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是怎樣拍成的
電影製作從大的來說,需要投資方,製片方,攝制方,編輯方,發行方。投資方出錢;製片方負責組織建組,解決場地、人員等具體後勤基礎問題;攝制方即攝制組,是電影製作的核心環節,後面會專門介紹;編輯方和攝制方一般是一體的,即前期拍攝與後期拍攝不能脫節,一般都是一個導演,有的是導演拍攝完成,會有專門的牛人負責剪輯,剪輯很有說道的;發行方一般就負責電影的包裝、宣傳、推廣、銷售等。
攝制方:影視製作技術類工種簡單的說就是 導、編、播、攝、錄、美,六個技術工種,配合演員就成攝制組了。導演負責攝制組的統籌,包括劇本解讀展現、現場控制、藝術把握、演員調度等等;編指的是編輯,編導,他們負責策劃,創意,一般在電影中,就是編劇人員,會根據文學原形等形成劇本化語言腳本,撰寫分鏡頭腳本等,把故事電影化,語言台詞化,糅合核心主題意義,一般他們定的劇本對後期剪輯意義不小,藝術獨立電影除外;播即電視製作中的播音主持人員,和導播人員,電影不存在這個工種,對應的是演員,演員要貫徹導演意圖,領會劇本核心並展現給觀眾;攝即攝象組,由攝像師和燈光師組成,配合環境特徵和影片需要設計燈光方案並完成拍攝,這是很講技術的工種,隨便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導致你看到的影片感覺大不相同,也就是視覺語言的威力;錄指錄音,也很重要,錄音的好壞直接決定觀影感受,他們和攝構成技術核心,即完成了視聽語言的貫徹和展現;美指美工,美工負責置景,包括環境搭建、道具製作等,也包括化妝、服裝、環境定位等等。
以上的6大工種,包括後勤人員等,共同協力完成電影攝制。攝制好後還要進行後期製作,後期製作一般都是導演自己進行後期剪輯,有時候為了參展需要或者其他因素,會有專門的剪輯師,他們會根據拍攝的素材再編輯組織一遍,有時候故事就完全變了,感覺也不同,不同的剪輯風格作的片子也不同的,能拿獎的都很重視這個過程,所以你看奧斯卡的獎項設置,最佳導演外還有最佳剪輯獎。
之後剪輯完成就可以送去洗印加工廠沖印加工復制拷貝准備發行了。好像洗膠卷一個道理。
對了,你看看奧斯卡一般的獎項設置,就可以看到都有哪些主要工種過程了,有一些獎比如最佳視覺效果,說明在後期中,後期特效等也是有的電影不可少的環節,但這類就不是電影製作的必須環節了。
㈡ 電影怎樣拍成的
沒有進入電影學院系統學習過的人,是沒有辦法獲知「完整」的電影拍攝方法和過程的。你可以自學成才,但是你所掌握的必然是在摸索中領悟到的與眾不同的,相對於接受過專業學習的人來說。 很辛苦,很恐怖的過程,但是開心就好。而且電影也沒有一套絕對權威的拍攝路線。祝你好運
最後推薦幾本書給你
1、《電影是什麼》〔法〕安德烈·巴贊
2、《當代電影分析》〔法〕雅克·奧蒙 米歇爾·馬利
3、《電影的意義》〔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4、《電影的本性》〔德〕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
5、《電影導演論電影》〔法〕雅克·奧蒙
6、《編劇:步步為營》〔美〕溫迪·簡·漢森
7、《電影製片人》〔美〕保羅·N·拉扎勒斯
8、《導演視野:遇見250位世界著名電影導演》〔美〕傑夫·安德魯
9、《導演功課》
10、《導演電影》
㈢ 手機拍的視頻怎麼製作成電影效果
手機拍電影拍出電影效果很簡單,但是和專業的攝像機比起來還是差太遠。拍出電影效果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前在東軟學院上過攝影課,下面就來說一些電影技巧的方面吧:
1、鏡頭的推拉搖移
攝影中通常通過改變攝像頭位置,也就是手機位置,或是調整焦距,目前手機可能不支持調整焦距。簡單說說推拉搖移:
推:手機鏡頭向被攝物靠近
拉:手機鏡頭遠離被攝物
搖:被攝物位置不變,手機鏡頭上下左右,旋轉等移動,產生動態構圖,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
移:將手機放在可移動的物體上,對被攝物做各個方向移動所拍攝的畫面
當然還有快鏡頭,慢鏡頭,運用得當,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2、取景構圖
這和攝影有很大的關系,包括;近景、中景、遠景、全景、特寫等等。
近景:一般是人物上半身,景物局部范圍,強調被攝物姿勢,表情等用於塑造人物。
中景:相比近景顯示空間更大,塑造人物關系
遠景:能拍出一種廣闊的畫面。
全景:拍出完整人物和場景。
特寫:拍攝某一部分,強調細節。
3、其他特效
切換場景時的轉場技巧,空鏡頭等
像《生活大爆炸》這類情景劇用的特別多。
懂得技巧,拍出的效果不會差的。
㈣ 如何自己拍電影
1.寫劇本:根據要表現的故事先寫出劇本,最好是分鏡頭劇本,然後規劃出場景,確定演員(基本上找同學及朋友)。
2.確定演員、道具、場景:提供劇本或劇情給預定演員,尋求他們是否願意出演,並准備道具,再到預選場景踩點,最好試拍看看效果。
3.開拍:每拍一場必須將視頻物料(拍好的視頻)存檔並備份,若有時間可以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對不滿意的鏡頭可以重拍、補拍。拍攝時盡量減少手持,可使用三腳架或放置在物體上,以防畫面抖動。
4.剪輯及後期:剪輯使用Edius軟體(sony機器拍攝的MTS格式使用sony vegas),對電腦配置要求低,可流暢剪輯和輸出高清視頻,配樂直接加在音頻軌道即可。視頻剪輯完成後,先導出低解析度成片或音頻,導入小灰熊製作外掛字幕srt,字幕校對無誤後,導出高清視頻成片,將成片和外掛字幕導入格式工廠壓縮輸出。
㈤ 電影都是如何拍攝完成的
1,《選題》拍攝劇情照如何拍、怎麼拍?這些問題都要建立在一個明確的題材上,好的題材才能延伸出好的作品成果,一旦有了拍攝題材那下面的工作就有了方向了。
2,《模特的選定》這個是很關鍵的,你的內容傳遞的准不準確、表達的感覺符不符合你定位的要求、風格詮釋的純不純粹、片子看上去高不高級等………這些都要建立在一個符合主題風格氣質的模特。
3,《拍攝環節》上面的任務籌備完後,那就開始拍攝計劃,在拍攝時雖然是一張張的定格照片,但是你腦子里一定要是一幀幀的畫面連貫的。
㈥ 一部微電影要怎麼才能拍成
想拍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微電影而不是普通的DV短片,以下條件是必備的:
組成一個團隊,團隊15人左右。包括編劇,攝像師,場務、主要演員等,核心人員不少於8人。
充足的時間。
1、你要先想好創意大綱,列好腳本。
你可以現在腦子里過度下畫面,然後列腳本,鏡頭的移動,畫面取中景特寫遠景等都要考慮好。
2、拍攝場地的勘察
為避免你拍戲的時候因為對拍攝場地不熟悉而發生一腳踏空等危險,要先勘察場地。同時也為了保證電影里出現場景的確認。
3、用一個DV拍就行。成本小,可以避開燈光等花費,你們可以挑選跟電影里出現場景相符的時間。比如昏黃色光的時候去黃昏。
4、剪輯軟體,你們用premier就可以了,太簡單的話剪出來太粗糙,這個剛剛好,不難也不會剪得難看。
單反拍攝套件:
1-遮光斗(不可裝濾鏡)!
2-三向可調角度揚旗板!
3-雙C形架手提結構 !
4-手持肩托 !
5-新款跟焦器
6-快裝結構
7-雙軌道支架
專業攝像三角架
需要一個外置ZOOM H4N錄音機和一個錄音話筒-挑桿
三四個EF 紅圈鏡頭 標準定焦 遠攝變焦 廣角變焦鏡頭 微距鏡頭(完全可以根據影片場景鏡頭的設計與要求)
直軌——DiscoveryCam全能滑塊迷你軌道 MINI軌道 攝像軌道 5D2滑軌
小搖臂——丹思淇 DV 5d2/z5c攝像機小搖臂
燈光——完全可以很據本影片的需求,夜戲、室外、不等!(如果影片的光影效果做好了整部影片的藝術效果會非常棒)!
關於拍攝中的曝光與不光問題——可採用-婚紗常用的反光板、黑旗或白棋
㈦ 把照片拍成電影
不存在的
㈧ 電影是怎麼拍成的
由於考慮到租用拍攝場地,演員的檔期,劇本的修改等,很時都無法按劇本順序去拍.特別是香港的電影經常兜亂來拍的,如果男主角沒有時間,先拍女主角的戲,甚至用替身頂上,租用街道拍戲(外景),政府未批下來就先拍室內部份.這些都充分考驗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的.有時導演臨時修改劇本,工作人員還得另想辦法.如[十面埋伏]里最後金城武與劉德華雪中劇戰,原本劇本的場景是沒有雪的,剛好那天下了,張藝謀就在雪天拍了一天,覺得效果很理想,就將這個場景改為雪景,好景不長,當地只下了那一天的雪,沒辦法,工作人員只能另想辦法找來幾台造雪機,才最終完成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