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的畫幅
現在一般院線上映的影片畫幅基本上有這幾種:
全屏——也就是4:3的畫面,也就是在放映時整個銀幕都是有效的畫面區域。
遮幅寬銀幕——也就是在畫格的上下方各加上一個黑條,遮擋住部分畫面。
變形寬銀幕——你說的超寬畫幅就是這種。這種畫幅格式的影片是現在國際上最廣泛採用的。這種畫幅格式在前期拍攝時就要採用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放映時也要採用變形鏡頭。變形寬銀幕的畫幅標準是16:9。
但是變形寬銀幕的電影鏡頭費用很高,所以現在一般國內的成本較低的電影都是採用的遮幅寬銀幕。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35毫米攝影機的近光孔改大,這樣也可以拍出變形寬銀幕,但是不一定能做到標準的16:9。
② 電影院里放映的寬幅遮幅(或者說窄幅)是什麼意思
寬幅
2048*1556,
窄幅
2048*858
③ 電影和電視里的遮幅是干什麼用的,佔了屏幕空間有什麼用
這個是畫面寬高比的區別。寬銀幕是2.39:1,遮幅是1.85:1。目前兩種影片都有,主要看影片製作方的創作意圖。
對於影廳內的銀幕來講,影院都願意把銀幕做得盡可能大,所以如果影廳的寬度一定的話,顯然做1.85:1的銀幕,是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銀幕面積的。不過這種銀幕在放映寬銀幕影片的時候,上下就會露出白邊,而不是滿幕。同理,2.39:1的銀幕放映遮幅影片的時候,左右也會有白邊。這種現象可以通過做上下或左右的黑色幕簾遮擋來解決。
簡單來說,寬銀幕的畫面視角更大;遮幅銀幕的畫面整體面積更大。兩者各有特點。
④ 會聲會影X5製作電影遮幅高度是多少
目前採用的制式主要兩種:即4:3或16:9,具體的自己算算。
⑤ 電影屏幕比例
按照你提供的情況來看
你看到的屏幕比例應該是4:3
4:3 顯示器解析度是多少
800*600;
1024*768 這個最常用
1152*864;
1280*960;
1280*1024;
都是4:3的,兩數之比少以1.3的都是4:3解析度的
拓展內容
我們一般把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屏幕比例),寬屏的特點就是屏幕的寬度明顯超過高度。標準的屏幕比例一般有4:3和16:9兩種,不過16:9也有幾個「變種」,比如15:9和16:10,由於其比例和16:9比較接近,因此這三種屏幕比例的液晶顯示器都可以稱為寬屏。此外,如果還有比較特殊的比例,例如24:9,當然也算寬屏。
⑥ 高清的電影的解析度是多少啊
我們常說到1080P和720P這些視頻尺寸,但對於這個尺寸,其解析度到底是多少呢?通常來說1080P就是1920x1080(寬x高),720P就是1280x720,因為肉眼對橫向解析度更敏感,所以,擁有更高的橫向解析度,也就是橫線數,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線數,對高清圖像的清晰度,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但實際觀看這些視頻時,我們會發現,往往其實際解析度並不是正好1920x1080和1280x720的。比如很多電影,720P的解析度是1280x544,這樣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明明橫線說是720線,怎麼才有544線呢?難道是騙人的嗎? 其實,這個要從電影拍攝說起了。最早的電影,採用的膠片是4:3的膠片,拍出的圖像也是接近正方的4:3圖像。後來,通過對人視覺的研究,發現,人們會對更寬的圖像有偏好。所以發展出了遮幅這個概念。就是雖然採用4:3膠片,但把上下的部分遮蓋住,放映時,圖像是1.85:1的。後來隨著電影放映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了更寬的畫面,新拍的電影,大多採用2.40:1的幅面。我們去電影院就會發現,屏幕是非常寬的,坐在最佳觀影座位上,視線內會被電影屏幕充滿,觀看會有更好的代入感覺。 這樣,電影在製作用於家庭播放的視頻時,因為不能過分破壞原取景的意圖,雖然我們的電視是16:9的,也就是1920x1080這個解析度的,在製作時,也只能為保持畫面基本完整,選擇2.35:1這個比例,這樣,在橫向1280點的情況下,1280除2.35等於544。 同樣,在1080P視頻中,橫向肯定要充滿1920,而橫線解析度,也就只能達到816或800這個數值。 而在壓縮製作時,製作人員把無用的上下黑邊裁切掉,可以節省空間,在有限容量內達到更佳的畫面效果,所以,KMP等播放軟體,會報告,某視頻的解析度只有1280x544或1920x816這樣,其實,這也是標準的720P和1080P。
Full HD顯示器一般尺寸不小於24英寸。
數字高清電視
高清電視機至少達到以下幾個條件:能夠接受和輸出格式為 1920×1080的高清電視信號;圖像清晰度必須在垂直方向上大於等於720線;屏幕的幅型比為16∶9 。
數字高清電視機,可以劃分為 「一體機」和「分體機」。「一體機」就是電視顯示器內置機頂盒的完整功能(信源解碼、信道解碼、條件接收)。目前,由於我國的數字電視標准尚未頒發,所以市場上沒有這樣的數字高清電視機;「分體機」是不帶機頂盒的數字電視顯示器,其實目前,市場上的數字電視機大多屬於分體機,用戶需購置高清數字電視機頂盒後才能收看數字高清電視節目。
數字電視是一個群體,按照圖像清晰度分類從高到低可包括:數字高清晰度電視 (HDTV 即:電影級圖像 ) 、數字增強清晰度電視 (EDTV 即:比 DVD 略高的圖像 ) 、數字標准清晰度電視 (SDTV 即: DVD 級圖像 ) 以及數字普及型電視(即: VCD 級圖像)等四種。
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其拍攝、編輯、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等一系列電視信號的播出和接收全過程都使用數字技術。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是數字電視 (DTV) 標准中最高級的一種,簡稱為 HDTV 。它是水平掃描行數至少為 720 行的高解析度的電視,寬屏模式為 16 : 9 ,並且採用多通道傳送。
HDTV 的掃描格式共有 3 種,即 1280×720p 、 1920×1080i 和 1920×1080p ,我國採用的 1920×1080i/50Hz 。
高清電視機至少達到以下幾個條件:能夠接受和輸出格式為 1920×1080的高清電視信號;圖像清晰度必須在垂直方向上大於等於720線;屏幕的幅型比為16∶9 。
數字高清電視機,可以劃分為 「一體機」和「分體機」。「一體機」就是電視顯示器內置機頂盒的完整功能(信源解碼、信道解碼、條件接收)。目前,由於我國的數字電視標准尚未頒發,所以市場上沒有這樣的數字高清電視機;「分體機」是不帶機頂盒的數字電視顯示器,其實目前,市場上的數字電視機大多屬於分體機,用戶需購置高清數字電視機頂盒後才能收看數字高清電視節目。
數字電視是一個群體,按照圖像清晰度分類從高到低可包括:數字高清晰度電視 (HDTV 即:電影級圖像 ) 、數字增強清晰度電視 (EDTV 即:比 DVD 略高的圖像 ) 、數字標准清晰度電視 (SDTV 即: DVD 級圖像 ) 以及數字普及型電視(即: VCD 級圖像)等四種。
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其拍攝、編輯、製作、播出、傳輸、接收等一系列電視信號的播出和接收全過程都使用數字技術。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是數字電視 (DTV) 標准中最高級的一種,簡稱為 HDTV 。它是水平掃描行數至少為 720 行的高解析度的電視,寬屏模式為 16 : 9 ,並且採用多通道傳送。
HDTV 的掃描格式共有 3 種,即 1280×720p 、1920×1080i 和 1920×1080p ,我國採用的 1920×1080i/50Hz 。
高清電視信號分為 1080 i( i 表示隔行掃描)和 720 P( P 表示逐行掃描)兩種格式。
國家規定的高清晰度電視接收機的標準是具有下列最低性能的設備:
1.能接收、解調由高清晰度電視信號調制的射頻信號;
2.能解碼、顯示1920X1080I/50Hz或更高圖像格式的視頻信號;
3.顯示屏的高寬比為16∶9;
4.能正確顯示高寬比為16∶9的圖像,水平清晰度及垂直清晰度達到720電視線;5.能解碼、輸出獨立的多聲道聲音。
⑦ 電影做遮幅有必要嗎
是
遮幅電影又叫「假寬銀幕」電影。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准35毫米電影攝影機和光學鏡頭拍攝,拍攝時在攝影機片窗前加一個檔框格,遮去原來標准畫幅的上下兩邊,使畫面寬高比有標準的畫格1.33:1,遮擋成1.66:1至1.85:1的畫面比例,由於畫幅上下兩邊都被遮擋住,畫面寬高比也就明顯增加,得到的銀幕效果與寬銀幕效果相同。用此方法製作寬銀幕電影,經濟簡單在世界上被廣泛應用。
為了改變和省略繁瑣的光學變形原理的攝影和放映,採取了,—種簡便、經濟、實用的「遮幅式影片」。拍攝這種影片時,往往在攝影機鏡頭前加一個擋板,使普通銀幕的畫幅上下邊各遮去一部分,從而造成畫幅比例的變更。就能收到寬銀幕的效果。由於電影攝影技術的進步和攝影機運動幅度的增大,人們深感普通銀幕在拍攝大場面時視野不夠開闊,而一般寬銀幕在拍攝近景和人物特寫時又不如普通銀幕理想,故而找到了這種兼有兩種銀幕優點的銀幕比例。我國規定採用遮幅電影的銀幕高寬比例是1:1.66。
⑧ 如果拍的視頻我要在PR加遮幅,那麼前期怎麼算比例,後期怎麼算遮幅比例。
沒有不要去計算數據。
1.左鍵點擊這個位置,看到這個欄變為灰色
5.所以在前期拍攝時只需要注意拍攝的畫幅是4:3或者16:9即可。
以上回答包括截圖均基於 PR CS6。希望對你有幫助。
⑨ 寬銀幕電影的遮幅電影
遮幅電影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一種非變形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使畫面高寬比由原來的1:1.33,變成1:1.66至1:1.85,能得到與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⑩ 電影1280乘720的遮伏是多少
樓主也是搞片子的?正確的叫法是「遮幅」
遮幅
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一種非變形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使畫面高寬比由原來的1:1.33,變成1:1.66至1:1.85,能得到與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制這種寬銀幕電影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1280乘720的寬和高之比是16:9,可以考慮上下各72象素或者更大一點。
首先我想說下,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用這個遮幅,就是把視頻上下加兩道黑邊。可能是像大片的感覺。問題出來了,加多少呢,我的方法是,用ED5的時候,在濾鏡里,加區域效果,尺寸最開始我也不知道怎麼加,有次工程設錯了,16:9的素材在4:3的工程里,發現上下有兩道黑邊。這個,我一查看,發現黑邊尺寸是上下,各72象素,這個數據在ED5的布局中可以看到,就一直用這個,後來發現,各位大師們的作品,遮幅似乎很大,比上下各72的大,但具體是多少,16:9和4:3的上下遮幅是多少,沒有明文規定。
因為遮幅這東西,還真不好說,視頻的像素比不同,解析度不同,遮幅也就會不同,高清視頻放在4:3電視上看,一般遮幅是恆定的,但是電影就很難說,非標准解析度的視頻遮幅都是不一定的,這本身沒有一個標准。
比如我曾經做過一個廣場熒幕,需要的解析度是1200*640,直接做不是問題,但是接下來客戶說了,還需要刻盤,那麼這個遮幅你還需要糾結么?當然不需要,我只需要建立一個4:3的DVD工程,然後將1200*640的片子拖進去,上下自動留黑,這就是我需要的遮幅,至於這個遮幅是多少,我何必去糾結,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素材本身是4:或者其他的解析度,現在需要做成帶遮幅的,那麼應該是多少,很簡單,不需要你自己去弄,上插件,Newblue裡面就有一個插件是調整顯示解析度的。人的肉眼本來就是經常欺騙人的,沒有人會拿著尺子去量你到底做了多大的遮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