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訊 > 如何成為電影策展人

如何成為電影策展人

發布時間:2022-06-12 09:42:42

Ⅰ ( 如何成為優秀策展人之一)國際策展人的黃金法則

史蒂夫:獨立策展人工作更為獨立,完全由自己取捨。獨立策展人應該非常明確的了解公眾對藝術品的品味和喜好。可以說,他是一座連接藝術家和公共社會的橋梁,所以他必須具備各種藝術與美學方面的知識。 我覺得要成為獨立策展人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我個人的觀點認為,要成為獨立策展人應經過七個步驟: 第一,如果你想成為獨立策展人,就應該努力學習藝術並時刻培養對各種藝術的興趣愛好。此外,你還要具備評估藝術品價值的能力,所以你一定要盡可能地接觸古代文學、詩歌、古代繪畫和雕塑、現代繪畫和雕塑等一系列藝術作品,並且要時時關注各大拍賣行的拍賣資訊。 第二,最好能進入一所藝術院校並取得有關藝術史方面的學位。在英國,有些學校開設有藝術策展和博物館藝術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生課程。 第三,必需學習有關新聞報道、公共關系學和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因為在工作中你肯定要寫藝術展覽的推薦文章以及評論展覽中藝術家的作品。為藝術家書寫評論是獨立策展人的必備素質。 第四,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獨立策展人,你必須推廣你所能提供的服務。此外,要經常去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並從中了解他們的藝術創作。同時也要盡可能的為一些年輕的、新興的藝術家組織展覽。事實上,在你推廣他們的藝術作品時,你也在推廣自己。 第六,經常為一些藝術展覽寫評論並把稿件發給報紙和雜志等媒體機構。 第七,經常為當地的藝術家提供服務,並為他們在一些咖啡吧、購物商場、大型書店和圖書館策劃展覽。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圈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獨立策展人。 獨立策展人的體制在中國尚不成熟,但中國的市場具有諸多的潛力,通過多方的努力,策展人的體制在中國也會逐步完善,前景樂觀。

Ⅱ 策展人是怎麼回事

「策展人」一詞源於英文「curator」,全稱「展覽策劃人」(或「策劃展覽的人」),是指在藝術展覽活動中擔任構思、組織、管理的專業人員。在西方語境中,「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館、美術館等非贏利性藝術機構專職負責藏品研究、保管和陳列,或策劃組織藝術展覽的專業人員,也就是常設策展人。與之相對應的則是「independent curator」,通常譯作「獨立策展人」或「獨立策劃人」。[1]中文「獨立策展人」一詞,20世紀80年代或更早開始在香港、台灣等地區及海外華人范圍內使用,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中國大陸藝術界並在近年廣為採用。「獨立策展人」特指根據自己獨特的學術理念來策劃組織藝術展覽、但其策展身份不隸屬於任何展覽場館的專業人士。獨立策展人在身份上不同於在美術館、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的常設策展人,當然更不同於通過組織商業性藝術展覽贏利的畫廊主(gallerist)或經紀人(dealer)。本文中,「當代」是一個時間概念,特指20世紀80年代至今。「藝術」特指視覺藝術和由視覺藝術發展起來的綜合藝術(包括繪畫、雕塑、書法、裝置、攝影、錄像、行為、網路等傳統和現代形態的藝術形式),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在觀念和形式上比較具有探索性的當代藝術。「展覽」特指在一定空間內,按照一定的主題、序列和藝術形式將作品組合成群,通過供人觀賞和參與來傳播信息和直觀教育的方式。展覽一般短期展出、經常變換,與博物館或美術館長期展出、比較穩定的陳列有所區別。[2]本文所討論的展覽主要是非贏利性的藝術展覽。「藝術展覽體制」特指與這些藝術作品的展覽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

西方語境中的策展人與獨立策展人

策展人(curator)的產生與西方博物館、美術館體系的建立密切相關。英文「curator」一詞在英漢詞典中以前通常被翻譯成「博物館館長」、「掌管者」、或「監護人」等,和藝術關系最為密切的大概是「博物館館長」。事實上,在西方語境中,「curator」作為職業最早也主要是指16世紀以來隨著私人博物館的興起而出現的在館內負責藏品研究、保管和陳列的專職人員。在某些情況下,curator可能也就是館長(director),亦需負責博物館的行政管理、資金籌集和社會關系等。後來,隨著藝術品在館藏中數量增多和重要性上升,出現了專門負責館藏藝術品研究、保管和陳列的人員。17世紀以後,私人博物館開始向公眾開放。博物館經常按時代或主題組織一些專題藝術展覽或陳列,這樣就出現了早期的「策展人」。18世紀以後,在歐美等地出現了眾多的國家博物館,特別是專業的藝術博物館或美術館,如英國大英博物館、丹麥哥本哈根國立美術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國家藝術博物館等。[3]在這些規模宏大的藝術博物館或美術館中,又進一步按照地區或時代細分,出現了專門負責某個地區或時代藝術藏品的研究、保管和陳列的專業人員,他們也負責相關領域的臨時性展覽,但一般不負責整個博物館或美術館的經營管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術機構常設策展人。日本的博物館、美術館也參照西方的策展人制度,建立了學藝員制度。這些策展人或學藝員的專業背景通常是藝術史和博物館學,其工作也主要側重歷史。 [4]最近20年左右,西方一些博物館或美術館開始設立當代藝術策展人職位,這些人員專業背景五花八門,有藝術史、博物館學、藝術批評、藝術管理,也有專門的藝術展覽策劃學。其工作內容主要是策劃組織各種具有探索性的當代藝術展。

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在西方的源頭可以遠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前衛藝術的興起或更早。美國學者布魯斯·阿爾什那(Bruce Altshuler)在其著作《展覽中的前衛:20世紀新藝術》(The Avant—Garde in Exhibition:New Art in the 20th Century)中就提到幾個較早的例子。在一戰以前的法國巴黎,獨立沙龍和秋季沙龍相繼成立,追隨印象派先驅開創的舉辦另類展覽的傳統,展出被當時官方沙龍評審委員會排斥的新繪畫,並提出了「不要評委、不要評獎」的口號。以馬蒂斯(Henry Matisse)為代表的「野獸派」的首次群展,就於1905年舉辦。展覽的策劃人實際上是馬蒂斯的朋友、時任秋季沙龍副主席的喬治·德瓦里爾(Georges Desvalli ères)。[5]在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流派中,法國作家、藝術批評家安德魯·布勒東(Andr é Breton)作為該流派的主要發言人於1942年在紐約策劃過大型展覽「超現實主義的最初文本(First Papers of Surrealism)」。[6]美國藝術批評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也曾於1950年在紐約策劃「新天才(New Talent)」展。[7]盡管這些人在展覽策劃方面已經具備了獨立策展人的某些特點,他們當時並不以「獨立策展人」自居,人們也沒有把他們當成「獨立策展人」。

嚴格意義上的獨立策展人則是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60年代左右才開始在西方社會出現的。一個較為明顯的證據就是國際獨立策展人協會(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於1975在美國紐約成立,該機構旨在通過國際巡迴展覽等相關活動促進對當代藝術的理解和欣賞。[8]有文章認為瑞士人赫拉德·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是目前藝壇熱門行業「獨立策展人」的鼻祖宗師。他於1969年在紐約策劃的展覽「當態度成為形式:作品一過程一觀念一情境一信息(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Works-Processes-C0nceDts—Situa—tions—Information」為當代藝術史創下重要坐標,其獨特的策展理念和手法同時為「獨立策展人」這一新興專業領域奠立了基本的雛形。[9]史澤曼後來曾任第48、49屆「威尼斯雙年展」(1999年、2001年)總策展人。20世紀80年代以後,獨立策展人在西方當代藝術展覽策劃中已經開始扮演主角,影響力越來越大,權力也日漸膨脹。這些「獨立策展人」,遊走於藝術家、美術館、贊助人之間,運用他們的智慧、能力和關系,策劃出不少頗具創意和影響的藝術展覽。目前在國際上比較活躍的西方獨立策展人有赫拉德·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漢斯一沃里奇·奧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等人。

Ⅲ 一部電影的監制,策劃人,出品人分別負責什麼職務

1、出品人: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決定影片的風格、種類及市場走向。簡單來說就是出錢的。

2、監制: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如何時開拍,何時殺青,進度如何等;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電影製作的後勤保障;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3、策劃人:影視策劃,就是策劃影視劇作,包括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3)如何成為電影策展人擴展閱讀:

製片人和出品人的區別:

通常很多人把出品人與製片人混淆,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

如果以企業來作比喻界定,出品人就相當於董事長(出資人、企業法人或權威人士),製片人就好比是總裁(統管全局者),要求懂本子、明市場、建劇組、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發行上映。

更重要的是預算的控制,拍攝時間進度控管等,讓電影或電視劇能在合理的時間與預算下完成。在拍片過程中,製片人的一舉一動都容易影響到整部影片的品質,是不可缺失的職位。

國內由於影視作品上署名沒有明確規范化,很多出品人也署名製片人職務,導致業內行業人仕專家一直存在爭議,實在無法去界定區分開影視作品中製片人的藝術含金量。

雖然一部作品的成功,製片人付出的要多、貢獻大,但由於出品人與製片人署名混淆,無法辨別,爭議較大,因此也無法給製片人設立獎項。

Ⅳ 如何成為一名獨立策展人

感覺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非常艱難,因為自己作為一個外行人,不幹班門弄斧,今天也就根據自己的了解隨便談談,純屬個人拙見。


多觀看展覽

如果想要成為大師級的人物,首先就要知道大師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也要具有欣賞的眼光,當你會展看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一定的鑒賞功底,慢慢的你的品味也就跟著提高了,品味提高了,你的繪畫水平也會跟著提高。目前國內的展覽水平跟國外相比差距已經慢慢減小了,但是在展覽的精緻程度、專業程度上,尤其是頂尖展覽的落實上,還有不少差距。


策展人和展會策劃是兩個概念。如果你是想做獨立展會策劃,還需要更多商業運作和展商對接的工作,跟藝術家對接是完全兩個領域的事。

Ⅳ 編劇,策劃人,製片人,出品人,劇務,監制人。都是干什麼的

導演崗位職責 1. 熟悉或編寫文字稿本,編寫分鏡頭稿本。 2. 組織攝制組,對各個成員提出具體的任務和技術要求。 3. 擬定錄制方案,領導整個錄制工作。 4. 現場錄像指揮。 5. 檢查各種錄像素材。 6. 整理分鏡頭稿本,指揮編輯

策劃人職責就是盡團隊的能力提供最優化的方案與服務

監制負責運營部分,通常由他制定電影製作計劃:如何時開拍、何時殺青、進度如何,他也負責電影製作的後勤保障,實際上,由他帶領的團隊負責藝術之外的幾乎所有事項。

製片人的作用是負責連接產品的生產營銷,考慮公眾的口味,使影片符合市場之需

劇務職責:主要負責行政後勤事務,演出中履行舞台監督職責,配合總監

Ⅵ 電影策劃主要干什麼

電影策劃(影視策劃)主要負責策劃影視劇作,包括製片前中後期及過程中的對內製片工作和對外宣傳,整合資源,廣告等等方面的工作,從而使電影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

對整個節目的定位、特色要求把握的基礎上,與各工種溝通交流,做拍攝前的准備工作。

(6)如何成為電影策展人擴展閱讀

策劃的策劃者和策劃對象就是策劃過程中一對相互作用的主體和客體。

對於電視策劃來說,顯然策劃者就是策劃的主體,而他們策劃的對象——電視本身就是策劃的客體。從行為科學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

策劃的行為主體就是策劃人,他是單個的策劃人、策劃群體和策劃機構的統稱。這一章我們就來研究電視策劃的主體——電視策劃人,以及他們所應具備的觀念和意識,以及他們賴以發揮和發展的環境。

策劃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成為時代的寵兒、科學的新軍。

因為改革和發展都離不開它。「赤橙黃綠藍青紫,誰持彩練當空舞?」日新月異的熒屏世界正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中國電視進入策劃人時代。

Ⅶ 藝術策展人需要哪些本事

作為當代藝術策展人需要具備哪些本事?
這是前不久我給沃什(Victoria Walsh)教授提的問題。沃什女士是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主管、藝術史與策展專業教授,她曾任英國泰特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和策展人,既有實踐經驗,又有教育經驗。在她看來,作為當代藝術項目策展人最需要具備的是「策展意識」。這話聽起來有點抽象。但是如果我們結合該校當代藝術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來討論,就容易理解了。
1992年,英國皇家美院開設了策展人研究生培養項目。從那時到今天,該專業已培養了308位碩士和6位博士。這些學生來自40多個國家,有豐富多元的文化背景,而學校提供的課程在全球化的文化氛圍中,持續引領學科潮流,讓學生真切理解策展的要義,在國際專業領域得到了高度尊崇。同時該校也在持續20多年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展人培養理念與完備的教學規劃。
從手頭拿到的最近一屆(2015到2016學年)策展人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料看,該校強調了這樣一種理念:策展專業的學習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協作與適應能力。這是一種基於實踐的學習和以研究為主導的教學。也就是說,要將知識的傳授與研究和創造性的激發結合起來,在參與策展的實踐中學習並研究「策展」理論。為此,該校在相關課程的設置上不設學科藩籬,在教學中強調與藝術家和公眾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通過主動學習、協作溝通,來創新發展「策展」理念與方法。
在沃什教授看來,皇家美院的策展人教育要讓學生充分認識並理解理論與實踐關系的重要性,要了解「策展」不只是一種「實用技能」,而是理念的展現形式,是一種實踐形式。要通過思考與實踐,進行反思與創新,從而超越現有的策展模式。為此,他們在專業與學術領域充分利用藝術院校的特殊背景和公共資源與環境優勢,引導學生制訂自己的策展議程,採用獨立或合作策展的方式進行策展實踐,以培養學生具有跨學科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當代藝術策展本質的求真精神與策展能力。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合格的策展人,理論思考和策展實踐是兩翼並舉的,超越表象的理性思辨與接地氣的策展實踐一個都不能少。這是推動策展活動不斷創新的前提。除此之外,策展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一個充滿自信,能夠積極投身於當代藝術的策展實踐、具有冒險精神和突破陳規、把握創意的掌控能力,能夠形成讓人信服的策展思想、清晰地架構既定的策展項目,找到方案的准確定位,這樣的策展人便是他們所期待的。而要造就這樣的人才,在教學環節主要是通過課程設置、教學框架與教學重點的確定來體現的。
從課程設置看,該校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創新意識的策展人,在當代藝術策展領域,能有效而又充滿自信地開展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課程設置上他們細分出若干要求。一是培養學生具有社會、文化與政治意識,要有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對藝術倫理的實踐能力;二是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信實驗激發創新思維,尋求創新發展;三是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能在各種情況下以靈活的方式找到資助、開展工作;四是培養學生具有清晰的溝通能力、制訂合適的指標以及明確的目標定位;五是培養學生的協同能力,能夠主動積極地協助策劃。顯然,這樣的課程設置既有思想性又有操作性。
再看他們的教學框架與教學重點,總體上他們試圖通過對當代藝術的展覽、展示,對藝術收藏品展開的討論,以及對公共領域公共項目的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解釋能力和批評分析能力,強化對這三種能力的培養。為此,他們也細分出若干要求。一是要求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理論模型和知識觀念應用到對當代藝術的理解上;二是要求學生運用清楚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專業的書面表達能力與合作對象進行有效溝通;三是要熟悉美術館、博物館、畫廊以及其他藝術委託機構,開展策展實踐;四是要提升對策展事務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展覽製作能力;五是要增強職業道德和策展人的責任感。協調好與藝術家和社會公眾的關系。六是要處理好與資助人和資助機構的關系。
從培養目標到課程框架以及設置要求,從抽象的原則到具體量化的教學指標,英國皇家美院對策展人的培養是有系統考慮的。不過,僅僅看教學這一面還不夠,皇家美院對策展人的培養還有研究的一面。注重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策展實踐,是該校在國際策展人領域持續保持其權威地位的「秘訣」。事實上,皇家美院的策展人培養計劃不僅包括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還包括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在他們看來,研究工作也是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實踐活動,是知識不斷更新循環的過程。將研究型教學與實踐性學習結合在一起,不僅令理論常新,而且令策展活動更有深度。
目前,該校在基礎研究和教學創新方面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的格局。學生所做的策展項目,不僅有校內研究成果的支持,還可以與國際夥伴進行合作,這就大大拓展了研究視野和實踐機會。這一點可以從他們對研究課題的選擇上得到印證。比如,他們以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方法,對視覺藝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相互激盪以及當代社會的熱點問題,予以了極大關注,通過學術研究和策展實踐,一方面回應了社會關切,深化了策展選題,另一方面也推進了策展理論與方法的發展,使研究、教學、策展實踐三方面受益。
那麼,他們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在下一篇文章中,將通過對策展研究生培養項目在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不同課程與教學方法的細致解析,來透視其中的奧秘。

Ⅷ 怎樣能成為策展人

策展人不是好當的
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一日千里,令世界矚目。
中國有著古文明的歷史資源,中國的旅遊,暖熱世界。
於是,中國各地政府,為了拉動本地經濟發展,擴大本地旅遊知名度,使出渾身解數,亮出十八般武藝,來燒熱旅遊。由於攝影具備這些元素,所以,全國各地的攝影節如雨後春筍,迅速成長。名目繁多的攝影節,為攝影師乃至攝影發燒友,確實提供了很好的攝影平台。攝影展的普及,也孕育出一批影展編輯人,通過這些影展編輯的精心策劃、精心篩選、精心布展,將攝影師的大作展現給觀眾。這,的確為攝影的繁榮、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然而,在中國,千呼萬喚未出來的,是實際意義的攝影策展人,即使我們已看到了一些策展人的端倪,但由於中國影像市場的不成熟,真正意義的攝影策展人,是鳳毛麟角,即令有,也是在上下而求索。因為,我們中國的圖片市場,決定了這一摸索的過程。的確,這條路,走得艱難。
攝影策展人,嚴格意義地講,他不但是一位成熟的圖片編輯,而且也是一位深謀遠慮的圖片市場經濟人,同時也是一位宣傳推廣專家,這,才敢稱為策展人。因為在推出一個攝影名人之前,策展人,首先是要對影像市場做過調查。他們知道哪類圖片適合哪類人的胃口。在哪裡展出,針對哪類人群,能博得哪類人的青睞,能賣到哪類行情。然後,才能在攝影圈中物色他所要的攝影師,並與之談判。雙方達成分配共識後,由策展人出資,開始對攝影師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其中包括給攝影師出畫冊、媒體宣傳、編撰攝影師的精彩故事等等。然後負責攝影展覽,再然後,就是將攝影師的作品變成商品出售。而攝影師,只管攝影創作,其餘的一切,均由策展人來做。策展人與攝影師榮辱與共,相濡以沫,潮起潮落,連為一體。試問,在中國,這樣的策展人多嗎?
連續幾年啦,攝影節該熱鬧的還在熱鬧,但我們沒有發現哪一名攝影大師,是通過某個攝影節而一舉成名的;也沒有發現哪一位攝影師是通過攝影節,變得身價百倍、名滿天下的;也沒有發現哪個攝影節形成了市場,成了氣候。我們所看到的,大都是為了圖個熱熱鬧鬧,轟轟烈烈。過後,影展一撤,人去樓空,不可能留下千古絕唱。相反,攝影師的展覽,銀子是花了不少,但除了讓觀眾指點指點外,很少能有意外驚喜,也很少能有專業的攝影策展人來光顧展覽,真是窩囊之極。
最近,令人驚喜的是,一些攝影圈以外的經濟人,看中了中國的攝影市場,他們開始著手准備開發中國的影像市場。著名的古文化專家馬未都、文化商賈薛蠻子聯合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長劉雷,與中國許多的攝影師簽訂了合同,准備真正地按照市場規律來炒作中國的影像。薛先生、馬先生深信,今後未來的大市場應該有攝影的一席之地。而現在,我們中國的影像市場剛剛起步,甚至像剛剛學步的孩子,步履蹣跚,但很快就會成長起來。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市場大得能讓世界瞠目,我們自己身邊的事,就該由中國人先做起來。其實,這幾年,中國已出現了策展人的雛形,比如「798」的陳光俊,他的百年影像畫廊,就與中國很多的攝影師簽約,並為他們策展、出書、推銷。只是力度還不夠,但這已是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並且,大家都有了收獲。
我們要弄明白策展人的真正含義,別亂賣弄。
要當一名真正意義的策展人,不容易。他們不但要有伯樂的影像眼光,而且還要有鷹一樣的市場洞察力,還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三位是缺一不可的。中國的水土養育了我們千千萬萬的優秀攝影師,他們自小就吸吮著五千年的文化乳汁,所以底蘊不淺。相信,中國影像市場的春天快來啦,因為中國文化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攝影。
「策展人」,隨著影像文化市場的逐漸清晰,他們的面孔也逐漸地清晰起來。

Ⅸ 王俊凱出任第五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特約策展人,王俊凱的實力如何

娛樂圈有很多非常優秀的青年演員展露頭角,這些青年演員他們都擁有著非常好的外貿,但是同樣他們也擁有著非常好的演技。他們並沒有採取走著偶像的方式,而是想做一個實力演員,用作品去征服觀眾。現在有很多青年演員,他們都是童星出道,從一開始就擁有著很大的粉絲量,但是就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粉絲,量兒督促他們一步一步變得越來越好,並沒有在發展的過程中去懈怠,一直都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所以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明星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喜歡的,因為他們可以做我們生活中的榜樣,讓我們在自己所喜歡的道路上去努力,最後發光發熱。

現在王俊凱的演技還是非常強的,自從電影學院畢業之後,他現在一直都在苦心鑽研演技,爭取把越來越多好的作品帶給觀眾們,作為觀眾的我們在背後默默加油就好了。

Ⅹ 影視策劃人是什麼意思

影視策劃人是指在幕後策劃一些道具和影視,還有燈光攝影,策劃人是指這部劇的策劃和編輯,策劃一些舞台上的燈光道具,也可以對演員的一些身上的傷痕策劃或傷疤,用一些道具來掩蓋

閱讀全文

與如何成為電影策展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包括哪些 瀏覽:782
生化危機出過哪些cg電影 瀏覽:983
移動硬碟上的電影如何在電視上播放 瀏覽:998
電影密碼之爭在線免費看 瀏覽:275
東北老炮趙四電影免費看 瀏覽:96
日本什麼愛情電影好看 瀏覽:94
日本紋身動漫電影叫什麼 瀏覽:542
哪吒之免費大電影 瀏覽:51
好看的日本青少年電影 瀏覽:116
紹興世茂電影院怎麼上去 瀏覽:510
電影角鬥士結局如何 瀏覽:934
2020年最好看的國外電影 瀏覽:142
電影煎餅俠免費在線觀看 瀏覽:628
吃女孩腳電影叫什麼 瀏覽:259
二當家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993
哪些明星拍過三類電影 瀏覽:267
憨豆先生製作電影有哪些 瀏覽:620
阿部寬最好看的電影 瀏覽:326
像尋夢環游記那樣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27
手機qq如何發送電影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