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電影《告白》的內容是怎樣的一種思想,其意義何在
《告白》探討了一些確實存在,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正視的東西。
1、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某種程度上,人之初,確實性本惡。通過後天的教導,通過社會規則、公益美德、懲罰機制的影響,某些人才會成長為無害的人。如果一味護短,或者一味聖母地宣揚「只是個孩子啊何必跟孩子計較」,他們會嚴重跑偏。
teenage的孩子是很躁動的,甚至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開始開始躍躍欲試自己的力量,比如智力,比如魅力,比如影響力。但teenager對社會規則、公德心、師長的教導什麼的,正處於叛逆、蔑視的年紀。現實生活中很多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不是teenager做出來的嗎?
2、你不能指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很多人的思維只圍著自己轉,讓他們對別人體諒、關愛、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比如《告白》中,殺手之一,他媽媽就一心護兒子,當著死者母親的面念叨「好可憐」,居然指的是「我兒子好可憐」而不是「死者好可憐」。總之,別人愛死不死,反正我兒子永遠是天下最好的人。看來熊孩子和熊家長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個問題。
再比如《告白》里的女班長,對女主角說「修哉太寂寞了」,她以為女主角聽了這個理由,就能原諒修哉殺害人家無辜女兒的事實。女主角的反應特別給力,冷笑,瘋狂的冷笑,跟女班長告別之後女主角走著走著忍不住大哭,哭得一點形象都沒有。
我想女主角一定是從這一刻開始更加堅定了報仇的決心,因為要指望這些孩子和他們的朋友、家長意識到「殺害無辜是不對的」 簡直是不可能的。
3、成年人和小孩之間的關系其實挺微妙的。日本人很會刻畫這一點。
一方面日本的漫畫和電影總是鼓勵「少年英雄」的出現,總是描寫小朋友變身後打敗成年的魔王什麼的;另一方面也不忌諱描寫大人對孩子的那種警惕。畢竟「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比如《大逃殺》的大背景就是teenager們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他們年輕,有力量,團結一致把成年的師長架空,他們全體逃課的時候,老師完全無力挽回局面,他們捅傷老師的時候,老師只能躲起來洗傷口,這種背景下才有了「BR」法,用一年一度的大逃殺來震懾未成年人,宣告「小子哎,看清楚,世界還在成年人的手裡」。
4、那個年輕的熱血老師的經歷,作者的意思是說,成年之後,思維一定要像個成年人,別停留在熱血漫畫里。空有志氣和善良有什麼用,把眼前的一切想得無比美好有什麼用,這樣的人特別容易被人利用,被當槍使。
② 如何理解電影《告白》中最後的「開玩笑的」
在我第一次看《告白》時,我也在思考那句開玩笑的是什麼意思,它到底是在暗示著這樣的結局? 「重要的東西消失得聲音,不是啪嚓,是咚鏘」「這就是我的復仇,這就是活生生的地獄,從今開始是你重生的第一步,開玩笑的」。這句話的斷句應該是這樣的,「這就是我的復仇,這就是活生生的地獄。從今天開始是你重生的第一步,開玩笑的」。渡邊是不會重生的,渡邊的所有努力包括活著都是為了讓她的媽媽想起他並回來見他,當他再也不可能見到他的媽媽時,人生也會對他失去意義。這就是森口悠子的復仇,也是電影的最終結局。
③ 男生應該如何在看電影的時候表白
如何表白
你好!哥們,我是過來人了,經歷過你們這種階段,確實很有意思也很糾結,下面聽哥們好好說。
看了你的情況,我分析了下,現在這個世道啊要想成功追女!不能用常規方法了!特別現在你們都有個誤區,都想表白才覺得自己怎麼怎麼了,然後表白完了等別人「承認」,我說的沒錯吧『
這樣很容易失敗的,兄弟。特別是如果對方對你沒啥感覺那種。其實呢是可以先親了她在表白!這樣對方既有新鮮感有刺激,要是初吻的話更加死心塌地呢!
現在追你孩子一定要快准狠,我是說最關鍵那時候啊,你聽我說啊,一個字一個字打給你,不能按常規出牌了,像平時那樣追女生的邏輯已經過時!
下面我會告訴你一些我的經歷吧和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經驗:當你喜歡一個女孩子,你就要冷靜先,別想得太美好。
接著,你要做的事,就是找機會,大家一起活動的時候,和他慢慢套近乎。注意,你平時別老是在她身邊晃,這樣人家會反感的,你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變得優秀,各方面,增加自己的資本。比如彈鋼琴,跳街舞,電腦編程,還有什麼唱歌很好,寫字很漂亮,書法,這些,當然最重要是事業!!!搞好你的事業,賺錢多了,學生的話學習好了,那麼你的關注度就高了。競爭力也大了!
我很真心的分享我的經驗,希望你可以從中學到精髓!總之就是「泡妞,欲速則不達,欲求則不得,要若即若離,循序漸進,最後奪去她的芳心!還有就是不要老師在她身邊晃,你要積累資本!懂嗎,女人不喜歡那種整天在她身邊轉的人!
你下一步,就是慢慢發展,慢慢的約她,然後無意識的試著和他分享你的小秘密,讓你們兩個變成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最後在某次,然後在哪天比較人少的時候,你們又一起聊天,你就試著問她男女朋友的問題,然後給他暗示,那個時候,別膽小,最好去喝杯酒,你覺得把握得好,就可以問她比如你覺得我是個怎麼樣的人,什麼之類的,然後趁他猶豫,直接吻她,搞定,表白,那是以後你們親熱的時候再說的,哈哈。
我就是這樣成功的,總之,這是一個不能急的事情,到最後成功的那一刻,你才會感受到你這些時間的路走過來總算pay off了,那種感覺,太美妙了!哈哈,說到這里不妨再分享下我表白的過程:我表白時對我女朋友說的是:X,你知道嗎,在對的時間能遇到一個對的人,人這一輩子沒有幾次這樣的機會。我現在遇到的那個人就是你,希望你能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好好愛你,親愛的! 然後我女朋友想都沒想就撲到我懷里不肯起來了!!
(當然當時我們兩個聊天聊得很曖昧了。我感覺是時候了,時機一定要把握好!不可太急,因為女孩喜歡浪漫的時候,溫馨的感覺!這樣他一輩子也忘不掉!最好稱她猶豫可以親她!不過你要准備好被她刪一巴掌,當然我認為這不算什麼!畢竟你要得到你的幸福,一巴掌代價就太小了!
其實表白實際上就是一個形式而已,正確的順序應該是:事實上已經成為你女朋友了,你才能向人家表白,水到渠成。 很多人弄不明白這個問題,總以為人家先答應做自己女朋友,然後再如何如何,我只能說他非常非常「單純」,也非常非常「愚蠢」。
有沒有「迫不得已非表白不可」的時候?
有,比如說出現第三者,或者你和女孩子關系沒有成熟但兩個人可能分開一段時間。這時候的表白就是條件不成熟的表白,風險非常大,類似於下圍棋的時候形勢嚴峻,落後的一方迫於無奈放出「勝負手」,贏了就贏了,輸了也只能說「倒霉都是天生的」。
「愛」字不要輕易出口
經常看見論壇出現「大膽的表白」,說實話我真的認為這是非常不成熟的一種表現。「愛」是一個神聖的字,意味著追求,也意味著承諾,甚至體現出一種責任。
haha,還有你知道最高境界是啥嗎,就是男的直到跟女的上床了都沒問過「你是否願意做我女朋友」,最後還是女孩子急了:「你怎麼還不求我做你女朋友啊!」
完全我自己寫的,親身感受,希望可以幫到樓主!寫得累死我啦……哈,沒想到還不少啊。不管那麼多啦能幫到你就行!!!按我這方法,成功率非常高的,有很湊效!女生都喜歡刺激的、呵呵
祝樓主早日追求到幸福!!!!生活愉快!
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樂意為你解答!!
第二次補充回答……
哥們啊
千萬別別那麼快讓她察覺到,不然有些女生不給力會很傷你積極性的。
你看反正你做那些都是提高實力的都東西對以後也有用嘛……你說呢
④ 如何看待《告白》這部電影
我不否認這部赤裸裸描繪人性的影片讓我毛骨悚然,但我依然在裡面看到了一點人性之光。哪怕只有一點點。就算是我不願面對醜陋的現實吧。人類還是有救的。
⑤ 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日本社會真的那麼壓抑嗎
作者:Sissi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0026880/answer/137188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怎樣理解《告白》這部電影?
1.《告白》說的不是日本社會的普遍現象。它說的是少年們的自我意識膨脹到無法自控的程度,而失去了犯罪意識。由此帶出了一個小群體中的集體式瘋狂以及扭曲的母子關系等等。
2. 這是湊佳苗的同名小說,電影基本沒有多大改動,不能用電影鏡頭表現出來的,也用獨白表現了。人物的精神狀況啊,起因發展結果都很連貫,而且刻畫的很有說服力。
3. 中島哲也是個很能用鏡頭說話的人,這跟他是從廣告出身有關。背景音樂用了Boris、Radiohead等樂隊的歌曲,OST太出彩了,沒法用言語表達。首推電台司令的last flowers。其次是日本搖滾樂隊Boris的那首《にじむ殘像》,近乎驚艷了。
4.松隆子啊松隆子,女神啊女神,演技完美。
5.37名學生,平均13歲,一直很佩服日本的童星在如此小的年紀都能挑大樑出演而且演技不俗(譬如mother里的蘆田愛菜)。尤其這個電影里,37個學生在知道同學殺了人後,依然能在陽光下嬉戲打鬧的場景讓人不寒而慄。
總結:這是部典型的日本電影,暴力美學趨於極致,極其小清新的表達了一個極端壓抑的故事。你會有看著驚悚片里的青春片的感覺,劇情充滿噱頭,畫面精緻華麗,配樂渾然天成,表演絕對對得起觀眾。值得花100多分鍾來看一下。
日本社會真的那麼壓抑嗎?
當你看完《大逃殺》,會不會以為日本就是這個樣子?就是生存是一場零和游戲,要麼成為完全的強者,要麼被社會徹底遺棄?電影只是一種藝術手法,將社會的某些方面不斷渲染放大,電影只是電影,小說只是小說。並不是說日本社會不壓抑,只能說每個人在不同事件不同時段都會有放鬆和壓抑的情況,更何況是眾人組成的社會,情緒就更復雜多變。只能說這些電影的預設情緒是非常典型的亞洲社會模式而已。
別去深究劇情。日本人拍的這類電影,我們可以閑來沒事聊一聊,但劇情真的別當真。
⑥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告白》
喜歡這部片子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電影,更是喜歡影片背後反映的人性。下村直樹是一個被過度溺愛的孩子,而渡邊是個極度缺愛的孩子,至於森口她除了是名老師,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她是一名母親。
關於森口作為一名老師對還是初中生的渡邊所做的一切,我只想說:他還是個孩子,千萬不要放過他!
⑦ 如何評價電影《告白》
《告白》試圖隱藏的思想主題的根底是對現實的真實描述,對傾斜的社會進行警告,對乳臭未乾的人文主義進行冷嘲熱諷,令人體會到現實生活的徹骨寒意。全片結尾處,轉暗的銀幕中,松隆子所講述的最後的話語正是對這一觀點的最好體現,可以說,這是為傲慢的官能感覺渲染上頹廢色彩的名句。
⑧ 如何從三觀角度評價日本電影《告白》所表現的思想
當一個人遭遇了難以想像的變故時,所有想要爆發的情緒會瞬間退回內心的最深處,只剩下前所未有的清醒去獨自了解藏在復雜人性的背後那些一目瞭然的自私與殘酷。現實真的是非常的殘酷。