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只不過,他也是通過講一個故事的形式來呈現這些。

那林恩自己呢?他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許他自己也並不知道。他參軍並不是為了家國榮譽,他是因為砸了拋棄姐姐的男人的車,犯了事,才被他父親送往伊拉克的。他家裡窮,也許是為了錢才上的戰場。他也不是為了自己的成長,雖然他的生命在這些經歷中不可避免地往前。在眾多令他迷惑的東西中,只有一樣是能讓他感覺到真實的:當他走上戰場的時候,身邊的戰友是站在他一邊的。

在這個困惑的世界,一點點能夠確信的真實,至關重要。這也許是他選擇重回伊拉克戰場的原因。

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當我們沉浸在自己故事裡的時候,即使導演把比利林恩這個人所看到的東西用120幀、4K的技術完整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仍然可能對這個人視而不見。就像在生活里,當我們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裡時,哪怕我們對面的那個人無壓縮全息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仍然可能會對他視而不見一樣。就像我們自己,那些珍貴的經歷和感受,會因為在別人的故事被視而不見,而覺得它們無關緊要,並慢慢地遺忘它們一樣。

這是這個電影在我心裡的故事。

p.s 李安其實也有類似比利懷恩的故事。關於他在紐約賦閑六年沒找工作的故事。在他得了諸多榮譽後,很多人把這段經歷拿出來津津樂道,無論說它體現李安沉穩耐得住寂寞的個性,還是說李安太太的溫柔賢惠,夫妻兩的深厚感情,都當作李安成功的鋪墊津津樂道。然後,知友 @黑則明 的答案:李安 6 年在家賦閑,為什麼不出去打工?還原了這個故事。這真是:「我人生最悲慘的一天,卻總是被人誇耀。」

G. 導演李安是不是一個技術狂

他是有自己對於藝術的獨特理解,他想法和別人不一樣對自己的要求又極高。


事實上,在2016年《比利·林恩》上映時,全國范圍內,能夠達到3D+4K+120幀放映標準的影院,只有北京的悠唐電影院朝陽門店和上海影城兩家。

因而在當時造成了一票難求的局面,不少影迷無緣一睹3D+4K+120幀版本。

在當時,《比利·林恩》首創採用3D+4K+120幀的制式拍攝和放映。這種全新的技術對於誕生了100多年的電影行業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的革命。這種身臨其境的浸入感,對於電影媒介來說,是一種全所未有的體驗。

正是這種在細節之處較真兒的導演,才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電影業發展!

H. 著名導演李安的個人資料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碩士。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曾擔任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且被《時代周刊》評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2006年憑借電影《斷背山》榮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目前唯一華人導演獲此殊榮。李安為華人影壇做出了極大貢獻,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I. 李安想拍搞笑電影,只做「嚴肅」電影的他能轉型成功嗎

說實話,這種事情真說不好,不是說李安導演的水平不夠,而是說每個成功的導演都有他自己擅長的一個或幾個表現手法,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標簽,像擅長文藝片的張藝謀導演,陳凱歌導演,喜劇導演尚敬等等,他們各有各的側重點。而李安導演一直專注於嚴肅的影片,從來沒有涉獵過喜劇,再加之每個人對喜劇的理解不同,對觀眾笑點的把握程度不同,所以李安導演能否轉型成功,還要看他的作品能否得到大眾的認可。

「有一天我還拍得動的時候,想嘗試純搞笑的喜劇」,更毫不吝嗇地表達了對黃渤喜劇能力的欣賞,「其實真正幽默搞笑的人,看起來都是很嚴肅認真的,就像黃渤一樣」,也令不少網友期待兩人未來可以合作一次。


J. 網友說李安是被好萊塢認可的國產導演,為何會這樣說

將李安成為好萊塢認可的國產導演,是因為李安的電影中不僅有好萊塢元素十分吸引人,但是卻沒有失去他自己獨特的特點。可以說,現世的華人導演中,他是混得最好的,成就最高的那個。他的導演生涯中,一共獲得過三次奧斯卡金像獎。2001年以《卧虎藏龍》拿下最佳外語片,2006年的《斷背山》和2013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

李安的魔力在於,平淡無奇的題材故事也可以雜糅出深刻而銳利的哲學思考且歷久彌新。這也得益於李安慣用的"白描"手法,所以他的電影看上去情節往往平淡無奇,卻又有一種掙脫似的震撼和快感,後勁十足。

閱讀全文

與無論如何都會做電影李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視頻發不了剪輯電影 瀏覽:587
愛奇藝hd版如何下載電影 瀏覽:767
美團電影折扣卡怎麼退卡 瀏覽:454
電影大刀王五的古箏曲是什麼 瀏覽:142
家務做完後我們看個電影怎麼樣英語 瀏覽:263
免費下載電影g站 瀏覽:626
電影如何一直保存 瀏覽:144
戛納電影節最佳演員如何評選 瀏覽:415
張家口工人文化宮電影票多少錢 瀏覽:822
免費的巨蟒電影中文 瀏覽:490
新什麼電影好看 瀏覽:292
如何理解電影的時空藝術特徵 瀏覽:839
美足電影有哪些 瀏覽:843
五辣水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379
網路電影接收機怎麼用 瀏覽:1
吉吉電影如何下載電影 瀏覽:149
如何引導孩子看哈利波特電影 瀏覽:189
超好看電影動漫日本 瀏覽:769
日本看場電影花多少錢 瀏覽:477
喜劇電影全集免費播放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