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60年代拍電影時 一般幀數是多少的
60年代拍電影時,就是使用國際通用的標准每秒24幀
電影在電視出現之前就已經確定國際通用的標準是每秒24幀,而電視走入家庭是在50-60年代,中國是在70年代後。
㈡ 電影平均幀數是多少
電影平均幀數是24幀,也就是說每秒鍾播放24幅畫面。
求採納,謝謝。
㈢ 電影一秒多少幀
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極限為每秒55幀,還有研究表明,每秒60幀以上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每秒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3)以前的電影多少幀擴展閱讀:
框架越高越好。因為更多的幀數相當於為相同長度的電影存儲更多的幀數,所以電影的文件大小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高清晰度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嚴重的。
中國電視播放速度為每秒25幀,這是亞洲和歐洲電視台常用的PAL速率,而美國和加拿大的NTSC一般為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和廣告製作都是採用PAL制,每秒25幀。
此外,雖然通常的每秒24幀的電影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每一幀都是模糊的,特別是對於快速移動的鏡頭。如果鏡頭移動得很快,圖像就會抖動或頻閃。
㈣ 電影的幀速率是多少每秒呢
㈤ 老電影中1格為多少幀
每秒24幀,也就是說每秒鍾播放24幅畫面。
㈥ 電影每秒多少幀
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極限為每秒55幀,還有研究表明,每秒60幀以上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每秒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所以,採用每秒24幀的畫面頻率符合這一規律,可以使我們察覺不到畫面的中斷。
不過,高幀頻的畫面異常清晰,使畫面所呈現的場景也異常真實,從而也會使電影失去了朦朧的想像美感。
(6)以前的電影多少幀擴展閱讀:
幀數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過高的幀數相當於同等長度的影片要存儲更多的畫面,因此影片的文件體積就會大量增加。特別是在清晰度高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很嚴重的。
一般中國的電視播放每秒25幀,這個幀率屬於PAL制式,在亞洲和歐洲電視台較為常用,而美國加拿大一般都是NTSC制式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以及廣告製作都是用PAL制式的25幀每秒。
另外,以往的每秒24幀電影看起來也許還行,但事實上其每一幀都會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運動的鏡頭中。如果電影鏡頭快速搖移,圖像就會有抖動(judder)或者頻閃(strobe)。
㈦ 電影一般是24幀拍攝的。 中國的電視一般是25幀或者50幀,在不同的國家還不一樣。那電影
電影一般不是24幀拍攝的,你說的是老電影,那種老式的黑白電影就是24幀的,明顯畫面卡。24幀只是個起點,讓畫面連慣而已。現在的,超過60幀都很正常的。現在數字傳播不在對幀數有限制了,你家電視最低也60幀,跟電腦顯示器一個道理。現在的液晶之類的超過100幀完全沒壓力,60幀都是原來的大腦殼電視機。
㈧ 為什麼電影25幀每秒 電視30幀每秒 影院動畫又是24幀每秒這個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什麼關系沒
主要是因為所採用的制式不同,所以造成的每秒幀數的不同。
歐美、日本等電視制式是NTSC,每秒鍾29.97幀,也就是常說的30幀每秒。
亞洲等電視制式是PAL,每秒25幀。
影院動畫所用的是膠片,固定的是24幀每秒。
一些高清的游戲,製作水準達到60幀每秒。
這個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關系。PAL和NTSC制式區別在於節目的彩色編、解碼方式和場掃描頻率不同。中國(含香港地區)、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採用PAL制式,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台灣地區等採用NTSC制式。
PAL與NTSC的區別電影放映的時候都是每秒24個膠片幀。而視頻圖像PAL制式每秒50場,NTSC制是每秒60場,由於現在的電視都是隔行場,所以可以大概認為PAL制每秒25個完整視頻幀,NTSC制30個完整視頻幀。
電影和PAL每秒只差1幀,所以以前一般來說就直接一幀對一幀進行製作,這樣PAL每秒會比電影多放一幀,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聲音的音調會升高。這就是一些DVD愛好者不喜歡PAL制DVD的原因之一。
但是據說現在有些PAL制DVD採取了24+1的製作方法,就是把24幀中的一幀重復一次,從而獲得跟電影一樣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為每秒有30幀,不能直接一幀對一幀製作,所以要通過3-2 PULLDOWN等辦法把24個電影幀轉成30個視頻幀,這30個視頻幀里所包含的內容和24個電影幀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電影一樣。
PAL與NTSC制式的轉換問題:
1、 PAL制式是每秒記錄25幅畫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記錄30幅畫面;(兩種制式的畫面的掃描線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屬於PAL制式也不屬於NTSC制式,但它確實分為25幅畫面/秒和30幅畫面/秒兩種版本;
4、 透過鏡頭,PAL制的TRV-900記錄的是25幅畫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記錄的是30幅畫面/秒 ;
5、 從數字埠(1394埠),TRV-900(其它數字攝像機也相同)既可記錄25幅畫面/秒信號,也可記錄30幅畫面/秒;
6、 從模擬輸入口,TRV-900隻能記錄與攝像機制式相同的模擬信號(PAL制式或NTSC制式)
㈨ 最早期的電影拍攝每秒鍾拍攝多少幀
艾諾的這個產品是支持24P也支持30P的,樓主可以放心購買。對人的視覺來說,每秒鍾播放24幀圖像(即24P)就可以感覺到連續的運動畫面,電影採用的就是24幀的方...
㈩ 電影多少幀
電影一般採用每秒24幀的速度拍攝,但也有一些高幀數的電影,比如:《霍比特人》48幀、《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60/120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